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铁本岁月 >

第11部分

铁本岁月-第11部分

小说: 铁本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人员只得关了大门,但人群丝毫没有散去的意思,怒火越烧越旺,就连闻讯前来救驾的警车,也被这把火烧成了灰烬。
离开报亭往前走,看着眼前的情景,曹宇不由想起电视里那些波澜壮阔的群众斗争场面,见一个人捂着血淋淋的脑袋被扶了出来,他不敢再往前行。情急中,他随着几个人爬上后面一幢楼房。站在屋顶鸟瞰,前面的“战况”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只见两排戴着钢盔的武警排成人墙将人群阻隔在大楼前,冲在前面的人叫喊着,推搡着,一次次试图冲破阻碍,人群中不时向前飞起一些矿泉水瓶之类的杂物,甚至还有坚硬的鹅卵石。
这时候,政府大楼紧闭的大门忽然打开,牛市长在一行人的保护下从里面走了出来。人群稍安,牛市长拿起手里的简易扩音器说,“大家的要求政府一定会认真调查研究,我承诺,一定会对肇事者作出严肃处理,请大家一定要保持克制和冷静,不要冲击政府机关,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这时,下面又有人喊了一句口号,人群又开始骚动起来,一个瓶子划着一条抛物线飞向了牛市长,后面一人眼疾手快,挡在市长面前接住了“炮弹”,人群一阵哄笑。见势不对,几个人赶紧护着牛市长退回了办公楼。那不正是卜江吗?怪不得找不着他呢,看来今天是见不着他了,曹宇独自下了楼,招了个出租车飞快地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这样的场面,曹宇还是第一次看见。他文革尚幼,学潮时虽见有游行,但很讲秩序。他呆呆地想着,直到司机放起了悠扬的音乐,思绪才被拉了回来。“这么乱糟遭的,今天生意有影响吧?”曹宇和他聊起来。“没有,今天生意好得很,很多人都赶去看热闹,我都拉了七、八趟了。”司机乐呵呵地回答。曹宇笑了笑,“这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出租生意好了,政府却是焦头烂额。”“唉,贪官污吏多了呗,政府那些人没给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做些什么,一天还耀武扬威的,你说这警察也是,为啥专整那些下岗女工呢?有本事上高档宾馆去抓呀?那些宾馆哪天不是莺歌燕舞,同样都是卖,没见政府去扫黄啊?”司机义愤填膺,曹宇也不作答。
的确,这种突发事件,虽在意料之外,也并非完全没有预兆。每遇节庆日或有上级领导到澜江视察,企业和各单位都会收到政府文件,要求排查所辖范围内的不稳定因素,控制非稳定源头。在澜江这些不稳定的源头里面,破产企业职工的遗留问题占了相当部分。澜江前些年虽有较大发展,但尚未根本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有资料说,三峡工程上马之后,库区关破了半数以上的企业,在澜江就有数万下岗人员,新的就业岗位供给不足,不少靠低保勉强度日。一年前,针对库区经济萎缩,人心不稳的窘境,曾有经济学家到库区考察后撰文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库区产业“空心化”,并为此忧心忡忡。澜江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无异于产业“空心化”的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一次集中爆发。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有好事者将骚乱的照片帖在了澜江论坛。这个消息是曹宇回到公司后得知的,他找到论坛地址,上面果然炒得沸沸扬扬的,几个链接的大网站论坛还进行了转载,但一会儿全都无影无踪。曹宇将情况向安捷作了汇报,安捷说,经委的批复还得抓紧,他面前摆放着一张项目工程节点图,对骚乱的事情,他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下班途中,曹宇听说政府大楼门前的人群还在示威,不准大楼里的公务员离开,政府只得增加了防护警察,并用喇叭不停地宣讲着政策,劝人群散去。
回到家里,听了曹宇的精彩讲述,夏枫来了兴趣,忙说吃了饭能不能到现场去看看啊。曹宇说去不得,不定现在正在血腥镇压那些反革命呢!你长得再漂亮也不会有人怜香惜玉的,被当作暴乱分子给抓起来还算小事,万一中了流弹壮烈牺牲,丢下他和女儿相依为命,那可就惨了。夏枫一脸惊诧地说,不会吧,这么严重?还动刀动枪啊?曹宇笑道,政治这个东西,女人当然不懂,幸亏劳动局不在政府大楼办公,不然现在还被困在里面呢。这时,曹宇忽然想起了什么,他连忙拨通父母家里的电话,听是父亲的声音,曹宇叮嘱他们晚上千万不要出去看热闹,不安全,父亲不以为然的说知道。曹宇问起小小,父亲说这会儿她奶奶在给她洗澡,白天在幼儿园流了一身的汗。曹宇挂了电话,拿起茶杯准备去倒茶,见夏枫不满地盯着自己,曹宇说怎么了?夏枫哼了一声,说怎么就不关心关心丈母娘和老丈人呢?他们可是把你当亲生儿子看。曹宇笑了笑,申辩道这不是顺便想和小小说说话吗?夏枫说,还好意思拿小小作幌子,我哪天没打过电话呀,有空了还经常往幼儿园跑,有没有小小你都一个样。曹宇说那可就太冤枉了,在自己心里,女儿和老婆都是头等重要的,其实他明白,自己心头最有份量的除了女儿,另外两个人是母亲和还在上大学的妹妹,夏枫还排不上。想到女儿,曹宇的确有点内疚,好久都没看见她了。
第二天,刚上班安捷就召集开会,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安捷捧着茶杯步入会议室,神情有些疲倦。坐定,安捷说凌晨一点多接到市委办公室的电话,政府各个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一个不少立刻到市委中型会议室开了紧急会议,什么事情呢?不说大家都知道了。昨天,十二月十日,澜江发生了建国以来首次严重的群体事件,简称“1210”。据杨书记在传达会上讲,这是一次公务人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态度简单粗暴,引发群众不满而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的一次恶性事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一些照片还通过网络流到了国外。昨天晚上,政府在劝散了部分围观群众之后,对一些企图冲击政府大楼和焚烧警车的不法分子进行了严厉打击,抓捕了不少犯罪嫌疑人。政府要求,各个部门、单位、企业务必管好本辖区的人和事,不造谣,不传谣,确保稳定。
安捷传达完毕,常胜说昨天晚上警察使用了高压水枪和催泪弹,有人还妄图砸开附近的大型商场实施抢劫,警察鸣枪示了警。林晓说政府就是政府,该用枪杆子的时候从不含糊,白天不好下手,等你闹,晚上自然会收拾你的。冯满说公司还未听说有人参与昨晚的示威,更没接到受伤或拘捕的汇报。安捷说,“1210”对澜江来说是抹了黑,添了乱,把地方主要领导推向了火山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对我们发展项目是有利的,企业才是破解产业“空心化”的主力军,政府肯定会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安捷说完,曹宇连忙表示,他将即刻再与卜江联系,请政府协调下达项目批复的事情,安捷点点头。 第二天,曹宇在政府大楼找到卜江的时候,他正从会议室里急匆匆地走出来,这两天肯定够他忙一阵子了。见是曹宇,卜江连忙和他招呼。曹宇说明来意,卜江满口答应,说刚才还开会说要多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这不就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吗?曹宇连忙道谢,又说那天看到了卜秘英勇护主的义举,见卜江一愣,曹宇简略地作了解释,说自己可不是刁民,是来办事的。卜江呵呵一笑,自嘲就一跑腿的命。曹宇摇摇头,说他将来一定官运亨通,卜江问何以见得?曹宇回答,因为选举的时候,“卜江”这个名字一定是排在最前面的醒目位置,“卜”姓的笔划最少嘛。卜江大笑。
三天后,省经委传来了批复的传真,并告知文件原件已寄出。这家伙果然得力,曹宇终于松了一口气。




 正文 11

又是一个星期天,曹宇约了几个朋友出来烫火锅,一来是因为项目批复的事情已经搞定,心情愉快。二来是因为升了董秘,几个朋友说过要他请客。曹宇一贯行事低调,但周末抽空和朋友一聚,交流思想,增进感情,也不失惬意。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答应了曾凡,要替他牵线搭桥谈一桩生意。当曹宇来到火锅店的时候,曾凡已然坐在预定的雅室恭候多时了,虽然这家伙一向不太守时。
上次在北极星碰到阿依古丽后不久,曹宇接到曾凡的电话,说铁本生产盐巴需要大量钡粉,磨着曹宇要给城口做钡矿生意的老丈人拉业务。碍于朋友的情面,曹宇不便拒绝。他明白,像公司煤炭之类的大宗原材料采购,一般人是插不进去的,钡粉这样的小东西倒未必。打定主意,他找到林晓,林晓思虑片刻说确有其事,钡粉用来去除盐卤中的硫酸根离子,达到净化卤水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一年需要上千吨。林晓负责生产,掌握着原材料供应的采购大权,因为性情相近的缘故,他和曹宇一向交好。曹宇如实相告,林晓坦言,钡粉需求还有缺口,而且,如果新项目一旦投产,供应量还将加大,可以和对方谈一谈。见林晓很爽快,曹宇决定趁热打铁。 “好久又到我那儿消遣去?”曾凡说。
“我倒是想去,哪来的时间呢?”曹宇回答。
“时间不成问题,关键是时机。”曾凡笑眯眯地说。
曹宇支吾了一声,没太明白。
“我特意装修了几间豪华包房,带暗室的,下次来,你先说一声,我给你留着。”曾凡眯起眼睛一脸坏笑。
“牵老子的黑巷巷儿是不?”曹宇明白了他的话,沉下脸来骂道。
曾凡忙说不是这个意思。
正聊着,林晓来了,他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斯斯文文,没有发福而略微单薄的外表,不像大企业的老总,倒像个教书先生。曹宇介绍之后,曾凡连忙躬身握手,随即递上香烟。曹宇笑着对林晓说,我这个兄弟伙是个生意人,以自己对他的了解,绝不是奸商,所以才敢把他介绍给林总。林晓笑了笑,说生意人赚钱天经地义,铁本要做大,也得多结交一些原材料供应商,形成竞争机制,这样既有利于公司,也给了你这位朋友赚钱的机会。曹宇点点头,说领导就是领导啊,高屋建瓴,眼光独到。曾凡在一旁满脸堆笑,林晓问他钡矿位于何处?曾凡连忙回答,接着一五一十地说起了钡粉的情况。听罢,林晓说公司一直和城口两家钡粉厂有接触,如果曾凡那里的钡矿达标,在同等质量、同等价格的情况下,铁本可以优先考虑,照此做下去,以后再视情而定。曾凡喜出望外,连忙点头称谢。
“林总可是好久没见了哦。”三人说说笑笑间,铁浦公司总经理宋离也到了。宋离以前是铁本企管部部长。当年,上海浦东化工厂被卫成拉到铁本开办了合资公司,在安捷的推荐下,宋离离开了铁本,成为铁本第一个走出去的干部。宋离大学里学的理科,但他酷爱文学,尤喜诗歌,前不久还暗暗自费将自己的诗作汇编出版了一本书,取名为《潦草集》,给曹宇送了一本。他和曹宇既是以前的同事,更是交情很铁的文友,私下常在一起交流,企业的同事和朋友大多知道他俩交情好,还是“文人骚客”,但他们在同事面前很少谈及文学和诗歌。文学这个东西,在公司常被人戏称为“花儿草儿”,非但激不起共鸣,还往往沦为笑柄。曹宇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澜江一书法家兼作家欲到公司推销他的自费书集,作为见面礼,特意送了安捷一幅书法,安捷当时不在,遂托曹宇转交。安捷回来后,曹宇展开与安捷看,见所提为:知足常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