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

第32部分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第32部分

小说: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间的思念诗,人们常说思念如水,或许是两颗思念的心之间会无形中形成一道互通的心灵的电波,这波动的节律和质感如水,这波动的河床是爱,如此单纯的思念里可能也藏着洞释生命意义的透明因子,所以爱人相隔之后心里抑制不住涌动起来的思念才会有贯透时间的动人魅力吧。想起来,每个活过爱过的人,都是有过溪流江河一样的思念的。枸杞子正镶嵌在这样的思念的河岸上。王家国事无穷尽,对肩扛生活责任的男人来说,古今是一般同的,看到孤零零的一棵棠梨树,树上长着圆溜溜的甜棠梨,万物尽着自己天性的在旺盛成长,而自己却不能和所爱的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尽人的天性,诗中思念的神色里藏着的是一个男人的一声在荏苒时间里绵延传递出去的波动里的叹息。而女人思念的情形,浸透在日常生活琐事的时时刻刻里,是另一凡焦虑心碎的样子。天天到北山崖上去采枸杞,是不想在家庭众人的面前,让自己心里藏不住的思念爱人的哀伤流露出来的缘故吧。“我到北山去采把枸杞。”这是为思念的借口了,北山应该在更高处,站在那里可以看得更远,山麓云霞的尽头,离别男人的方向上吹过来的风里,是不是有我熟悉的波动,是不是能在云烟缭绕的路的尽头,突然出现我熟悉的影子?寒心如苦的思念总是如迷梦一样。思念的人手里那把枸杞子是这思念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它暗暗的在自己的纹理里记录了一个人世间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永远也老不去的字:爱,这个字象风里的蝴蝶一样,落在诗人的手臂上。 
 
 一种植物,长在深山密林里,它的身上就能够听到山泉、鸟鸣、花儿笑、枝叶展、木倒枯叶散的声音,长在我们生活的周遭,它的身上将必然的会流露出暗屋野地里的人性悲欢。枸杞子自己熟悉人们锅台子上的声音,熟悉山野上疯孩子的手,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杕杜》,它也是熟悉爱人的心的。 
 
 煲的汤里,多会放点枸杞子,这是迷信它的质地里的好。蒸的肉里,放它做拌料,是它散发出来的甜丝丝的润和吧。蒸鱼时放它,似乎隐藏着某种肉白心红的气节,这是古义,吃时可以廖做谈资。只是血压高,性子急的人,枸杞子到是要少吃,因为吃多了,药理上似乎有火上浇油的说法。

59。淬火的菩提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南山有台》 
 
【注释】 
 1、台:通“苔”,莎草。《集传》:“台,须,即莎草也。” 
 2、莱:《毛传》:“莱,草也。”《郑笺》:“兴者,山之有草木以自覆盖,成其高大,喻人君有贤臣以自尊显。” 
 3、只:感叹词。 
 4、杞:《释文》引《草木疏》:“其树如樗(初chū),一名狗骨。” 
 5、栲(考kǎo)、杻(扭niǔ):《毛传》:“栲,山樗。杻,檍(意yì)也。”俗名菩提树。 
 6、眉:《传疏》:“《方言》:”眉,老也。东齐曰眉。‘或三家诗有眉为老者矣。“ 
 7、茂:《郑笺》:“茂,盛也。” 
 8、枸(举jǔ):《正义》引《诗意疏》:“枸树高大似白杨,有子著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 
 9、楰(余yú):《毛传》:“楰,鼠梓。”《正义》引《诗意疏》:“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苦楸也。” 
 10、黄耇(苟gǒu):老人。黄,指黄发。耇,高寿。《毛传》:“黄,黄发也。耇,老。” 
 11、艾:养育。《毛传》:“艾,养。” 
 
 《南山有台》在诗经里,就象一个植物园,一首诗里生长着十种植物,南山五种,北山五种,象极了架构一座舞台的围拦。作为一首颂德祝寿的诗,我到希望它不是一个以诗文行世的人拍一个虐征人民的无为统治者的马屁,而是代人民感谢一个贤明的君主。 
 
 所谓的真含蓄,不是说到耳朵里,而是说到心里去的话。《南山有台》里,用草木的多态繁盛,委婉含蓄,得体自然的表达了一个国家对具备美德为家为国的君子贤人,百姓是怎样为他们祝福的。这十种树木,不仅勾勒出想象里植物繁盛的图景,也是诗词起承转合的韵脚的接合部,它含有做词者考虑到音乐方面的特色。作为一首贵族宴饮聚会上乐歌里的精品,它在乐的内容了,还有商周时期守礼的价值。从音乐的特色猜想,当时流行音乐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样子? 
 
 在这十种植物里,专门选“杻”来写,是因为在找到的一份资料里,说,杻,即檍树,俗名菩提树。《毛诗品物图考》里,并没有直接说檍树就是菩提树,但绘制的植物图谱,桃形的叶子和枝叶的形态,和菩提树的很象。檍树是种什么样的树,遍查资料,找不到确切的图片,朱熹在《诗集传》里解释的比较详细: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其理多曲少直,材可为弓弩干者也。不知道菩提树的木质是不是能够做弓弩的支架,也难以考证这种原产印度的属于桑科的荜钵罗树,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北方,是不是也是亚热带的雨林气候,使得菩提树也能在商周的王都周围生长?历史的资料里,取一个没有确定下来的模糊概念来写,是因为我自己非常喜欢菩提树在自然里庄重繁盛的样子,对它身子和树荫里记录的关于佛教传承的神秘故事有过不曾间断的好奇。 
 
 公元前六世纪,北天竺的一个小国家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看到当时社会动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感到痛苦、失意,并在无望、颓废中有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王位,离开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外出寻求解脱苦难之道。身心经历千心万苦,终于在一棵叫“迦耶”的荜钵罗树下,觉悟万物生灵的存在和虚无,这个见性成佛的时刻成了一切佛教徒人格信仰的基点,也让荜钵罗树从此之后有了一个和得道见性紧密相连的圣洁名字菩提树。据说释迦牟尼成佛的菩提树,树干雄壮,枝叶繁茂,浓荫数亩。树干上寄生有兰花、紫草,铃兰香。树枝间又有孔雀、鹦鹉、猕猴、树龟把它当作乐园。作为实际存在之物,我没有亲眼见过这棵菩提,看到这样的描写,到有些神往。佛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之后,在寺庙禅院里,菩提树作为吉祥圣木,随千年流转,伴着清苦的苦修士们,日复一日的见证一点一刻里生死的轮回和可能会有的空性成佛时刻的到来。一棵千年菩提的树下,真真假假的都藏了很多得道开悟的成佛故事,伴着这样的故事,这棵被天降祥瑞所恩泽的菩提,一枝一叶,一花一果,逐渐成了神佛荫护生灵的福物,一串这样的乌黑菩提子饰物,据说贵比真金。这样的话,听信佛的朋友说的时候,觉得,真正有价值的不在此物,而在信仰里吧。信仰的虔诚和淬火的菩提该是一回事情。 
 
 南方城市里,菩提树算得上是一种常见绿化树,我时常把它和大叶榕相混淆,它们都有气根,叶片都是近似桃子的形状,但花开时节,若只看到花托看不到花的,应该就是菩提树了。这让菩提树的子又有一名:无花果。只是这子不能吃罢了。 


60。椿秀才和香椿拌豆腐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思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我行其野》 
 
 【注释】 
 1、蔽芾(费fèi):茂盛的样子。 
 2、樗(出chū):指香椿。《毛传》:“樗,恶木也。”《正义》引王肃云:“行遇恶木,言已适人遇恶人也。” 
 3、畜:通“慉(续xù)”,好,喜爱。 
 4、蓫(zhú):羊蹄草,似萝卜;性滑;多食使人腹泻。《毛传》:“蓫,恶菜也。” 
 5、言归思复:《诗缉》:“我归则复其旧矣。” 
 6、葍(扶fú):草名。《集传》:“葍,恶菜也。”花相连;根白色;可蒸食。 
 7、新特:《毛传》:“新特,外昏也。” 
 8、成:“成,《论语》作诚。言尔之不思旧姻而求新匹也,虽实不以彼之富而厌我之贫,亦只以其新而异于故耳。” 
 
 喜欢“我行其野”四个字,这四个字在阅读者心上唤起的是一种荒凉野风吹向幽深处的感觉,在风吹草动的背景里,一个女子心上说不尽的惆怅、悲伤和愤慨的眼神,卷在天地万物一片物喜的情境里。唤起我们对这个被弃女子的同情和遗憾。古时被众人看做是恶木恶草的樗、蓫、葍,诗里转引它们为,除了引导阅读者的情绪进入一种和主题紧密相连的情境之外,还隐含有女子遇人不淑的暗语。和历史变迁的金戈铁马有得一比的,正是藏在男女世界里的爱恨情仇,按理性和道德的法则,爱是两情相悦,而按生理法则,爱是占有和某种瞬间情绪里传递的不确定性。先贤孔子说的好: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抵以异。’”,爱就一个字,惑,惑中之戏尔。“成不以富,亦祗以异”,今人以传统戏曲的曲调翻译成“并非她家比我富,是你异心相辜负”,读起来有种鸳鸯蝴蝶一场噩梦的感觉。 
 
 常说的椿树,古书上见到说臭椿的多,说香椿的少,在庄子的逍遥游里,臭椿也是以无用之物的角色出现在世人面前,由此规避人心欲望追风扑影之害,从而臭椿得以保有一份逍遥和清净的行世心。这是道家对无名二字看起来非常消极的解读,我对臭椿扮演的这个角色非常好奇,因为庄子从物有自性的角度,用无用的臭椿树,讲了影响中华文明深远的无为处世的大道理。 
 
 椿树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树种,写这些文字的时候。邻居家十多米高的臭椿树上的椿树叶子在秋风里枯黄了,随风落到家里的院子里来,叶子随渐起的秋风,刮擦地面,发出“沙沙”的声响,这种声音能让写这些文字的自己感觉到自己和椿树之间的距离。臭椿树其实并不臭,民间传说中臭椿树被刘秀误封为百树之王,道家的仙人张天师为天下树木鸣不平,面斥椿树,样子长的不赖,其实臭不可闻,由此得名臭椿,可见臭椿有些连升三级的张好古的狗屎运。还有一种传说,以证明椿树的百树之王是有名有实的。古人新做家具,摆在居室里,夜半时分,竖起耳朵细听,能隐隐听到“吱吱哑哑”的家具的轻响,据说这是未曾飘散的树的精灵在作怪的缘故,若以椿树做楔,钉入木质家具的接卯里,这样的怪事就不会出现了,因为树王引了自己的一点魂灵,管理树木精怪不要为祸人间。椿树木质柔和坚韧,契入新做木质家具,其热涨冷缩可能正好合适。只不过椿树有这样的仙人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