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胡雪岩2-红顶商人 >

第35部分

胡雪岩2-红顶商人-第35部分

小说: 胡雪岩2-红顶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他面有难色,怡情老二颇为着急,“胡老爷,”她说,“别样见识,我万万不及你们做官的老爷们,只有这件事上,我有把握。为啥呢?女人的心思,只有女人晓得,再说,阿巧姐跟我相处也不止一年,她的性情,我当

然摸得透。胡者爷,我说的是好话,你不听会懊悔!“

胡雪岩本对怡情老二有些成见,觉得她未免有所袒护,再听她这番话,成见自然加深,所以一时并无表示,只作个沉吟的样子,当作不以为然的答复。

萧家骥旁观者清,一方面觉得怡情老二的话虽说得率直了些,而做法是高明的,男——方面又知道胡雪岩的心境,这时不便固劝,越劝越坏。好在阿巧姐的下落有了,在白衣庵多住些日子亦不要紧。为了避免造成僵局,只有照“事缓则圆”这句话去做。

“胡先生也有胡先生的难处,不过你的宗旨是对的!”他加重了语气,同时对怡情者二使个眼色,“慢慢来,迟早要拿事情办通的。”

“也好。请萧少爷劝劝胡老爷!”

“我知道,我知道。”萧家骥连声答应,“明天我给你回话。今天不早了,走吧!”

辞别出门,胡雪岩步履蹒跚,真有心力交瘁之感。萧家骥当然亦不便多说,只问一句:“胡先生,你今天歇在哪里?我送你去。”

“我到钱庄里去睡。”胡雪岩问道:“你今天还要不要去见你师娘。”

“今天就不必去了。这么晚!”

“好的。”胡雪岩沉吟了一会,皱眉摇头,显得不胜其烦似地,“等一两天再说吧!我真的脑筋都笨了,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拉拉扯扯,弄不清爽的麻烦!”

“那么,”萧家骥低声下气地,倒象自己惹上了麻烦,向人求教那样:“明天见了我师娘,我应当怎么说?”

这一次胡雪岩答得非常爽脆:“只要不伤你师娘的心,怎么说都可以。”

回到钱庄,只为心里懊恼,胡雪岩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市声渐起,方始朦胧睡去。

正好梦方酣之时,突然被人推醒,睁开涩重的睡眼,只见萧家骥笑嘻嘻地站在床前,“胡先生,”他说,“宝眷都到了!”

胡雪岩睡意全消,一骨碌地翻身而起,一面掀被,一面问道:“在哪里?”

“先到我师娘那里,一翻皇历,恰好是宜于进屋的好日子,决定此刻就回新居。师娘着我来通知胡先生。”

于是胡家母子夫妇父女相聚,恍如隔世,全家大小,呜咽不止,还有七姑奶奶在一旁陪着掉泪。好不容易一个个止住了哭声,细叙别后光景,谈到悲痛之处,少不得又淌眼泪,就这样谈了哭、哭了谈,一直到第三天上,胡老太太与胡雪岩的情绪,才算稳定下来。

这三天之中,最忙的自然是七姑奶奶,胡家初到上海,一切陌生,处处要她指点照料。但是只要稍为静了下来,她就会想到阿巧姐,中年弃妇,栖身尼寺,设身处地为她想一想,不知生趣何在?

因此,她不时会自惊:不要阿巧姐寻了短见了?这种不安,与日俱增,不能不找刘不才去商量了。

“不要紧!”刘不才答说,“我跟萧家骥去一趟,看情形再说。”

于是找到萧家骥,轻车熟路,到了白衣庵,一叩禅关,来应门的仍旧是小音。

“喔,萧施主,”小音还认得她,“阿巧姐到宁波去了!”

这个消息太突兀了,“她到宁波去做什么?”萧家骥问。

“我师父会告诉你。”小音答说,“我师父说过,萧施主一定还会来,果然不错。请进,请进。”

于是两人被延入萧家骥上次到过的那座精舍中,坐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了尘飘然出现,刘不才眼睛一亮,不由得含笑起立。

“了尘师太,”萧家骥为刘不才介绍,“这位姓刘,是胡家的长亲。”

“喔,请坐!”了尘开门见山地说,“两位想必是来劝阿巧姐回去的?”

“是的,听小师大说,她列宁波去了?可有这话?”

“前天走的。去觅归宿去了。”

萧家骥大为惊喜,“了尘师太,”他问,“关于阿巧姐的身世,想来完全知道?”

“不错!就因为知道了她的身世,我才劝她到宁波去的。”

“原来是了主师太的法力无边,劝得她回了头!”刘不才合十在胸,闭着眼喃喃说道:“大功德,大功德!”

模样有点滑稽,了尘不由得抿嘴一笑,对刘不才仿佛很感兴味似地。

“的确是一场大功德!”萧家骥问道:“了尘师太开示她的话,能不能告诉我们听听?”

“无非拿‘因缘’二字来打动她。我劝她,跟胡施主的缘分尽了,不必强求。当初种那个因,如今结这个果,是一定的。至于张郎中那面,种了新因,依旧会结果,此生不结,来生再结。尘世轮回,就是这样一番不断的因果。倒不如今世了掉这番因缘,来世没有宿孽,就不会受苦,才是大彻大悟的大智慧人。”了尘接着又说:“在我养静的地方,对榻而谈,整整劝了她三天,毕竟把她劝醒了!”

“了不起!了不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刘不才说,“不是大智慧人遇着大智慧人,不会有这场圆满的功德。”

“刘施主倒真是辩才无碍。”了尘微笑着说,眼睛一瞟,低着头无缘无故地微微笑着。

“了尘师太太夸奖我了。不过,佛经我亦稍稍涉猎过,几时得求了生师太好好开示。”

“刘施主果真向善心虐,随时请过来。”

“一定要来,一定要来!”刘不才张目不顾,不胜欣赏地,“这样的洞天福地,得与师太对榻参禅,这份清福真不知几时修到?”

了尘仍是报以矜持的微笑,萧家骥怕刘不才还要罗嗦,赶紧抢着开口:“请问了尘师太,阿巧姐去了还回不回来?”

“不回来了!”

“那么她的行李呢?也都带到了宁波?”

“不!她一个人先去。张郎中随后会派人来取。”

“张郎中派人的人来了,能不能清了尘师太带句话给他,务必到阜康钱庄来一趟。”

“不必了!”了尘答说:“一了百了,请萧施主回去,也转告胡施主,缘分已尽,不必再自寻烦恼了。”

“善哉!善哉!”刘不才高声念道:“ ‘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

见此光景,萧家骥心里不免来气,刘不才简直是在开搅。一赌气之下,别的话也不问了,起身说道:“多谢了尘师太,我们告辞了。”

刘不才犹有恋恋不舍之意,萧家骥不由分说,拉了他就走。

一回到家,细说经过,古应春夫妇喜出望外,不过七姑奶奶犹有怏怏不乐之意,“你还应该问详细点!”她略有怨言。

这一下正好触动萧家骥的怨气,“师娘,”他指着刘不才说,“刘三爷跟了尘眉来眼去吊膀子,哪里有我开口的份?”接着将刘不才的语言动作,描述了一遍。

古应春夫妇大笑,七姑奶奶更是连眼泪都笑了出来。刘不才等他们笑停了说,“现在该我说话了吧?”

“说。说!”七姑奶奶笑着答应,“刘三叔你说。”

“家骥沉不住气,这有啥好急的?明天我要跟了尘去‘参禅’,有多少话不好问她?”

“对啊!刘三叔,请你问问她,越详细越好。”

古应春当时不曾开口,过后对刘不才说:“你的话不错,‘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小爷叔跟阿巧姐这段孽缘,能够有这样一个结果,真正好极!不必再多事了。刘三叔,我还劝你一句话,不要去参什么禅!”

“我原是说说好玩的,”

八左宗棠从安徽进入浙江,也是稳扎稳打,先求不败,所以第一步肃清衙州,作为他浙江巡抚在本省境内发号施令之地,这是同治元年六月初的事。

在衙州定了脚跟,左宗棠进一步规取龙游、兰溪、奉昌、淳安等地,将新安江以南、信安江以西地区的太平军,都击溃了,然后在十一月下旬,攻克了新安、信安两江交会的严州。由此越过山高水长的严子陵钓台,沿七里泼溯江北上,第二年二月间进围杭州南面的富阳,距省城不足百里了。

钱塘江南面,洋将德克碑的常捷军、丢乐德克的常安军,在不久以前,攻陷绍兴,接着,太平军又退出萧山。整个浙江的东西南三面,都已在掌握之中,然而膏腴之地的浙西,也就是杭州以北,太湖以南,包活海宁,嘉兴、湖州在内的这一片沃土,仍旧在太平军手里。

这里,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浙江巡抚由曾国荃补授,他人在金陵城外,无法接事,仍由左宗棠兼署。为了报答朝廷,左宗棠全力反攻,谁部看碍出来,夺回杭州是迟早间事。

那时攻富阳、窥杭州的主将是浙江藩司蒋益澧。左宗棠本人仍旧驻节衙州,设厂督造战船。富阳之战,颇得舟师之力。但太平军在富阳的守将,是有名骁勇的汪海洋,因而相持五月,蒋益澧仍无进展。左宗棠迫不得已,只好借重洋将,札调常捷军二千五百人,由德克碑率领,自萧绍渡江,会攻富阳,八月初八终于取胜。其时也正是李鸿章、刘铭传、郭松林合力攻陷江阴,李秀成与李也贤自天京经溧阳到苏州,想设法解围的时候。

浙江方面,蒋益澧与德克碑由富阳北上,进窥杭州,同时分兵攻杭州西面的余杭。太平军由“朝将”汪海洋、“归王”邓光明、“听王”陈炳文,连番抵御,却是连连失利。到十一月初,左宗棠亲临余杭督师,但杭州却仍在太平军苦守之中。

其时李鸿章已下苏州、无锡。按照他预走的步骤,不愿往东去占垂手可得的常州,免得“挤”了曾国荃,却往浙西去“挤”左宗棠,一面派翰林院侍讲而奏调到营的刘秉璋,由金山卫沿海而下,攻下了浙西的平湖、乍浦、海盐,一面派程学启由吴江经平望,南攻嘉兴。夺回了浙西各地,当然可以接收太平军的辎重,征粮收税,而且仿照当年湖北巡抚胡林翼收复安徽边境的先例,以为左宗棠远在杭州以南,道理隔阻,鞭长莫及,应该权宜代行职权,派员署理浙西各县的州县宫。

这一下气得左宗棠暴跳如雷。李鸿章不但占地盘,而且江苏巡抚这个官做到浙江来了,未免欺人太甚!但一时无奈其何,只好先全力攻下了杭州再说。

* * *于是,胡雪岩开始计划,重回杭州,由刘不才打先锋,此去是要收服一个张秀才,化敌为友,做个内应。

这个张秀才本是“破靴党”,自以为衣冠中人,可以走动官府,平日包揽讼事,说合是非,欺软怕硬,十分无赖。王有龄当杭州知府时,深恶其人,久已想行文学官,革他的功名,只是一时不得其便,隐忍在心。

这张秀才与各衙门的差役都有勾结。杭州各衙门的差役,有一项陋规收入,凡是有人开设商铺,照例要向该管地方衙门的差役缴纳规费,看店铺大小,定数目高下,缴清规费,方得开张,其名叫做“吃盐水”。王有龄锐于

任事,贴出告示,永远禁止。钱塘、仁和两县的差役,心存顾忌,一时敛迹,巡抚、藩司两衙门,自觉靠山很硬,不买知府的帐,照收不误,不过自己不便出面,指使张有才去“吃盐水”,讲明三七分帐。

谁知运气不好,正在盐桥大街向一家刚要开张的估衣店讲斤头,讲不下来的时候,遇到王有龄坐轿路过,发现其事,停轿询问,估衣店的老板,照实陈述,王有龄大怒,决定拿张秀才“开刀”,立个榜样。

当时传到轿前,先申斥了一顿,疾言厉色警告,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