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特工 >

第265部分

三国大特工-第265部分

小说: 三国大特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晃是杨奉的部将,职位并不显赫。然而,王磊对他的情况竟然有所了解,这样的情报,让徐晃心中颇为担忧。
    除了这四个人外,文丑并不在席上。文丑受了重伤,再难以挑战颜良,论武大会一结束,他就离开了邺县,往渤海郡行去。
    王磊和马超、徐晃等人聊天,拉近双方的关系。
    一番交谈,时间不长,所有人就提出告辞,回去收拾行囊,准备离开邺县。
    王磊回了住处,带着王越、史阿和老爷子前往后院,见到了童渊等人,一干人等见面,王磊和张任、张绣打了招呼,才看向赵云,道:“子龙,又见面了!”
    赵云神色平静,语气不咸不淡,说道:“是啊,又和王州牧见面了。王州牧逃出长安返回冀州,我应该恭喜王州牧龙如大海,再不受约束。”
    王磊笑道:“运气,一切都是运气!”
    赵云又说道:“接下来,王州牧应该要对中山国动兵了吧?”
    王磊连忙摇头道:“子龙说的哪里话?怎么可能呢?我不会对中山国动武。”没有经过任何的考虑,王磊直接否认。这种事儿,王磊不可能说出来。
    赵云哼了声,一副不相信的神情。
    一干人等坐在一块,吃了午饭,张绣、张任和赵云也提出告辞。
    送走了几人,王磊前往西市的论道大会会场。上午的论武大会结束,下午,还有论道大会。不过论道大会的吸引力却不够,会场周围的人不是太多。论武大会争斗厮杀,热血无比,可论道大会是干瘪瘪的辩论,许多的百姓不感兴趣。
    会场中心,最中央的擂台。
    一张张坐席,一张张案桌,全部摆放起来。
    案桌和坐席摆放的方式很奇特,不是简单的一排一排摆放,是按照八卦的形状安置的。最里面的一圈,是郑玄、刘洪、邴原、司马徽、庞德公等大儒的座位,依次往外,才是参与论武大会的士子们的位置,所有人围坐成圈,方便辩论。
    荀谌没有参与辩论,他依旧是主持人。
    荀谌站在中心,手中拿着一张布帛,看了一遍后,朗声说道:“今日下午,不再采取两两辩论的方式,直接宣布一题目,在座诸公,各自宣讲自己的理念。”说到这里,荀谌一下拔高了声音,朗声道:“此次论道的题目——治国之道!”
    ps:三更,收工;

第457章 法正、陈登
    荀谌的话题抛出来,下方的儒生士子,立即开动脑筋思考。
    治国之道!
    这个问题很宽泛,没有明确的定论,可以随意发挥。
    对擂台上的士子而言,饱读诗书的他们,可以轻易回答。但回答的是官样文章,是先贤的话,很难拿出新意。想在论道大会中展露自己的才华,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回答,而没有深层次的剖析,不可能得到郑玄、蔡邕等人的认可。
    “诸公,我有一言!”
    蓦地,擂台的边缘,一个皓首老者站起身。
    老者年纪颇大,但步履稳健,他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擂台的正中心。站在中心位置,老者双手合拢,恭敬的朝坐在第一圈位置的郑玄、蔡邕、管宁、司马徽等人行礼。
    这一刻,所有目光,都汇聚在老者的身上。
    王磊没有上擂台,却在台下旁听。
    这一次论道,王磊也是满心期待,希望能出现几个才能出众的人。
    老者行礼之后,不假思索,朗声说道:“先贤有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一开篇,是《管子·治国》篇的内容。
    其余的儒士闻言,一下反应了过来,都摇头懊恼,心想该早一点上去。
    管子的注解,谁都知道。
    只是,谁都没有率先上去说,反而是老者抢先一步。即使老者给不出详细的注解,但至少,第一个上去的人,能给郑玄、邴原等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老者神色从容,微微一笑,摇头晃脑的继续道:“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此话一出,周围一片哗然,许多的士子,眼中却露出鄙夷的神情。
    开篇以管子的话点题,这可以。然而,通篇都引用管子的话,没有一句是自己的心得,却落了下乘,可以说没有任何用处。
    老者却不卑不亢,说完后,恭敬行礼,然后退下。
    王磊看了眼退下的老者,嘴角噙着一抹笑容,这个老头有点意思。想必,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够,难以在论道中胜出,故而率先抢了头筹,给所有的人留下一个印象。
    “老先生且慢!”
    老者往回走的时候,爽朗的声音传来。
    一个中年**步走出,行礼后,不卑不亢的道:“老先生的话,在下不认同。”
    老者面色微变,心说,这青年太坏了,竟然想拿他做踏脚石。老者也不是怯弱之辈,立即调整心态,又和中年人来到擂台的中心。
    站定后,老者问道:“敢问阁下,有何见解?”
    中年人眼神轻蔑,不屑的说道:“民贫则危乡轻家,民富则安乡重家。在下想问一句话,如今世道崩坏,富有的人,为富不仁,不断的盘剥百姓。如此下去,富人越来越有钱,贫人越来越难以生活。想让百姓富有,怎么可能呢?百姓不富有,怎么治国呢?”
    一番话,咄咄逼人。
    老者想了想,说道:“富人盘剥百姓,为富不仁,当依法处置。”
    “哦,原来是依法处置。”中年人顿时笑了,说道:“这么说来,归根结底,就不是富民治国,而是以法治国。”
    老者面色大变,没想到一句话,就落入对方的圈套。
    事已至此,老者拱手道:“阁下高见,老夫服了。”说完后,老者颓然的回到坐席上。原想着抛砖引玉,没想到成了垫脚石,真是丢人。
    青年目光环视在场的儒士,最后落在郑玄等人身上,不卑不亢的道:“在下认为,治国唯有法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才能定国安邦。吏治清明,是一切之根本。昔日之战国,魏相李悝以法治国,赏必行,罚必当;秦国商鞅以法治国,令行禁止,再无奸佞;韩国申不害以法治国,壮大韩国……如此种种,都实现了国强民富。”
    “哈,这番话,只能说说而已,难以实现。”
    不一样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一个衣着朴素,中等身材的青年大步走出来。此人相貌平平,放在人群中,丝毫不起眼,但他的一双眸子,却灿如晨星,明亮无比。
    青年走到擂台中,微笑道:“在下法正,扶风郡人,请阁下赐教。”
    “在下丘召,徐州下邳人!”
    青年报之以微笑,道:“法先生说在下的话有误,不知道有何高见?”
    法正大袖一拂,毫不客气的说道:“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世道大乱,朝廷暗弱,而把持朝政的官员,又是居心叵测的人。再者,天下的诸侯纷纷做大,官员也是中饱私囊,沆瀣一气,成了尾大不掉的情况。阁下要依法治国,却没有稳定的环境和强力的支持,法从何来?”
    丘召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堪。
    一句话,戳中他的要害。
    丘召深吸口气,强自说道:“如此情况,我当游说各路诸侯间,呼吁各路诸侯遵循依法处事的方针,增强诸侯的力量。待实力增强,起兵勤王,铲除奸佞。到时候,上有天子贤德,下有官员各司其职,国家必定大兴。”
    “更是无稽之谈!”
    法正语气直接,直接否定了丘召的话。
    这一下,丘召也怒了。
    丘召哼了声,沉声道:“法先生不要小觑了天下人?”
    法正一副不屑的表情,淡淡说道:“要说勤王,天下的诸侯齐聚虎牢关,讨伐董卓的声势,何其壮观?何其雄伟?那一战,几乎汇聚了天下诸侯的所有力量。然则,最后还是崩毁。想要勤王,不是那么简单的。诸侯勾心斗角,各有心思,如何能勤王?”
    丘召深吸口气,问道:“阁下有什么高见!”
    法正轻笑,自信从容的说道:“当今之世,要稳定天下的局面,唯有出现一个能像周公、霍光这样的人,力挽狂澜,主持朝廷大局。到时候,天子垂拱而治,官员各司其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一派胡言!”
    丘召说了话,退回了坐席上,不在辩论。
    “法先生的话,我不赞同!”这时,又有一个二十好几的人走出来。他走到擂台中,拱手道:“下邳陈登,请赐教!”

第458章 王道、霸道兼用
    王磊的眼眸中,浮现出一抹惊喜。
    历史上,法正是刘备入川后的谋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受尽荣宠。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法正就因病去世。法正死后,被追谥为翼侯,这样的尊荣,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由此,可见刘备对法正的器重。
    《三国志》记载,“先主传云: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由此,可以判断法正和诸葛亮是刘备的左膀右臂。
    诸葛亮总理后方政务,没有后顾之忧;法正随军征讨,替刘备出谋划策。关羽死在吕蒙手中,刘备率军讨伐,诸葛亮曾说过,夷陵之战如法正在,必定不会失败。
    这样的一个人,才华非比寻常。
    这一次的论道大会,法正竟然出现在视野中,王磊心中一阵欢喜。
    不仅如此,陈登也出现,更显得成功。
    龙争虎斗,才能彰显大会的成功。
    法正一脸的笑意,神色从容,道:“陈兄认为在下的话不对,请赐教。”
    陈登笑了笑,不急不缓的说道:“阁下说天子垂拱而治,可纵观桓灵二帝以来,或是外戚,或是宦官,亦或是后宫秉政……一个个,只求权利,不求天下的安宁。如此情况,如何挑选似周公、霍光这样的人呢?焉知,挑选出来的人,不是第二个王莽!”
    一番话,擂台上的儒生,无不变色。
    虽说经过了黄巾之乱,汉室的根基愈发崩坏,可这天下,还是汉室的天下。西汉、东汉数百年的积累,天下儒生和百姓的心,都向着朝廷。甚至,天下各地的官员,大多数也都是心向汉室的。
    陈登骤然提及王莽之流的人物,问题不可谓不刁钻。
    这个问题,触及到在场儒士的底线。
    法正虽然年轻,却少年老成,心思缜密,他微微一笑,不急不缓的道:“谁是王莽,谁是霍光?这,得看天下正义之士的眼光。”
    “在座的衮衮诸公,都是心思灵敏之辈,更是忠于汉室的中梁砥柱。”
    “似康成公、伯喈公等天下大儒,似王州牧、吕将军等庙堂之上的官员,都是一等一的忠贞之士,他们行事老练,目光如炬,难道看不出奸臣的面目吗?”
    “有这么多人,焉能容忍王莽这样的人存在吗?”
    “若是这么多人阻止不了一个王莽,天下的儒生还有什么用处呢?干脆投笔从戎,自己去征战沙场,为国尽忠罢了。”
    法正一番话,不卑不亢。
    陈登眉头一挑,心说,眼前的小子不简单。
    法正的话,没做有用的解释。然而,法正却把郑玄、蔡琰、邴原等人,甚至连王磊等人都绑在一起,打着儒生和王磊的大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