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0年情况更差,一季度只增长0。2%,二季度下降0。1%,国内固定
资本投资情况与此相似。
美国经济严重依赖石油。据美国石油协会公布的数字,1989年,美国平
均每天消费石油1719万桶,其中进口石油795。2万桶,约占石油总消费的
46%。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约占美进口石油总量的25%。1990年上半年,美
国每天进口石油842。5万桶,占美石油总消费量的50%,其中25%来自海湾
地区,因此石油涨价要使美多付出巨额开支。然而,美国正苦干“双赤字”
(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的拖累,无论在财政上还是在金融上都没有多大的
回旋余地。在这种情况下,因爆发海湾战争而出现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
无疑将是沉重打击。
海湾危机也给西欧国家石油供应造成威胁。除英国和挪威外,西欧大多
数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很大,国际能源组织中有17个西欧国家从海湾地区
进口石油,占其总供应量的24%以上。欧共体12个国家1989年从伊拉克和
科威特进口石油4350万吨。联合国对伊科实行禁运后,石油涨价,很多国
家的炼油厂开工不足,不得不解雇工人。据估算,每桶石油价格上涨10 美元,
西欧经济的增长速度就将放慢半个百分点。
对于那些在海湾危机爆发前经济已呈现不景气的西欧国家来说,油价大
幅度上涨犹如火上浇油。如瑞典,由于近年来国内工资增长超过其他工业国
家,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渐渐失去竞争力。瑞士旅游业由于海湾危机损失惨
重。原来准备去瑞士消暑的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的旅客纷纷取消
了旅游计划,退掉已经包下的旅馆房间,已经来到的旅客匆匆打点行装,提
前回国。不少游客由于信用卡被冻结,囊中羞涩,不能购买昂贵的首饰,顿
使瑞士首饰业萧条,旅游业的萧条,仅日内瓦一城就损失几百万瑞士法郎。
德国同法国一样,自己生产的能源占所需能源的一半。但是由于东西德
统一使德国经济形势较前脆弱,油价上涨更增加了人们对通货膨胀再次上涨
的担心。西班牙和意大利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更大,自给率只有20 %,因此受
海湾危机影响较大。意大利自海湾危机以来,已损失110 亿美元。这些国家
指望通过美元汇率下降,部分地弥补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
从海湾危机发展成海湾战争,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海湾地区的国家。被
伊拉克吞并的科威特,遭受的损失最为惨重。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伊军占领
科威特后,进行有组织的抢劫,把科威特价值4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黄金运
回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后,伊拉克加紧破坏科威特的石油设施。科威特石
油大臣阿迈里说,由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经济设施,特别是石油部门的
设施,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各种损失至少在数百亿美元以上。
跟伊拉克接壤的约旦,在海湾危机中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曾经每年
给这个国家带来5 亿美元外汇收入的旅游业,变得萧条冷清了。由于约旦批
评美国在海湾驻军,沙特阿拉伯减少了对它的石油供应。在欧洲和日本保证
向因海湾危机而受到影响的国家提供的20 多亿美元的援助中,约旦只得到
400 万美元。约旦对伊拉克和科威特这两个传统市场的出口,占其总出口额
的30 %,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联合国对巴格达实行贸易禁运而中断了。
约旦另一个主要市场是沙特阿拉伯,它本来希望能从这里弥补自己从科威特
失去的石油和贸易,但沙特也对约旦采取了疏远的态度。据约旦政府公布的
数字,到1990 年年底为止,约旦损失了10 亿美元的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
的30 %以上。整个战争期间,人们估计,约旦各个方面的经济损失约达30
亿美元。
埃及从海湾危机爆发以来遭受近250 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个数字包
括:在科威特的埃及人的财产、存款和积蓄150 至200 亿美元,伊拉克拖延
未付的款项和军事债务4。46 亿美元,埃及在旅游、苏伊士运河以及在科威特
和伊拉克工作的劳务人员的损失共达45。2 亿美元。埃及120 万劳务人员被迫
回国,使失业人数增加到400—500 万人。
沙特阿拉伯是海湾地区产油最多的国家,从1990 年8 月初到年底,沙特
日产石油从530 万桶增加到900 万桶,全年平均日产石油639。4 万桶,比1989
年增加27 %,创1982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由于产量增加和油价上涨,石油
收入增加240 亿美元。但是,沙特阿拉伯既没有用这笔钱进行国内建设,也
没有用于对外投资,而是作为对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的直接和间接“贡献”
花掉了。沙特阿拉伯为分担美国军队在海湾地区的费用已用掉250 亿美元,
超过石油收入增加部分。
阿拉伯非产油国的经济更是日益恶化。这些国家的外债总额已达2000
亿美元。海湾危机使沙特、科威特等国的援助断绝,自筹资金无门,加之油
价上涨的影响,这些国家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许多阿拉伯国家都被卷人
到这场海湾危机之中。除伊拉克外,处于海湾危机第一线的国家,如沙特、
阿联酋、埃及、土耳其都在大力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大增。埃及、叙利亚、
摩洛哥出兵海湾,其军费开支相当可观。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也在纷纷增加
军费,用以加强自己的防御力量。军费的增加使阿拉伯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
难。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在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自己也陷入了深
重灾难。伊拉克以石油生产力主要经济支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
石油出口占国家外汇收入的95%;粮食三分之二靠进口,工业设备及原材
料、许多日常生活用品均需外国提供;工农业及服务等行业对外国技术、劳
务依赖很大。国际制裁和美英等国的军事封锁,使伊拉克出口基本中断。
40多万外国技术工人、劳务人员撤离,使伊拉克原已困难的经济受到更
沉重打击。据中东国家一些报刊报道,国际禁运使伊拉克石油出口减少97
%,外汇收入每天减少6000—8000万美元。同时伊拉克的国外存款约40亿
美元被冻结。另外,伊拉克进口工业原料、半成品和机械设备减少了90%,
许多工厂已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各种物资短缺,物价上涨7—8倍,人民
生活十分困难。
海湾战争对东欧各国经济的影响也是严重的。近年来,东欧各国发生剧
变,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工业生产下降,财政桔据,外汇短缺,债台高筑,
通货膨胀严重,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处于危机之中珠海湾战
争使本来已经困难重重的东欧经济遭受巨大损失。长期以来,东欧各国的能
源主要靠苏联提供。从苏联进口的石油占匈牙利进口石油的95%,占波兰进
口石油的85%,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基本类似。但是由于苏联石油减产和苏联
内部经济调整的原因,苏联供应东欧的石油大量减少,而且从1991年起必须
按世界市场价格用硬通货支付石油款。这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无疑是个不小的
打击。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一些东欧国家设法从中东进口更多的石油。由
于传统贸易和经济合作关系,以及地理位置等有利条件,多年来伊拉克一直
是东欧国家的另一个石油供应国。海湾危机爆发前,伊拉克每天向东欧提供
50万桶石油。根据协定,伊拉克1990年向南斯拉夫提供320万吨石油,向
保加利亚和波兰各提供100万吨石油。但是,南斯拉夫只得到32万吨,保加
利亚只得到14万吨。对伊拉克实行禁运意味着东欧从伊拉克进口石油的计划
落空。此外,因海湾危机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暴涨,这又使进口石油的东欧国
家花费更多的外汇。据西方人士估计,保加利亚几乎需要把全部外汇收入用
于进口石油,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将分别用去外汇收入的90%、33
%和21%。同时,由于石油供应紧张,一些国家的不少企业已处于停工或
半停工状态,特别是石化工业损失巨大,并直接影响这些国家的外汇收入。
伊拉克不但是东欧国家的石油供应国,而且同东欧有着密切的贸易关
系。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后,南斯拉夫与伊拉克签订的价值50多亿美元的
工程承包合同成为泡影。这意味着100多家南斯拉夫公司将蒙受10多亿美元
的损失,6万南斯拉夫工人面临失业。波兰和罗马尼亚在伊拉克的承包工程
价值也很可观。终止承包工程使这些国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另外,长期以来,东欧一直是伊拉克的武器供应者之一。南斯拉夫、波
兰、捷克斯洛伐克都向伊拉克出口军人。据消息灵通人士估计,波兰停止向
伊出口武器装备的损失达数亿美元。南斯拉夫为科威特制造了200 辆坦克,
价值数亿美元,因海湾危机,这笔生意已无着落。此外,伊拉克是东欧国家
的债务国,债务总额超过50 多亿美元,其中欠南斯拉夫近20 亿美元、欠保
加利亚12 亿美元、欠罗马尼亚10 多亿美元。1990 年年初,这些国家分别与
伊拉克达成协议,由伊拉克增供石油,偿还债务。8 月2 日,伊拉克军队入
侵科威特,这些协议付诸东流。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海湾危机给东欧国家
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据估计,南斯拉夫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波兰
蒙受损失达15 亿美元、保加利亚损失1。6 亿美元。海湾危机的突然爆发使东
欧国家措手不及,给在困难挣扎中的东欧经济雪上加霜。
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也程度不同的受到海湾危机的影响。首先,伊拉
克吞并科威特后,大量在科威特工作的亚洲劳工被迫纷纷流落他国,或返回
本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劳工外汇收入减少几亿至十几亿美元,而且造成新
的国内失业大军。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受冲击
最大。如菲律宾,有40 多万劳工返国,损失外汇收入4。38 亿美元,还有70
多万劳工在中东地区等待安置。印度已撤回11 万劳工。还有,中东形势动荡
所引起的石油价格猛涨,使亚大地区依赖石油进口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背上
沉重的增加石油开支的包袱,影响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通货膨
胀。印度政府1991 年1 月25 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警告说:“如果海湾战
争不立即停下,对印度将是灾难性打击。”该报告还认为,石油危机将使印
度1991 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1。5 %,通货膨胀率上升15 %。印度的外汇储备
仅剩下20 亿美元,几乎全用于购买石油等产品,所以印度已多次呼吁国际组
织紧急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1 年1 月19 日已批准拨给印度两笔贷款,
共达17。86 亿美元,以解其燃眉之急。又如泰国,它的70 %石油从中东进口。
1990 年8 月海湾危机前,每桶石油为16 美元,10 月涨到28 美元,年底
涨到33 美元左右。泰国政府发言人说,如以每桶石油平均25 美元计算,1990
年下半年,泰政府就多付出17 亿美元,比1989 年增加了25。4 %的开支。巴
基斯但和菲律宾本来经济就很困难,在受到石油涨价打击后,陷入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