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暴 >

第197部分

明末风暴-第197部分

小说: 明末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问一下,你们有什么想法。,…俞国振笑道:“你们这五百人中,我就对你印象最深,故此让大柱把你唤来,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不必顾虑。”
    俞国振的话很简单,却带着一种强大的说服力,让王保宗不由自主地相信了他。想到这位声名远扬在安庐百姓心目中当真如同神仙一般的无为幼虎,竟然记住了自己的名字,王保宗心中便是一阵jī动。他又站了起来,然后拜倒在地:“小人就直说了,咱们都希望能给俞公子当佃户!”
    “啊……”
    “小人等虽然临阵反正,也立有微功,但终究从过贼,只凭着自己,这一辈子,是洗不掉污名了。只有跟着俞公子,才不受人欺凌,日后多立些功劳,或者还有出头之日。”王保宗毫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跟着我当佃户,能有什么出头之日?”俞国振失声笑道:“我除了家业大些,自己也是一介白身!”“别的人不说,小人自家知自家事,小人与亡妻虽是情谊深厚,可是如今全家只余小人一个,少不得还要再娶,好生儿子传宗结代。若是到别处,小人这辈子便别指望了,可若跟着俞公子,公子最是宽厚慈悲。。小人这点sī心,必有实现之日。”王保宗说到这,脸上泛起有些羞赧的笑:“况且,小人瞧着高管家这么人物,便在想若是小人今后有子,能有高管家十分之一的本领,便足以光宗耀祖。不在俞公子家中,到哪里能学得这般本领?”
    王保宗是老实重情,却也不缺少典型的农民式狡猾,因此他的小算盘打得倒还算清楚。俞国振不讨厌这种农民式的小狡猾,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小狡猾,才让这个民族,将自己的菜园和耕地开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才诞生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与壮丽。
    在俞国振的计划…中,原本就是要引导这种小狡猾,将它用在该用的地方去。
    “我在襄安,也只是有两百亩地,其中还有百亩是别院,要住人。”俞国振道:“要不得这许多佃户,哈哈。”“俞公子总有办法!”王保宗毫不犹豫地说道:“小人是庄稼地里的好把式,总不会让俞公子失望!”“唔,我在锋州,你知道钦…州么?”俞国振问道。
    “小人不知。”
    “钦…州在广…东布政司,湖广你总是知道的,广…东还在湖广之南,隔着这里有五六千里。”俞国振不紧不慢地道:“我在那边倒是有万亩良田,需要不少人手,只是那边离得你们家乡不免太远了。”
    “这”王保宗听得五六千里远,脸上的喜sè微微一滞,想了会儿,他惨然道:“小人如今还有什么家乡,离祖坟远些便远些,祖宗牌位小人可以带着五六千里,嘿嘿,若离得不远,哪里有小人等的活路?”“若是你不怕离得家乡远了,钦…州倒是不错之地。那边离海离得近,故此盐渔丰厚,盐价也不高。因为靠南,气候比咱们这边要暖和得多,稻谷一年可以两到三熟。地广人稀,极多荒地,做得好了,过个三五年,你自己积下几十亩地,也未必不可。”
    俞国振慢慢地说着,当王保宗听说只要三五年他自己就可以积下几十亩地,眼前顿时闪亮:“俞公子那边真有如此多地,是旱田还是水田?”“自然是水田,不过不是熟地,可能还要你自己去开荒。”俞国振笑道:“畜力倒是有的是,钦州中等人家,也有二三十头牛的家当,河滩上的水牛,一放就是几百上丰头。,…
    有田有牛,再来两间茅草房,那么便算是置下了家业。
    王保宗此时脸sè不再惨淡,相反,取而代之的是闪闪发亮:“俞公子,这地方……这地方官府赋税如何?”俞国振淡淡一笑:“我在之地,官府赋税能高到哪儿去?”
    王保宗猛然省悟,抚掌道:“正是,正是,有俞公子在,这地方的赋税,能高到哪儿去?”
    沉吟了会儿,他终究还是谨慎,又问了一句:“小官人的租子……
    如何收法?”
    俞国振没有急着回答这个问题,他沉吟了会儿,若按照后世的气候,钦…州和他即将开辟的新地方,水田都能做到一年三熟。但现在是小冰河期,气候较冷,就是去年今年尚好,活水未曾封冻,可池塘里早上的冰层,也足有一掌厚。因此,现在钦…州一年还只能有两熟,中间或许可以间种一些别的作物。
    想到这一点,他才又道:“钦…州之田,亩产约是三石,一年二收,便是六石。我一年只收三成的租子,而且不定额,按实收。”“按实收?”这又是一项对佃户来说极为宽松的规矩了,田地的亩产总有多有寡,收成有丰有欠,按实收也就意味着丰欠的风险,由主家与佃户共同承担,而不是象收定额那样,完全娄佃户承担了。
    王保宗心里顿时飞转,他一人之力,再加上耕牛,便可耕作二十亩左右,这样说来,一年收入可以有百石左右粮食,扣除各种开销,就算两广米价较低,每年也可得几十两银子!
    有几十两银子,还愁没有媳fù?
    一念至此,王保宗哪里还会犹豫,他用力点头:“俞公子,小人愿随你去钦…州!”
    “我在钦…州有田万亩,除了你之外,别人或许也有愿去的,你不防回去好生问问,愿意随我走的,便算我佃户,我想法子给你们在钦州落籍。不愿意去的,我也不勉强,将之转交给官府就是。”
    听到转交给官府,王保宗顿时想到那些每日被两碗稀饭饿得动都不愿动的罪民,顿时一笑:“公子说的…
    小人敢打包票,那帮子听说有这等好地方,没有一个不愿意去!”!。

二三七、云帆向南飞(二)
    (嗯推荐我另一本已经完本的穿越历史类《大宋金手指》)
    王保宗敢这样说,并非虚言妄语。
    他这些时日一直与同伴那近五百人呆在一处,平时少不得各种谈论,众人对未来的一致意见,都是觉得想这样回家是不大可能了,既然曾从贼,少不得要受处置。那么只可能两个结果,一是就地安置,从当地百姓对他们的态度来看,这也不是什么好的结局。另一个则是随着俞国振,给俞国振当家奴或者佃户,这个结局比别的要好得多。
    “果真如此?”俞国振笑道:“王保宗,你年纪比我长,我便唤你一声老王,这事情……我想拜托你,去你伙伴中问问,要真心话。去钦‘州毕竟是跋山涉水的,难免会出现意外,若是到时有了意外,大伙埋怨起我来,可就不好了。”
    “谁会埋怨俞公子,不是俞公子,我们这些人早就被官兵灭了,最好最好,也是被流贼充当死士,死在哪边城下。”王保宗正sè道:“小官人,此事就只管放心!”
    俞国振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笑意:“若是愿意去,我还得有一件可请老王相助。”
    王保宗又站了起来,恭敬地道:“请公子吩咐。”
    这人机灵有眼sè,又愿意为俞国振效力,俞国振对他很是满意:“除去你们之外,我还有两千人,也是与你们一般被迫从贼的,但他们却未曾临阵反正,因此正在襄安。到时候,你们一起去,休要起了什么争端,你看如何?”
    俞国振虽未直说,但王保宗已经明白其中含意。他们这五百反正过来的,俞国振是绝对信任的,但那两千人,就还不是太可靠,因此俞国振会把他们打乱混编,到时候,就要他们这五百人多通声气,以免有什么变故发生。
    “是,公子只管放心。”
    “那就好,若不出意外,三天之后我们就准备动身。”俞国振笑着指了指高大柱:“大柱全权负责你们沿途事宜,争取……两个月内到钦‘州,还赶得上种一茬庄稼。”
    “三天之后?”王保宗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正是,你们是第一批,走内河道。”俞国振道。
    什么是内河道,王保宗是不太明白的,不过得了俞国振吩咐,他回到营棚之内,把平日里和自己交好的二十余人唤到一起,将俞国振的意思转述给他们。
    “俞公子真要带我们去钦‘州?”
    “钦‘州真如俞公子所说那般,那岂不是世外桃园?”
    他才一说完,周围便是七嘴八舌的问题,王保宗倒是有耐xìng,一一听过之后,便开口道:“各位兄弟,咱们是什么身份,大伙都明白,说好听些是反正招安的义民,说不好听些就是从贼为乱的罪民。以俞公子的身份家业,他有必要骗咱们么?”
    众人都不是傻子,王保宗这一个反问,就让大伙儿心中明白,俞国振真没有任何必要欺骗他们。派王保宗来征求他们意见,是给他们面子,否则俞国振一声令下,他们哪有半点拒绝的余地!
    “咱们身无长物,除了这身气力,还有什么值得俞公子看中的?既然到哪儿都是卖这身气力,卖给别人好,还是卖给俞公子好,诸位心中都是有数。便是俞公子开恩,放了咱们,咱们还能回家去么,还有家可回么?”
    这五百人中,个个都是与流寇有血海深仇的,此语一出,众皆黯然。
    “俞公子还说了,咱们的家人,或者有流离失散,依然幸存的,只要大伙愿意去钦‘州,那么他就遣人去咱们家乡探问寻访,只要咱们说出自己家中亲族的名字,他便会想法子,若能寻到,送至钦‘州与咱们团聚。”王保宗又道:“各位兄弟,主家宽仁,咱们可不能得寸进尺,得须知恩图报。我王保宗,乡野村夫罢了,俞公子尚且如此礼遇,诸位兄弟若是真能做出一番事来,俞公子还会亏待?”
    答应为这些人寻找失散后可能幸存的亲人,这可以说是解了众人后顾之忧。众人一点,便是连连点头,有xìng急的,直接站了起来:“保宗兄弟,你说的是,咱们贱命不值几文,那些罪民的境遇大伙都看着了,咱们若想过得好些,就只有跟着俞公子了。咱们该如何去做,保宗兄弟你只管说就是!”
    “咱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稳住咱们这五百兄弟。”王保宗xiōng有成竹:“若是有一个不愿意去,那就不显咱们兄弟手段……”
    将事情交给王保宗之后,俞国振除了让大柱继续关注此事之外,便又赶回襄安。不过这次在襄安也没有呆多久,既然已经与史可法反目,襄安这处基地,就用不着全面重建。特别是那些生产设施,俞国振已经决定,全部搬迁到南方去。
    他可以想得到,以史可法的能力,今后几年,整个安‘庐地区,都将是人心惶惶,而窜入山区中的张献忠,若是不曾离开,那么有机会,他也一定会杀回来寻自己复仇。
    因此,襄安只要见一个坞堡即可,而建坞堡,用不着这么多劳力。
    他的安排果然有效果,三日之后,当一支由六十余艘大小船只组成的内河船队出现在襄安时,王保宗他们四百四十七人全部在船上,除去此前阵亡的五十三人,无一人留下。而有了这四百四十七人,再将襄安的二千人混编进去,那就容易得多。
    再派高大壮引五十名家卫分驻各船,俞国振就可以保证,这趟南下之旅,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了。
    这支船队中大船能载两百余人,小船也能载四五十人,诸人食用的粮食菜蔬,船上自带了一批,另外营帐衣裳和药品之类,也是极为充足。随船还有五位郎中,都是从流离的灾民中招募来的,有他们在,应付日常的头痛脑热就不成问题。俞国振给高大柱的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