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括苍山恩仇记 >

第30部分

括苍山恩仇记-第30部分

小说: 括苍山恩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给拉来了,大家一齐站起来点头招呼,说是客人早就到齐,单等教师爷入席了。刘浪谢了罪,就要在林国栋身边的主席上落座。大家哪里肯依?老学究说:按文场规矩,学生进了学,中了秀才,今天应该是东翁设席专请老师,名叫“谢师酒”,非推刘教师坐首席不可。刘浪见不好推辞,就在正中间一席的上首,跟林炳的叔公兼启蒙先生林步雪并排而坐。

众人入座,林国栋举箸端杯,让酒劝菜,大家开怀畅饮。菜上五道,酒过三巡,猜拳行令,谈笑风生。在座的除了吕团总是武举出身,林步雪是不第的秀才,上过考场之外,其余的大都是经济中人,零整批发,赁田收租,倒颇内行,但对校场比武却是一窍不通,于是就有人趁着酒兴要求刘教师给大伙儿说说考场的情景。刘浪碍于情面,也不得不把三场比武的盛况略述一二。“子路不说”见有机会卖弄自己的才学,放下杯箸,嘻开臭嘴,唾沫星儿四溅地演说了起来:

“这武场考试,自从则天武后开创武科以来,都是当场献技,分头比试,高低胜负,判然自明。所考科目,不过是刀枪弓箭,还可以选自己拿手的看家本事献将上去。所以能够如意展现本事,尽情卖弄特长。独有这文科,却不能不按照学台出的题目去做文章,不能按照考生的所长单独献艺,中与不中,这就只好全靠运气了:运气好的,碰上个熟题目,现成的闱墨①读熟了百儿八十篇在肚子里,几乎可以不假思索,起承转合,借题发挥,虚虚实实,拼拼凑凑,洋洋洒洒,数千余言,提笔一挥而就,真叫笔走龙蛇,左右逢源,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运气蹇②的,遇上个冷僻的考题,连出自何书何典都不知道,搔破头皮儿,咬破笔杆儿,也只是两眼数遍檩和橼,纸上未着一个点儿,徒呼奈何奈何而已。诸君不是此中人,隔行如隔山,不知道我辈为博得人家叫一声相公,十年寒窗,磨穿铁砚之外,还要经过县考、府考、院考,闯过无数道关口,考得人晕头转向,七荤八素,放出考棚来,不辩东西南北,真有连回家的路都不认识的。就算是祖上荫德,三场题目都能应付下来,戴上了方巾进了学,离做官两个字,相去也还有十万八千里。侥幸能补上廪①的,校考②优等,也只能当个教谕③,要想仕途正路,还不得不去赴乡试④,先求考上个举人,转年再去进京会试,图个两榜出身⑤。试想天下举子,云集京师,济济一堂,层层沙汰,每隔三年才出一榜进士,一共能有几个?再说这取士之道,前明和国朝⑥,只用八股制艺,明以前,宋用帖括⑦,唐用科目,见于史者,计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不瞎五十余科,隋唐以前,读书人出仕的途径颇多,因时而异。远古时代,禹汤文武如何取士,已经无从查考的了。有史可稽的,春秋时以‘言扬行举’①出仕,也就是依据德行和声名来选择人才。子曰:‘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到了战国,诸子百家纷起,要想做官的,全凭三寸不烂之舌上门去游说。所以孟子历说齐梁,孔子周游列国,苏秦、张仪纵横七国,都算得是他们当时的举业。到了汉朝文帝时代,才开始用‘贤良方正’③开科举,招考天下文学材力之士。那时候,天下举子上京赶考,也不用经过院试、乡试,所谓‘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昨天还是一介寒儒,一夜之间,转眼就能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进了考场,出什么题目,也没有一定的成规,全凭考官的高兴,或论,或策,或诗词,或歌赋,赶得巧了,一副对子也能定胜负,决取舍……”

……………………

①  闱(w éi 韦 )墨──闱,本意是科举试场的大门,转指试场。闱墨,就是在考场里为应试而做的文章。科举时代,把每科中式前几名的试卷刊刻出来,供士子们参考阅读,这种选集,就叫“闱墨”。

②蹇(jiǎn 简)──本意是足跛行走不便,转指命运不顺利。

①补廪──领取政府补贴的秀才,称为“廪生”。每个县的廪生是有固定数目的,因此考取了秀才以后,还要“候补”廪生。

②校(jiào 较 )考──由学政定期对秀才的学业优劣进行考核,共分六等,考在四等以前的为合格,可以去省城赴“乡试”,考在五等的要补考,考在六等的要除名。

③教谕──县学或府学的教官。

④乡试──科举时代,每隔三年(逢子卯午酉)的秋季,各府州县的秀才经校考合格后集中到本省的省城考试,叫做“乡试”,也称“秋闱”,考取的称为“举人”;转年春季进京会试,也叫“春闱”,考取以后再经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称为“进士”。

⑤两榜出身──乡试中式称“甲榜”,会试中式称“乙榜”。经过甲乙两榜先考取举人再考取进士的,叫做“两榜出身”,是科举时代的“仕宦正途” 。

⑥国朝──清代人称本朝为“国朝”。

⑦帖括──指宋代盛行的“帖经试士”。其方法:裁一張纸,要比书本大些,中间开一个小洞。考试的时候,随便翻开一页经书,把这张纸覆在书页上,只露出小洞中的三四个字,要求应试者立即说出此三四个字的上下文来,以此来测试士子对经书熟习的程度。

①言扬行举──根据德行和声名来选举人才。見《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②见《论语·为政》:“子張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子張是孔子的门徒,复姓颛(zhuān 专)孙,名师,字子張。“干禄”是追求官职的意思;“阙”同缺;“寡尤”指少犯错误。

③  贤良方正──汉文帝二年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是为开“贤良方正”之始,以后唐宋时代都设有贤良方正科。

座中一位老者,  听得颇有兴趣,  摸了一下山羊胡子,  笑着问:

“一副对子也能定胜负?倒要请教。”

“子路不说”更加得意,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一副对子,怎么不能定胜负?不是有这样一个故事吗?汉景帝时西蜀成都地方,有位少年儒生,复姓司马,名相如,表字长卿。此人堂堂一表非俗,翩翩倜傥风流,经纶策对满腹,琴棋书画皆精,那真叫有潘安之貌,宋玉之才,文章诗赋,名噪天下。像这样的高雅之士,上京赶考,那头名状元还不如同装在他口袋里一般吗?然而不然,那年春闱开科取士,御笔点的是宰相蔺相如①当主考官。蔺相如从花名册上看见司马长卿跟自己的名字雷同,心里先就揣着老大一个不乐意,撇开众人,头一个先考他。等到宣上堂来,又见他是个小白脸儿,长得唇红齿白,面如傅粉,衣冠楚楚,潇洒大方,只当他是个公子哥儿,心里不禁越发地不受用起来,存心想损他几句,灵机一动,当即出了一个对子叫他去对。上联曰:‘蔺相如,司马相如,名虽相如,实不相如。’你想司马长卿乃是当世第一才子,学富五车,才思敏捷,一点就透的主儿,岂有不明主考大人心思之理!当即不假思索,随口对之曰:‘魏无忌,公孙无忌,名虽无忌,实不无忌。’蔺相如见道出他心中的奥秘,更为不悦。适逢春雪飘飘,即景生情,乃又随口出一上联曰:‘老天下雪,雪变水,老天何不下雨?’这样浅陋的对子,在司马才子面前,不就跟笑话一样吗?他瞧着这位主考大人不能容人,也就老实不客气,犯了名士派尖酸刻薄的老毛病,反唇相讥,信口而出曰:‘大人吃饭,饭变粪,大人何不吃屎?’你想蔺相如乃是堂堂一品的当朝宰相,哪儿听过这个?当时就勃然大怒,把司马相如轰下堂去了。司马相如落第回川,在邛崃卓员外家里闲住,又恰逢卓员外有个十七岁的女儿新寡在家,于是乎引出了卓文君听琴、夜奔司马相如的风流佳话,后来还演了一出‘当垆①卖酒’的活剧,留作千古佳话,司马长卿要是当初嘴下留点儿情,少挖苦主考大人几句,就凭他的才华,还不是头名状元稳拿,何至于落一个布衣终老、靠老丈人过日子?”老实不客气,犯了名士派尖酸刻薄的老毛病,反唇相讥,信口而出曰:“‘大人吃饭,饭变粪,大人何不吃屎?’你想蔺相如乃是堂堂一品的当朝宰相,哪儿听过这个?当时就勃然大怒,把司马相如轰下堂去了。司马相如落第回川,在邛崃卓员外家里闲住,又恰逢卓员外有个十七岁的女儿新寡在家,于是乎引出了卓文君听琴、夜奔司马相如的风流佳话,后来还演了一出‘当垆①卖酒’的活剧,留作千古佳话,司马长卿要是当初嘴下留点儿情,少挖苦主考大人几句,就凭他的才华,还不是头名状元稳拿,何至于落一个布衣终老、靠老丈人过日子?”

壶镇团防局总办吕慎之,少年时也读过几天书,中举以后,又在镇台①衙门当过十好几年军曹,闲时与衙门里的清客相公们过从往还,肚子里多少也有几个古人,听老学究在那里乱点鸳鸯谱,忍不住手拈髭须微微一笑,故意说几句恭维话揶揄他说:

“老夫子博学强记,讲个故事也是引经据典,有本有源的。兄弟孤陋寡闻,今日聆教,才知道蔺相如原来也是汉景帝时的贤相,真个是聆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我顿开茅塞,获益匪浅。不过说到这个司马长卿以布衣终老,只怕是先生书读多了,肚子里的古人一多,免不了就会张冠李戴,驴唇安到了马嘴上去。兄弟是个武人,幼年失学,没有读过几句书,不过倒还依稀记得司马长卿在汉景帝驾前曾任武骑常侍。兄弟识浅,不知道这个武骑常侍是几品官;顾名思义,既曰武骑,八成儿也是个武职吧。后来,汉武帝不是还派司马长卿略定西南夷,使邛筰②、冉駹③之属皆北面称臣,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吗?由是汉室版图,西至沬若④,南至牂牁⑤,辟拓疆土凡数千余里,司马长卿因功拜为孝文园令,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官儿。但凡读书的先生,只知道司马长卿的赋写得好,就冒认他做了自己的祖师爷,殊不知他还是一员武将,倒跟兄弟是同行呢!刘教师是位熟读兵书古史的将材,倒要请教,兄弟的这一番话,还有几分靠谱儿否?”

……………………

①  蔺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的上卿,因“完璧归赵”有功而为赵相。司马相如则是汉景帝时著名的文人。老学究信口雌黄,把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硬拽到一起,闹了一个“关公战秦琼”的笑话。

②  垆(l ú卢 )──酒垆,是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传说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以后,为卓员外所不容,卓文君干脆就和司马相如开了一家酒店,亲自在店堂内卖酒,以此来要挟卓员外。

①  镇台──对总兵的尊称。

②  筇筰(qión ɡ zu ò穷作)──也作“邛笮”,是古代西南地区的两个少数民族部落,曾发明用竹索桥渡河。

③  冉駹(r ǎn m án ɡ染忙)──古代的两个少数民族,在今四川茂县一带。

④  沫若──古沫水和若水,即今大渡河和雅砻江。

⑤  牂牁(z ān ɡ  ɡē赃歌)──汉代郡名,在今贵州省。

老学究一时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