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16部分

良跃农门-第16部分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欣也不在乎她那吞吐的回话,两个人要熟悉还是需要时间的。
  李欣又问阿秀一些问题,阿秀虽然磕巴却也都答了。见李欣一直很亲和,阿秀也渐渐放松了些,看李欣做女红很熟练,也不像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再看她的脸,没有涂一点儿粉,抹一点胭脂。
  “大嫂,你、你为什么不,不打扮?”
  “打扮?”
  李欣看看自己身上,见她盯着自己的脸便了然地笑道:“清清爽爽舒服些,大夏天的,再涂点儿什么胭脂水粉,一出汗可就全糊了。”
  这话逗得阿秀一笑。孙氏爱打扮,夏天的时候经常是糊了脸的。
  


☆、第二十二章 成亲前夕

      
  仍旧求票求收求评中,亲们给点儿力啊!~~
  关家人走后,刘氏拉着张氏嘀咕,说嫁妆少了薄了云云。张氏知道婆母也不过是想拉个人说说话,这种事儿却是绝对不会外传的,也就任由她拉着说。
  “他们聘礼给得少,我们回嫁妆去的时候不得比着给?就这么一口箱子,能置办些啥进去……”
  刘氏喋喋地搓手,张氏笑道:“婆母,面子上照着给就成了,私底下再塞些给妹妹不就成了?这也算是妹妹的嫁妆,只不过没过明路而已。”
  刘氏一听眼睛雪亮,可不正是这个理儿?当即赞道:“你这法子好!等她出嫁了我再给她贴嫁妆!”
  说着又问张氏:“下晌那关家五姑娘和你待在一块儿,她人咋样?”
  “挺好的啊。”
  “哎,我是问你她的性子如何,说话尖酸刻薄不?”刘氏想着那日孙氏闹关家时关家几个同辈里,阿秀也在,“那日关家五姑娘也说了些话的,我听着也觉得她性子可以,你觉得呢?”
  “婆母担心妹妹嫁过去后的姑嫂关系吧?”张氏笑眯眯地,“今儿阿秀还和妹妹说了话的,两人聊了会儿,说得还挺不错。”
  江氏从外面握着一把菜回来,听到这话不由道:“婆母也别太担心,那关家五姑娘今年都十八了,等姐姐嫁过去便该轮到她出嫁了。这姑嫂关系没那么复杂,她不还得指着姐姐帮她张罗吗?我想那五姑娘也不会为难姐姐的。”
  刘氏满意地点点头。可不是嘛,嫁过去欣儿可就成长嫂了,长嫂如母,量关大郎那几个弟弟妹妹也不敢给她眼色瞧。
  婚事完全定了,一切都按着既定的规矩走过场,刘氏的心也落了大半,重心便转移到了江氏的肚子上去。而李家儿郎们则是忙活着翻深耕土,把土壤肥料下足些。
  立秋到来,田里的稻子开始进入灌浆的成熟阶段,即将到来的秋收让李家人都眉开眼笑的。今年的庄稼侍弄得好,比起往年来肯定会多些产出的。
  立秋一过,就要迎来关家娶亲的日子。
  李欣这些日子都被刘氏拘着,刘氏不让她做什么活,只允许她缝缝补补一些衣裳,连两个小侄儿也不准她太过亲近。张氏悄悄对李欣说,她娘这样是想让她嫁过去后有个白嫩嫩水汪汪的身子,给她补足精神。
  李欣哭笑不得,看着刘氏笑着一张脸往前往后地忙活,心里暖暖的。
  李厚仲在这件事情上帮不上什么忙,闺女说亲事定亲事到现在马上要嫁人了,都是刘氏在忙活着,他这时候可不敢充大爷,刘氏让他干啥他就干啥。李大郎专门去弄了上好的木材,给李欣打了口大箱子,张氏帮着上了漆。李二郎别的不会,见他媳妇闲着,扯了布让他媳妇给姐姐做了两套新衣。李铭还是个十二岁的读书娃儿,唯一的收入还是李欣给的,不知道给她姐准备什么礼,磨着他二哥带他去山上捉了两只灰扑扑的野兔子给李欣,说要她给杀了吃兔子肉,还是养着玩儿都使的,把李欣弄得哭笑不得。
  迎亲头一晚,刘氏到李欣屋子千叮咛万嘱咐,让她过去以后一定不要让自己受着委屈了,受了委屈一定要回家来说,娘家人都是她坚实的后盾。
  李欣微微笑着,手上仍旧不紧不慢地做着活儿。刘氏夺了她手里纳的鞋底儿,嗔怪道:“大晚上的做什么鞋!”
  “娘,明儿人家就来迎亲了,过去以后歇一晚,第二日要给长辈敬茶的。关文他爹和爷爷都在,也就两双而已,比起那些四世同堂的,我已经算是松快很多了。”
  李欣拿回东西,一针一线慢慢动着。刘氏酸溜溜地说:“还没嫁过去就成别人家的人了,也没见你给娘纳一双。”
  “大嫂和二弟妹都有孝敬,娘还差着我这一双啊?”
  “哼,可不就是差你这一双吗?”
  刘氏绷着脸训了句,自己却先笑了。李欣手上动作未停,微微抬了眼看向刘氏,满眼都是笑意,“那成,那等女儿得空了给娘做一双,保管暖暖和和的。”
  “你个丫头,还排揎起你老娘来了。”
  刘氏厚实的掌拍上李欣,母女二人相视而笑,李欣忽然对刘氏道:“娘放心,我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人,嫁过去会面对的流言蜚语我也想过。娘别为我担心,我心里有杆秤,是非对错我自己也有个衡量的度。别人想欺负我我也不会生受着,就像娘说的,女儿是有娘家的对不?就算女儿嫁了人,也是李家的姑娘,是娘的心头宝。有娘在,女儿就有底气,就不怕。娘,我会好好的,以后也会经常回来看你的,你莫担心。”
  刘氏默默地将李欣揽过来,轻拍着她的背,叹息道:“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就要把你泼出去了,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我也舍不得娘……”
  闺女向自己撒娇,刘氏很是高兴,心头的暖意薰然,“关家给的聘礼不多,我们回的嫁妆也就跟人家一样,就一抬箱子。但里边儿的东西却都是实打实的。你回来的时候给爹娘的钱,爹娘都给你留着,等你回门的时候再给你,免得当场当做嫁妆给了,关家被人说叨。”
  李欣摇头道:“给了爹娘的就是爹娘的了,爹娘好好拿着养老吧,平日里也别那么节俭,银子捂着生不出银子的,多买点儿好吃的好喝的也奢侈一把,那些钱足够你们用很久了。”
  “瞎说,那些钱爹娘不能动。”
  “前段日子爹买了铁犁,也不能就那么放着。等家里的事闲一些,娘去跟爹说,买头牛回来吧,耕地什么的靠着牛要快很多。家里地虽然不算多但也不少了,就靠着大哥和二弟两个壮劳力忙活,也很是伤身体的。”
  刘氏犹豫片刻还是摇头,李欣按住她的手,“娘就是给我,我也不要。这事没得商量。”
  “你这丫头……”
  “娘,人家知道的是你们疼我,可关家的人又不是瞎子,我从您这儿得了钱不得花?花了钱别人肯定就知道我手里有钱了,这意味着什么您应该清楚啊,别人会说我背着关家弄了私房钱。关家人富裕那就罢了,可关家很穷,一二两银子可能就是巨款了。您说,到时候关家人会怎么想?”
  刘氏倒是没想到这层,听李欣跟她分析觉得说得有理,却又不想让女儿过去寒寒酸酸的。李欣见她娘动摇,知道她娘想弥补对她的亏欠,特别是在婚事儿上面。若是李欣当年没被卖,凭着那身段容貌和贞静的性子,还有拿得出手的好家务,不得寻个有前途的女婿?
  而如今她要嫁的男人,大龄剩男、残脸、跛脚,大担子压着双肩,有一大堆家人……
  刘氏轻轻叹息一声,李欣抱住她娘粗壮的腰身,往她怀里拱,“娘,这钱您留着,没有这钱,我也能把日子过好的。”
  “闺女,要是缺钱……回家说一声儿,啊。”
  半晌刘氏才想出这么个法子,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样说李欣就会回家伸手问爹娘拿钱了?那当然是不太可能的。
  “好,听娘的。”
  李欣微微笑着,撒娇地要刘氏今晚陪着她睡。刘氏骂她一句黏人,却还是脱了鞋子上炕。
  “……娘,家里现在不缺钱,我细细想了,爹腰身不好下不了田,每日在家可以编竹子,积攒了以后好拿去卖,簸箕、箩筐、竹篓子什么的,农家人都能用的,爹编得细致,又不易坏,也不会没人买。爹以前都是自己个儿做了以后零零散散地卖,也不注重价钱,倒不如专做这个,等积攒到一定数量送到镇上的杂货铺什么的地方寄卖,或者就干脆卖给杂货铺。虽然价格会低些,但东西一多,钱也就多了。”
  李欣在床上跟刘氏絮叨,刘氏听得很认真。
  李欣又道:“爹想买牛给大哥二弟减轻负担,就拿钱把牛买了吧,大哥二弟可以用多出来的时间做些其他的事。大哥为人稳健,听大嫂说他打木头打得很好,想来是继承了爹手巧的特长。如今木匠手艺很吃香,大哥可以跟一些老师傅探讨探讨,多门手艺也不是坏事。二哥呢有一把子力气,平时打打那种费力气的零工也使得,毕竟二弟妹怀了身子,孩子出生后有嚼用,要养娃需要的钱就更多了。还有就是铭子。铭子读书好,可不能半途而废,他十二岁了,可以考童生试了,让他跟先生说说,推荐他去试一试。”
  李欣嘴巴砸吧着,“还有娘,您脾气啊真不算好,老是要被人气着。以后您别理会那么多,心放宽些,没事儿的时候就采些薄荷泡水喝,能降火气。苦瓜虽然苦了些,但夏天吃着是最好的,也有败火的功效……”
  声音渐闻减低,床上的新嫁娘慢慢沉入了梦乡。
  


☆、第二十三章 李欣出嫁

      
  求票,求收,求评,忽视这六个字的妹纸不是好妹纸!~
  九月初八,黄道吉日,宜嫁娶,宜安宅。
  关家在昨天上下收拾清洗了一番,不过一个大的泥墙屋子,那是真的穷,没啥多余的口粮,更别说多余的家具物什了,也没费多少工夫。老关头换了件逢年过节才会穿的半新衣裳,关明也是特意拾掇了一番,有些局促。
  “阿文呐,你五妹子说那李家姑娘读书识字的……这心气儿是不是会很高啊……”
  关明搓着手来回踱着步,阿秀稍稍打扮了下,水灵灵俏生生地立在那儿,看了眼她大哥说:“大嫂她识文断字,模样也……好看,说话还和和气气的……”
  关文从二弟四弟到李家下聘回来,关明就让他们狠说了一番李家的事情。受关注最多的是与他未来妻子直接接触了的阿秀。自从阿秀说李家姑娘会读书会认字起,全关家就有种类似于“恐慌”的心态,其中以最小的男丁——关止承的反应最为强烈。
  即使阿秀反复说李家姑娘性子很好,也会做活,可关家人都不怎么信,还一度产生了“这门亲结不得”的心思,想让关文再找媒婆重新说和一个。
  关文却觉得,女孩子读书识字,就更明理,也更能跟人讲理些。读的书多,见识就多,不会像村里那些悍妇一样,动不动就在地上打滚耍泼,哭天抹地。他觉得这样的女子更好,读过书的,脸皮薄,相信也不会学村妇破口大骂啥的。
  他爹心里还想着孙氏当着众乡亲的面说他未来儿媳妇是窑姐儿的事儿,有些膈应,又因为知道了李家姑娘认字,怕儿媳妇娶回来后还需要他们供着,于是日日在他面前说叨。关文每次都细细说明白了,李家村的人虽然都知道李家姑娘那段往事,但人家也不是自愿的。况且李家姑娘回来,流言蜚语虽然也有,可并没有人说她勾搭男人行为不检点啥的,想来应该是个好的。
  成亲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