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灶下婢 >

第63部分

灶下婢-第63部分

小说: 灶下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鸵蝗龋幼判α耍骸伴蛔樱愫驮床灰谎耍苫故俏业暮妹妹茫 
  话里的意思和原来也不同了,榛子也不禁觉得眼中一热,努力点头:“是啊,绿丫姐姐,我们终究没有被外物影响。”绿丫想着这一路的遭遇,脸上的笑容又变的恬淡:“穿什么吃什么使唤什么样的人,那都是外物,最要紧的是我们要一直记得,自己要的是什么?榛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榛子点头,握住绿丫的手:“你瞧,你这会儿不就轻松自在多了?”到了现在,终于可以不受外人眼光的影响,绿丫深吸一口气,对榛子笑了:“谢谢你,榛子。”这声谢榛子老实不客气地收下了,只笑着说:“等你给我生个外甥的时候,再来谢吧。”
  绿丫的脸一红,啐她一口:“还说我呢,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过了年你也十六了,也该嫁人了。说说,想嫁什么样的人呢?”提到这个问题,榛子倒挺大方的:“这些事,有舅舅替我操心呢,再说了,我觉着,不管嫁什么样的人,我都能过好。”
  真的?绿丫笑了,榛子望着她的笑点头:“当然真的,绿丫姐姐,我在悄悄地找秀儿呢。”这是绿丫心中的一道疤,提起来心里又有些疼,她没有说话,榛子的声音也低下去:“找到当初买秀儿姐姐的人了,可他也只是个贩子,他说,秀儿姐姐被一个江西客人买走了,不知道去往哪里!”
  也许,就是一辈子不见,这样辗转反复的命运,秀儿她,是个好人,想起秀儿的笑,绿丫的眼再次热了。榛子的声音更低了:“对不住,绿丫姐姐,我该早些去找秀儿的。”绿丫摇头,好让眼泪憋回去,榛子没有再说话,虽然对秀儿的感情没有绿丫对秀儿的那样深,可榛子知道,如果没有秀儿,自己过的会更不好。
  难道欠秀儿的,要下辈子才能还吗?榛子不知道,绿丫更不知道。
  这件事绿丫没有告诉张谆,只是去看兰花的时候告诉了兰花,听到找不到秀儿,兰花眼里的泪又流下来:“秀儿这丫头,真不知道上辈子作了什么孽,才要这辈子来还。”兰花挺着肚子呢,绿丫也没说的更多,只是拍拍兰花的手:“秀儿原先总爱说一句话,活着总比死了好,现在找不到,还有以后呢,以后总有找到她的一天。”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只要自己活着,就不会放弃寻找。绿丫在心底暗暗发誓,兰花嗯了一声:“说的是呢,廖老爷那么大的生意,手下那么多的人,还托了王大人,寻榛子还寻了一两年呢,更何况是我们去找一个人。”
  说着兰花觉得肚子里的孩子又踢自己一脚,就把坐着的垫子垫高一些:“你外甥也快出来了,等谆哥儿来,你们好好想想,该给你们外甥起个什么名字,你姐夫那人,起的不是什么发财就是富贵,我笑他,那不干脆就叫金子算了,他还真考虑了,你想,刘金子,这多俗气?”
  兰花虽在抱怨,但眼边唇角全是笑容,绿丫也笑了,摸一下兰花的肚子,这个孩子,一定会过的很好,不管怎样,都不会遇到自己曾经遇到的事。
  现在出门有小柳条陪着,张谆也不用来接绿丫,在这边吃了午饭,绿丫也和小柳条一起回去,到的家门口就瞧见门边有人站着,细细一瞧,像是朱家的下人。
  瞧见绿丫下了轿子,那婆子急忙上前行礼:“张奶奶安,我们太太这个月二十办四十的寿辰,特地遣小的来下贴子。”绿丫让小柳条接了帖子,笑着问候了几句朱太太,小柳条打发了轿钱,又拿了一串钱打赏了朱家的婆子,那婆子也就告辞而去,等走出一段路,才瞧着张家的院子撇嘴,一个那样出身的人,现在也被叫起奶奶,使唤起下人来,真是亏她有脸应。自己太太还一直和她交往,也不晓得等到了那日,见了席上那些正经的太太奶奶,会出什么笑话呢。到那日自己一定要在席上伺候,好瞧瞧热闹。
  婆子嘴里念叨着,也就回了朱家和朱太太说了帖子已经送到的事,等着二十那日,守着瞧热闹。
  这是绿丫头一回正经八百的出去应酬,和张谆商量了又商量,备了四样细点,拿了两匹寿字纹的衣料当做寿礼。又去请教了榛子,这宴席上要怎么说话怎么应酬。榛子细细说了,又和绿丫演练一遍才笑着道:“不如那日我也跟了你去,好提醒你。”
  绿丫在那演练的不错,听了这话就道:“你要去的话,那才好玩,人人都要应酬你了!”榛子故意叹一声:“所以我就不能去了。不过绿丫姐姐,你放心,你做的很不错了。”
  绿丫瞧着镜中的自己,身上是新裁就的茜红色万字不断头的外衫,白绫细折裙子,乌云似的发上插了一根镶宝的金簪,旁边绕了几朵小金折花,另一边是一根点翠小凤钗,凤钗下簪了一朵红绢花。看起来还不错,绿丫对着镜中人露齿一笑,接着道个福,嗯,很好看。
  绿丫接着又转身,这样转身才自然,这些已经演练过好几遍的动作,绿丫长出一口气,伸手把鬓边的凤钗再扶一扶,外面的小柳条已经在叫:“奶奶,轿子来了。”
  出发,去赴宴,不能让人瞧出半点怯意来,绿丫对着镜中的自己再次露出笑容,见镜中人眉眼弯弯,端庄大方,自己心里也充满无上勇气,掀起帘子走出去,见小柳条也是一身新衣,手里拎了寿礼,款步轻移,来到门外上了轿,小柳条锁好门跟着她去朱家赴宴。
  虽来过朱家好几次,但今日的朱家可是十分热闹,门前人来人往,绿丫坐在轿中,谨记榛子的告诫,绝不掀起帘子往外瞧,轿子一径进了朱家大门,来到二门处方停下,说好了今儿包一日轿子,轿夫退下,自有朱家的人去招呼,朱家婆子这才上前掀起帘子:“张奶奶请下轿。”
  绿丫这是头一回坐轿子来朱家,对婆子点一点头,扶了她的手下轿,小柳条已把手里一个荷包递给那婆子,那婆子微微一愣,收了荷包谢赏,朱太太已带着女儿迎上来,绿丫面上笑若春风,和朱太太互相行礼,又说了几句祝寿的话。朱小姐见过绿丫几次,但总觉得今日的绿丫和平日不一样,不是衣服换了的原因,而是那面上的笑容,不那么拘谨了。
  朱太太带了绿丫往里面走,小柳条也有朱家下人带去招呼,朱太太走出数步,不见自己女儿跟上,就对绿丫笑着道:“你这个妹妹,真是越大越不懂事,接了人,怎么不晓得往里面去?”
  平日若朱太太这样说,朱小姐等绿丫走了,总免不了要撒娇,有时脸上也会带出来,今日朱太太这样说,朱小姐只微微一愣,就对自己的娘道:“不过是想着,要再有人来,还能顺便接了。”
  朱太太拍女儿一下:“懒丫头,有你这样说话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好想起名叫升级,下一章就叫打怪。。。于是本章章节名空缺。
  其实这个文,很想写写张谆和绿丫之间的一些小情调的,少年夫妻吗,但怕大家觉得我画风变了,就没写。。。


☆、第61章 宴席

  朱小姐对自己的娘一笑;也就往里面去,此时来的客人并不很多;绿丫已经瞧见刘太太了,忙上前和她行礼打招呼,刘太太扶住她的肩细细瞧了才道:“本就是个美人;平日就是不肯打扮;瞧瞧这会儿装扮起来,和平日全不一样呢。”
  “刘太太;这个美人是你侄女吗?怎么原先没见过?”见刘太太和绿丫说话;有人就上前笑问,刘太太拉了绿丫的手一一介绍;不外就是姓张姓李;平日互有来往做买卖的人。绿丫此时脸上的笑更加得体,和她们一一打了招呼。
  听的绿丫是廖家的掌柜娘子,这几位太太哦了一声也就各自了然,坐下后各自又说了几句闲话,有两个年轻些的,还和绿丫坐在一块,说些刺绣针黹管家的事。
  绿丫记住榛子的叮嘱,笑的多,说话少,偶尔接上几句话,倒也热热闹闹,堂上的人越来越多,新朋旧友,彼此打着招呼。绿丫算是生面孔,自然有人问,绿丫也和人见了,倒也不受冷落。
  妇人们聚在一起,说的那些闲话除了衣服首饰,就是婚丧嫁娶。绿丫侧耳听了,记下几个彼此联姻的人家,再把各人的面貌都记下,免得再有第二回,没有说话的由头。
  朱小姐迎着个人进来:“林嫂嫂,你可好久都没来我家了。”正和绿丫说话的人瞧见来人,笑着对绿丫道:“那是林家三奶奶,你们年纪差不多,想来一定有话说。”
  林家三奶奶,绿丫想了想,顿时想起那年初一在护国寺遇到的人,听到的话,不由沉吟一下,问柳三奶奶娘家可是姓某,说话那人已经笑了:“原来你也听过的,说起来,这柳三奶奶运气是真的好,当初和前头那家退了亲,本以为还要冷上一两年,才能另嫁,谁知退亲后不到一个月,就和柳家定了亲,说起来,柳家的生意,做的不过比你东家稍微小了点罢了。”
  语气十分艳羡,但还是压低了嗓子说的,毕竟退亲这种事,还是有些不大体面,绿丫听出里面的区别,只淡淡一笑。另一人已经道:“说起来,原先那家,和张奶奶你也是一个姓的,那小哥我还见过,长的十分好,现在也不晓得流落何方去了。”
  “能不落在下乘已经很不错了,只怕这样日子,也过不上。”方才说话那个叹气道。绿丫忍不住微微一笑,被说那人的媳妇,就坐在你们面前,不过绿丫也没说破,刘太太正好听见这话,张口想说两句,见绿丫不动,也就把话咽下。
  柳三奶奶已经往这边走来:“李奶奶,怎么不见你往我家去?”那被点到的立即站起身,赔笑道:“也没什么事,哪敢去扰了柳奶奶你的清静呢?”
  “什么扰了我的清静,我成日家也闲着没事,你不晓得,我婆婆说,要常出来走动走动才好。”柳三奶奶和人说着话,眼已经瞧向绿丫,绿丫对她点头一笑,柳三奶奶回个笑容,刘太太已经开口问林太太今儿为什么不来。
  柳三奶奶答了,这才开口问绿丫是哪位?
  “这是刘太太的侄儿媳妇,瞧瞧这长相,要早知道有这么一个美人,只怕那家里的门槛早被人踏破了。现在这小哥还在廖家做掌柜,真是年少有为。”李奶奶快人快语,已经在旁边为绿丫解释。
  姓张?柳三奶奶的神色微微一动,接着就对刘太太笑道:“没记错的话,刘太太您娘家,可是姓吴。这位只怕是您姨侄儿媳妇吧。”
  “是一个老友的侄儿,他生前和我家老爷关系极好,现在有了出息,我家老杨头也十分欢喜。”刘太太答的响亮,柳三奶奶此时神色已经无比变化,是惊是喜是怒还是有些别的,柳三奶奶自己也说不清楚。
  绿丫细细瞧了柳三奶奶脸上的神色,才对柳三奶奶淡淡一笑:“说起来,还要多亏刘叔叔照应呢,不然的话,失了长辈的孤儿,往往落于下乘。”这话已经说的十分明白了,柳三奶奶努力想笑一笑,但笑不出来。
  很快有几个人就把这前后事情串连起来,明白了来龙去脉,看向柳三奶奶和绿丫的眼,就有了些不同。按理,朱家平日和柳家更为亲厚,这朱太太办寿酒,不该把张家的人也请来,毕竟张谆现在不过是个掌柜,顶天了就是得廖老爷的照护,还要看能照护多久。
  可也有人做别样想法,多个朋友多条路,朱家若能搭上廖家那边的关系,柳家这边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