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灶下婢 >

第46部分

灶下婢-第46部分

小说: 灶下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嫂到门口,瞧见曾家门口已经站了个富态的老太太,瞧那穿着打扮,和普通人有些不一样,看见绿丫瞧自己,那老太太对绿丫笑了笑,就和曾大嫂说话。
  她们母女进了曾家,绿丫也把门关上做自己的事。听到关门声,那老太太嘴一撇,对女儿道:“这就是新来的那个伙计的媳妇,要我说,生的可真俊俏。比起侯爷身边最得宠的青姨娘,也不差。”
  “俊俏又怎么了?还不是嫁那么一个人,穿不得金戴不得银,连我都不如。”曾大嫂进了屋就坐到桌边,斜了自己娘一眼,淡淡地说。
  “你这孩子,这都十来年了,还惦记着这事呢,我晓得你巴望着大爷,可大奶奶那是个什么火辣的性子?要不是我见机快,去求了老太太把你带出来许了人,只怕你早填了井。”曾大嫂的娘家姓林,是定北侯府的管事,曾大嫂从小也就在定北侯府做一个小丫鬟,看惯了那富贵人家,不甘心大了许人,嫁一个差不多的或者管事,一心巴高向上,想着做个姨娘,从此锦衣玉食,使奴唤婢好不快活。若再生下一男半女,那更是终身有靠。
  她这样想,再加上伺候的人也是有意的,三不五时就搞上了手,约在书房里隔段时候就偷一回。谁知这边在做美梦,那边的大奶奶早打翻了醋坛子,大奶奶是将门出身,玩不来那些曲曲折折的心机,先是寻个机会把曾大嫂打了二十板子,等曾大嫂挣扎好起,还要和大爷再续前缘时,那大奶奶心里的火气更甚,就要把这不要脸的给填进井里,说个失足落水,横竖是这家里的世仆,翻不了天去。
  林妈妈原本还想着自己女儿能做个姨娘,到时自己一家也风光风光,落后见这大奶奶手段太辣,想着自己女儿在她手底下只怕过不个三招两式,女儿的命要紧,急忙去求了老太太,说自己女儿年岁也大了,要出来嫁人。
  对这种事,老太太自然无可不无可,点头应了,还送了曾大嫂几件首饰做赐嫁,到现在也七八年了。曾大嫂听自己的娘念起旧事,鼻子里又哼出一声:“那也是你老人家太过害怕,凭她大奶奶怎样,也是个女人,上头还有大爷侯爷太太老太太呢,难道还能一手遮天?”
  林妈妈上前狠狠地点自己女儿的额一下:“你这不知死活的孩子,我当这七八年过去,你早好了,谁知还这样,大奶奶是不能一手遮天,可她能遮住我们,再说了,你当我们是什么,不过是那养的猫狗一样,喜欢了就逗逗,不喜欢了一脚踢开。”曾大嫂不由指向那高墙后面:“那里面住着的那个,才是猫狗呢。”
  虽在屋里面,林妈妈还是压低声音:“我听说你们老爷这回带来五个,总共花了四五千银子呢,真是打几个银人儿都够了。”曾大嫂的声音也压低了:“现在只剩下一个了,听说这个是最出色的,花了足足一千两银子呢,我见过一面,那真是,怎么说呢,瞧你一眼你心都痒痒刷刷的。”
  林妈妈手一拍:“说这个,我倒忘了,你当我今儿来是什么事?青姨娘现在不是得宠吗?她老子娘你也认得,就是我们从小一起的同伴,不知怎么听说了这件事,想托我来打听打听,这里面有没有要送给侯爷的?”
  “他家就这么担心女儿失宠?也是,女儿不得宠,怎么充舅爷?”曾大嫂冷笑一声才道:“那四个不是都送出去了,这个准定不是侯爷的,我觉着吧,只怕是要送去服侍宫里的老爷爷也说不定。”
  林妈妈的眼一亮:“那宫里的老爷爷不是下面没有吗?怎么还好这个?”曾大嫂白自己娘一眼:“你在那深宅里住久了,都不知道事了?谁说太监下面没有了就不好这个?”林妈妈也笑了,既然已经打听了事儿,她也就想起自己的正事来:“对了,那天我听说来了个好太医,就在我们府后头住着呢,你今儿跟我回去,让那太医瞧瞧,你这嫁过来都七八年了,总没有信可不好。”
  曾大嫂听自己娘提起这个就掀起帘子进屋,懒懒地往床上一躺:“我不去,这有几个孩子,都是前世修下的。”林妈妈急得打女儿几下:“你不生,难道再过几年要寻别人生去?那这样生下来的,哪能和你亲,听话,快起来。”曾大嫂在那拗着不起,外面就传来说话声,接着小丫头进来:“是小张奶奶来了。”
  曾大嫂急忙起身掀起帘子走出去,绿丫站在院里,手里提了个篮子,见她走出来就笑着说:“昨儿曾大嫂送了几个馒头,我今儿中午也做的馒头,特地送来给你尝尝,瞧和你做的有什么不一样。”曾大嫂忙让小丫头接了篮子,又让绿丫进去坐着喝茶说闲话,绿丫忙推辞了就离开。
  林妈妈瞧着绿丫的背影,若有所思地说:“这孩子,长的是真好。”长的再好又如何,曾大嫂把篮子放下,从里面取出馒头:“正好,中午就吃这个,娘,你别劝我了,我不想去。”林妈妈恨女儿恨的要命,但也没有法子,只有过来软语相劝。
  这里很好,就是太安静了,绿丫瞧着自己已经做出来足够三四个人吃四五天的馒头,还有这被打扫的十分干净的院子和屋子。忍不住叹气,怎么这日子就过的这么慢呢,到现在了,日头还在天上呢,要在原先,一眨眼就是一日。绿丫又叹一口气,耳边传来张谆的声音:“叹什么气呢?”
  绿丫登时就跳起来,瞧着张谆笑了:“你怎么就回来了,我在家里把这些全都打扫好了,还做了四五十个馒头,又做了好些事情,可这日头还在天上呢。”听着绿丫的絮絮叨叨,张谆笑了:“还没下工呢,我是过来送东西,顺路过来瞧瞧你,这一日在这过的怎么样?”
  绿丫眼里的喜悦顿时消失,张谆拍拍她的手安抚地说:“等你在这里熟了,就去瞧瞧姐姐,还有朱家那边,也可以去拜访拜访。”绿丫点头,张谆喝了一杯茶又匆匆离去,绿丫的手轻轻握成拳,自己要先对这里熟起来,不如在这走走?
  想到就做到,绿丫把门关上,在这里走起来,和原来住的地方不一样之处在于它是被长长的墙围起来,一面是高墙,那是廖老爷带着仆人住的地方,虽然近在咫尺,但没有直接连着的,必须从巷道里的门那里出去,绕到不远的后门才能进到里面。
  一面是有些低矮的墙,这面墙后面就是大街,而这两面墙之间,就是这些统一的院落,原本是预备给管事人等住的,但昨儿曾大嫂已经说了,这里现在就住了自家和曾家两家。
  绿丫已经走到巷道头,看着那道门,想伸手去推,背后就伸出一支手把门推开了,绿丫转头,看见的是曾大嫂母女,林妈妈笑着说:“小张嫂子想出去买东西?从这出去,再拐过去一点点就是大街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那边样样都有。”
  绿丫害怕被她们笑,也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点头:“我就在想,我们这是在哪条街上,昨儿走了半天,晕头转向的也不晓得。”曾大嫂忍住肚里的笑道:“这边再过去就是朱雀大街了,你们原先是住哪儿?”
  “小柳树巷。”绿丫把原来住的巷子名字说出,曾大嫂的眉皱起:“小柳树巷在哪,没听说过。”
  “那在北城呢,这边是南城,你从生下来就几乎没去过北城,哪晓得呢?”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南富北穷,南边的人,就算是做一个高门大户里的使女,都可以在北城人面前骄傲。绿丫也是听过这句话的,只是瞧了瞧曾大嫂没说话。
  曾大嫂这才啊了一声:“原来这样,绿丫,那北城是什么情形,你给我说说呗。”瞧见绿丫脸上的窘状,林妈妈忙道:“小张嫂子要去买东西就赶紧吧,我也要走了。”说完林妈妈就跨过门。
  绿丫也跟着她的脚步跨出去,虽只门里门外,但绿丫觉得,这竟有两个世界的感觉,林妈妈指了指杂货店在哪边,也就匆匆上了门外等着她的马车离去。
  绿丫本就是托词,况且也不敢走远,只在这旁边溜了溜,遇到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叫住他买了两串糖葫芦,也就自己吃一串,另一串握在手里回家了。
  路过曾家时,绿丫把那串糖葫芦递给曾大嫂,请她吃。曾大嫂的眉毛拧了拧才终于开口说:“小张嫂子,你可还真是个孩子,竟然还爱吃糖葫芦,这样的东西,我从小就不爱吃。”绿丫不好意思地笑了,从屈家出来后,才晓得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而外面的世界,竟然还有糖葫芦这么好吃的东西。可是自己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
  曾大嫂虽嘴里说不喜欢,但还是接过来:“还是谢谢你,小张嫂子,你啊,等以后生了孩子,再让他吃呗。”生孩子什么的,绿丫的脸又微微红了,低头飞快地跑回家,曾大嫂把那串糖葫芦交给在旁的小丫头:“赏你了。”见小丫头接过糖葫芦在那吃的眉开眼笑,曾大嫂的嘴微微一抿,天生的穷命,从北城来到南城,还是改不了,这样一来,自己家有什么好怕的,这样见识浅薄的人,真是随便就能拿下。
  等到金乌西坠、玉兔高升时候,张谆总算回来,绿丫把饭端出来,和他一起吃晚饭,张谆问问绿丫一天在家做了些什么,绿丫也问了张谆在铺子里做些什么,两人你问我答,那么简单的饭菜也吃的很香。
  吃完饭张谆看着绿丫在那收拾,冷不丁绿丫问出来:“这廖老爷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我今儿出去外面瞧了瞧,光这宅子既好大,我记得去年,他好像没住这里。”
  张谆正搬出算盘来在那练习着怎么打算盘,绿丫这一问就分了心,多下了一个子,忙把那个子推回去:“东家主要是往宫里送布料的。”往宫里送布料?绿丫擦着手出来,眼睛眨了眨:“布料不是江南的最好。”
  “是啊,东家在江南也有生意。”这么一想,难怪朱老爷就想攀上廖老爷,要知道朱老爷生意的大头,也是做布料的。张谆在心里下着判断,继续打着算盘。
  绿丫已经凑过来:“你也教我打算盘好了。”张谆笑一笑,把算盘分半边给她:“好,你也来学打算盘。”两个人四只手,打算盘的声音更大起来,这声音传到曾家,老曾的眉就皱起:“你说,这小张学会了打算盘,会不会就想接我的差事?”
  曾大嫂已经躺下,听了这话就往丈夫身上狠狠捶了两下:“这打算盘你们铺子里谁不要学?你怕什么,赶紧睡觉。今儿我娘来,又念了我我半宿,头疼,你来给我捏捏。”老曾赶紧上去伺候媳妇,想问问岳母来念了自己媳妇什么但又不敢出口。
  这算盘声也扰了人的清梦,那瘦马睁开眼,问身边的丫鬟:“这是谁在打算盘?”那丫鬟仔细听听没听出有算盘声,但既然主人相问也要回答:“只怕是这旁边住着的那几家,不是铺子里的管事吗?”瘦马翻个身,但还是睡不着,丫鬟给她把被子掖一下:“小姐,是不是屋里不够暖?”
  不是屋里不够暖,而是心乱,瘦马轻叹一声,丫鬟细细听去,像是在说,廖小姐的命可真好,不过是因别人一句话冲撞了,就要这样设圈套,能得这样千宠万宠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修来的?
  算盘声渐渐消失,众人都已沉入梦乡,廖老爷却还坐在灯下,他不睡,小厮也不敢去歇着,偷偷打了个哈欠就偷眼去瞧自己主人,见他依旧端坐,小厮心里忍不住抱怨,可此时廖老爷突然开口说话,小厮忙侧耳去听,等听到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