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灶下婢 >

第38部分

灶下婢-第38部分

小说: 灶下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张谆又要摇头,朱老爷按住他:“张小哥,岂不闻婚姻大事总要男女喜欢,这种事,总要遣个人去问问。”
  兰花和绿丫见张谆一去就去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刘老爷能不能借银子,两人都心急如焚,看着到了午饭时候,也没有做午饭的心情。绿丫拿着一张帕子在那绣来绣去,那针脚全是乱的,兰花在给老刘做衣衫,可是几次下剪都剪错了,索性把剪子放下,再剪错,就没布做了。
  “其实。”兰花和绿丫见对方都坐立难安,忍不住双双开口,又住了口,都想让对方说,门外就响起说话声:“大姑奶奶在家吗?”
  又是大姑奶奶,这是什么人?兰花上前打开门,见来的是朱家那两个婆子,忙请她们进来:“我弟弟不在,还不知什么事?”这连婆子今儿待兰花更客气些:“大姑奶奶,今儿啊,我们不是来寻您的,是来寻绿丫姑娘的。”
  寻自己?绿丫忍不住放下手里的帕子站起身来,这两婆子已经满面笑容地走上前来,一个拉着绿丫的手,另一个就在那夸:“绿丫姑娘细一瞧,长的真是水灵灵的。”
  “就是这身上穿的衣衫不大好,不然,和我们大小姐站在一起,就和姐妹似的。”两人一唱一答,绿丫糊涂起来:“两位寻我,到底有什么事?”
  什么事?“喜事!”一个婆子已经拍掌,另一个婆子急忙道:“就是喜事,我们太太那日听我们回去一说,对绿丫姑娘特别喜欢,说想收绿丫姑娘为义女。特地吩咐我们来接。等进到里面,拜了我们太太为娘,您啊,就是我们太太的义女,以后啊,这嫁妆什么的,我们太太都会为你承担。”
  义女?兰花倒面上喜色现出,这要真成了,绿丫从此就得享福了。但绿丫心里还存着一丝清醒,见那两个婆子要扶自己走就推开道:“做你们太太的义女,是不是从此就要听你们太太的话,比如说,我要嫁谁,也是你们太太下主意。”
  这两婆子对看一眼,本以为绿丫年纪小,好拿捏,等进到朱家,朱太太几句好话一哄,从此不得见张谆的面,到时让人出去和张谆说,绿丫不肯嫁张谆,那张谆不就成了自家小姐的姑爷。等那头定下亲,这边再给绿丫找个管事的嫁了,以后丰衣足食地过去,等木已成舟,再想反悔,那就谁也悔不了。
  谁知这如意算盘此时打不响,两婆子忙道:“这话说的,太太到时疼您,您想嫁谁,那还不是去找太太撒个娇,就成了,难道太太还忍心看您伤心不成?”
  一个说起,另一个急忙在旁边帮腔。
  两婆子说的越热闹,绿丫越不敢相信。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秀儿当日可是说过,自己笨,有些事,要仔仔细细想过了,再做。这么一想,绿丫更不肯走:“还请两位代我回去说,这辈子,我只肯嫁谆哥哥一个人,换了别人,就是皇帝我都不肯嫁的。”好大的口气,有个婆子已经明显不耐烦了,忍住鼻子里将要哼出的冷笑道:“姑娘这话说的,婚姻大事,总是父母做主,自己私自定了,就是私相授受,说出去都会被人笑的。”
  “私相授受是什么,我不懂的。但我只晓得,我和谆哥哥两个人,都是发过誓的,若背了誓,那就是一辈子,不,下辈子都还不清的。”绿丫挣脱两人的手,后退一步和兰花站在一起,十分认真的说。
  发誓?这两婆子脸上的不耐烦此时已经真切露出,有个婆子冷笑道:“姑娘这话,我们不得不驳一驳,发誓这种事,不过是愚夫愚妇才会信的,真要誓言得灵,那地狱都被挤满了。”
  绿丫脸上还是那样认真:“誓言灵不灵,我不晓得,但我只晓得,这是从我心上说出的话,如果,连自己的心都要违背,那有什么意思。两位回去,还请多多致意令主母,收义女这种事,到底是好是坏,我也不晓得,但我只晓得,若要我背弃谆哥哥,我不肯的。”
  怎么说都说不通,两人对看一眼,甩开手道:“我们太太本是一番好意,谁知被你当做驴肝肺。罢了罢了,我们这就回去回禀太太,你啊,落的一生一世受穷。”
  绿丫垂下眼不去看她们,等两婆子都走了,兰花才上前扶住绿丫:“我活了比你多这么多年,可今儿怎么就昏了头,一心盼着你去过好日子?”绿丫觉得自己的腿都是软的,顺势靠在兰花身上:“我也不晓得为什么,那时突然就听见秀儿的声音,她说,绿丫,你笨,凡事要多个心眼,想想再做,不然就被人骗了。”
  兰花听绿丫提起秀儿,忍不住擦下泪:“也不知道秀儿好不好,但愿她好好的,这孩子,才是真命苦。”
  绿丫嗯了一声看向外面,谆哥哥,我为了你,已经回绝了,你呢,你会不会辜负我?
  “不,朱老爷,您的盛情我明白,但这些事,不是说给她一个好去处我就会高兴的。”张谆看着朱老爷,依旧平静地说。
  不过一个女人,朱老爷沉吟一下:“贤侄,你要晓得,不过一个女人罢了。”是,绿丫不过一个女子,可是这也是自己在这个世上,最依恋的人。张谆笑了:“但她是不一样的,朱老爷,您当初在京中别娶一房,这么些年,想必也没把这位朱太太带回家乡,为的,就是这位朱太太是不一样吧。”
  朱老爷的脸不由一红,有些口吃地道:“老夫老妻,她又为我操持家务,生儿育女,我怎舍得让她回去,在别人面前立规矩。”旁边的刘老爷忍不住咳嗽一声。
  “那就是了,朱老爷,当初您在家乡娶原配时,只怕为的仅是侍奉父母,并不因的你心里喜欢。而这位朱太太,才是你心里喜欢的,所以你不舍得委屈她,宁愿委屈家乡那位原配。纵然外面人讥笑商家的两头大不合情理,你也毫不在意。朱老爷,绿丫与我,就如这位朱太太与您一样,而令爱,即便我娶了她,也不过是如您家乡的那位原配与您一般。您疼爱令爱,愿令爱嫁个好男子,可您有没有想过,即便是好男子娶了令爱,又怎会如您疼朱太太一般,纵然名分所关,不会休妻,可有些事情,是不一样的。”
  朱老爷的嘴忍不住张大,这些年下来,已经习惯了,从来没仔细想过,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的,自己怎舍得京里那位回去家乡被自己的原配立规矩,名分所关,很多事不能做,但人的心,又怎能被这些名分禁锢住?所以才会为朱太太百般谋划,怕的是自己一旦身死,家乡的妻儿会把她赶出门。
  张谆站起身,眼神清亮地看着朱老爷:“承蒙朱老爷厚爱,纵然,绿丫她在朱太太的说服下,今日负了我,但我也不会……”朱老爷缓缓站起身,心里伤心这么一个好孩子不肯娶自己的女儿,伸手拍拍他的肩:“罢了,罢了,我也不是那样不通情理的人。异日,若我死后,那边有什么事,还望张小哥帮我看顾一二。”
  张谆忙对朱老爷作揖应下,朱老爷摸一下胡须:“你和你那位未婚妻子,倒真是一对,方才她们已经回来说了,那边也回绝了。我方才听说,你来是来借银子的,要借多少,百十两我还是拿得出来。”
  这真是意外惊喜,张谆忙说了数字,朱老爷沉吟一下,吩咐人拿了一百两出来:“你我的交情,能借你五十两就够了,这多余的五十两,是看在你说那番话上,至于剩下的,你就自己去寻吧。”
  “朱兄这样说,那我看在你死去叔父的份上,再给你助二十两,多的,就没了。”刘老爷也开口道。从一两没有到有了一百二十两,张谆忙对两位连连作揖,看着日头已经偏西,拿了银子就匆匆往家跑。
  张谆边跑边在心里暗自祈祷,但愿廖老爷还没让人来寻自己,或者,那人还在院里等候,但愿但愿。看见自己家的院子,张谆几步上前推开门,那声我回来了还没说出口,就看见院中一人缓缓转过身来,黑色大氅在风中飞舞,不是别人,正是廖老爷。
  张谆只觉得自己的心一下就落下来,想大笑,想奔跑,想做一切超出自己心情的事,但张谆还是努力让心情平静下来,走上前对廖老爷跪下:“师父在上,受弟子一拜。”
  一年多没见,长进不少了,廖老爷心里品评着,眉微微一挑:“嗯,你做到了吗?一千两银子,快些拿出来我瞧瞧。”张谆双手把手里的银子往上送去,面有赧色地道:“这里有一百二十两,屋里的货物连着银两,还有八百六十两,尚欠……”
  张谆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但总要开口:“尚欠二十两。”
  “哈哈哈哈。”廖老爷大笑起来,笑的很欢畅,张谆陪着小心,不晓得廖老爷笑什么,接着廖老爷瞧着张谆,身子微微前倾:“我当日说的,是一千两,可不是这九百八十两。”还是不行吗?张谆觉得,自己就跟快跑到终点,但突然有人告诉自己,全都在做无用的事一样,整个人都瘫坐下去。
  帘子掀起,绿丫已经走出来,跪到廖老爷面前道:“我和杜小姐也有些交情,还请廖老爷商借二十两与我。”
  作者有话要说:舅舅是**oss的感觉啊。


☆、第46章喜事

  商借?这两个字一出口;张谆觉得眼前又明亮起来;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个法子呢?果然还是一人智短。张谆深吸一口气;瞧着廖老爷道:“还请廖老爷……”
  绿丫已急急打断他的话:“不,是我借,不是你借。”这又怎么一回事?张谆的眉头皱起来;廖老爷已经放声大笑:“好;好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敏儿和我说过;说你待人好;并没那么……”廖老爷停口,想也知道他要说什么;绿丫的脸微微一红:“遇到绝境;总是要想出法子的;况且我和榛子已经一年多没见,见识长了,人也该变聪明些。”
  廖老爷再次放声大笑:“不错,说的好,不过你是怎样就这么肯定,我会借给你。若是敏儿在此,别说二十两,就算是两百两,她也会眼不眨给你,可我,不是敏儿。”
  廖老爷说完就瞧向绿丫两人,绿丫咦了一声,当看到廖老爷唇边若有似无地笑容时,心中灵犀一现,急忙道:“廖老爷您宅心仁厚,定不会再为难我们。”
  这样说话,倒真的不好再难为了,廖老爷唇边的那丝笑容慢慢扩大,渐渐扩到满脸,对着绿丫微微点头,这点头的幅度虽然轻,可却让绿丫和张谆如释重负。张谆忍不住握一下绿丫的手,绿丫会意,抬头对他一笑。这一笑竟有些明艳,张谆的眼闪过一丝惊艳,接着把绿丫的手握的更紧,有妻若此,夫复何求?
  果然人间美色易得,但有些东西,却是用钱也求不到的,看着张谆和绿丫之间的互动,廖老爷心头闪过一丝叹息,接着就把那丝叹息抹去,对张谆道:“起来罢,你虽资质不足,可这样勤恳踏实,又有这么一个好媳妇帮着,我就帮一把你。”
  张谆那刚站起来的身子登时又矮下去:“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廖老爷挥手:“罢了,也别叫师父了,你要学的可还多呢。”说着廖老爷就叫一声来人,院子角落处站着的小厮立即上前,廖老爷从他手中接过拜匣:“听说你姐姐这几日就要出嫁了,这是二十两银子,权当贺礼。”
  张谆接过这拜匣,又恭敬谢过:“多谢了,还请廖老爷那日,来喝一杯薄酒。”廖老爷唇边又闪过一丝莫名笑容,接着就道:“罢了,我和你姐姐也不识得,这杯酒喝了也没多少意思,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