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灶下婢 >

第132部分

灶下婢-第132部分

小说: 灶下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爷可不肯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后面的话并没说下去,大掌柜笑一笑:“朱太太虽是女人,却也能干,再加上朱大爷,他们联手的话,还真是……”
  “朱大爷不是嫡出吗?我才不信,他会这样心无芥蒂地和朱太太来往。”柳三爷打断大掌柜的话。
  “朱大爷的确是嫡出,可这是做生意,人脉银子都要,这些都握在朱太太手里,朱大爷要来往也平常。”一口一个平常把柳三爷说的越发恼怒,手又握紧茶杯:“朱大爷想来也回家过年去了,等他过年回来,我要见他。”大掌柜应是:“这帐,三爷还是交给老爷?”
  不提这个柳三爷还不觉得头疼,一提这个柳三爷就头疼了,足足少了三成利息,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只怕又要挨父亲的一场训了。可还是要去,柳三爷只点一点头,大掌柜明白,也就退出去。
  “孽障,混帐东西,少了三成,你的能干到底在哪里?”账本送上去,柳老爷自然发了一场脾气。柳三爷恭敬垂手站在那里,把大掌柜说的话又原样说了一回。柳老爷更加气恼,把账本一摔:“这些话哄别人算了,哄我,你当你老子从没做过生意吗?再给你一个季度,若再不好转,就别来我面前。老子现生一个儿子养大了,也比你们三个好。”
  这话让柳三爷的眼里闪出一丝恼怒,但这恼怒很快消失,不由瞧向正在哄柳老爷的姨娘,厨房那些人是怎么做的?让他们悄悄地在父亲和姨娘的饮食里添些阴寒的,能让人绝欲的东西,怎么到现在两三年了都半点不起效?前头那个姨娘竟然还大肚子过,想了许多办法,才让那肚子消了。现在老爹又娶一个,也不晓得他哪来这么大精神?
  柳三爷心里想着,面上依旧恭敬,又听了几句骂也就退出来,瞧着那越来越大的雪,柳三爷脸上神色越来越阴郁,自己定不会就此被打倒,一定能想出办法的。等朱大爷回来了,要寻他好好说说,毕竟论起人脉和银子,当然是自己这里多。
  “吆,秀儿,我这才两天没见你,怎么这打扮的越发好了,不说的话,我还认不出呢。”过年总要各处去拜年,兰花带了孩子往榛子这边拜年,一进上房就瞧见秀儿,仔细瞧过了就打趣起来。
  “兰花姐连你也来笑话我,这还是锦儿的主意,说这样好看。也不晓得她小小人儿,怎么晓得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硬要我戴这支簪子。”秀儿靠在熏笼旁边,怀里抱着榛子的儿子的在逗弄,笑眯眯地说。
  “锦儿也来了,怎么不见她?”兰花让玉儿柱子两个去给榛子秀儿绿丫挨个磕头拜年,都得了装金银锞子的荷包,磕完头兰花才笑着问锦儿在哪。
  榛子往旁边指:“绿丫嫌孩子们吵的头疼,让丫鬟带着他们在旁边玩呢。我想啊,要不要把他们也叫出来,给兰花姐你磕头拜年,好收份拜年钱。”
  “要,当然要得!”兰花说着,玉儿就把一个小包袱拿出来:“这是我做的荷包呢,娘说,拜年的时候带上,装上几个新制大钱,又好看又喜庆。”
  “你是来显摆你做的荷包吧?”绿丫把玉儿搂在怀里笑吟吟地说。玉儿今年已经八岁,生的眉目如画肌肤如雪,过年又穿了一身新衣衫,任谁也瞧不出她不过是个衙役的女儿。被绿丫搂在怀里玉儿就道:“舅母,你和两个姨姨,还有娘,做的荷包都没我做的好看。”
  秀儿乐的把玉儿从绿丫怀里拉过来搂在自己怀里:“瞧这小嘴伶俐的,你娘可不这样,也不晓得和谁学的?”玉儿的眼瞪大一些:“当然是和姨姨们学的,秀姨,您可是这出了名的嘴皮子利索,我也要学你,等十三四岁时,去你铺子里给自己挣嫁妆去!”
  兰花打女儿一下:“这都胡说八道什么?还要给你自己挣嫁妆,你的嫁妆,我和你爹能挣。你啊,就好好地在家帮我们。”玉儿皱皱小鼻子,榛子笑了:“嫌你娘给你挣的嫁妆不够多啊,姨姨给你。”
  “这可不成,把她惯坏了,总也要晓得稼穑艰难,不然这没了银子就要和别人去要,可不成。”兰花阻止玉儿说出的谢,让她带了柱子去和锦儿她们玩去,这边就和榛子道:“晓得你疼孩子,可我仔细琢磨过了,这孩子,好日子要能过,坏日子也要能过。如果只能过好日子,等遇到难处了,就只会哭,这可不成。”
  “兰花姐也和原来不一样了,能讲这些道理了。”榛子被反驳并不以为忤,依旧笑着说。兰花的脸不由一红就道:“我现在当娘了,和原来可不一样,况且都说玉儿有福气,以后只怕能做秀才娘子,我就想着,这要做秀才娘子的人,可不能像我这样,就去请教学堂里先生的娘子,听她说了许多道理,还有玉儿和柱子学着的书,我有空了也翻翻瞧瞧。总不能还一个大字不识。”
  秀儿和绿丫也笑了,几个人坐在屋里,说着闲话,瞧着外面的天,春来了,很多事情都该开始了。
  初五铺子就开门,循例这日榛子也要往各铺子走走,给伙计们发开年的赏封,讨个吉利。沈大掌柜辞工以后,榛子并没指定新的大掌柜,只是在去年年底分红时候,让张谆多拿了一成分红,却也没说让张谆顶替大掌柜。张谆也不着急,就像和绿丫说的一样,这银子,多一千少一千也就那么过,过日子,要紧的是踏踏实实的,而不是想东想西。
  陪着榛子到各铺子都去过,榛子自回家去,张谆也打算回家,还没出门小裘掌柜就走过来,笑嘻嘻地道:“二掌柜,今儿啊,既是新年头一日开张,不如我们去酒楼喝一杯去。”
  小裘掌柜这一年来,和张谆相处的也很好,张谆不由笑了:“这才初五,也不晓得有没有酒楼开张呢。”小裘掌柜嗨了一声:“亏的我们这没有开酒楼呢,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年年都有人因为来不及赶回去过年在这京城留住的,总有小饭铺开张,不然的话,他们吃什么喝什么?”
  既然如此,张谆也就跟小裘掌柜来到街上,虽然初五这日不少铺子卸下门板,但市面上还是没那么热闹,走了三家酒楼才遇到一家开张的,却也是门庭冷落,连伙计都没几个。
  小裘掌柜拉着张谆进到包厢,伙计先送上两碟小菜,一壶酒,小裘掌柜点了菜让伙计快着点上,这才倒了杯酒给张谆:“来,来,原本想去你家拜年的,可又不想抢这个热闹,今儿啊,也算拜年了。”
  张谆喝了一口就把酒杯放下:“我量浅,你素来晓得的。今儿啊,你寻我有什么话说?”小裘掌柜刚要开口,伙计已经端着四个热菜进来,小裘掌柜等伙计把菜放下才道:“过年人少,菜倒上的挺快。我和你说,我没去你家拜年,就在乡下陪我爹呢。结果从一个小厮嘴里听说了一件事,想了想这件事总不好直接告诉东家,毕竟小厮说的,也不晓得真假。就先来和你商量。”
  张谆哦了一声就放下筷子,小裘掌柜压低嗓子道:“我家这个小厮,他哥哥是在沈家的,就是沈大掌柜家。过年不是人人都要回去吗?他哥哥和小厮就说起闲话。说沈大掌柜原先和柳家过从甚密,柳三爷还来沈家吵过,只是因为来的机密,所以没人知道罢了。”
  张谆的眉微微一皱就道:“沈大掌柜已经辞了工,他儿子现在也不过就是个普通掌柜,就算……”小裘掌柜哧地一声笑出来:“就晓得你年轻,以为不做大掌柜了就一了百了,不一样的。虽然去年赚的银子也不少。可是我们的绸缎生意,是越来越小了。关张的绸缎庄,已经关了三家。这里面,要没有沈家的通风报信,我是不信的。”
  这要转做外洋来的货品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且知道的都是守口如瓶的。即便八月里把外洋来的货品放在铺子里卖,打的理由也不过是近来绸缎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货品放在铺子里试着卖卖。张谆当然也不会告诉小裘掌柜,但这时小裘掌柜的话和榛子说过的,还有廖老爷生前说过的话,全部加在一起。张谆恍然,这一切都是计算好的。
  用被柳家挤压的方式退出绸缎生意,再开辟一条新路子,然后还借此来挑出跟随的人中有异心的,一步步都在廖老爷计划之中。廖老爷,这个前东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竟把人心算的一点都不误。
  还能让如狐一样的沈大掌柜自以为得计,张谆垂下眼不让小裘掌柜瞧见自己眼里的惊讶,接着抬头笑道:“这事,还要劳烦小裘掌柜你多多打听,只是没打听的确实,还是不能告诉东家。”
  小裘掌柜见张谆信了,这才松口气:“就是这句话,说句不爱听的,沈大掌柜跟了东家十来年,那银子也赚够了,现在儿子在这边,一年也有四五百两呢。他还不足,要说多赚些银子也是常态,可这竟然勾结外人想把东家的生意都给毁了,实在是……”
  见小裘掌柜这一番表白的话,张谆淡淡一笑:“总不过一个利字。都是跟了东家那么些年的人了,觉得现在的东家该继续重用他们才是,谁知东家倒接了他辞工的话。”
  小裘掌柜摇头:“这么想,你也太瞧不起沈大掌柜了,我瞧他那架势,可不是想被重用,而是要被东家当太上皇供着呢。说起来也是,东家毕竟是个女人,总有人想欺负。这一年东家又不闻不问,萧规曹随的样子,我这心里,可不得劲。”
  张谆不由哈哈笑两声:“我晓得,你是想像原先一样,还是往宫里送绸缎,可是姑爷是做官的,若是和宫里的公公们过往甚密,对官声也不好。至于要像当初一样,可是也没有合适的人。”
  这京中官家,光靠俸禄过日子的,十成里连一成都没有,都要靠别的生理。除了田庄之外,开铺子做生意的也很多,不过都不打自己家的名头,而是找个人出面,也有像王夫人一样,和廖老爷彼此合作,宾主相得的。像榛子这样,明明白白用自己的名头在外做生意的,只有一例。不过因榛子情况特殊,也只有人背后议论几句,说不了她别的。
  小裘掌柜当然明白张谆的意思,唔了一声就道:“除此也是这摊子太大,不过我听说……”说着小裘掌柜就摇头,这也不过是传言,传言沈大掌柜当初想利用廖老爷去世,榛子接上的时候,去通王夫人的关节,要把廖老爷掌管的那些都接过来。这是明明白白的霸产,如果王夫人答应了,廖老爷失去了最大的支柱,只怕榛子不能顺利接掌廖家。
  不过小裘掌柜觉得,沈大掌柜还没有这么大胆,这样真的做成功的话,只怕在京城也存身不住,只能变产离京。再说如果传言是实,那榛子能容下小沈继续做事才是怪事。因此小裘掌柜并没说出来,只把它当传言,又倒了杯酒,和张谆喝起来。
  绿丫听的张谆今儿在外喝酒,让厨房收拾晚饭端上来,正在吃的时候,朱家那边来了个丫鬟,笑着对绿丫道:“张奶奶,我们太太请您过去说话呢。”这都晚饭时候,天都快黑了,什么样的大事要自己过去说话?绿丫心里疑惑,扒了几口饭,倒杯茶漱漱口,就往朱家来。
  朱太太的气色是越来越好,见了绿丫就道:“这会儿是晚饭时候呢,倒是我的不是。只是这话极要紧,要人传话我也不放心。”说着朱太太眼一示意,下人们都退去。朱太太这才道:“大爷不是回家过年去了,二月初才会回来,那边的下人都是我安排过去的,今儿过来回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