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灶下婢 >

第103部分

灶下婢-第103部分

小说: 灶下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呢,夫妻恩爱,这是羡煞别人的事,哪还有别的话说。”张大伯也顺坡下驴,顺着张谆的话说,两人客气了几句,张大伯自己回去和张大娘说了,张大娘听的张谆也没这个意思,不由泄气地道:“天下哪有真正好人,只怕是哄你的,到时……”
  “你这憨婆娘,怎么半点都听不懂?不管是不是好人,我们一家子在这好吃好住了这么久,他要真把我们赶走,随便捏个罪名,你也没法去说。倒不如顺着他的话做了,一家子和和气气地过日子。我听他话里的意思,以后栓柱他也会帮衬的。”张大伯呵斥老伴一句,张大娘也就把嘴闭上。
  可这要去和绿丫赔不是,还真是难做。张大伯听老伴嘀咕这个,就眼睛一瞪:“我才是一家之主,不过就是赔个不是,又不会少一块肉,你赶紧去,免得日子长了,侄媳妇存在心里。”
  张大娘哎了两声,也只有收拾一下去给绿丫赔不是。绿丫正在那和张谆逗着小全哥玩,听到张大娘来了,咦了一声:“你真说动了她来给我赔不是?”张谆把小全哥抱起来:“那是当然,你顺便也和她说,给表妹挑了那几个人家,看看表妹的意思。”
  说完张谆掀起帘子出去,绿丫让小柳条请张大娘进来,张大娘这还是头一遭要张口给晚辈赔不是,在那踌躇半天没有开口,她不开口绿丫也不说话,只在那瞧着她。
  既然绿丫不开口,张大娘过了半响才期期艾艾地道:“侄媳妇,你大伯也和我说了,那事确实是我的不是,你啊,也别放在心上。”
  “大伯母说的是什么,我竟有些不大懂。”绿丫浅浅一笑,张大娘不由在心里说,果然这京里姑娘有主意,这是要借着这事拿捏自己呢,可是这把柄是自己递上去的,也只能忍着,张大娘咬牙道:“就是我说你不贤惠的事。”
  “原来是这件事,您是个长辈,要说我一句半句的,也不为过,横竖我把它当耳边风,听听就算了,不然往心里去,哪能有这么多的气生。”绿丫这话又让张大娘无所适从,也不知道绿丫记不记仇,这小心眼的女人张大娘是见的多了,这万一要记仇,以后自己的日子可不那么好过。
  绿丫见张大娘坐立难安的样子,这才道:“大伯母我这个人,事过了就过了,以后也别放在心上,只是这样的主意,大伯母以后少打。大家和和气气过日子多好。”张大娘的脸一红,只有应着。
  绿丫又道:“你侄儿也和我说了,表妹今年不过十七,一朵花都没开呢,哪能一直守寡?他这些日子留心了几个人,既有铺子里的伙计,也有和姐夫一起当差的,名字岁数都开在这里,大伯母拿回去,和表妹参详参详,觉得谁合适,我们也就寻人去说。成了这桩婚事。”
  张大娘接过绿丫递上的纸,瞧不出上面都写了什么,倒忘了绿丫还识文断字呢,张大娘又觉得有些羞惭,只得红着脸走了。瞧着她离去,绿丫不由长出一口气,以后总该安生了吧?
  张大伯也不识字,还是栓柱认得了不少字,在那念出来,楚氏听的这些名字,还有岁数,不由脸越发红了,这才是真对自己好,而不是嘴上说好。
  栓柱念完,对楚氏道:“表姐,我觉得这姓吴的不错,今年二十三,前头媳妇死了,也没留下孩子。还是个独儿子,又没公公婆婆,你过去,准保日子好。”楚氏见三双眼睛都盯着自己,登时脸红了,低头说:“可我没有多少嫁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伤心了一下,被有爱的留言治愈了。
  其实这个文,是想写个很正能量的文。在卑污苟贱的地方,能开出最灿烂的花,而不是因为卑污勾贱,于是同流合污,甚至变本加厉。而不是因为别人都过的比我好,因此嫉妒,因此伤害。
  所以这个文,讲亲情讲爱情讲友情,在种种诱惑之中,依旧保持本心不变,在这世间,有你握住我的手,有你陪我一路走,何其有幸。
  当然别说我太理想化或者不懂人间险恶,我今年三十八岁,看过太多人性的故事,人性有多龌龊就有多美好。既然有那么多讲人性龌龊的故事,那就让我讲一个人性美好的故事吧。谢谢大家。


☆、第85章风波

  “你嫂子不是说了;给你准备一份嫁妆;你担心什么,”张大娘见众人都反对她的提法;虽意兴阑珊,也要打起精神为侄女谋划婚事。
  “我觉得,我们欠哥哥嫂嫂的已经太多,还为我操办婚事,再要嫁妆有些不好意思。”楚氏红着耳朵说完,张大娘又要反对,张大伯白她一眼张大娘这才把反对的话给咽下去。
  张大伯想了想才道,“菊丫头不说这话呢,我也没想到;这话一说出来;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别人再好,我们要是一个劲地,那也有些……”
  张大娘此时忍不住开口:“好好好,你们一个个都要当好人,全把我推出去做恶人,这会儿菊丫头要说不要嫁妆,准定又……”见两老人吵起来,楚氏忙道:“我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总觉得有些不安。”
  不安什么?张大娘横楚氏一眼,接着也就叹气,栓柱做个鬼脸,张大伯沉默了半响才道:“横竖都是我们两老的人情,菊丫头,你也别东想西想,既然你表弟说这姓吴的不错,那急寻个时候,把人叫来,你暗地瞧瞧,要真好了,就定,至于欠的人情,我两老来还。”
  楚氏又有些不安,栓柱已经笑嘻嘻地道:“爹娘,你们要早这样想,又何必这几个月都不安生,我都瞧着急。”张大娘伸手打自己儿子一下,又骂了一句,既然如此,那也就这样吧,横竖自己想的,就是侄女要过的好些。
  绿丫那边知道了楚氏的意思,又和张谆说了,张谆也让老刘请那吴小哥到家里来坐坐。吴小哥来那日楚氏也遮在屏风后瞧了,见那吴小哥生的一表人才,和那乡下的庄户自不一样。自己原先那个丈夫,更是不同。心里早已肯了。
  她既肯了,张谆也就请老刘为媒人前去一说,那吴小哥和老刘认得也有四五年了,听的是老刘媳妇的远房表妹,虽是寡妇,今年才不过十七,也点头应下。
  婚事一定,那边送来八样首饰当做插戴,小户人家等着媳妇过门操持,婚期自然越前越好,定在四月十三。那边收拾房子家具,这里绿丫也收拾了一份嫁妆,内里还放了三十两银子做压箱钱,给楚氏送过去。楚氏收了,亲身过来道谢,绿丫接了楚氏,笑着恭喜她几句又道:“姐夫说了,这吴小哥是个勤快能干人,能吃苦待人好,一年也能赚个七八十两银子,那院子姐姐去看过,说院子虽不大,一家子住尽够了。”
  楚氏说了两声谢,那脸却早就红起来,这让绿丫感到奇怪,笑着道:“你也别嫌我说话直,你也嫁过一回了,又不是个闺女,还害什么羞?”
  楚氏的脸登时更红,声音细如蚊蝇:“当初,我并没和他成事,虽嫁过一遭,还是个女儿身呢。”楚氏声音虽小,绿丫却听的如被雷击一样,嘴不由张大:“你这不早说,要早知道,就该早早为你打算。”
  楚氏的脸已经红的不能看了,声音更低,绿丫要细听才能听出来。
  “这事连我婆婆都不晓得,她一直以为我们早已成事,还是我那男人说,说他病体已不支,何苦再害了我,成亲半年,除头一夜外,都是分床而卧。他还叮嘱我,这事不等再嫁不能告诉别人,免得我婆婆晓得,把我卖了。”
  一个处子,价钱自然比那寡妇要好许多,楚氏婆婆若晓得儿子媳妇并没成事,定不会放楚氏回娘家,而是要卖掉好免得人财两空。绿丫明白这件事,心里不由叹一声,拍拍楚氏的手:“这事你告诉了我,吴小哥还不晓得多欢喜呢。”楚氏那原本已经有些褪去血色的脸登时又红起来,声音更低:“嫂子取笑我。”
  绿丫忍住笑:“我不是取笑你,说的是正经话呢。这事啊,总要告诉吴小哥才是,不然等新婚那晚,吃苦的可是你。”楚氏和前夫虽从没成事,但婆婆盼着楚氏能怀上孕,好给儿子延个后,也曾扯住楚氏的手密密叮嘱过许多事情。此时绿丫说起,楚氏登时就想起婆婆当日说过的那些话,心里又羞又欢喜,竟盼着日子能早些到。
  绿丫见她这样,和她相视一笑,两人自谈过这件事,此后渐渐亲密起来,并不像原先那样疏远了。
  四月十三,上好吉日,楚氏重新穿了红,盖了盖头,坐轿出嫁。今儿兰花做了迎亲婆,绿丫送嫁,送到吴家门上,出来迎的是周嫂,瞧见这样就笑着说:“瞧瞧,这门亲还真做的好,都是一块的人。”
  绿丫伸手拿了周嫂递上的红封就笑着说:“就猜到是周嫂子,这么些事,哪能少得了你。”一群人说说笑笑簇拥着新人进了堂屋,吴小哥早已穿红披彩在那等着,新人已到吉时正好,司仪高唱,新人朝天朝上互相拜了,这才被送进洞房,外头开席。
  都是老邻居,王嫂见了绿丫就笑着说:“果然还是小张嫂子做人好,搬去南城那么多年了,见了我们,都笑眯眯的。”绿丫咦了一声:“我还以为王嫂子会怪我不常回来呢。”
  周嫂也笑了:“你现在和原先可不一样了,瞧这张嘴,可会说话了,我还记得你头一回跟着兰花他们回来,都在那害羞呢,也有七八年了吧?”
  绿丫算算:“没有八年,七年有了。”众人叽叽喳喳说着,绿丫抬头不见秀儿,倒有些奇怪:“怎么不见秀儿姐姐。”
  “你和王家妹妹可真是心有灵犀,她今儿是早定好的,要去给一位柳太太梳头,说只怕要去大半日呢,临走前还和我们说,要我们告诉你,今儿只怕见不到你了。”
  秀儿既然想要靠梳头这门手艺吃饭,自然也要到处扬名,这还全靠了朱太太。她是京里长大的,嫁了朱老爷后又在外应酬了二三十年,这各家的人头比起绿丫来,那叫一个熟。先是朱太太请秀儿给自己梳了一个江南那边的头,又趁去应酬时候对众人说了,朱太太梳了那个头,人都显得年轻了四五岁,这一个带头,另一个也就跟上。况且秀儿的手艺本就很好,梳头又轻柔又快,掉的头发又少,这两个月来,已经去了不少人家梳头,赚得的银子也够花。
  只是这样一来,秀儿和绿丫就不能经常见面,原本绿丫还想着趁今日和秀儿见一面,此时听到周嫂这样说,不由有些许郁闷。兰花笑了:“你啊,就只想着秀儿,想不到我们,来来,罚酒一杯。”
  兰花一带头,别人都跟上,绿丫逃不过,只得喝了一杯。喜宴正酣时,周嫂凑到绿丫耳边:“那事,我和吴小哥说了,他啊,喜欢的不得了。”
  原本以为娶了个二婚头,谁知还是个处子,这欢喜自然是不一般的。绿丫抿唇一笑:“我这表妹性格软和,你们啊,还要多帮衬帮衬。”
  周嫂点头:“这你放心,我们啊,自然会的。再说现在万寡妇已经……”万寡妇遇到邻里有喜事,那是从不放过,一定要带上自己公婆连吃带拿才成,周嫂一提,绿丫才恍然发现今日不见万寡妇。
  周嫂迟疑一下才道:“今儿是喜事,也不讲她了,横竖不是什么好事。”王嫂听见就凑过来:“说起来万寡妇她公婆也真心狠,现在万寡妇得了脏病,做不成那生意了,他们两就把万寡妇锁在门里,自己收拾了那些东西不晓得去投奔谁了。还是路过的人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