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神策 >

第438部分

神策-第438部分

小说: 神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有所准备,大律军仍然因神化高手战死无数,战损至少高达十万人以上。

    哪怕如此,这仍然是一次了不起的辉煌大胜。此次战役,加上过去一年多的大小战役,基本消灭了蛮国八成的有生力量。

    蛮国已经被装入大律的口袋中。

    九洲所有势力,都在密切的关注北洲的北方战场,关注大律这次的辉煌大胜。

    一次大胜,就一扫大律军在罪城的惨败。大律军用自己的勇武,骄傲的向天下人宣告,大律军仍然是天下第一强军,只要他们愿意,就随时随地能够横扫一切敌人。

    也许,战灵军团除外。

    此时此刻,只有极少数有心人,才注意到北策府六万大军出征,此为北策府首次扩张。

    某些人更加注意,王策也随军出发了。也许,这将会是战灵军团第一次踏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也许这会是各个有心人洞察战灵军的一个有利机会。

    至少,在某些人来看,今次有机会揭开战灵军的神秘面纱

    今年的初秋时节,九洲的史书上只记载了不多的几桩事。一个是大律对蛮国的决定性战役,另一个就是成立不久的北策府第一次发动了对外战争。

    ……

    ……

    流斐言身上似乎残留战火的味道。

    有血与火,有青草,有泥土,有胜利。种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喜悦味道。

    流斐言一个人带着两名武尊,以最快的速度带着捷报,从北方战场乘风飞行赶来律京。

    地平线上,律京这一个庞大的宏伟的城市一跃跳出来。流斐言欣喜若狂的带着两名武尊,飞入城中,低空飞行:“准备”

    他左右提着的两名武尊被放下去,不敢怠慢,各自取出大律的旗帜,拔腿在房屋顶上狂奔呼喊。:“捷报,捷报北方大胜,全歼蛮国四十万大军”

    两名武尊飞快的在城中大声的呼喊,把捷报传给城中所有的百姓。所到之处,民众们欣喜若狂,很快就陷入沸腾和欢呼当中。

    真是民风剽悍,武风盛行,好战顽强的大律啊。

    在满城的欢呼雀跃中,流斐言风尘仆仆的来到皇宫,见到律帝的第一句就是:“陛下,大捷,北方大捷歼灭蛮国四十万大军,平定蛮国指日可待”

    律帝神色不变,颌首表示知道:“你从北方赶来,恐怕疲乏了,先去休息吧。”

    大殿中人不多,律帝面无表情,王猛的眉头拧在一块,宛如一把燃烧烈火的刀。苟一问在笑,只是笑得很勉强。扈宝在较为阴暗的角落里看不见神色,却多有几分阴霾气息。

    流斐言没等来意料中的欢欣,不由错愕,抬头:“陛下发生什么事了?”

    扈宝的话音凝重如山岳:“王爷,纪千败突破成为无上武帝了”

    “什么”流斐言色变,目光陡然凶厉。

    扈宝轻轻述说,掩不住隐忧和震惊:“那是早前的情报。今日送来的情报是,半帝王魂突破为不夜武宗,王策也同时突破为不老武宗。”

    流斐言的脸色瞬间就青了,一滴豆大的汗珠不由自主的冒出,并从脸颊上滚下来。似乎想要确认什么,看向扈宝。

    扈宝知道他想问什么,话音隐藏战栗:“不错,王策是两年前神化的。”

    王策吃了什么药,做了什么孽,短短两年就从三花境来到不老境。细密的汗珠在流斐言的额头出现,惊骇万分:“半年一次突破,半年一次进阶。那么……”

    他的嗓音变得沙哑,口腔干巴巴的:“那么……”竟然说不下去了。

    王猛默然半晌,低沉用力:“半年一次进阶,也有好些先例,三十余岁的武帝,在历史上也有几个先例。若然顺利,恐怕王策十年内,就有机会踏入武帝之境了。”

    律帝重重一拳砸在案头,砰的一声巨响震在众人心头:“扈宝,捡要紧的说”

    对武者来说,王策的修为突破之快是最要紧,最惊人的。但对于律帝,真正要紧的是另一桩事。

    扈宝换了一口气,骤然沉声:“北策府出兵了,六万大军正在进攻东边的小赵国”

    “王策和流无瑕在纪千败和荆棘等人陪同下,正前往小赵国都城”

    空寂的大殿中,扈宝的话就好像惊雷滚滚

    ……

    ……

    小赵国,皇宫。

    “王策,你无耻”

    赵国首辅面色铁青发出义正词严的怒斥:“罪州本就是我赵国的领土,被你们北策府占去,我们赵国还未曾找你们的麻烦,你们竟然无耻得想要反噬我们赵国王策,枉自你是‘小飞仙’,堂堂新一代高手,竟然做的出如此不要脸皮的事。”

    王策不好意思的搓搓手,憨厚的笑道:“其实,赵首辅,虽然这么说有点不太好意思。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

    王策忽然正色:“我能比你们任何人想象的要更加无耻十倍。”他轻笑,目光扫视:“譬如,只要我愿意,我能杀光赵国宗室。杀光赵国的官员,抢光赵国百姓的财富,抢光你们的女人。”

    赵国皇帝和首辅等无不一个哆嗦,脸色煞白。

    王策很诚恳的欠身道:“陛下,请相信,我绝对做得出,而且我也绝对不会有任何心理压力,也更加不会因为做了什么坏事,就睡不着觉。”

    “真的,请陛下,也请首辅大人,莫要高估我王策的人格和道德”

    王策这一番“老子就是坏蛋中的战斗蛋,反派中的战斗派”的自我宣言,当场就震撼了赵国君臣们。这得是多么不要脸,多么恶心,多么人品低下的人才敢公然这么说啊。

    哪怕是坏蛋,也晓得在身上披上一层善良的外壳呢。

    纪千败和荆棘脸色古怪,老脸抽搐着尴尬的给了王策一眼,转过头去不忍再看。

    王策就这么一本正经,并充满诚意的一番“坏蛋宣言”,居然直接坦诚得有点可爱。多么质朴的一个诚实小坏蛋啊

    洛花开和流无瑕知道不该,却还是忍不住觉得这时的王策简直一身散发惊人的魅力。

    赵国皇帝一身无力的坐在宝座上,赵国首辅涨红了脸,怒斥:“王策,你这狂徒不过是在恫吓我们,你根本不敢”

    我x,随便碰上一个小国首辅,就能看我看穿,难道我现在的演技退步了?王策彷徨啊,没错,这本来就是恫吓。真要打算这么干,纪千败第一个不会放过他王策。

    王策笑容不变,趾高气扬,端的是气焰滔天:“我不敢?哈哈,我不敢”

    他指着鼻子狂笑,掷地有声:“你们无非是指望正义超人来主持公道,指望武帝?那我就让你们看看,我的资本是什么”

    “师父”

    纪千败无奈,为什么觉得这会儿成了徒弟的金牌打手双花红棍呢。也不多说,冷着脸释放气息,恐怖的无上武帝气息,瞬间就把整个赵国京城给笼罩住。

    这赵国唯一的武宗,几乎当场就被这登峰造极的气息压制得啪啦一下单膝跪在地上,惊骇万分:“陛下,是无上武帝”

    赵国君臣彻底呆滞。

    王策甩了一个响指:“看,我师父是无上武帝。普天之下,谁打得过我师父?谁敢为你们赵国主持公道”

正文 第535章 吞并赵国

    第535章 吞并赵国

    旌旗飞扬,迎风招展。林立的战灵军列阵,在赵国京城之外,兵锋森然。

    旗帜上大大的“蜀”,让人感到茫然

    所谓人一过万无边无界,五万蜀汉军团排列出一个个战阵,以最傲然的姿态耸立在城墙之外,便是在城墙上一看,也仿佛是没有边界一样。

    五万战灵军,没有一个杂声,若然闭上眼,只怕没人会相信眼前有五万大军。只因为这五万人马,竟然是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

    战灵军的纪律太可怕了。如同鬼军一样不知生不畏死,又有纪律性组织性,这种军队没人愿意与之交手。

    真的是战灵军

    此念,在赵国君臣灰败的心情当中,或是一种沉重的心理打击,却也未必不是一种惊怒和喜悦交织所成的古怪情绪。

    从城墙上来看,赵国皇帝颓然,心知被吞并的命运,果然是无法避免了。

    其实,从人皇时代初次流露端倪,九洲各个小国的君臣,乃至子民都知道,也都明白,本国被吞并是迟早的。不仅仅是小赵国,九洲所有的小国都会被吞并。

    如果无力反抗,那就不妨享受。赵国君臣肯定不知道这句话,但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抵抗不了,那就不妨为自己,也为赵国子民争取一些好的处境,好的待遇。

    从任意角度来说,凭八大武帝,以及王策的神秘战灵军,北策府虽是成立不久,却是当之无愧的九洲最强大势力了。

    虽然肯定不如投效未来的人皇,但也绝对不是最差的。王策的第二个尊号是“小飞仙”,未来未必不能成为抗衡人皇的一个存在。

    兵临城下,别无选择的赵国君臣也能找到一些安慰,找到一些好处。

    “开城”赵国皇帝用力的搓脸,反而安定下来,传令。

    换下一身龙袍,换上一身平民服饰。赵国皇帝率领朝廷文武百官,徐徐下城,来到城门口。赵国皇帝身子微微一颤:“降旗”

    赵国皇帝的话音不大,却在瞬间传播出去,一刹那,无数城墙上下的将士,以及子民发出了低声的抽泣,掩住口鼻耸肩哭泣

    在满城的哭泣声中,赵国君臣红了双眼,慢慢的一步一个脚印的率领百官徐徐通过城门,在旗帜降下的同时,走向城外

    哭泣声,哀嚎声,汇流成为一个庞大的声浪,陪伴赵国君臣。

    赵国君臣的步伐很慢,似乎充满留恋,也似乎充满悲壮。

    流无瑕心中不忍,忽然想起了北流亡国的往事,一时心中悲恸,正要下马,却被纪千败悄然按住,传音:“莫要动,此乃受降礼节,当按礼节来”

    ……

    ……

    王策饶有兴致的欣赏这一幕,虽说心中多有几分戚戚然的感受,却也甚为好奇这一套关于归降和受降的繁文缛节。

    五千年来,九洲各国的归降和受降是一桩相当频繁的事。尤其是进入百国时代以来,更加频繁,平均每百年就有三五个国家灭亡或诞生。

    光是东洲,就有不下三十个大小国家。这一点也不稀罕。所以,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套关于归降和受降的繁文缛节。

    王策很好奇,大约因为武者,也因为九洲不是多民族世界。这许多缘故的使然,让各国在归降和受降这一点,往往比较淡定,没有太大的压力。

    像中国古代一样,动辄对敌国赶尽杀绝,乃至不惜屠城,这种事是很少见,也几乎不太可能发生。这现象的形成,有很多缘故,其中一点就是来自武者。

    一旦发生屠城,别的武帝不敢说,王策敢包票,纪千败这八位绝对会出手,八部龙和慈悲王也绝对不会对屠城者手软。

    就不要说外人,假如王策敢下令在赵国屠城,北策军八成会认为是“乱命”,未必会执行。就算执行了,北策府的各级文官也很可能会果断辞职走人。

    就是统统都淡定了,就算外人不来找麻烦。凡是赵国出身的江湖武者,也会不惜代价的拼命袭击王策和北策府各级官员。

    流无瑕骑在马上,戴霖等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