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神策 >

第434部分

神策-第434部分

小说: 神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罢,不过是一些图一时之快的人。”

    “九洲各个无主之地,真正有力量的,其实只有帝州,以及罪州。”元真忽然笑道:“慎之兄,你以为如何。”

    宋慎之笑道:“贬州,勾罗天子的路注定走不通。帝州本身影响力极大,有李轻舟这个武帝的号召力,各处无主之地的武者纷纷去投奔。不过,帝州在中洲,此乃先天不足。”

    “莫说帝州,便是北策府,只怕也会在这一条路上越走越窄。”宋慎之轻描淡写,却把天下三言两语说来,目光骤然一凝:“除非,并入北唐。”

    崔岩沉默陪同,宋慎之回首:“崔岩,你虽是问过王策,不介意我诸子学宫的人来此。不过,各位千万谨言慎行”后一句是对其他人说的。

    宋慎之失声笑道:“从传闻来看,王策可不是什么善于之人。”

    通传的人,正在匆匆赶来,低声说了几句。宋慎之一行人立刻振作精神,看见流无瑕为首的戴霖邰栩等文官,陆续迎过来。

    流无瑕正要表示欢迎,忽然罪城某处气息陡然扩张,凶猛的传播过来。仿佛一阵过境飓风,无声无息的化为涟漪撞击过来,却好似在众人耳边轰了一记闷雷似的。

    “这是如何了?”宋慎之等人脸色大变。

    做了流无瑕贴身保镖的宋云仙,迟疑不定的看着天空某处,感应这冲霄而起的恐怖气势:“似乎是,某位武帝在突破?”

    话音未落,城中某个宅院里,朱雀儿和武麒麟一飞冲天,惊喜交集的化为闪电扑向城中某处:“老纪要突破了?”

    一道飞临纪千败所下榻的宅院,方自接近百丈,武麒麟率先赶到一种几乎能碾碎皮肉的恐怖力量,让空气变得好似灌铅了一样沉重。

    朱雀儿夫妇色变,相视凝重:“这附近的人……不好,快救人。”二人速度飞快的穿梭在这方圆百丈以内,大声呼喊,让此一带的居民们纷纷远去。

    庭院中,纪千败的目光深邃的定在武神卷上,眼波变幻如星夜苍穹,心神完全沉溺其中。骤然间,一身气息扩散激荡在天地之间。

    气息愈发的凝练。

    当朱雀儿夫妇把平民们都赶走之后,未久,纪千败蓦然睁眼,一道精光闪耀刺目,咄咄逼人的气息宛如一道水波涟漪,以他为中心自然而然的呼啸震荡

    “拦下来”朱雀儿夫妇各自占了一个方位,一身气息鼓荡,罡气无声迸爆,形成一道道罡气墙。

    纪千败突破刹那自然迸发泄露的气劲,就宛如冲击波。一转眼的工夫,方圆五十丈范围内,无数花草树木和建筑,悉数被气劲冲击,化为漫天的飞灰。

    饶是纪千败反应极快,这一睁眼来的工夫,方圆五十丈也已经被彻底夷为平地

正文 第530章 草原上的大会战

    第530章 草原上的大会战

    从这儿就是进入本书的最后一波主线剧情了,老黯正在酝酿。大伙儿踊跃来点票,没准能催生呢。

    大草原一望无垠,绿色的草地成为最美的景色。

    正所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端的是一派草原好风光,一幅大自然和谐之美。

    但是,一些被风儿吹来的声音,却汇流成为一股声浪,渐渐的,愈来愈是大声,愈来愈是猛烈,宛如滔天巨*。

    充满杀气,充满血腥,也充满了厮杀和惨呼。

    浓浓的血腥气,宛如乌云一样飘来,压抑并破坏了所有的美好。

    “花豹军,进攻”

    一个震撼苍空的咆哮,宛如从云端震动下来,不知从和处何地迸发,带着一种让人恐惧的力量。

    山呼海啸的厮杀声,咆哮声,铁骑的奔腾,冲击,让整个草原都在铁蹄下为之颤抖。

    一群修为不弱的探子,从绿色的草原边缘出现。探子是来路不明的,也许是来自燕国,也许是来自凌国,没准来自北策府,就算是北唐派来的也不值得吃惊。

    探子们分散了,其中一名蹑手蹑脚的来到这儿,努力的翻越这一条小山脉。趴在地上,长大了嘴巴,看见了也许是生平最为壮阔的一幕。

    成千上万,千军万马,也许是各大特务集团在过去很多年来所能驾驭,所能用到的最大形容词。但今天,但这时,这名来历不明的某国特务只想把这两个词丢得远远的,一眼都不想看见。

    他所亲眼目睹的这一幕,绝对不是千军万马,而是十个乃至一百个千军万马。

    如斯庞大的数字,绝对不是眼睛所能容纳的,绝对需要充分的想象力,才能在脑海中设想,五十万,乃至八十万大军究竟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场面。

    漫无边际的大律军,仿佛把整个大草原都填满了。除非人在高空,否则是绝对看不见全貌的。

    一旦来到这里,就能看见,就能听见,各种声音,震天一般的回荡。

    哪怕是吃饭咀嚼的声音,哪怕是喝水的声音。八十万人一起做出来,那也会是一个无比具有冲击力的浩大动静。

    不死鸟风波是动乱之始,宣告九洲进入乱世时代。

    去年春天,万物花开的季节,九洲第一强国大律延迟三年有余之后,终于找到感觉。以姗姗来迟的姿态,奋勇的投入百万大军,开辟三线战场。

    作为九洲公认的第一强国,大律无疑是一个风向标,也具备决定性的意义。大律启动战争,也真正的标志着,九洲乱世全面来临。

    大律这个庞然大物的一举一动,无疑都具有最大的影响力。若然放在史书当中,大律参战,无疑就是历史的一个重大标志,一个重大节点。

    大律的三线战场,对北策府,其实应该说对王策的战场,去年在战灵军团震撼九洲的隆重登场中,宣告了罪州战场的全面失败。

    最终,大律以原北流的某些人口,也就是被俘的关章军将士的亲族,来把大律军悉数交换回去了,并与王策签订城下之盟。

    大律在罪州的惨败,并未影响其形象和威慑力。战灵军毕竟是九洲幻想过,设想过,但惟独没亲自看见过遭遇的东西。

    大律的东南路战场,是为了开辟粮道。在王策许诺不插手之后,东南路战场非常顺利,剩下的就是北方战场。

    北方战场,大律以东北府和北方府为首,总计八十万大军,两线进攻蛮国。

    一个专门为高级将领俯瞰战况,而搭建的高台上,大批年轻的年迈的将领流露兴奋之色。一年多的战争,有人生有人死,有人因无能被撤职,有人也快速凭战功而崛起。

    苏仲言神色沉凝,并没有意气风发的迹象。凡是有一点理智的,也没人敢露出一丝自得。包括北方府大都督楚泊和北方战场最高统帅季孤城。

    大律八十万大军,蛮国六十万大军,正在此地展开一次规模空前的大会战。

    无数来自各国的探子,不论是明里暗里,无不发出了最震撼的感慨:不愧是大律,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雷霆之势。

    没人再关心北策府,因为大律和蛮国之间的战争,一年多以来,双方陆续总计投入超过二百多万大军。

    九洲虽大,可至少有五百年都不曾有过如此规模的战争了。这里,成为了九洲所有势力关注的焦点。

    ……

    ……

    一般的中等之国,根本养不起百万大军。除非是生死存亡的关头,否则一个中等之国断然无法动员百万大军。

    综合国力强如北唐,平素也只敢养兵四十万,这儿指的是野战军。哪怕包括地方军,北唐平素也不过只有八十万。

    以王策的见闻,九洲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绝对不输地球近代,某些领域甚至无限接近地球的现代军队。

    如果说,军种的细致划分,是军事思想带来的自然转变。那么,首创自大律,并相当完善的退役制度以及职业兵制度,可谓封建社会的巅峰之作。

    不论是诸子学宫的督促,还是来自皇权被制约的现实,以及官员本身的思想。都促使各国朝廷放弃穷兵黩武,更多把精力转向民生,这直接间接的促使了现今的军事制度。

    皇权被制约,不是唯我独尊,成熟的内阁制度,以及军事制度,都堪称封建时代的巅峰杰作。

    王策建立北策府,没敢对制度做出哪怕一丁点的改变,就是因为他很清晰的认识并发现,九洲的各种社会以及官僚制度,都异常成熟出色。

    王策暂时不关心大律的北方战场,是因为他正在鬼界集中精力栽培战灵。

    事实上,九洲今时今日的各种成熟制度,绝对不是凭空而来的,实在是多年变革之后必然的成果。

    伟人说:落后就要挨打。

    这话,九洲人都懂。所以,内阁制在海洲首创之后,大律拼着一场内乱,也学习并改革。大律是九洲军事上的领先者,凡是有任何领先,北唐等各国也都会尽快学习。

    凡是不肯学习,不肯革新的,统统都沦落为小国,甚至不复存在了。

    所以,王策能看见,某些小国有各种稀奇古怪并标新立异的制度,唯独是各大强国制度非常相似。

    很多年前,兵部是真正意义上的兵部,从后勤到统军一把抓。军机堂的诞生,直接把军事作战,从兵部剥离出来。

    北方战场最高统帅季孤城,是来自军机堂,但苏仲言和楚泊不敢有一丝不尊重。凡是联合作战,最高统帅一定是从军机堂调来,这是规矩。军机堂相当总参谋部,不论总参谋长还是副总长,都一定担任过八府都督的职务。

    季孤城是一个很好相处的大统帅,指着战况胶着的左翼,和两名副手商议一下。苏仲言点头,回首下令:“让西关路出动,攻击左翼。”

    苏仲言补充:“尽量牵制左翼,为歼灭敌军骑兵创造机会。”

    不多时,这浩瀚无边,并连绵上百里的大营中,一支大约三万的步兵列阵,杀气腾腾的向战场前进。

    三万大军,几乎是无边无界了,可是在这一个大会战当中,就宛如一朵浪花一样,在试图掀起一点风浪的同时很快就被吞没了,这才发现是多么的无力。

    蛮国的左翼骑兵,在战场的左后方一点,似乎看见这三万步兵被吞入其中,似乎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虎背熊腰的楚泊忽然笑道:“不如再给他们添一点砝码,看他们敢不敢吞。”季孤城略微思量,点头示意同意。

    三万步兵,也只是掀起了一朵浪花,转眼就混战在一块儿了。这就是大律和蛮国的大会战,总计参战人数高达一百多万。

    光是今天,在战场交战的双方,各自就陆续投入了不下近二十万的兵力。

    总计大约是四十万人,在这一个绝对一眼看不到边际的战场上,厮杀,混战。

    一路大军大约三万将士,但在这数十万人的战场上,也不过是一枚枚的棋子,被北方战区的最高统帅部搬来搬去,甚至作为一枚枚诱饵抛出去,以求达到战术目的。

    这一场注定要决定蛮国命运的大会战,已经在这里展开二十来天了。

    宛如一个绞肉战场,日复一日的麻木的绞杀双方的兵力。每隔几天就是一场几十万人的大战,每一次都要绞杀双方十多万人马的鲜血,早把这方圆几百里染成了鲜红。

    陆续投入六万大军在左翼,终于yin*得蛮国的三万精锐骑兵出动,如乘风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