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世界名校之旅 >

第2部分

世界名校之旅-第2部分

小说: 世界名校之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造经理人的“工厂”——哈佛商学院
  有人曾问哈佛商学院院长为什么商学院会成功。他指着窗外的查尔斯河说:“因为我们在河这边,哈佛大学在河那边。”就像许多其他学院一样,商学院是相对独立的。
  美国教育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哈佛大学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顶王冠,而王冠上那夺人眼目的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建校79年的哈佛商学院(简称,HBS)就是一个制造“职业老板”的“工厂”。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1/5毕业于这所学院。HBS是如今美国最大、最富、最有名望,也是最有权威的管理学校。
  HBS每年要招收750名两年制的硕土研究生、30名四年制的博土研究生和2000名各类在职的经理进行学习培训;暑期还要招收学制6周的“专业管理进修班”。
  HBS的学制为两年,第一学年学习统一的必修课程,第二学年制进入专业课程,近90年来一概如此。HBS的课程设置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大学的商学院硕士课程的参考模式。
  HBS设置了12门必修课和多门选修课。其中前11门必修课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HBS的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这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但恰恰是这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案例教学法迫使学生们去独立思考。案例法的丰富内涵和需要教授与学生一起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讨论的方式,使哈佛商学院的教学体制别具一格。
  校园生活
  哈佛建校已经360多年了,但仍以“年轻人”自居。校长说“再老的楼里住的都是新学生”。在哈佛,处处可以感觉到它的青春和活力。当你第一次踏入哈佛校园时,你可能会有点失望:因为没有一扇门,也没有一块招牌告诉你,这是哈佛。
    世界顶级教师缘何来此
  哈佛大学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拥有一支一流的教授队伍。在2000多名教师中,仅正教授就有近800多名,而这些教授由于是世界范围招聘的各学科最好的教授,因而实力十分雄厚,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普利策奖获得者。
  要在哈佛这样的大学当教授;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基本条件是拥有 美国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但成功的几率可能只有1/50000。
  大部分哈佛老师们的真实生活却是异常紧张,压力很大。哈佛大学广招一流教授,实行了“非升即走”的教师任职制度。一个助教授如果在五六年内还晋升不了副教授,恐怕就得考虑另谋高就了。要想得到终身职,非得熬到正教授不可。
  为什么这么艰难的路程依然吸引着那些全世界最优秀的头脑们前仆后继地奔赴教授之路?首先,因为他们是真正热爱知识,热爱研究的人。其次,是哈佛品牌的无上荣光。另外,学校也鼓励教授们从事顾问等社会工作。实践可以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学以致用。社会兼职足以使他们过着优裕的生活。一般来说,一位商学院教授每天的咨询费高达10000美金。
    讲座——听者为荣 讲者亦为荣
  哈佛大学的讲座之多是十分有名的,来开讲座的人什么样的都有。上自国家首脑,下至本校学生,演讲者只要有合适的专题,就可以贴张海报开讲。讲座的内容当然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而且无奇不有。
  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形式也不一样。国家元首的演讲是凭票入场的,而票子则被严格控制,除了分派的,还有抽签的。一般而言,社会名流的演讲通常是卖票的,而且价格不菲。而学术性的讲座则是免费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高层次的演讲除外。许多小型的学术讲座不仅免费,还备有咖啡、袋泡茶等饮料和茶点供听众享用。
  
哈佛大学(3)
作为一所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哈佛大学一直是许多名人心目中的“麦加胜地”。很多人都以有机会上哈佛大学的讲坛为荣。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名人都曾在哈佛大学作过演讲,包括许多国家的首脑和元首。仅1997年以来,到哈佛大学访问、发表演讲的社会名流、政要就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茨、报刊专栏作家巴克莱、著名演员简·方达、电影评论家希斯克尔和艾伯特、加拿大前总理坎贝尔、迪斯尼频道总裁史威尼和中国前国家主席###等。
    学生住在校长的楼上
  哈佛大学主要的学生宿舍在哈佛园里。那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红砖房,大多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且有着一段段非同寻常的故事。每一座楼房并没有门房管理,而是设计为智能化楼门,凡本楼学生均可用智能卡开门,而访客要进楼则需通过楼外的电话联系,由被访者帮助开门。在这种宿舍楼里,生活和学习的条件都十分优越。
  然而,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有幸住进哈佛园的宿舍,刚刚跨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人才有资格。这是因为,这些大学生既是哈佛的“衣食父母”(自费上学),又是哈佛的投资对象(大学毕业的校友是学校的重要捐助者),所以必须备加小心地照顾。
  由于校园内住房紧缺,学生们从二年级开始,就要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园外的13座宿舍楼。这些楼房兴建于20世纪30年代,每座楼都有食堂、图书馆和其他学习、娱乐设施。
  住宿学院成了本科生课外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中心,还是各种学生社团举办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戏剧表演、音乐会、演讲会等,在长期的积累中,也形成了一些年度性的活动,如洛厄尔宿舍戏剧节、艾略特“冠军之夜”等。
  有趣的是,不少的学生宿舍楼和学校的行政办公楼在一起,如主校门右侧的马萨诸塞楼作为哈佛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720年),在某种程度上是哈佛大学的象征,所以,哈佛大学的校长、副校长都在这里办公。但这座楼仅下面两层是校长们办公的地方,上面却是新生宿舍,这既反映了校领导的平民化作风,也说明了学校当局对学生的重视程度。

()好看的txt电子书
    穷学生难进哈佛?
  入读哈佛大学不是容易的事,录取率一般小于1/8。但是难处主要是在能力,哈佛的录取新生的条件近乎苛刻。对于被录取哈佛的人,即使他很穷,他也将得到有效的学习保障。
  哈佛大学录取学生时严格执行need…blind的政策,即完全不管家庭经济情况;只根据该生的学业和素质。充分体现哈佛大学唯材是用的宗旨。录取以后在考虑助学金时,则严格执行need…based的政策,即只根据家庭收入来计算助学金,完全不管该生的学业和专长。也就是说哈佛大学只有助学金,没有奖学金。这一点与其它二流大学很不一样。
  2004年3月,哈佛大学校长宣布:
  如果一个学生的家庭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哈佛大学将提供该生读大学的全额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甚至两个假期回家的路费。中国学生的全额助学金高达万美元以上。
  如果家庭年收入高于4万美元,哈佛大学将要求家长按收入高低负担学生一部分费用。但如果家庭年收入在8万美元以下,家庭负担部分一般也不超过5000美元。即使家庭年收入达到16万美元,哈佛大学仍提供部分助学金。
    为什么世界一流
  到底是什么奠定了哈佛全世界一流学府的地位呢?答案是它对知识财产绝对的尊重。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使这些优秀的新生成为世界一流的毕业生吧: 你可能想不到,哈佛第一课要学的就是正直诚实的求学作风。
  一进校园,每人发一本哈佛学生指导手册——“Don’t plagiarize!”Plagiarize源自希腊文,原意是“偷别人的孩子的人”。现在的意思是:剽窃。“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孩子,如果你未经注明,就引用了我们的思想,就是偷了我们的孩子!”这种解释非常形象。
  哈佛每年都有“因误用了别人的IDEA”,而被迫离去的学生。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这种事绝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的话,是过于自信了。我们或许不会有意去剽窃,但是“不小心”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对于中国人来说,要大得多。
  每年上万毕业生的论文,每年数百本教授们的专著都有着“真金白银”价值!这是一笔什么样的财产!它们在得到尊重的同时也在增加着哈佛的身价!
  哈佛许多学院至今仍实行“末位淘汰制”。这使得哈佛学子每天保持着竞技状态。哈佛学生中有一个有趣的习俗,每年新年前夜哈佛园里有学生“裸体奔跑”活动。据说有上百年历史,是因为期末考试压力太大,学生们寻求刺激所致。
    哈佛与中国
  2000年,一本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风靡全中国,创下将近200万册的销售纪录后,刘亦婷也成为了公众人物。1999年,还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读高三的刘亦婷即被哈佛、哥伦比亚等美国4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她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刘亦婷说:“哈佛最大的特点是给每一个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好的交流和学习氛围。强调竞争的客观存在,却不强调学生的考分及名次。学生总是自己跟自己比,而不是跟别人比。”
  
哈佛大学(4)
自清末以来,就有众多的中国学子前往哈佛大学就读。1909年至1922年,清华学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中,在哈佛大学求学的人有21位。1928年,哈佛—燕京学会在燕京大学成立,前往哈佛求学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到二战结束时,哈佛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中,以中国学生为最多。
  早年负笈海外的中国留学生,胸怀大志,为开拓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包括:赵元任语言学家、作曲家,1915年入哈佛攻数理哲学,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作家林语堂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1913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质系攻读气象学;文学家梁实秋,1924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
  此外,还有胡刚复、杨杏佛、陈寅恪、李济、梁思成、梁思永、洪深、王安、贝聿铭等哈佛留学生,他们为开拓我国现代科技和文教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
  2001年,中国政府和哈佛大学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培训协议。协议规定,从2002年起的5年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每年为中国政府培训60名地方和中央的官员。这是中国政府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和中美两所著名大学在培训官员方面的首次合作。
    把目光投向中国
  哈佛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近年来,国家领导人###、###等频频光临哈佛园,哈佛大学的中国研究项目也在各个学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哈佛大学的中国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870年,中文就是哈佛学生的课程之一。哈佛拥有许多闻名世界的中国问题学者,他们的研究对美国政府的决策和美国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有很大影响力。著名的中国研究中心就有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和1997年成立的亚洲中心。
  哈佛大学来自大陆的中国学生学者越来越多。2003年在校学习的中国大陆学生有350人,教授和研究人员近500人,加上其他职工大概有2000人。近年来,哈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