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十里春风入酒觞 >

第49部分

十里春风入酒觞-第49部分

小说: 十里春风入酒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条手臂环了上来,将她的腰身搂住。熟悉的声音在耳边低低笑道:“肯定洗不掉了,你得赔我一件衣衫,得是你自己做的才算数。”
  “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李新荷抿嘴一笑,“赔你便是。”
  听到他的声音时,李新荷脑中闪过一刹那的挣扎。可她实在太累,这个怀抱又太过舒适,短暂的迟疑之后她便放松了身体,任凭自己更深地先进了这个温暖的怀抱里。闭上双眼的同时,李新荷有了一个微妙地发现:顾璟霄和她的大哥同样身为男子,而且年林相仿,但是偎在他的怀里和靠在大哥的肩头却是 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靠着李明皓的时候,仿佛靠着一个厚实的棉垫子,让她有种安静如水的适宜,可以闭着眼放心地睡过去,但是靠在顾璟霄的怀里,却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他的心跳,扑通扑通的跳动即使闭着眼也难以忽略,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感觉。
  全然陌生的体验另李新荷不知所措。所以当他轻手轻脚将她打横抱起来的饿时候,她只能闭着眼睛继续装睡。

  【第四十二章:青布衫】

  答应了顾璟霄的那件衣服始终也没有开始做。自从葡萄入窖之后,她就跟着鲁先生一天到晚地蹲在酒窖里。果酒初次发酵时温度是关键,鲁先生在这方面是个行家里手,李新荷还想着要跟鲁先生学两手呢。当初在五岩山的时候,她也跟着五岩先生酿过一些果酒,但那时都不由她做主,无论出了什么情况她都只是个旁观者罢了,只需要记住制酒的技巧,从没有过这般牵肠挂肚的体验。
  初雪过后天气便冷了下来,福满叔带着人将果园整理了一遍,葡萄苗上都盖了草毡,只等来年春天起头。对于果酒酿造的温度控制,李新荷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了十一月底分离倒桶的时候,这一整套的流程她已经十分熟练了。
  果酒发酵刚结束时,口味酸涩而生硬,是为新酒。新酒在入窖陈酿之前需要进行一次分离倒桶,将沉淀的杂志过滤掉之后,清酒重新倒入酒器中入窖贮藏。经过整个冬天的低温发酵,待来年的三、四月份还要进行第二次倒桶。
  开封、过滤、重新封装,这些事情酒坊的伙计们都是做熟了的,有酒师傅带着做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她这位小东家在一旁监工。无奈李新荷自打下令采摘那天开始就一直揪着心,对这一窖的新酒怎么也放心不下。此番开封,也算是有个机会可以尝一尝初酿的新酒。
  初出窖的缘故,杯中的新酒色泽浑浊,抿在口中有种新酒特有的生涩。然而在新酒特有的生硬味道的背后,另有一种独特的醇美韵味萦绕在口中久久不散,放佛青草、鲜花和树木的清香以大自然独有的方式微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那是一种均衡且适宜的感觉。
  几近圆满。
  仰起头将试杯中残留的新酒一饮而尽,在酒液涌入喉中的一瞬间,李新荷不由自主地湿了眼眶。
  新酒倒桶之后,李新荷就被李明皓接回了城里。年关将近,酒坊中大部分子弟都被鲁先生放回家里去过年了,只留了几个手脚麻利的老伙计守着山上的酒窖。葡萄园做好了过冬的准备之后,福满叔也闲了下来,两个没有家室的老人家正好一起做伴。
  福字号老窖的九酝春酒二次封藏即将开窖,不但李明禧忙,李老爷和李明皓也被这件事勾去了全部的注意力,预备年节物事的任务倒有一大半都落在了李新荷的头上。每天一起身就捧着账本子跟着管家来回跑,忙得脚不点地。
  这天一大早,管家李荣就带着绸布庄送来的布匹给他过目。李新荷随后翻了翻,正要打发下人们送进内院去交给顱氏,一转头却看见其中有一匹雨过天晴的云锦。云锦是李新荷最喜欢的衣料,不但质地光滑细致,颜色也恰恰是她最喜欢的。李新荷低着头琢磨了一会儿,嘱咐身边的人把这匹云锦单独送到自己住的西园去。
  忙完了家里的事儿,李新荷又特意绕道南院让使女小环给她找了件李明皓的外袍。顾璟霄除了略微高一些之外,肥瘦倒是和李明皓相仿。李新荷一路琢磨着,只要袍角多放出二寸来,这长衫应该就合身吧?
  其实不合身也没关系,李新荷想。反正这只是一个人情,说不定长衫送过去人家顾璟霄还嫌弃针脚不细密,不肯穿呢。
  冬季日短,回到西园的时候已天近薄暮。丫鬟们不知都去了哪里,卧房里空无一人。屋角的熏笼燃着如意双合香,淡淡的甜香气萦绕在房中,满室静谥。
  李新荷抱着布匹看了看自己的床,觉得太小。又抱着布匹出了门,绕进了偏向奶娘的房里。奶娘房中有一张很大的案桌,专门做这些活计用的。
  推开门一看,奶娘的房内也没有人。李新荷把案桌上碎步剪刀之类的东西拾掇拾掇,把布匹摊开,开始拿着李明皓的外袍在上面比画。针线女红上她虽然不精,但是基本的裁剪还是学过的,只不过许久不曾碰过,生疏了而已。
  “领子……”一边比画,李新荷一边喃喃自语,“领子好像是单独裁出来的,先不管。袖子……”
  刚在衣料上画了几道线,就听门扇一响,一前一后走进来两个人。李新荷还没抬头,就听奶娘笑道:“小姑奶奶,这又唱的哪一出?”
  “做衣服呗。”李新荷看看两人灰头土脸的样子,好奇地问道:“你们这是去哪儿了?”
  奶娘脱了大衣裳,在她旁边坐了下来,“姨奶奶今天清点内库,让人喊了我和青梅丫头过去帮忙。”
  李新荷奇道:“她不是陪着我爹吗?怎么有空折腾内库?”
  “老爷不在府里。”青梅捧了热茶过来,心直口快地说:“老爷和大少爷都去了老窖那边。小姐怎么忘了,今天二少爷的酒要出窖了。”
  李新荷这才想起李明禧的事儿。如今她手里有了时意坊,对于李明禧的九酝春酒倒也不再耿耿于怀,只是参加赛酒会的酒品关系着淮阳李家的声誉,不容她不在意。
  “怎样?”李新荷微微有些紧张起来,“酒窖那边传回什么消息了?”
  奶娘迟疑了一下,摇摇头,“第一次开窖的时候听说是不太好……”
  福字号老窖第一次开窖的时候李新荷还在山上预备着采摘葡萄,这一次又赶上她刚从山上回来,手里接了家里的一摊杂事,压根还没顾上打听酒窖的事儿。事实上,自从自己手里有了时意坊之后,她便开始有意识地不去打听李家酒窖的事情了。
  “行啦,小姐,你就别操这个心啦。”青梅扶着她在椅子上坐下,半真半假地笑道,“其实要依着我说,这酒无论好不好,对二爷来说都是个教训。”
  李新荷默然。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酒行里到底是个什么局势谁也说不准,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出风头,对李家来说不见得就有什么好处。九酝春酒若是不如人意……说不定反而是件幸事。不过,这个想法现在他也只能放在心里想一想。
  “小姐,你这是给大少爷做衣服?”青梅摩挲着衣料,秀气的眉尖微微蹙了起来,“我记得大少爷好像不喜欢穿这样的浅色呢。”
  李新荷瞟了她一眼,低着头没吭声。
  “还有这里,”青梅并没有发现她的异样,自顾自地指点着衣料上画线的错误,“跟大少爷这件一比,下摆长了两寸呢。小姐,人界都说少爷们行了冠礼之后就不大可能长个子了,按你这个裁法,做出来的衣衫大少爷一定不合穿的……”
  李新荷不知想到了什么,脸皮倏地一热。
  青梅絮絮叨叨地指点了一番,一转身却吓了一跳,“我没说什么啊,小姐,你怎么……怎么脸红成这个样子了?”
  奶娘坐在一旁呵呵地笑出了声。
  李新荷在青梅鼻尖上恨恨地捏了一把,“你都说了一车了。”
  奶娘摇摇头,走过来看看李明皓的外衫,再看看李新荷画在衣料上的线痕,笑着说:“既然身长多放出二寸,袖拢这里也得放出来一些,。顾少拿人我隔着花园子远远看过几眼,个子高,肩也要再宽些。”
  青梅尖叫:“顾少?!”
  李新荷的脸又红了。她瞪了青梅一眼,没好气地说:“你看你叫那么大声,有什么大不了的?摘葡萄的时候他也帮忙了,弄坏了衣服,这个是赔给他的。就这样。”
  “就这样?”青梅狐疑,“那换了是端午弄坏衣裳,你赔不赔?”
  “青梅!”李新荷真的有点儿……恼羞成怒了。
  “行了,行了,”奶娘拦开了发怒的小姐和偷笑的丫鬟,“青梅把我针线筐里的花样子都拿来,让小姐挑挑。”
  李新荷的注意力果然被“花样”两个字吸引力过去,她看看正在翻找花样的青梅,小声地问奶娘,“还要绣花啊?不用那么麻烦吧?”
  奶娘了然地拍了拍她的手,“男人的衣衫,少绣一些纹饰即可。不麻烦的。”
  青梅走过来,将厚厚一叠花样子放到李新荷的面前,一边看她苦着脸翻看这些花样一边笑着说:“小姐,你要是嫌麻烦干脆就别做了,我听说顾家的酒也是这些天出窖,顾大少一忙起来说不定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哪里还想得到一件外衫呢。”
  李新荷诧异,“你从哪儿听说的?”
  青梅指了指东院的方向,“姨奶奶那边的管家说的。说官府贴出的榜文上写着赛酒会今年改了规矩,像咱们这种在赛酒会上夺过头名的商家是可以直接参加最后一轮比赛的。”
  李新荷微微蹙眉,“这又是为什么?”
  显而易见,做出这种决定的肯定是酒行暂时的当家人公孙羽公子,至于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项改革,她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好像是说要给参加初次筛选的酒坊更多的机会。”青梅说到这里,脸微微流露出几分困惑的神色,“要说振兴淮阳酒行,百鸟争鸣什么的。。。。。。”
  李新荷大致猜测到了她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心中觉得这个解释的的确十分周密,对于普通的小酒坊来说,在第一轮的筛选中少了名酒坊的争夺,它们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出赛机会。而对名酒坊来说,这样的一条新规定无形中抬高了它们的身价,也算是变相的赞誉,这也算是皆大欢新的局面。
  但是不知怎么,李新荷却觉得这个消息让她有些隐隐的不安。
  “还有什么消息?”
  青梅想了想,“好像第一次的筛选就定在了这个月的月底。”
  初次的比赛就定在这个月的月底。
  因为李家老窖也是参加最后一轮比赛的酒坊,所以在整个筛选过程中都只有旁观的份儿。李新荷闲来无事,便也跟着父兄一起去酒行看热闹。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和两位哥哥一起出门,新奇之余也觉得卸去了满脸防备的李明禛要比原来的样子可爱得多。
  酒行的朱漆大门敞开着,台阶上站着几位年轻的执事。李家一行人在执事那里签了水牌之后便随着人流走进了酒行的大院。参加初赛的酒行很多,所以初选的场地就安排在后园之中。李新荷跟在父亲身边走进后园,就见偌大的花园不值得宛如庙会一般,参加初赛的每户人家都分到了一处场地,有的被安排在竹林之中,有的被安排在了水榭之上。展示酒品的安卓酒具。甚至于给来宾斟酒的伙计也都装束的各具特色。
  李新荷忍不住说:“公孙羽可真舍得花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