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十里春风入酒觞 >

第22部分

十里春风入酒觞-第22部分

小说: 十里春风入酒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新荷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挠了挠自己的下巴,自言自语般说道:“这世间果然没有十全十美这回事儿。就好比松竹二老吧,学问也好、人品也好……可惜……”说着瞟一眼顾璟霄,十分惋惜地摇了摇头。
  顾璟霄哼了一声绕过她身边就要往外走,李新荷连忙拦在他前面,“走可以,银票带走。省得回头让人议论我们李家占你便宜。”
  顾璟霄气得脸都白了,“你当我顾璟霄是那般卑鄙小人吗?!”
  “对啊,”李新荷忙不迭地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啊。”
  “你……”顾璟霄觉得自己要吐血了。
  “算我不会说话。”李新荷也觉得这么直白地说话不好。一想到那句“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这句老话,忙又补充说:“不过银票你可得带走。我没那么多闲工夫天天守在你家门口堵着你。呐,拿着。”
  顾璟霄推开她递过来的木盒,没好气地说:“我倒是想收,敢吗?”
  “有什么不敢的,”李新荷最烦跟人推来搡去的,木盒塞进他手里转身就要走,“反正是你家银子。”
  “哎,”顾璟霄像拿这个烫手山芋似的忙不迭地追了上来,“你别让我为难。”
  李新荷不客气地白了他一眼,“你这人怎么这么婆婆妈妈?”
  顾璟霄被这句“婆婆妈妈”噎了一下,他倒不是真想跟李家兄弟就银子的事儿撕扯个没完没了,他怕的是这边收了银子,那边两位师父又会不高兴。不过,看李家兄弟的架势,这银子不收的话似乎也不肯罢休……
  顾璟霄的眼珠转了几转。要是两位师父知道是李家兄弟死缠烂打地追着给自己银子……师父也不会说什么的吧?毕竟是那是自己的师父,又怎么会真的忍心让自己吃亏?
  这么说来……收下其实也是可以的吧?
  李新荷开始不耐烦了,“还要怎样?”
  顾璟霄颇有些为难地拍了拍木盒,“你得体谅我的难处,毕竟我师父的态度你也是知道的。”瞟一眼李新荷半信半疑的神色,忙又说道:“这样吧,如果三少有时间可否容我请几个证人?”
  “要证人作什么?”李新荷愣了一下。
  顾璟霄摊开手,满脸都是无可奈何的表情,“你也知道,这么大笔的银子,总不能我说收就收了。总得有个证人,再待我写个字据才好啊。”
  李新荷琢磨了一会儿,似乎他说的也有道理。
  “这样吧,”顾璟霄装模作样地沉思了片刻,“我有几位朋友今日约在望仙楼聚饮,正好就是现成的证人。”
  “你的意思是,我跟着你去望仙楼,请你的一众朋友作证人,然后写一份字据给我?”李新荷总觉得他的提议里有什么东西不对劲,但是一条一条掰开细想,又觉得没有什么漏洞。
  顾璟霄见他神色松动,忙又说道:“要不然我说我没收下银子,你非说我收下了,真要计较起来……”
  “也好,”李新荷看了看天色,冲着顾璟霄点了点头,“我就随你走一趟。”
  顾璟霄轻轻吁了一口气,一边笑微微地做了一个“这边请”的手势,一边在心里暗暗嘀咕:李三啊李三,你可不能怪我小心眼,这可是你自己送上门来的……

  【第十九章:枳蓂子】

  淮阳城四座最出名的酒楼,除了以汤粥细点闻名的如意楼、以鱼虾海味闻名的顾家酒楼海时楼之外,还有两座李家名下的老字号酒楼:余味斋和桃花湾,前者专做药膳,后者则擅长以山珍入菜。
  有这四座酒楼压着,望仙楼在顾璟霄眼里原本是排不上号的,怎奈今日这场聚会一边要瞒着顾家人,一边还要绕开李家人,一班公子哥儿又不喜欢吃汤汤水水的小点心,挑来选去,最终定下了这么个不好也不坏的望仙楼。
  李新荷也没想到顾璟霄会来这样的地方,一路走进去的时候心里不免有些意外。转念一想,也许是顾璟霄不想让家里人知道他和狐朋狗友们厮混吧。在远离家人的地方,当然会更自由些。
  李新荷跟在顾璟霄的身后刚刚走上二楼,就听一把柔和的嗓音和着琵琶婉转的伴奏曼声唱道:“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
  顾璟霄轻轻哼了一声,“这帮小子,竟然自己先乐上了。”
  李新荷见他们召了歌妓侍酒,不由得有些迟疑起来。她虽然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场面,但是模模糊糊地知道那应该会是很……混乱的。
  顾璟霄回身看到李新荷踌躇的表情,想起前一次在公孙羽别院聚饮的情形,不由得笑了笑,“没事,你放心好了。”
  李新荷本来是不怎么相信他的,但是门一推开眼见一屋子陌生人中只有这位顾大少勉强算是熟人,下意识地就朝他身边靠了靠。
  房门一推开,里面嘻嘻哈哈的说笑声和歌妓的弹唱骤然间变得清晰。曼妙的女声柔声唱道:“……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在归时说。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李新荷忽然觉得这声音听起来有点儿耳熟。不等她细细看那歌妓,一屋子的公子哥儿已经哄笑了起来,一位穿着蓝色长衫的青年笑嘻嘻地迎了出来,拉着顾璟霄的袖子笑道:“哥儿几个说好了陪你解闷的,你可好,架子摆得十足,磨蹭到这会儿才来,我得先罚你三杯。”
  顾璟霄忙说:“有事,真的有事。”
  “又哄我们?”旁边又有人笑道:“谁不知你顾大少如今闲着?”
  “真有事儿,”顾璟霄也笑了,“还要请哥儿几个给我做个证人呢。”说着侧过身,让出了身后的李新荷,“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家的三少。”
  座中少年纷纷起身,李新荷一时间也记不清这许多人,客客气气地见过礼,便被人引着入席。李新荷见雅室一侧站着一位怀抱琵琶的女子,不觉多看了两眼。刚才听到琵琶声她还想着会不会是宁秋,此刻见这陌生女子衣衫艳丽,脸上妆容浓重,不免有些失望。
  顾璟霄被人罚着连喝了三杯酒,才想起来还有正经事,连忙吩咐伙计预备笔墨来。座中少年都以为他这是喝高兴了诗兴大发,没想到纸笔送上来之后,顾大少提笔就是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银契。
  一旁的锦衣少年噗的一口酒喷了出来,“顾少……我说你还能再扫兴一点儿吗?”
  顾璟霄瞥了他一眼,一边继续写他的收条一边笑着说:“像你这等纨绔子弟自然是只知道风花雪月,哪里懂民生经济……”
  李新荷不由得撇了撇嘴。
  顾璟霄一回头正好看见,不过他这会儿心情好得很,也懒得跟她计较。写完两份收条,双方各自按了指印,顾璟霄又拽过一旁的客人充作证人,按上自己指印。这才接过李新荷递过来的银票,一张一张细细数过,笑嘻嘻地重新收进怀里。
  李新荷收好了顾大少的墨宝,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这件事总算是有了个结果,虽然过程多有曲折,但好歹唐家酒坊还是有惊无险地落到了自己手里。从今往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想必不会再有什么交集了。
  李新荷无心再和这班公子哥儿们周旋,站起身客客气气地拱了拱手,“今日叨扰各位了,李某……”
  “慢着,慢着,”顾璟霄连忙拦住了她的话头。心想自己好不容易把人给哄到这儿了,这还什么都没做呢,哪能这么容易就把人给放走了?
  “咱们也算是合作了一桩买卖,总得喝一杯庆祝庆祝。”顾璟霄一边说着,一边喊了伙计过来,附在那伙计耳边嘀嘀咕咕地不知说了什么,又笑嘻嘻地抬高了声音吩咐,“一定要换大杯。”
  李新荷这也算是跟顾璟霄合作了一笔买卖,虽然不好马上就翻脸,但是顾璟霄这般自作主张还是让她多少有些不快。何况酒桌上的客人她都不认识,唯独认识顾璟霄,再坐下去也无趣得很。
  “我今日……”
  李新荷这边推辞的话还没说完,雅室的门又推开,一股浓郁的酒香立刻飘了进来。李新荷心中一动,后半句话不知不觉咽了回去。
  顾璟霄瞥一眼她专注的眼神,心中暗暗得意:这人果然是酒痴。
  店里的伙计手脚麻利地开酒封,分装入壶,再一一斟入杯中。李新荷端起酒杯,见杯中一汪晶莹剔透的暖红色,馥郁的酒香中带着火焰般烈辣的气息,绕着舌尖缓缓入喉,只觉得醇香入骨,余味甘爽绵长。
  李新荷微微点头。
  顾璟霄正暗自留意她的反应,见她垂眸一笑脸颊上便露出一个圆圆的酒窝,心里不由得微微一动,觉得这孩子长得真是好。尤其是现在这副乖乖巧巧的样子,简直比他家的璟云还要可爱。
  “三少觉得这酒如何?”顾璟霄替她斟满了酒杯,颇有些自得地问道:“这可是……”
  坐在顾璟霄另一侧的蓝衫少年品了品杯中的酒,十分纳闷地问那伙计,“这什么酒啊,怎不是老顾家的出门倒?”
  李新荷听出他是外行,不由得一笑。
  顾璟霄也笑了起来,“你就认得出门倒,好好看看这是什么酒?”
  几个人凑在一起叽里咕噜说了半天,没一个人说到点子上。顾璟霄忍不住笑骂道:“跟你们一起喝酒真丢面子。听好了,这就是高粱酒。”
  蓝衫少年“啊”的一声,脸上流露出惊讶的表情,“高粱酒?”
  “不对吧,”对面瘦高个子的青年反驳说:“你当我们连高粱酒也没喝过?高粱酒哪里是这个颜色的?”
  顾璟霄十分不屑地翻了他一眼,然后抬起胳膊碰了碰李新荷,“李三,你跟这帮子不开眼的家伙说说。”
  这是一个表示友好的小动作。李新荷不自在地向旁边躲了躲,笑着说:“这是高粱酒。以蜀地特产的小红糯高粱为原料酿制而成,所以这酒染足了高粱的本色。当年陆放翁在荣州任刺史时,曾写过一首有名的酒诗:‘鹅黄名酿何由得,且醉杯中琥珀红。’这里提到的‘鹅黄名酿’就是红糯高粱酒。”
  几个青年恍然大悟,望向李新荷的眼神不约而同地多了几分另眼相看的神色。
  坐在顾璟霄身旁的蓝衫少年连忙举起酒杯,“来,来,来,先敬三少一杯,不愧是酿酒世家的子弟。”
  李新荷本来就好酒,当下也不客气,让过席上客人之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蓝衫少年在李新荷背后冲着顾璟霄做了个口型,“你到底要干吗?”
  顾璟霄得意洋洋地冲他伸出三根手指。蓝衫少年不明所以,正想问个究竟,就听座中一人笑问道:“你两家可做这高粱酒?”
  顾璟霄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我家的‘出门倒’不就是高粱酒?!”
  另一人嘟嘟囔囔地说:“那怎么连颜色都不一样?”
  “原料不同。”李新荷笑道:“江淮一带不产红糯高粱。”
  蓝衫少年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没错没错,‘出门倒’不但没有颜色,味道……”他歪着头想了想,“味道似乎也少了些香甜气?”
  李新荷转头问顾璟霄,“‘出门倒’入窖之前几次回窖?”
  顾璟霄微微犹豫了一下,“一次。”
  李新荷点点头,“这酒估计是仿着‘鹅黄名酿’的旧方酿制的,‘鹅黄名酿’的窖泥中会添加腐熟的水果,而且出酒之后独门秘术二次回窖。与顾家的‘出门倒’工艺不同,成酒的品相自然也不同。”
  蓝衫少年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