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官道无疆 >

第201部分

官道无疆-第201部分

小说: 官道无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口不应心吧?”姚安也是淡淡一笑,对于陆为民他虽然因为上一次招商引资会议上的事情而心怀积怨,但是他也要承认这个家伙有些本事能耐,比起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哪怕是现在姚平有所改观,但和陆为民也远不在一个层面上,“你若是要回厂里,恐怕也不是难事吧?”
听得出对方话语中的试探之意,陆为民也不接话,难得让对方心生疑虑,他也不多解释,“路不止一条,看各人走,我这是变了黄鳝就只能让泥巴糊眼睛了,没办法,上一次的事情多有得罪,还请多包涵啊。”
“呵呵,两国交兵,各为其主,说不上,换了是我也一样,不过我倒是真有些佩服你的胆量呢,也不怕影响你们那边领导在省里的观感?”姚安脸色不变,沉静的道。
“呵呵,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就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做了就做了,难道还能把我开除了或者让我去做大牢?”陆为民倒是觉得这姚安还有些意思,说话间似乎敌意也消释了不少,虽然这只是表面现象。
“你这是不顾大局啊。”姚安脸色微微一阴。
“有时候看起来是不顾大局,其实就是最好的顾大局。”陆为民说了一句俏皮话,他相信姚安也懂其中意思。
姚安心中一凛,这家伙脑瓜子好用着呢,对于上边心思揣摩得很清楚,难怪能爬得这样快。
“好了,你也要回家吧?改天再聊。”姚安没有把自己女朋友介绍给对方,在他看来,自己和陆为民并没有多少交织的可能,他在丰州再是混得风生水起,也和自己的生活无关,能够这样一种理性态度对待对方,自己已经很为自己的表现感到自豪了。
陆为民也笑了笑,挥手道别。
他知道自己和对方都不喜欢这样的短兵相接,哪怕是外人看不出半点机锋,但内里的对峙交锋唯有两人自知,这种感觉没人喜欢。
※※※
两个多月的时间对于陆为民来说几乎就像是一眨眼一般就过去了,这期间实在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而夏力行回来之后也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反之间稳健的作风。
在他的大力推动和拍板下,北方机械厂终于和丰州地区行署签署了搬迁协议,协议规定北方机械厂将分为三年从博北山区中搬迁到丰州市东郊东沣河以南区域,一期居住生活用地一千二百亩,工业生产用地三千三百亩,并将于1992年12月31日之前正式启动迁建工程。
而在北方机械厂和丰州地区正式签约之后,长风机器厂也终于坐不住了,由于和青溪方面在几个方面的谈判都未能取得有效进展,长风机器厂最终开始和丰州方面接触,在丰州方面以丰州地区行署表示愿意以书面承诺形式就道路、教育、卫生和就业方面的投入确保企业生产生活需要进行保证背书之后,谈判终于并进入实质性的谈判阶段,估计也会在十四大之后就搬迁协议正式敲定。
伴随着两大企业搬迁事宜的基本敲定和明年京九铁路的动工以及丰古路改造工程和程控电话改造的全面竣工,沉寂许久的丰州终于如一辆烧沸了的开水水壶一般,呼哧呼哧的冒着热情翻腾起来。
关于在丰州市推进出城市发展建设和农转非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的工作在几番调研之后也步入了正规,估计会在翻了年后正式试点。
这是一项近乎破冰式的试点,换了在其他地方可能都会引发难以想象的震动,但是对于丰州地区来说,影响可能就要小得多,毕竟在一年前还只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农业县,即便是县改市之后,骨子里并没有脱掉县城的味道,哪怕也有不少动作起来。
丰州方面对于这项工作也没有刻意宣传,而是先行把基础工作作在前面,采取走一步看一步的策略,但在这个问题上丰州市方面显然态度要积极激进得多。
夏力行在回到丰州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召开了地委扩大会议,在会上除了介绍了他在中央党校学习心得和中央一些新的政策精神外,夏力行也提出了全地区要树立已经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要在全省六个地区中率先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当全地区经济发展先行者和探索者角色,并且明确提出了要以红星华侨农场改制为契机,依托红星华侨农场来建设丰州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召开地委扩大会议之前,陆为民也先召集了地委会议,统一了思想。
对依托红星华侨农场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事地委委员们大多没有异议,唯一就是担心这项工作工作量太大,而又涉及到红星华侨农场的改制问题,牵扯面相当广,如何将红星华侨农场这个国有农场平稳有序的转入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架构中,也是一个相当考纲的手艺,谁来主打承头担当这个重任,也是让很多人关注。
第三卷 莫道君行早 第五十一节 鞭子
陆为民走进科里大办公室时,张建春也刚进办公室,几个人正谈得热闹,看见陆为民进来,办公室里几个人顿时收起了话题。
“怎么了,谈得这么热闹,我一来就没声了,不至于吧?我人缘就这么差?”陆为民笑着看了一眼科里几个老同志,“不是啥保密话题吧?”
来综合科里几个月,陆为民也在渐渐的融入这个群体里,比起秘书科的人员庞大,综合科总的来说还是人丁单薄,但这也和丰州地区才成立不久有一定关系。
按照孙震的观点,地委办这边进人要严格控制,可以采取广泛筛选,严格甄别,成熟一个调入一个的程序来办,不宜成批调入,这也造成了整个地委机关都普遍缺人,而地委办这边尤甚。
像综合科编制八人,这还不算本应算在事业工勤编制里边负责《丰州社情》编撰的两个编制,到目前加上陆为民这个科长也只有五人,除了张建春外,也就只有两个老科员董如顺和黄安锦,唯一一个非领导年轻人雷鸣是比陆为民还晚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只不过他是昌江师范学院毕业的。
陆为民也隐约知晓这个年轻人应该有些渊源,像这样的应届毕业就分到地委办的人少之又少,若无特别渊源,自然无人相信。

()
不过他也不想刻意去打听了解,在他看来凭什么关系进来不是他能过问的,他也不是那种食古不化或者愤世嫉俗之人,对于这种人还要有啥偏见,只要到了科里能把科里把本职工作干好,那就一切OK。
“陆科,在您面前哪来什么保密话题?”雷鸣早已经站起身来把藤椅递了过来,这小伙子很有点眼力劲儿,也很机敏,“还不是在议论这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事儿。”
“怎么,经济技术开发区又怎么了?这不刚有一个说法么?”陆为民含笑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就这么站着。
“听说行署那边动作很快,编办那边也开始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格架构开始调研和拿意见了,估计很快就要有东西出来,现在不少人都瞅着那经济技术开发区呢,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风光单位,寻摸着走走门子往里钻呢。”搭话的是科里另一个老科员黄安锦。
黄安锦原籍是丰州的,但是之前是在黎阳地区行署办干过,因为身体原因,他更喜欢老家的气候,所以在黎阳丰州分家时,主动提出回丰州,这也解决了当时黎阳地区行署办的一个分家名额,到丰州这边后,因为他是老同志,对丰州这边情况也比较熟悉,笔头子也还行,所以就到了地委办这边,由于年轻和身体原因,他本人也没有啥想法,就想寻个宽松一点的环境,在综合科里也算是一个老好人。
“怎么,莫非黄叔也打算去开发区那边试试水?”陆为民笑着打趣,黄安锦人品不错,性子和善,又与世无争,虽说在工作积极性上有些不足,不过他这把年龄加上身体原因,能做到这一步也让陆为民很知足了,所以一直对黄安锦也很尊重。
“呵呵,我这把年龄还去干啥?再熬两年,我都要请陆科给秘书长和潘主任说说,看看能不能让我去史志办或者保密局那边了呢。”黄安锦摇着折扇一脸笑意。
临近国庆,这天气却丝毫不见有凉下去的模样,地委这边除了领导们的办公室开始装空调了外,其他办公室都还没有敢动,这也引起了不少机关干部的怨言,不过在地委秘书长安德健提到目前办公楼也是因陋就简不必花冤枉钱这个意思之后,大家立即就明白了秘书长的弦外之音,那就是只要地委机关一旦搬迁到新的大楼里,那么毫无疑问就要考虑这些条件了。
地委、行署以及人大、政协工委的办公楼建设项目已经在七月就开始启动地基工程,因为考虑到地委、行署等各部委局行机关宿舍区可能会因为北方机械厂家属区以及后续长风机器厂家属区的问题,所以将地委行署这一摊子的办公区规划进行了微调,与原来初定的地域远了将近两公里,但是却距离规划中的丰江二桥更近,所以实际上看起来虽然远了一些,但是从方便程度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按照李志远的观点,地委行署机关大楼都应该着眼长远,要考虑今后五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的需要,虽然目前地区限于财力原因不可能把架子搞得太大,但是现在丰州土地资源较为充裕,可以考虑将地委行署大院的面积适当放大,在建筑群落上适当拉开距离,以期建立一个较为优美宽松的工作环境,这一点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至少陆为民也是相当认可李志远的这个观点的。
李志远毕竟是省政府秘书长下来的,对省政府里边狭窄拮据的工作环境李志远是深有感触,所以在这个问题一力希望要尽早考虑周全,避免日后真需要扩建的时候,周围又再没有发展空间变得捉襟见肘。
夏力行原来在这一点上不太认同,后来陆为民也在一旁或多或少的谈到了土地经营这个概念,夏力行立时明白了其中意思。
现在丰州地委行署大院选择的区域虽然略显荒僻,但是谁能说得清楚今后三五年或者十年八年之后那里就不会成为闹市区?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大,而哪怕是这一片土地也算是自己这一届党委政府留给后任的一笔巨大“财富资源”,尤其是在现在那边土地根本不值钱的情况下,多三五十亩地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对于陆为民的一些想法夏力行一直很欣赏,而且也很有点从善如流的态度,只要能够说服他,夏力行从没有什么不高兴,反而会表扬陆为民善于用脑思想。
就这份胸襟气度就让陆为民自叹弗如,也许比需要走到某个位置达到某个境界,你才能有这样的气度,没有那份境遇那步平台,整日为利益斤斤计较,你先要博大也博大不起来。
夏力行表明了态度之后,地委行署选址和占地以及建设规模等各方面工作就迅速推进起来,七月建筑单位就开始入场施工,按照地委中四楼,人大、政协小三楼,行署那边大五楼的建筑规模来建设,预计春节前就要把大楼筒子给拉起来,翻年之后搞内装和绿化,七一之前各项装修和设施安装基本完工,十一之前正式搬入,也就是说要在丰州地区成立两周年之际四大家都要正式搬入。
按照地委行署的要求,四大家的院落基本上按照一个一比三的方位角度来建设,也就是说行署独占面南背北这一面,而地委、人大工委、政协工委则处于面北背南,双方遥遥相对,而地委、人大工委、政协工委背后就是一个一百多亩的小湖沼,而且植被也还保持得比较好,正好可以作为三家的后花园,工作环境也大为改善,这也正符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