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社-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月前,王成像往常一样到镇里卖布,没想到他的布竟被一个城里来的商人看中了,并有意与之合作,于是邀请王成进城一趟,到他的店中参观并洽谈详细的合作事宜。那个富商名叫邱金富,带着十足的商人味,据说在城里开了一间叫“邱记布行”的店铺,非常有名气。邱老板是这样对王成说的:“你到了城里以后,随便找个人打听一下,就能找到我的布行了,在城里,没有人不知道‘邱记布行’的,就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
此刻,当王成重新踏进忘川的时候,竟没有了当初那种陌生和做客异乡的感觉,因为这里几乎和十年前一模一样。街道还是十年前的那条街道,客栈还是十年前的那间客栈,药店还是十年前的那间药店……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有好些面孔都似曾相识。
王成突然想,今天要是再给他遇上一支送葬队伍的话,那他真的要怀疑时间在忘川停滞了。
现在,王成的眼前就是一家布行,他走过去,发现那并不是他要找的“邱记布行”。他只好顺着街道绕忘川城走了一圈,当他把整个忘川城都踏遍了以后,还是没看见“邱记布行”的影子。
他怕自己看漏了眼,就照着邱老板的话去做,在路上拦下了一个行人,很有礼貌地向他打听道:“老兄,您知道‘邱记布行’怎么走吗?”
路人很和善地答道:“这里确有一家布行,不过并不叫‘邱记布行’。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也不曾听说过还有第二家布行,您大概是记错了吧?”
王成一下就愣住了,这怎么可能呢?邱老板明明是如此对自己说的,他没必要骗他啊!
他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回,于是又拦下一个路人,问了他相同的问题。
那人的回答也是不曾听说过。
王成突然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回家还是继续找?
就在此时,王成看见一位官差模样的人正在对面的墙壁上张贴公告。他一时好奇,便走上前去看了起来,原来是一纸通缉令。通缉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他在家里杀害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后连夜逃跑了。通缉令上还画了一幅头像,那是凶手的头像。王成看到那个头像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通缉令上的人竟和他长得一模一样!
他赶紧朝周围看了看,还好,并没有人注意到他。最令王成惊奇的是,这张通缉令都贴出来一段时间了,路上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可是,竟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来看上一眼,好像所有人都对这种公告习以为常了。
不管怎样,王成已经决定了,马上回家。至于生意的事,还是日后再说吧!
【5。尼姑】
话还得从王成离家后的第二天说起。
这天,天气突变,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下起了倾盆大雨。有一位老尼姑来到王成家屋檐下避雨。李氏见她全身上下被大雨淋湿,又想起自己的丈夫也是出门在外,遇到这样的天气也一样需要好心人的照应,就拿出自己干净的衣服给老尼姑换了。但是,直到晚上,大雨还是没有停下来。李氏就对老尼姑说:“师太,现在天色不早了,外面天黑路滑,行路不便,您就留在我家过一夜,明日再回庵吧。”
老尼姑十分感激,就留在了好心的李氏家里。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师太与李氏同房共寝。
李氏好奇师太的来历,就主动和她攀谈起来:“师太,我们这个村子附近没听说有什么庙庵,您这是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
师太面对善良的李氏,丝毫不敢隐瞒,她缓缓说道:“施主说的没错,我不是附近庙庵的尼姑,我所在的庙庵距离这里大约半个月的路程,我这次是专程前来这个村子的。”
听说师太是赶了半个月的路程专程来到他们村里的,李氏更是好奇了:“不知师太来是所为何事呢?”
“实不相瞒,半个月前,家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暗示这个村子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在最近几天会有人出远门,而这次远行可能会给王家带来一场血光之灾。所以师傅才派我来寻找这户姓王的人家,希望可以阻止王家人这次出行,避免这场灾难的发生。如今,半个月已经过去了,我必须尽快找到那户姓王的人家,否则就晚了。施主,你对这里比较熟悉,这里是否真有一户姓王的人家?”
李氏听到这里,早已吓出了一身冷汗,那个姓王的人家指的不就是自己家吗?
她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其实,我就是师太要找的那户姓王的人家,我丈夫叫王成,他昨天确实出门去做生意了,至少得半个月才能回来。”
老尼姑听完李氏的话,口里不停念叨着“阿弥陀佛”。最后,她重重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老尼还是来晚了一步,天意!天意啊!”
李氏连忙追问道:“师太,您的意思是说我丈夫这趟出门会发生什么意外吗?难道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化解这场灾难了吗?”
老尼姑连连叹气道:“倒也不一定是你丈夫会出事,也可能是你或者你的儿子要遭受这场劫难。既然你的丈夫已经出门了,那一切都已成定局了,现在也只能希望师傅的梦境不要成真了。”
李氏一边听着师太的话,一边默默地在黑暗中流下了眼泪。
次日天明,老尼姑穿了李氏的衣服,将自己的湿衣服打成一包便告别李氏回庵去了。
到底血光之灾指的是什么呢?
【6。忘川】
转眼半个月又过去了,这天,王成回到了家中。
李氏不在,家中只有六岁的儿子。
王成坐在椅子上,回想了一下自己的这次出行,真是倒霉透顶了,不但没谈成生意,还险些被当成杀人犯抓了起来。
照理来说,邱老板没必要骗自己,难道自己去错了地方?不可能,进城的路只有一条,怎么可能会走错呢?王成自言自语道。
既然自己没找着邱老板,会不会邱老板在这段时间里主动来找过自己了呢?这么一想,王成就想找妻子来问一问,可惜她不在家。他又想起了儿子,他把儿子叫过来,问道:“儿子,爹出门这几天有什么客人来过家里吗?”
六岁的孩子回答说:“半个月前有一位剃了头的陌生人来过我们家里躲雨,晚上睡在妈妈房间里。”
王成听了,怒火中烧,那个邱老板正是一个光头。他一直以为妻子和自己情比金坚,却万万想不到,自己才出门月余时间,妻子就做出了不轨之事。倒也难怪,李氏也许从来就不曾真正看上过自己,她也曾说过,当初看上自己只是因为他那份孝心和责任感。想必此刻李氏正与邱老板在外面风流快活。现在,只要一想起妻子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虚情假意的话,王成就恨不得将妻子千刀万剐。
王成越想越气,就到镇上买了毒药,偷偷抹了些在妻子常用的碗筷上。
不久妻子就回来了,她见丈夫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家中,心中满是惊喜,一高兴,就给他做了一顿异常丰盛的晚餐。
她还不知道,那是她最后的晚餐。
王成看着妻子一副虚伪妩媚的笑脸,心中更是对其恨之入骨。
吃饭的时候,王成故意问李氏:“我出门这几天有什么客人来过家里吗?”李氏闻言,脸色一下就变得难看起来。王成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心想儿子果然所言非虚。只听李氏突然很严肃地对王成说道:“半个月前,确有一位老尼姑曾经在我们家避雨,我好心留她过夜,那天晚上,她就睡在我的房间里……”
李氏说完那天的情况,又担忧地对丈夫说:“老尼姑的话把我吓坏了,我真怕你在路上会有什么三长两短啊!”
王成一听,知道自己错怪了妻子。可惜,就在此时,毒性发作了。李氏还没来得及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仅仅抽搐了几下,就口吐白沫,一命呜呼了!王成看着倒在自己怀里的妻子,后悔莫及,抱着妻子哭成了泪人。儿子惊慌地跑过来,看见母亲口吐白沫的样子,也跟着父亲趴在母亲的身上哭成了泪人。王成看着不懂事的儿子,心想,正是儿子说话不周全才害死了妻子。一怒之下,他抓起一根木棒就向儿子挥去,不料木棒正好打在儿子头上,儿子当场死去。
王成一下就惊呆了,他一连错杀了两条人命,那都是他最亲的家人啊,他成了十恶不赦的杀人犯!王成突然想起在忘川看到的那张通缉令,那张通缉令上是这样描述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在家里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后连夜逃跑了。现在,那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指的不正是自己吗?
王成本能地想到了逃跑,他不能坐以待毙。
逃去哪里呢?就去忘川吧!越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
于是王成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王成日夜兼程,走了半个月的路,按道理,应该到达忘川了。可是,王成的眼前,根本就没有忘川,在他眼前,是一片荒山,光秃秃的荒山,连树木也没有,遑论有人、有房屋了。
“怎么会变了?这儿明明是忘川,为什么会这样子?人呢?房屋呢?怎会完全消失了?”王成看着眼前的情形不禁惊呆了,可是,忘川真的没了影子。
王成一个山坡一个山坡地找,终于让他碰上了一个老尼姑。
他有气无力地问道:“师太,您知道忘川怎么走吗?”
那个老尼姑非常震惊地望了他一眼:“你问忘川?”
王成突然兴奋起来,看来这位师太知道忘川的所在。
于是他兴奋地点点头:“是的,您知道忘川在哪儿吗?”
只听师太一脸震惊地说道:“施主,你疯了吗?你找忘川做什么?难道你不曾听说过,死去的人才会经过忘川,喝一口忘川的水,从此把前事忘得一干二净,再到阎王殿,等待轮回,而活着的人如果去到忘川就可以看见自己的未来。你说,谁活得不耐烦了要找忘川?再说忘川只是人们幻想出来的一个地方罢了,它根本不存在,你是不是喝醉酒脑子糊涂了?”
王成听完这番话后也惊呆了,但他随即又信誓旦旦地说:“不可能的,你胡说,我曾经去过两次忘川,它确实存在,就在这附近,我不会弄错的。”
师太望着眼前这个胡言乱语的年轻人,也不想再理会他了,她重新整理了一下背后的包袱,就继续上路了。她正是一个月前借宿在王成家中的老尼姑,现在,她要回去找李氏还衣服去了。
王成又继续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寻找,他几乎翻遍了整个光秃秃的山岭,就是不见忘川的半块瓦。从此,他踏遍了附近的每个地方,每个角落,就为了找到忘川。
可惜直到最后,王成也没有找到那个叫忘川的城市,反而被官府给逮捕入狱了。谁也没想到,这个疯狂的杀人犯一点也没反抗,只是口中不停地叫唤着“忘川”两个字。最后官府请郎中对其做了检查,才证实他早已经疯了。
从此,关于忘川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有不少人相信忘川确实存在,更多的人则认为忘川只是王成发疯以后自己幻想出来的,不足为信。
你呢?相信忘川的存在吗?
地狱来信
「文/宾峰」
【1。口述恐怖亲历】
我叫古轩言,是老皇城惊悚悬疑杂志社的编辑。在主编李元霸让我负责“口述恐怖亲历”这个栏目之前,我几乎在每个部门都干过,策划、校对、外联……甚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临时美工。总之,我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拧。
一年前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