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终极技艺 >

第214部分

终极技艺-第214部分

小说: 终极技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翔觉得和自己交流的不是以聪明著称的智慧体,他的智慧实在有限,他气得都有想问他是不是猪变的的冲动。

说完这些话,孙翔足足等了五分钟,才又传来意识体的信息:“我检查过了,确实存在你说的现象。我程序的第一序列要保证避难所的正常运行,现在,既然出现了问题,我将向你提出帮助寻找发生问题所在的请求,你是不是能答应?”

孙翔发觉这个智慧体跟智慧山真不能比。首先这个态度就有问题,哪有请人帮忙还这么冷冰冰的?说话也毫不客气,这倒是让孙翔想起了自己国家某些职能部门的职员,可是自己没办法离开这个空间,要是拒绝的话说不定也得不到对方的帮助,孙翔只能揉着脑袋给智慧体发去信息。

“要我帮忙没问题。可是我是人类,没办法在这里的环境下生存,你总要为我提供一个能生存的环境吧?”

“好!我满足你的要求。”智慧体立即传来了信息。

本来飘在空中的孙翔突然被一股气流吹得飞了出去,防御罩始终保护着他在空间中不停的翻滚,不过与他大脑连接的那股特殊源力并没有因为孙翔的移动而断开,依然保持着连接。

探测源力的感觉中空间内的温度正在上升,也感觉到气体分子的密度不断增加。孙翔眼前出现了光亮,终于可以看见了。

十分钟后孙翔脑海中又传来智慧体的信息:“我已经为你提供了生存需要的环境,不过这里没有产生重力的设备,只能保持失重状态。根据我查到的资料,人类在这种状态下也能正常工作。请立即配合我,检查发生问题的原因。”

这次他少有的使用了一个“请”,不过这些信息依然不像请求。

孙翔降下保护自己的能量,谨慎地取下了自己的呼吸器。这个有些问题的智慧体实在让人不放心,万一办出一些乌龙的事,倒霉的还不是自己吗?所以孙翔对他所说的只能信五分,一切都需要验证后才放心。

还好,至少在为孙翔提供生存环境上这个智慧体没有出错。现在外界温度估计在十五度左右,虽然有些冷,但还不会冻着自己。空气有些稀薄,有点像在高原上,凭孙翔强健的身体,这对他的影响有限。空间内光线有些暗淡,以孙翔的目力已经能看到长方体最远处的内壁。

“我还有一个要求。这次我是和一位朋友一起来的,他还在你控制的空间中。本来我们决定在一百小时后离开避难所,可如果要帮助你寻找问题,那么有可能会超过这个时间,所以请你通知他一声,告诉他我现在的情况,并让他等我完成这个工作后,再一起离开。”

“好的,我会告诉他。”

“那么,我们开始吧!”

长方体的内壁孙翔本以为是一体的,没想到完全不是这样。在智慧体的控制下,整个内壁分成一个个十米见方的方块,像地砖一样一块块自动被掀起,在孙翔眼前露出保护层下的秘密。

整个长方体内壁保护下,都是黄色的储源块。

孙翔以前认为,自己得到迅鱼号之后拥有的储源块已经极多。逆火高层菲奥雷利因为一两公斤的储源块就大大地欠下了自己的人情。三分之一迅鱼号的储源块,就能为龙翔舰队所有舰只提供几乎永恒的能源。在他看来,整艘迅鱼号所带储源块产生的源力,在经过能量装换后,也许能为目前情况下的地球提供所有能源,那是多么巨大的能量。

可是整艘迅鱼号也就百米长度,现在看来,它所有的储源块加起来和这个长方体空间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怪不得避难所内居然能有装下星系的伪空间,能维持这种级数的空间需要多大的能量?

惊讶之余,孙翔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对这些黄色储源块进行检查。

黄色储源块并非一整块,它和被掀起的内壁差不多,以十米见方为一块,块与块之间有细小缝隙,用灰色储源材料填充着。

孙翔对它们逐一进行着检查。其实检查起来很容易,只要看上去还有能量流动,表面有光泽的储源块就应该是完好的,相反表面枯黄,甚至偏灰就说明其中源力完全耗尽,已经是进入“死亡”的储源块。

驾着单人飞行器,孙翔飞遍了长方体内最小的一个内壁,和他连接在一起的智慧体也通过大脑同时知道了储源块的现状。大约十几万块黄色储源块,其中四分之一出现了源力枯竭现象。

孙翔向智慧体询问怎么办?他虽有能力修复枯竭的储源块,但那也只能少量进行,这就像荷花缸内的水能注满酒杯、酒壶,乃至酒缸,但是她它不能注满池塘。这是容量的问题,孙翔就是将自己压榨成人干,也没办法修复那么多储源块。

“没关系,换了就行。”智慧体似乎没把这些出现问题的储源块放在心上。

孙翔彻底无语。说的好听,可是哪来那么多储源块呢?

“你先把所有出问题的储源块找出来,等一下一起处理。”

智慧体说完,孙翔就成了勤劳的小蜜蜂。他来来回回地不放过每一块储源块,将长方体六个内壁飞了个遍。凭他的精神和体力劳累倒是还不至于,不过就是太单调了,来回飞行思想还不能溜号,必须全部找出出现问题的储源块。

“好了!我的任务完成了,你要怎么换掉这么多储源块呢?”

“接下来就是我的工作了。请带好你的维生用品,开启你的防御罩,这个空间将会回复到你刚进入时的状态。”

孙翔立即照着他的话开启了单人防御罩,带上了呼吸器。此时呼吸器内又储备了足够的氧气,使用八个小时没问题。

探测源力释放在外,孙翔很快察觉外面温度在下降,空间中的气体密度也在降低。唯一没有变化的恐怕只有光线,光线保持着原来的亮度,让孙翔能看清空间内的变化。

每一根圆柱的顶端都发出了几道光束,它们准确地射中最小内壁上出问题的储源块。这些储源块在被光束照到之后,脱离了原来的位置,飞向空中,然后一块快被堆叠了起来,二十块为一叠,形成了一个个立方体,这些立方体又相互砌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几何体。很快,所有枯竭的储源块都被牵引出原来位置,它们堆砌后,被牵引到一面最小的内壁处。

第三百八十一章 原灵

虽说是面积最小的内壁,但它的面积也超过十平方公里,这么巨大的内壁居然慢慢由内而外打开了。

孙翔刚才探知过,外界能量极为浓厚,内外能量肯定极不平衡,这种情况下一般外界能量会灌入长方体空间内,形成纷乱的能量流。所以他见一面内壁缓缓打开,赶紧用源力将自己固定在一根圆柱旁边。

可是想象中席卷整个空间的能量风暴并没有发生。孙翔的感知中,外界连一丝能量都没有渗入,长方体打开的部位似乎有一层保护,阻止着外界能量的涌入。

堆叠在一起,已经枯竭了的储源块被推向长方体外,很快消失在外空中。

打开的长方体一端的截面上突然产生了能量凝聚的反应,随后千万道暗红色的光芒射向漆黑的虚空中。

这里的外界可没有太阳和月亮,连星光都没有,外面真的是漆黑一片。射出去的光芒在浓的像墨似的能量中穿行,以孙翔的目力,在不到千米距离已经看不到它们了。

这么多暗红色的光束一直持续着,孙翔察觉到它们极其轻微的摆动,这说明这些光束射向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半个小时之后,一部分暗红色光束突然消失,近万道亮黄色光束射了出去。

不到半分钟,孙翔看到漆黑的外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些什么东西,它们似乎在向着长方体打开的端口高速接近。靠近后孙翔才看清,高速接近的物体原来是在那些亮黄色光束的牵引下才被带过来,而这些物体就是已经切成立方体的黄色储源块。

长方体打开那端的保护似乎只过滤掉外界的能量,对储源块一点都没有阻挡,它们非常容易地就被牵引了进来。

在经过保护层的同时,几道暗红色光束一闪,进入后的储源块已经被分割成一块块十米见方的板块。它们在圆柱顶端光束的牵引下,一一嵌入内壁上空出的位置。

完成替换后,掀起的内壁马上自动合上,这种替换越来越快,大部分掀起的内壁已经合了起来。

“怎么样,换掉它们很容易吧!”智慧体一反常态,似乎有些得意。

看来那如墨的虚空中应该有巨大的储源块储量,暗红色的光束是切割,亮黄色光束是牵引,再加上精确的控制,才能这么快就填上这二三百万的储源块空缺。这么巨大的工作量在三四小时内就能完成,确实让孙翔佩服。不过也让孙翔感到非常疑惑。

“这是哪里?我从见过这么多储源块,附近有很多这种材料吗?”

“奇怪,这东西外面到处都是,要多少都行啊!”

智慧体传来的信息让孙翔感到不对劲,这让他想到棱形晶体传入自己大脑的信息,那些信息刚才一直没时间查看,现在发现问题,他立即开始检查。晶体拷贝给自己记忆中的信息,能不能解开自己的疑问?

刚一探入记忆,孙翔就一阵大喜,这次晶体传来的记忆,有完整的源力科技的基础知识,并且里面有源力在空间方面应用的技术说明。孙翔想到刚才看到避难所制造的装有星系的空间,心中就一阵激动。

记忆中还有源力在其它方面的应用。不过相对于空间类的应用,那些知识显得有些粗浅,但对孙翔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资料。

孙翔还从记忆中了解到,避难所确实是格尔特文明制造,他们当时如日中天,科技和力量都要远超当时的三大超级文明,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制造这么个避难所?实在让人不可理解。

难道他们在最辉煌的时候,就已经猜测到自己文明将会被毁灭?难倒科技发展到极致可以预知未来?

孙翔带着疑问继续读取记忆中的信息。为什么建造避难所,其中语焉不详,不过提到一个影响全文明的庞大计划,这个计划名为“升华”,而避难所是这个计划中的一环。

对这个庞大计划只有简单描述,格尔特文明经历了千万年的发展,可是近百万年的发展却进入停滞期,科技、文化似乎都到达了一个瓶颈,怎么都突破不了。针对这个现象,文明内部早已成立了一个研究组织,并且招募了当时各种领域顶端的人才。

最后的研究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人类自身的缺陷。记忆中还提到人类身体和大脑的进化和极限,不过这些只是只字片语,非常粗略。

这些研究人员预测,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文明内部的人类将在一定程度内退化,整个文明将进入低潮期。如果想让文明突破目前的状况,正常情况下几乎不可能。

就在这个时候,契机出现了。记忆中提到这个契机似乎和源力科技有关,随后庞大的计划酝酿而出,整个文明都围绕着这个计划而忙碌。

避难所的设计和制造也是分支重点。记忆资料中提到这种避难所至少需要制造千座,而自己现在所在的避难所是原型,第一个建成第一个到位运行,可是就是没提到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附近有那么多储源材料。

当然,这么点时间,孙翔也只能走马观花般地将刚得到的记忆扫一遍,或许有所疏漏,需要以后慢慢整理。也许整理过程中中能从其它信息推断出这是什么地方,不过那需要时间,反正信息中没有直接对此处的说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