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元商业在皋陶蓬勃发展起来。
而在此期间,我一直没有时间去一趟,大元秋收的工作已经到来,这一年,农业生产的收获相对狩猎产生了巨大的比较优势。农业和畜牧业全面取代狩猎的时代已经现出曙光。
大元的2万亩土地产出了近400万斤粟米,以6000多人的食物需要来看,至少可以满足两年的食物需求。这让我对“大元牌粟米系列酒”产生了强烈的期望。
大麻纤维也收获了1万多斤,另外还收获了2000多斤大麻籽。可惜大麻衣服只适合在夏天使用,而棉花还远没有到达东亚,棉衣还出不来,不然,我就有信心在冬天再投入服装业一把。
土土和土鲁在秋收后也收入了近40万斤原来各族所欠下的粟米,急着赶建仓库,不然作坊都堆满了粟米,木青则在坚持不下的情况下,勉强同意了将部分粟米放到神庙里去。
为了消化这些粮食,我开始着手“大元米酒”的酿造。
相信历史上那个首先“规模化”造酒的人跟我的处境有相似的地方,基本条件是就是粮食大量的过剩了!
第一件事是酵母的取得——酵母菌从原理上应该是在空气里到处都有,但没有开展酿酒业前,密度有多大,我就不敢肯定了。
为了保险起见,在酿第一坛酒之前,我先找来在这个季节大量出产的各种野果,按种类分别堆在一起。按后世的经验,长期放置的水果会产生酒味,那里面的酵母菌密度应该是比较高的。
一个星期后,进入堆放水果的房间,居然还只有一股浓浓的果香味,看来没有添加剂、没有施化肥的绿色食品就是不容易腐烂。
十天以后,水果的后熟效应发挥到了极致,一股淡淡的酒香从果香中透出来。
十三天以后,从一堆缩小版的苹果上,我闻到了最浓郁的酒香味。
制酵母的条件有了。
我找来一个陶坛,放入大半坛煮熟的粟米,倒入冷却的开水,基本将粟米饭淹没的样子,将几个酒味最浓的水果剁碎洒在面上,盖上盖子,再用黄泥封口,黄泥表面抹光,确保不透气。
最后将这个坛子放在家里离壁炉有50厘米左右的地方。
五天以后,开坛的时候到了。
(酒要酿好了,兄弟的汗也流干了,一天三更的日子真不是当村长能比的累!大大们,给点推荐支持一下,看着点推比,兄弟郁闷啊!)
第五十四章 神鸟图腾
打开泥封,一股浓重的酒味从坛中传出。
从口味上看,原始社会的第一坛酒是极其失败的,有一股明显的酸味,酒味极燥,还有明显的苦味。
但已经足够让我小小的陶醉了一把——看来举杯邀明月的日子不会远了!
因为这一个陶坛里富集了我想要的足够多的酵母菌!
我将酒滤掉,将发酵充分的“酒粟米”倒出,和入更多的粟米饭,加在一起大约有20来斤,然后捏成拇指头大小的团,放到太阳下晒干。
秋老虎式的太阳不如后世的烈,5天以后才成为我想要的干块,打开一块看了一下,从最里面到外面都晒干了。
我另找了一个干净的釉陶坛,将这些小块放进去盖好。
这就是下一步真正制酒的重要原料。
这一次我用10斤粟米洗净蒸熟,在案板上用5颗酵母干块捏碎成细末,均匀地和入粟米饭中,再装入陶坛,加入冷开水,最后封坛。
将陶坛放在火炉边后的三天里,我处在一种莫名的亢奋中,空闲时居然宁可守在火炉旁,守着那坛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多少才子佳人,多少昏君圣主,都将对错成败,离愁别绪,归结在这一杯小酌中。
我酿这一坛酒,却是对万年之后那个世界的一点牵挂的寄托。
三天后开坛,浓香扑鼻,甘甜清爽,微微泛黄。
数天后,入秋的第二个月圆之夜,我把作为丈夫和父亲这些天来忙忙碌碌所得的成果端到梅梅、梓烨和元方的面前。
月色下,其乐也溶溶。
次日,在大元神庙内,当着木青他们,我把一碗酒祭酒过了天地,供在诸神和先祖灵前,再向神庙内廖廖数人每人分了一碗“大元粟米酒”。
这个冬天,“大元粟米酒”的生产发展速度快于大元族的其他任何产业。
酒能伤身,亦能败国,此言不虚。
这时我牵挂的却是在皋陶的贸易代表团。
皋陶族外,初冬的风已有寒意,但大元族的商业摊前却是热火朝天,一片繁忙,大元族已经达到近200人的商业队伍仍不敷使用。
刚修好的“商业城”内,因为有2米多高的篱笆墙的遮挡,风要小得多,气氛更加热烈。皋陶族的近200个周边部族在得到消息后,纷纷前往交易,木驼已经将畜栏一扩再扩,达到了近7000只的羊群仍让他头痛,已经开始准备往大元族送一批回来了。
但我派人制止了他的想法,而是让他在那里建设一座“大元庙”,需要用工就用羊群去换,占地面积在十亩左右就行了,远小于在大元城里的神庙,但基本结构要大致相近,同时在篱笆墙内开始修筑土墙。
唯一区别是,在皋陶族旁边的宗庙内,供奉的第一个对象是大元墨龙。
这一次的建筑速度比我想像的要快得多,主要原因是木驼为了赶进度,加大了用羊换劳工的速度,为了满足建筑需要,周边最近的100个部族的劳动人口中,有差不多2000人参加了大元贸易城的修建。
在开春以前,羊群还剩不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主体建筑工作就完工了。让木驼没有想到的是,这项工作大面积地将大元土坯房的建筑技术扩散了出去。
宗庙的落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决定亲自到这个新庙去,主持落成仪式。同去的还有木青、土土、土鲁等人。
趁农忙还有一点时间,我要将这个宗庙落成仪式办得漂亮一点。这一次大元族共有500余人随我前往,却不会再回来——这实际上是我蓄谋已久的一次移民行动。
我和木青、土土、土鲁是骑马去的,大队骑兵要在后面护卫移民和步兵,只有20余骑跟我们前往,其中包括有穷族的木穷。
远远看去,“贸易城”倚山而建,1米5厚,2米5高的小型城墙围起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形,主要是地形不平。
没有护城河,只有简易的排水沟,这是山地上建城的一个特点,但能看到草地上的墙脚下有一条小河流出,看来在山那边的城墙下一定有这条小河流入。
城门较宽,大约有五米的样子,上面有大量的木梁支撑。唯一的一道城门向北面的草地而开,城门上有一座门楼——实际上就是一个土坯房。
木驼和元昊率城内的骑兵在门口列队欢迎我们,我到达门口的时候,所有的交易客人都挤在骑兵队列后面,好奇地看大元族的“神”村长驾临。
“元齐!元齐!元齐!”
骑兵们整齐地高呼。
“大元万岁!”我高呼。
“大元万岁!”响应声四起。
进入新建成的宗庙后,我首先将新准备的五幅大元墨龙旗帜取出来,悬挂一幅在宗庙内正对大门的墙上,再将土土烧制的陶质神偶一一摆上,并挂上名称标签。
退后一步,我率所有庙内的族人跪了下去,等到站起来时,庙内外又是一阵“大元万岁!”的高呼。
如此大的场面和声响震惊了在城内交易的200多名各族长老和贸易代表们,开始有长老和村长进来参观,看到正中供奉的墨龙,几位年纪最大的长老急忙跪了下去,眼中泪下,我让人去问,却都三缄其口,无人作答。
但大元族在这片地面上毕竟是主客皆有的身份,当天下午我就去拜访了皋陶族的族长偃梁,还有以偃师为首的长老们。
对于闻名已久的大元村长,偃梁和长老们的态度是热情的,主要是感谢那口需要100多只羊才能换到的凤锅,以至当我提出要进入山洞祭拜皋陶族的图腾时,他们只是相互交换了一下征询的眼神,偃师把眼一闭,微一点头示意允许,偃梁便带我进去了。
这个洞要比莱夷那个大上至少五倍,火光照耀下,正面的一大块石壁上,一幅壁刻约有十平方米,刻工精细,绝对不是短时间能刻成的,主体是一人一鸟,一只和莱夷洞内见过的差不多形状的类似凤凰的大鸟是壁刻的主体,尺寸比人略高一些,但人却是直立的,那鸟却似乎在向人致意,线条比较精致,人与鸟的关系明白清楚,周围刻了一些小鸟飞翔,有围拱的意思。
壁刻前有许多羊头骨和牛头骨,显然是祭祀用过的,但比人头盖骨要亲切多了。
看得出这壁刻就是皋陶族的图腾了,我急忙跪了下去,却发现前方的地面上,正供着上次我让元昊送来的,我亲自绘制的那口凤锅,一时之间有点啼笑皆非。
回到大帐以后,闭目很久的偃师突然睁眼问道:“大元神族来到皋陶,要做什么?”
(酒要酿好了,兄弟的汗也流干了,一天三更的日子真不是当村长能比的累!大大们,给点推荐支持一下,看着点推比,兄弟郁闷啊!)
第五十五章 新庙落成
长老毕竟是长老,一语中的。
我看了看偃梁,他有一点尴尬地笑了笑,也一副好奇的样子等我作答。
“大元僻处南方,人口稀少,虽会制陶器,却换不到想要的东西,所以北上大草原,想跟各族一起各取所需。”
“那大元神族带来的那些符号和修房的方法也是可以用来交换的吗?”长老直视着我。
“大元的文字、历法和建房技术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草原各族,只要草原各族允许大元在宗庙内祭祀自己的神和祖先就行!”
“那大元神族修那么大的墙是作什么用的?”
“防御猛兽和意图抢走陶器的人。”
长老微微一笑,对我的回答不置可否,又闭上眼睛。
偃梁却显得很高兴,急忙招呼手下的人炖起羊肉,开始跟我商量起今后用我们的骑兵给他们带海盐的事情。
交谈中我故意提到莱夷族和大元族的矛盾,看一下偃梁他们的反应。没想到这回却没有什么让我感觉不到的征兆出现,偃梁笑着解释说,他们已经从木驼和其他部族那里了解到了这件事,其实莱鹰并不是莱夷族的唯一代表,莱夷和皋陶供的是同一个祖先,但莱夷族是一个很大的族,莱鹰不过是代表其中一个很小的分支,但莱夷族内有几个分支跟莱夷一样属于好战嗜血,用人作祭物的分支。
木驼甚至请偃梁帮忙向各小部族打听莱鹰的下落。
这个显然有点不太妥了,但偃梁和偃师却没有什么介意的地方,反而看起来和大元族站在同一战线上的意思。
原来在同一个先祖的情况下,各分支之间也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过争执,甚至有时部族分裂仅仅是为了壁画的内容。
但莱夷族却是因为用人还是兽作祭品这一分歧,而将一个大族分成了很多分支。
这我就放心了,不然按皋陶族这样的影响力,如果所有凤凰图腾的部族都和莱鹰一样是我的敌人的话,那我们大元族还能指望在这片地面上站得住吗?
按下来是筹备大元新宗庙的落成典礼。
在大元新宗庙外,我将含有大元诸神的祷文挂出来,吸引了来来往往的贸易者观看,却不知写的是什么,这时大元的学生们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