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娘归录-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连漱不动声色的看了余念娘一眼,笑着跟着站起来,对卫其雪姐妹道:“既然两位妹妹坐闷了,回花厅坐会儿也好,不过,现在才巳时中,离午时还要一会儿。”
软绵绵的话语意思可表达得很明白,离开席还早呢!
“没关系!”卫其娇像丝毫没听明白贺连漱的意思似的,笑盈盈的道:“正好可以在花园转转,我也蛮喜欢听我母亲和贺太太她们说话的。”
似乎这主意真不错,立刻有两位姑娘跟着起身附合,说也想去花园逛逛。
既然如此,贺连漱再说什么也不好,立即吩咐小丫头:“伺候几位姑娘去花园逛逛。”脸上的笑意也淡了许多。
有眼色的瞧出贺连漱不是很高兴,只得了歇了自己的小心思,老实的陪坐在亭子里。
贺知府虽只是从四品的知府,于正英的父亲却乃一品太傅。卫鸿峰只是从七品盐运司经历,可卫鸿山却是从四品将军,居京城多年。
论人脉两家谁也不差。
他们这些的爹爹只不过是太原小官,两家都是开罪不起。
有人笑着出声打破了凉亭的寂静。
“贺二姐姐,听说今天府上请了冯大家来唱戏,是真的吗?”说话的姑娘15岁的样子,叫何鑫悦,是太原府卫所千户何军的女儿。她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说话甜甜的,让人一听便心生好感。
“何姑娘说对了。”贺连漱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凑巧冯大家路过太原,老太太很喜欢他的戏,我母亲便特意请了他过来唱一天。”冯大家在江南一带非常有名,不仅戏唱的好,扮相也好。
上次李府赏花宴的时候想请冯大家到府上唱半日,结果派去的管事连冯大家的面都没见着。
“只可惜,冯大家只能在太原留一天。”贺连漱可惜的道。
饶是这样已经很让人惊讶了,大家纷纷捧着奉承。
“能听冯大家的戏真是太好了……”
“我母亲最爱听的便是冯大家的戏!”
“听说冯大家的扮相可俊俏了……”
天朝戏曲盛行,连当今太后都喜欢听戏。其中戏唱的最好的有四个,冯大家,虞大家,秦大家,燕大家。
不仅四人的腔调各有特色,在扮相,功底,声音,技艺等方面也各有专长!
其中冯大家是四人里面扮相最好的。
年轻女孩子没几个喜欢听戏,但能看看扮相好,俊俏的冯大家,大家都很高兴,有了共同的话题,亭子里气氛又热闹起来。
付锦雪趁机和贺连漱搭话,只有余念娘坐在一边静静的喝着茶水。
没一会儿,又有两位姑娘过来。
是梅府的梅风雪和梅风玉。
像李府,梅府这样的,一般都不会收到贺府的请贴的。但,今日管仲清厚着脸皮带了礼物自己来给贺老太太祝寿,反正都是不请自来,这样的好机会,范氏自然不会错过。
一番介绍后,其他人和梅风玉梅风雪两人相互见礼后,便继续之前的话题。梅风玉两人自然而然坐到余念娘旁边,和她说起话。
“……我们瞧见你舅母在花厅,就猜你定在这里……向贺老太太祝过寿后,就跟着贺府的下人过来了,懒得见到有些人眼睛都长到头顶……”
梅风雪性子直,喜欢谁不喜欢谁全都摆在脸上。
有些人大概指的是刚去花厅的卫其娇和卫其雪。
余念娘不由看了她一眼。
梅风玉立刻拿手肘杵了梅风雪一下,她这才惊觉自己嘴太快,又说错话,尴尬的看眼端着茶杯静静喝茶的贺连漱。
贺连漱眉眼淡淡,神情并没有什么不悦,梅雪风悬着的心这才落下。
她拉着余念娘,一幅将她当成知心朋友的样子,诉起苦来:“……她们到我嫂嫂家作客,却一幅自己才是主人的样子,说话毫不客气……又不是我的错,大伯母却还要禁我的足,让我在李府好没面子……”
说的是上次李府赏花宴,梅风雪在花园和卫府姐妹发生的不愉快,后来,梅风雪被范氏好一通训。
众人脸上闪过惊讶之色,要知道梅府只不过是商户,卫鸿峰可是实实的七品盐运司经历,后面还有一个四品的将军做后台。
梅风雪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数落卫府姐妹,也不知道她是无知呢还是胆大!
有人戏谑的笑了笑,也有人很欣赏梅风雪的坦率无谓!
梅风玉则皱起眉头看了妹妹一眼,心中叹息一声,本以为今天这种日子梅风雪会有所收敛,哪知她根本没有把之前范氏的话放在心上。可话已出口,但却不能让卫府误会梅府的。
她正寻思着说点什么挽回一下,就听对面道。
“帮梅姑娘把茶水续满,润润喉,别光顾着说话了!”贺连漱嘴角带笑的看着梅风雪。
梅风雪心中涌起一丝感激。
笑着向贺连漱道了谢,喝了一口茶水后,果真由丫头续满。
梅风玉怕妹妹再说出什么,忙叉开话题。
一直默默不作声的付锦雪也跟着聊了起来。
余念娘不爱说话,只偶尔应一声,没一会儿,亭子里气氛又起来了。
半个时辰后,有下人过来禀报,准备开席了!
贺连漱招呼着大家去前面喜棚,这时付锦雪已经和贺连漱说上了话,闻言,她立刻笑着对贺连漱道:“贺姑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贺连漱看她一眼,笑着道:“没有。”
一行人跟着贺连漱出了花园。
余念娘和梅府两位姑娘走在最后,梅风雪看不惯付锦雪狗腿的样子,对余念娘挤眉弄眼:“……自己把自己当下人看,也怪不得别人瞧不上眼!”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余念娘觉得没什么,只是把自己放得太低反而让人看轻。
贺府的花园幽静别致,沿途一路花香,余念娘最喜欢这样安静漂亮的园子,一路走一路欣赏。
第48章 潇洒公子哥()
梅风玉拉住梅风雪,瞪着眼睛在她耳边低低说了几句,梅风雪只好悻悻的将嘴里的话收回去。
而走在前面的贺连漱正在问付锦雪:“付姑娘的表妹很少来太原吧?”
“表妹住在伊州,离太原府太远!”付锦雪笑着道,自己一家能收到贺府的请贴都是沾了余念娘的光,付锦雪也没能想到自己能跟贺边漱走这么近,一心想要讨好她,怕贺连漱误会,又解释道:“表妹喜静,不太爱出门。”
“哦,难怪!是个好性子。”贺连漱道。
“表妹的确不爱说话。”付锦雪道,思忖着贺连漱那句难怪是何意,快速斟酌后一脸同情的道:“表妹从小身子不好,不会说话,只这几年才开口。”
贺连漱一脸惊讶。
不会说话?
“是的。”付锦雪认真的道,见后面的几人隔着自己两人一段距离,这才压低声音道:“表妹从小是个哑巴,请了很多大夫,药也吃了不少,始终不见好,所以她极不喜欢出去。只这两年才稍好些!不过,还是不喜欢别人提这事。”
贺连漱神色很快恢复正常,心中则疑惑不已。
她想到于太夫人的话,想到刚才看到余念娘神色自若,端庄大方的样子,很难让人相信她是个自卑的哑巴。
一行人很快到了喜棚外,喜棚两边端正整齐的站着下人,有下人进进出出,里面隐隐传来男女说话声。
宴席的喜棚设在花厅外的大院子里,水榭那边搭了戏台子。
男子们在东边喜棚用餐,女眷们则在西边。
站在喜棚外能看到东边喜棚内影影绰绰,俊郎的男子身影,还有爽朗的笑声。
若此时有人从里看出来,也是能看到余念娘一行人的。
跟在贺连漱身后的几位姑娘纷纷噤声,个个低眉垂眼,一改之前的随意,迈着小碎步,端庄的转过扶廓,进了西花厅。
西花厅内几位夫人太太正热闹的向贺老太太说着祝福的话。
今日大寿,儿孙皆在,祝贺的人连绵不绝,于太夫人为了给贺老太太庆寿,特意推迟了回京的时间。
贺老太太是打心里高兴,眉眼全是笑。
“既然人都到了,那就开席吧!”贺老太太笑呵呵的道,又招呼于太夫人:“亲家太太坐!”
“老太太您今儿是寿星,得您先坐!”于太夫人笑着道。
然后于正英扶着贺老太太,一个二十多岁,穿着金色褙子的年轻妇人扶着于太夫人,两人先后落座后,其他人才坐下。
贺知府向贺老太太祝了寿,回到东边喜棚招呼众人依次坐下。
余念娘和付锦雪,梅府两位姑娘,还有几位姑娘凑成一桌。
康氏自然和妇人们坐在一起。
宴席准备的很好,菜色丰盛,可口美味。
于正英瞧着暗自点头。
宴席刚到一半,东花厅就有人端着酒过来祝寿。
一见是卫府的二少爷卫其宇,不少姑娘羞红了脸。
坐的也是更加端正,手里拿着筷子,心思全跑贺老太太那边去了。
喜棚内卫其宇的声音清晰,几句话就把贺老太太逗笑的合不拢嘴。
光听着爽朗的声音就让一些人羞红了脸。
待卫其宇离开,胆小的暗松一口气,脸上却绯红一片,有其他心思的则露出失望。
宴席结束后,一行人跟着贺老太太,于太夫人去了水榭。
水榭旁有一个荷花池,戏台子搭在水榭正中,看台则在水榭正对的园子里,中间放着几排小盆景隔开,即不会太远看不清,也不会因离荷花池太近,太过凉爽!
安排的人想得很周到!
贺老太太和于太夫人坐在最前面,旁边放了两把椅子。
后面又分左右两边,各放了几排凳子,中间放了一排青纱锦绣屏风隔开。
像付府,梅府这样的人家,身份低微,自是坐在后排。
付锦雪眼巴巴的看着贺连漱带着卫府的两位姑娘和何府姑娘坐到前面。
康氏看着着急,不停向她递眼色,最后,付锦雪一咬牙让丫头将凳子挪到前排,紧挨着李府的位置。
而梅风雪和梅风玉很有自知之明的和余念娘老实的坐在了后面。
点好戏,当当的敲打声响起。
第一出戏是“木兰从军”。
讲的是北魏末年,朝廷为了对抗柔然,契丹人,大量征兵。
花木兰的父亲也在征兵名单内,可是父亲年老体迈,根本无法上战场,花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年幼,所以,她只好代父从军。
花木兰从小帮着父亲料理家事,练得一身武艺,还擅骑射。
木兰在军营里处处小心,怕自己女扮男装的事被人发现,白天行军紧紧跟着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从来不敢脱衣服。
花木兰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后,皇帝论功行赏,允许花木兰回家。并派使者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迎接,弟弟杀猪宰牛,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
花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向同伴们道谢。
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