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剑仙-第10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侧头,背着光的侧脸俊逸神秘:“各位,前面就是盛京了,欢迎到来。”
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不怕掉脑袋么?()
宁清秋对于盛京其实是没什么期待的,修士的伟力凡人是难以想象的,就算是武者也不过是比起凡人修筑的城市更加的繁荣,城墙更加的牢固,守卫更加的强大,除此之外,也没有太过特殊的地方,悬空山那样的可以在虚空中任意穿行的地方都是住过,而且未来还是她的家,昆仑瑶池、大唐皇宫,宁清秋可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那种人。
所以兴致缺缺。
顾见深自然是看出来了,他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来,但是其实心里面重重的沉下去,她果然是来历非凡,盛京大概是当今之世最为繁荣的地方,无数的文人才子留下了花团锦簇的文章和诗歌来称颂赞美它,但是宁清秋根本对于这样的城市毫无动摇,那么事情结束之后,她会头也不回的离开,他留不住她,没什么可以真正的牵绊她的脚步。
她的师门,大概是真的很了不起,而且还是那种真正的隐世的门派,天下兴亡都是和他们无关,超然物外四个字真的可以做到极致。
他不知道她为什么决定帮他,而且也不知道明远的到来会改变什么,能够做的只有等待,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既定的宿命走下去。
因为他挣扎不了这个囚牢,太多的东西牵绊他桎梏他。
顾见深对于盛京有什么东西自然是如数家珍,明远是皇宫大供奉不假,但是这位深居简出,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天到晚都是在闭关,作为师兄可以看得出对于宁清秋他几乎是言听计从百般迁就,但是要轮到介绍风土人情就是十分的抓瞎了,早知道就是该提前了解一番的,以前觉得不论是到了什么世界他们都是过客,所以对于打探这些情报都是兴趣缺缺,上个世界主要是因为现代世界的科学理论走的是另外一个路子,所以明远对于未知的知识自然是很感兴趣,但是这个世界虽然也是十分的精彩,但是同为超凡力量的体系,武者和修士的差别太遥远了,高屋建瓴之下,也没有找到多少的可以触类旁通的消息,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到时候和收到的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大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明远显得格外的淡漠,所以当他说明了宁清秋的身份并且和谈家兄妹分道扬镳的时候才是让人接受无能。
师父虽然是冷淡,但是怎么也是传授武功和做人道理的长辈,在他们兄妹的眼里和父亲的地位差不多的,这样的亲近的人一直是以为他是冷淡的,但是现在才是发现不过是因为他们在他的心里面的地位不够重而已,简直是让人情何以堪,本来师父向来是独来独往格外的寂寞,一直是以为没有什么亲人朋友的牵绊,没想到竟然是有师门的,而且有个感情格外深厚的师妹……可惜,对方貌似是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宁清秋摆明了和顾见深乃是一伙儿的,看明远的模样,已经是除了师妹眼里面看不到旁人,不然也不会犹豫都是没有就是和他们告辞拜别,谈锋当时欲言又止好久,都是找不到足够充分的理由把人留下来。
这件事只能是禀报父亲之后再做打算,他们到底是做不出来翻脸无情的事儿,因为明远不单单是和他们有着深情厚谊,对镇国公的救命之恩,对他们兄妹的教导之恩,时时刻刻的都是在他们的心里记着呢。
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现在就是翻脸。
宁清秋当时还是对他说道“这两个学生你还是找得不错,至少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就算是他们家有野心,明知道你选择站在我这边那就是成为了对立方,但是还是没有彻底的就是把你当敌人。”
明远点点头“谈家人不错,知恩图报,而且是一家子聪明人,不然我也不会一留下就是二十年和他们家都是交情不错,是可以合作的人。现在他们虽然是没有和我翻脸,但是我们既然是做了决定要把顾见深推上那个位置,就是势必和他们无法站在同一条船上,总有一天要翻脸的……“
语气略微的唏嘘怅然,但是要说是为了他们就是放弃离开这个世界,那就是痴人说梦,而且顾见深如果是天命之子的话那就是说明这个世界的眷顾者就是他,怎么看谈家都是不可能赢过他的,所以下场一定很惨,自己这么插手,说不定最后还可以保住那一家子的小命。
所以明远离开的时候半点犹豫都是没有。
有的时候,人要顾全大局,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只是不期望他们现在就是可以明白,日后总是会明白的,就算是真的无法明白一直是怪他,那么都是无关紧要了,该做的做了就是问心无愧。
盛京繁荣,即便是大周殷氏皇族被人几乎是诛灭满门,大周彻底的垮台,盛京也只是在闵氏叛军刚刚入城的时候遭受了战火的毁坏,程度不算是太严重,而且当时城内有人里应外合,所以叛军入城的时候并未遭遇太大的反抗,而且皇族倒下之后,其他的人就是一盘散沙,不足为惧,那么当做是彰显仁义的新朝气象将城内的百姓和环境设施好好地保护起来那就是闵氏军应该做的明智决定。
所以盛京城还是一如当初,收拾残局要不了很久。
“别说,叛军还是有聪明人的,至少他们领头的不蠢,这城池打下来属于他们的财产,当初要是不收着点,进城就是搞什么杀光、砸光、抢光的,现在头疼的也是该他们了,现在倒是好,基本上是完整的拿下这座城池。“
宁清秋颇为感叹,看来虽然顾见深的希望最大,但是其他的对手们也不是什么弱智光环笼罩的对象啊,这样也好,更有趣一点,赢过一群猪有什么意思?当然赢过一群有能力的人更爽了。
旁边有人听到了,简直是骇然的看着她,如今城内都是闵氏天下,竟然是有人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叛军?不怕掉脑袋的啊?
。
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老套而实用的方案()
顾见深游子归家,还是劫后余生那种,当初送他离开盛京的时候永宁侯的人,也就是他的父母其实是做好了儿子一去不回的准备的,当时公主殿下哭得声嘶力竭,但是为了避免被其他的敌人发现抓住机会踩上一脚,才是死死地控制住了,尽力维持在其他人面前一切如常的假象。
现在,他回来了,安全无恙,身体内不只是清除了毒,还更上一层楼,如今是九脉高手不说,甚至是至尊可期,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竟然是抓到了魔宗的圣子原麒,这位魔帝原崇的传人,血脉后裔,如今天下大乱大周倾覆的罪魁祸首,这简直是震惊世人的功劳。
就算是永宁侯和公主这样的大人物,听到这一串消息的时候都是一愣一愣的回不过神来,但是旋即便是欣喜若狂,他们毫不怀疑事情的真实性,虽然一件件都是这么天方夜谭般的故事,但是当这件事的主人公是自家的儿子之后,震惊之后便是只有笑得合不拢嘴这个选项了,世界上除了自己的儿子能够做到这样,还会有谁?这就是当父母的自信心了。
比起脑残粉可能还要更进一步,滤镜大概是一万米厚左右……
所以他们并未在城内过多的逗留,而且到处都是闵军的人,他们甚至是远远地看到有一处卫队巡逻,穿着制氏军甲,脖子上面系着红缨,双方远远地打了个照面,就是掉头朝着相反的方向而去。
自动在对方的眼里就像是个退避的雷达。
倒不是说顾见深如今王霸之气深入人心,头顶光环谁都是要规避三舍,简单地说,闵氏军如今虽然是窃据皇城,但是谁都是没有认为他们就是如今的天下共主了,诸侯和军阀们可不会同意,远的不说,单是盛京城内的门阀世家都是好对他们看不上,曾经的殷氏皇族那是祖宗遗留财富,他们毕竟是当了一千年的皇帝,就算是末期如此的荒唐孱弱,但是面对杀了皇帝,灭了皇室一族的闵军,他们还是冷漠的敬而远之。
摆明了不会和他们打交道,闵氏的人也很聪敏,知道门阀世家要是拧成一股绳儿的话他们也是惹不起,而且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稳定,至于说世家的俯首可以慢慢的磨,没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太极殿那个宝座上坐着的会是谁,而且如今这个世道,坐上去说不定就是会被推下来,故而闵氏和世家如今井水不犯河水,就是等着某一天哪个爆发点一出来,双方才是会产生剧烈的冲突。
顾见深马车上属于永宁侯府的徽章标志还有乌云骑那夺人眼球的外在,瞬间就是让闵氏的巡逻队发现是世家便是当做是看不见,虽然现在盛京城大多数世家都是深居简出几乎是不怎么露面路上难得碰到,但是既然是碰到了难不成还是直愣愣的冲上去?巡逻队的小队长也不是个傻的,自然是不会横生枝节。
宁清秋好奇的问道“话说,虽然是知道这个闵氏占据盛京灭了殷氏一脉,但是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历,给我说道说道?“
开始的时候只是以为闵氏是个傻的,虽然他们很有实力,不然也不会打进皇城,但是这样的时候,枪打出头鸟,就算是镇国公府这样的,都是没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选择静观其变的时候,为什么闵氏就是好直捣黄龙?
他们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天下所谓的正义之师的一个讨伐对象?还是说真的有自信一直是保持这样的领先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就是建立一个新的皇朝?
宁清秋一直是以为对方是脑子坏了,而且是蹦跶不了太久就是会被赶下台的那种,但是现在看起来,闵氏下面的小兵都是这么聪明,一条条的律令也不是那么蠢,不然这个时候他们就是和世家勋贵们翻脸了,如今看起来倒是她之前想错了?
齐白鹿突然出声,叹了口气“这件事还是我来说吧。闵氏军曾经也是威震天下的,一门英才,能征善战,曾经的闵将军甚至还是白虎军的指挥使……可惜啊,殷皇听信谗言,杀了忠臣……当时我还是大学士,极力劝阻,就是因为这件事反而是恼了皇帝,最后就是成了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样。“
宁清秋恍然,倒是还没有想到还有这么一层渊源在里面啊。
他的神情就像是被笼罩了一层乌云,阴郁而沉重,这大概也是他的心里面解不开的结,不然当初就算是皇帝真的要赶这位大学士离开,也不会真的贬谪到底成了个白身吧?这不是丢了朝廷的脸面么,至少齐白鹿也是状元郎,深受倚重,甚至还是入了文渊阁……就算是贬低,打发流放得远远地不就是行了,何必让他成为一介布衣?这不是说明朝廷的大臣也不过是惹恼了皇帝就是成为了不值一文的老百姓?
真的当文武百官是吃干饭的?要是齐白鹿真的是有大罪那么该怎么处理就是怎么处理。但是如果只是因为劝阻皇帝不要杀害忠臣最后而且甚至是没有起到效果都是要被贬谪到底,就是让很多人都是有了唇亡齿寒的感觉。
皇帝当时一意孤行,救他的人越多,他越是觉得总有刁民要害人朕,说真的,当时若是他杀的不是忠心耿耿的闵家人,人家还真的是委屈悲愤之余引颈就戮,其他的手里面握着兵权的大将早就是反了。
就算是死,也不能死得太窝囊。
愚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