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万万岁-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而言之,两者皆不可行,她必须另想他法。
这时,她想到了一个人,景观。
没道理她的后宫那么强大,但那些人只是吃干饭的。
“传令下去,今晚在青栾殿设宴,侍人必须全部到场。”李棽无奈道。
以前她只要管好自己就好,现在她连自己都管不好了,但不管怎样,人多力量大,这句话绝对没错。
至于早起时还念叨着去看丰雪的事情,只能暂时延迟。
在众人的期盼中,这场晚宴,似乎来的分外的迟。
青栾殿周围景色不错,再加上经过侍子的一番装饰,更是美不可言。
可是在华灯美酒的配映下,李棽直接亮出主题,毫无与他们花前月下的意思。
“你们其中一些人应该得到了消息,也猜到了朕将你们叫来是因为何事。”她看着他们道,“如今国难当头,边境战事急需拨款,不瞒你们说,国库却是连年亏损。朕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为大秦献出一份力。”
席中众人皆面面相觑,有的人对此事了然于心,有的人却是此时才得知,但不妨他们听懂李棽话中的意思。
“朕可以答应他一个条件,如果朕最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听了这句话,席中才有了讨论声,慢慢的声音越来越大,看着他们其中某些人,展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李棽道“有了想法的人,可以直言,即便说的不好,朕也恕你们无罪。”
这时有一脸生的侍人开口道“皇上,秦侍有话要说。”
李棽道“准。”
“江南地区的农作物,听说是一年两熟,而今年的天气风调雨顺,收成据闻十分可观”
他还欲再说,李棽便打断他的话道“行了,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这个方法不可取,爱侍再想想。”
那人无可奈何也只得闭嘴。
又有一人开口道“皇上,楚侍有一法,不知可不可取。”
“说”
说话的人李棽略有印象,此人名为楚境。
“大皇子所在的地方,乃我国边境,这周边有我国的子民,但也不乏有敌军的百姓。虽然那里的人大多贫穷,但楚侍听闻,因天气原因,这些人家里,均有地窖,而地窖中常年储存着粮食。所以楚侍的办法便是暂且征用这些粮食,日后再行以补偿。”
说实话,这个方法李棽内心是赞成的,但幸好她并没有被困难冲昏头脑。楚侍虽说的轻描淡写,也将他们的举动谓之为“征用”,可事实上当真如此吗?
先不说那些没了粮食的人家,接下来怎么度过边境严寒的冬天,就是他后来提到的“补偿”,也不知能否切实的落到实处。
如此一来,不就是明抢了吗?
李棽越想越觉得此方法的不恰当之处,所以她道了一声“此事待议”便没了下文。
看他面露疑惑,李棽解释道“此方法不错,不过,朕希望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
接下来又有几人开了口,提出了他们的想法,但均未得到李棽的认可。
席上的气氛冷峻起来,因为李棽否认了所有人的提议。
这时纪臣胥开口道“皇上,纪侍愿意带头捐出多年的积蓄,相信若是宫中风气如此,朝中大臣定也会效仿。”
说实话,李棽真没怎么想过让人捐出家产,这完全是受了上辈子的影响。
如果你独自一人生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尝试过依靠别人的帮助,你也会像她般,下意识的忽略了别人的作用,只依靠自己一人的能力解决问题。而对于她来说,能想到集思广益,已是难得。
故当纪臣胥道出可以由众人筹款时,李棽便觉得此事可行。
只不过,她得要有思想准备,就算发动朝中重臣捐钱,数量也不会很大。
那些老狐狸,为了显示自己的清廉作风,怎么会拿出许多。
瞬间李棽又对此法不抱什么希望了。
在万分无奈之下,李棽问向一直未曾说话的景观“景侍侯可有什么好的意见?”
景观似没有料到她突然问他般,茫然的道“这回皇上,景侍的确有一方法,皇上可一听,只是可不可行,景侍尚不得知。”
李棽终于难得的露出笑脸道“好,快说。”
第六十九章 生病()
69第六十九章生病
“众所周知,大秦最富裕的并非官员,而是那些商人。景侍听闻,有的江南富商富可敌国”
李棽望着面容冷静的景观,眼中有流光划过,也不知她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勾起。
她在心里默读了几遍富商。
而这场晚宴便就如此结束,侍人们均不知她是否找到方法,但他们认为都提出了那么多条,总应该有一两条可行吧?希望是自己提的那条才好
这日大秦后宫的早晨,表面看似平静安乐,实则无数个人的目光均紧紧盯住同一个方向云霄殿。
当然他们有兴趣的是,今日早朝的内容。故不知多少个宫殿派出了侍子,早早的便在云霄殿门口蹲守着,只希望能从走出的大臣或是站守的外侍口中,套弄出早朝的内容。
可怜了那些苦苦等在云霄殿外的侍子,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大臣,极快的进去,又极快的出来。他们刚刚想迎上去,但得到的都是一个个无奈的摇头。
当然不是你随随便便迎上去,人家就会理你,他们都是瞅着自家老爷,才凑上前去的。
得到消息后,这些侍子又急急忙忙赶回去,回禀自家主子。
然后一个巨大的消息在宫里炸了锅。
天啊!皇上病了,而且病的还不轻,这不,连床都下不了,所以今日的早朝都没人主持。
哎呀,皇上病了,他们当然担心的不得了了,但这也是个机会呀,一个献殷勤的好机会。
几个月来,皇上几乎都不曾踏足后宫,再加上前一阵子有的兄弟被遣散回家了,故宫中人心惶惶,所以眼看着一个大好的机会蹦到跟前,不抓住都对不住自己。
虽然他们对皇上的病因感到不解,因为昨天晚上,皇上还一番欲与他们死磕到天明的架势,虽然后来晚宴又早早散了,但看的出来,皇上精神绝佳呀。
咋一晚上而已,就起不了床了?这不是他们该考虑的
一时间宫里宫外,呈现一副盛景,一向安静的梓薇宫前所未有的热闹了起来。
无数名贵的补品药材流进梓薇宫,但人却被郝俊挡在了门外。
郝俊连口茶水都没能来得及喝,他倒是想撂挑子,但是有的人还真不适合底下的人来应付,就比如眼前这位。
那人是陈公家的,虽然也是一身家仆打扮,但一看他通身的架势便知不一般,就是一大家公子也是够了。可偏偏他的年龄摆在那,便是当郝俊的爹也可以,可又挡不住人家看着年轻。
依着郝俊的身份自然不必低声下气,但礼仪之内的客气却必不可少。
只听郝俊道“皇上今日谁也不见,一心想要静养,不过皇上有嘱托侍子,要侍子多谢陈公的关心。明日皇上大概就能起身了,也定是能与大臣们见面的,故望陈公放心。”
那人极有礼的回道“大侍言重了,关心皇上是本分主子本是想亲身前来,但早上皇上转话,不喜别人扰了清净,故只派人我来。我定会转告主子皇上的话。还望皇上安心修养,好好保重身体”
不少人垂头丧气而归,到最后补品药材几乎要堆满梓薇宫一个不小的储物室,而送上来的已熬制好的补品和一些汤汤水水,也占了一个小偏殿。
到最后,那些已熬制好的、卖不了钱的,都被李棽小手一挥,让侍子吃了饱。
第二天,李棽撑着病体上朝去了。
但她众目睽睽之下,晕倒了。
殿下所有大臣都听见了皇上脑袋瓜子磕在大理石上,沉闷的一声重响。
李棽听见匆匆的脚步声,以及耳边传来的一声声呼唤“皇上您醒醒,皇上您醒醒”
还好她“昏”过去前,有特意嘱托郝俊,不能让人离她三步之内,不然她要被人摇死了。
最后葛院首风风火火的赶至云霄殿,给了病因。很快官方说法流传出去皇上劳心伤肺,平日操劳过度,导致久病未愈,故不宜动身,静躺养身最佳。
这一来,真真是惊动了宫内宫外,甚至皇上大病的消息传出了京都。
宫中。
为表对皇上的关心,那些朝臣还有侍人亲身前来,几乎将梓薇宫围了个水泄不通。
放眼望去,乌泱泱的,全是人。
而最中间的就是郝俊。
“大家勿急,侍子刚刚听人来报,皇上醒过来了,精神啊也不错,唤陈公、赵老、纪傅入见。其他人便暂且回去。”
没有被点到名的虽然失落,但是不敢有任何异议,只因那三人的权势地位,没人敢比。
所以乱糟糟的梓薇宫前,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那三位老头子随着郝俊来到了李棽的住处,还没来得及踏进房内,便听见其中传出的,急促的咳嗽声。
咳嗽声虽然低沉,却好像用了她全身的力气,每一次咳嗽犹如要咳出她的心肺一般,沉闷无力。
“皇上三位大人已带到。”郝俊隔着一道屏风与李棽道。
“你退下吧咳咳咳咳”话还没说完,就是一阵咳嗽,“咳咳咳朕有事与爱卿们讲,你先退下,咳咳咳”
“是”
待听到轻轻的关门声,李棽虚弱的道“爱卿们也看到了,朕的病一日两日是好不了的,但朕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会弃黎民百姓于不顾。今日的奏折还未送来,你们无需担心,朕咳咳咳”
这时纪傅看不下去了,关心道“皇上您还是安心养病吧,这些事儿您不必担心,自从您提出奏折改革后,许多意见已经能在大臣之间得到统一。您静心养病,很快就会痊愈的。”
但不可以呀,李棽要表现一个爱国爱民的帝王形象啊,所以她就一个劲的要干活,而那三人一个劲的劝阻
真是君臣和谐的画面啊
而宫外。
继之前一个个匪夷所思的传闻传出,像皇上痛改前非、不近男色呀,还有痛打楼兰国,为国争光呀,以及勤政爱民等传闻后。
又传出一个重量级的消息。
第七十章 探望()
70第七十章探望
当今皇上,日夜操劳国事,以致一夜大病不起。
这个消息如一阵旋风,短短几日间便吹向大江南北。
而这几日也是李棽自穿来起,最悠闲自在的日子,所以她要好好把握这难得的假期。
在这几日里,她的“病”也有了起色,对于一些人的探望,她能够强撑着不适与之聊天了。
这不,郝俊来报,景观求见。
李棽忙不迭的吐掉口中的瓜子壳,整个人的精神顿时萎靡了下去,她半靠在抱枕上,气息奄奄的道“唉扶朕过去”
郝俊听了一本正经的上前来扶,他总感觉皇上走路都在打漂。
李棽也不好老是闭门不见,虽然她昏倒那天动静不但之后她便一个人都不愿意见了。
直到今日,也是时候告诉大家,她的“病”已有好转,而景侍侯的到来,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景侍侯不必多礼。”李棽有气无力的在景观行完礼后道,“坐吧。”
景观便在李棽坐后,也坐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