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万万岁-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院首这是怕羊入虎口啊,故才将人藏起来的。
“皇上恕罪,臣没在第一眼便认出您。”郑重青道。
“无妨,朕恕你无罪。”李棽一副无比慷慨大方的模样,完全忘了是谁在此偷听的。
“郑爱卿刚刚与景侍侯在商与何事?”既然偷听不到,那我就只好明着问了,不信你不说吧?
这时一直静立在一旁的景观道“还请皇上移步至绿漪亭,然后可以听郑弟细述。”
“好。”
假山通道内,光线较暗,他们看不清李棽的现状,但一旦走出去就难说了。
不过巧的是,李棽今日穿上身的是一袭深色裙子,裙摆打湿了,也顶多是加深了颜色罢了,而鞋子缩进裙子里就好了。而且见郑重青不敢直视她的模样,她是一点不担心被人发现窘态。
三人便一起步行至绿漪亭,李棽位于三人之首,景观则是第二,郑重青位于末位。
可百密终有一疏。
景观望着李棽踩出来的一个个水印子,不由笑了。
第六十三章 小铜人()
63第六十三章小铜人
“你们是有亲戚关系吗?为何一个唤兄,一个道弟?”李棽一边走一边问道。
“回皇上,并非亲戚关系,景侍与郑兄曾在宫外结识,一见如故,故才称兄道弟。”景观道。
“哦,景侍侯与郑皇医竟然是在宫外相识,那景侍侯在入宫之前便来过京都?”
皇医多为京都本土人氏,而景观自打入宫以来便未出宫过,故李棽才如此问道。
“回皇上,景侍的确来过京都,在入宫之前。”景观道。
景观刚说完,她们便从假山里出来了,视野也霎时变的开阔起来,而最显著的就是不远处的绿漪亭。
绿漪亭由竹子加工打磨成条后所建造,通身青翠碧绿,但这还并非它的巧妙之处。
它巧妙之处在于,绿漪亭被建在由青竹搭建的拱桥之上,而拱桥之下,不但有潺潺流水,还有一枝枝娇艳欲滴的各色花朵,自拱桥下探出。有的枝丫紧贴缓缓而流的水面,有的缠绕在碧绿的拱桥之上,花香、水声融为一体,点缀的绿漪亭宛如人间仙境一般。
李棽内心波涛翻涌,面上却不动声色。
这么雅致的景色,在古代并不少见,只不过在现代少有罢了。
古风古色的六角竹亭,柔美秀丽的青绿拱桥,艳丽雅致的潺潺流水
李棽走的越近,便越发觉得揭开了一位深闺千金,面上朦胧的轻纱。
娇艳却不艳俗,秀雅却不寡淡。
待三人坐于绿漪亭内,李棽瞧见案上还放置着一副未下完成的围棋。
李棽当然不会傻的让他们继续下,她是带着疑问而来的,让他们继续下,那是要等到何时。
就算是偷听被抓住又如何,大秦宫哪一处是她去不得的?
“棋局虽未下完,可郑弟有话但说无妨。”景观道。
郑重青略带犹豫的看了看李棽,再看了看景观,开口道“此事未能办好,实属皇医的失职,只是臣等也无计可施。”
他歉意的看了一眼李棽,再道“秦武皇曾开创一门医术,名为针灸,而这门医术也一直承袭至今。可每届院首发现,真正精通针灸之术的皇医,一代比一代少,到如今,已不过十人。葛院首苦思多年,终于想通其中关键。”
“什么关键?”李棽不禁问道。
他口中的秦武帝便是大秦开国女皇,李雅。
据记载,李雅文武双全,文能为医,武能为将。只是没有对她进行细致的描述,现在听他如此一说,才知李雅的文根本不似几张纸页上记载的那么浅薄。
至少不像记录原主的那般,李棽记得最清楚的便是一见钟情一见钟情
能开创针灸之术,这样的人真是既让人敬佩,又让人崇拜啊!
“关键在于学者不能准确的掌握患者的穴位,有时扎错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得不偿失。故许多皇医便放弃学习针灸,以至于这门穴位医术,能者越来越凋零。微臣希望能尽快找到方法,帮助皇医们练习针灸。”郑重青道。
景观道“郑弟可有想到方法?”
李棽听到景观的问题,也转头看向郑重青。
“微臣惭愧,虽有找到一个方法,但并未根除针灸的弊端。”
话罢,他自袖中拿出一物。
李棽定睛一看,见是个小铜人。只是与一般铜人不同的是,这个小铜人的全身布满了小孔,而每个孔的位置便是穴位。
郑重青将小铜人展示给李棽与景观看道“这个小铜人能帮助医者学习针灸之术,只是此法仍存在着缺陷,许多人还是会扎错。故微臣希望能得到皇上与景兄的帮助,想出更好的方法,或是改良此法,皆可以。”
李棽知道针灸术若扎对经脉穴位,病症立竿见影,但她从来没有被扎过啊。
身上的某个部位被扎成刺猬一般,光是想想就觉得痛的不行,反正她是从来不敢扎的,怕痛从来跟年纪无关啊,所以她对这一方面的是毫不了解。
“朕不知,针灸之术为何,朕都不清楚,更别说想出什么好法子了。”李棽觉得原主肯定不知道针灸是什么,“所以这事儿还得靠景侍侯想办法。”
反正在他们眼里,她就不是个能想出好办法的人。
李棽一双凤眼看向景观。
“可否容我一看?”景观对郑重青道。
郑重青当然乐意,他将巴掌大的小铜人递给景观,道“请看”
景观接过铜人,在手中细细掂量了一会儿,问道“这铜人是实心的?”
“对,里面是实心的,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景兄尽管指出来,我感激不尽。”郑重青道。
“不知皇上和郑兄可曾见过,大街上时有小孩子拿着猪囊吹气,有的爱往当中灌水,然后当作玩具踢来踢去,但只要用针一扎,水立马便溢了出来。”景观慢慢解释道。
猪囊,吹气,灌水,玩具,见过?当然没见过!他到底在说些什么?
李棽在这边一头雾水,郑重青却突然跳了起来,一脸狂喜的道“妙,绝妙,太妙了。你我”
他激动的语无伦次,最后起身道“我要去尝试一下,试试景兄所说的方法”
“法”字的余音还在耳边萦绕,人却已站在几米开外。
跑了几步,多年的修养令他意识到举措的不当,他又回转过头来。
“皇上,请容臣先告退。”
李棽一脸茫然的看着他急匆匆而去,又急匆匆而来,本想问他的问题终是咽下去了,她道“去吧。”
去个屁,难道就她一个人不懂吗?猪囊是什么,咋说了个猪囊就点出来方法了。
不过不要紧,这里还有个人呢。
“景侍侯所言的猪囊为何?”反正她是从来没听过,难道是方言不成。
他报以愧疚的一笑道“忘了皇上并不知道猪囊,还请皇上恕罪。”
“行了行了,你无错,快说猪囊是什么?”别说你不知道,就是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知不知道。。。
第六十四章 风筝()
64第六十四章风筝
景观似笑非笑的看着她解释道“猪囊是母猪体内的”李棽总觉得他的笑容另有深意。
“您不必纠结猪囊为何,景侍为您解释此方法便可。只需将小铜人中间挖空,然后用蜡油包裹铜人,灌满水,假若穴位刺中,则水会流出。”
“原来如此,此方法的确不错。”李棽称赞道。
“只是景侍还没来得及提醒他用蜡油,不知他会用什么?”景观道。
“那还不赶紧派人前去告知,省的他走歪路。”李棽道。
景观听了李棽的话,慢道“皇上不用担心,郑弟巧捷万端,闻一而知百,必定想得出妙法。”
好吧,也轮不到她操心。
再坐了一会儿,李棽终于发现她来此地的目的,顿时坐不住了,与景观道“朕还有事儿就先走了,你且在此慢慢玩吧!”
话罢,她便提着半干的裙摆,转瞬跑没了人影,而地面残留的水印也很快被热气蒸发,不能辨其方向。
这回李棽没有走错方向,也没有出现失误事件,很准确无误的找到了在太阳底下蹦哒的丰雪。
看到那个小黑人上跳下蹿的,不知炎热与疲倦,李棽的邪火又莫名的烧了起来。
还没等她上前好好教训他一番,只见叶来大汗淋漓面露惊慌,在看到李棽时立刻如遇救星的迎上来。
李棽一看叶来这神情,就知丰雪定是又做了什么“好事”了。
“皇上,您总算来了,您快去拦住小皇子”叶来上气不接下气的道。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李棽问道。
叶来顾不上喘气,忙苦着脸道“小皇子要上天”
李棽大吃一惊“什么?”
“今儿早上,不知小皇子从哪儿找来了一个小风筝,然后就要放风筝。侍子就陪小皇子来了御花园草坪,但很快小皇子就玩腻了风筝,要侍子做个大风筝,然后把那两只兔子挂上去”叶来一口气说完了前因后果。
“也就是说不是丰儿要上天,是他要把兔子送上天?”李棽好气又好笑的问道。
叶来连忙点头道“是的是的。”
李棽弄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反而不急着上前,就在不远处看着丰雪。草坪空阔的很,丰雪的一举一动,李棽看的一清二楚。
“那他可有成功?”李棽问道,此时被丰雪使唤的团团转的一名侍子,正托举着超大的风筝奔跑,李棽话音刚落,那侍子头顶上的大风筝就滑了出去,飞过了头顶。
而线的那一头,握在丰雪手里。
“没有在您来之前。”叶来目瞪口呆的看着飞起来的大风筝,以及被牢牢悬在上面的一黑一白两只兔子。
李棽也注意到了那无辜的两只小兔,小腿无助的在空中乱蹬着,她担心它们会不会活生生吓出心脏病来。
而丰雪欢脱的拽着绳子跑来跑去,真是没心没肺。
李棽抬头看一眼太阳,快到中午了,太阳是越来越辣,她走向丰雪。
在离着丰雪还有一段距离时,李棽眯着眼睛挥手冲丰雪道“丰儿,丰儿”
丰雪听见喊声回过头来,双腿却没停,颇为吃力的回过头大喊“母皇,母皇,你看,兔黑兔白飞了”
余音被吹散在风里。随即似没有时间与李棽说话般,将头甩向另一边,高兴的拽住绳子。
兔黑兔白是他自己取的名儿。
不过,他哪会放风筝,没得几下,那巨大的风筝便在众人的眼中,晃晃悠悠的掉了下来。
啪的一声之后,李棽听见其中一只兔子的尖叫声,尖锐细长,有点像老鼠的声音。
丰雪还站在原地呆呆的,不知所措。
糟糕!李棽连忙大步跑过去,待她到时候在一旁的侍子已经掀开了落地的大风筝,她可以很清楚的看见里面两只小兔的状况,其实现在已经不能再称它们为小兔了,因为两只都长大了一圈。
只见两只均是病殃殃的,小脑袋毫无精神的耷拉着,小眼睛也没有了以往的神采。更为恐怖的是,其中一只右前脚冒出了斑斑点点的血迹,另外一只没有外伤,而内伤均不知严不严重。
也不知刚刚仿若老鼠的尖叫,是兔白还是兔黑发出的,这还是她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