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庄园主-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事之后卡特里娜一抹冷汗,觉得那位从业多年并且在业内颇负盛名的设计师可能自打毕业以来就没见过自己这么难缠的甲方。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设计师所计算的种种数据全是科技侧知识,对于魔法师来说,设计师稿子里的亮点可能是无用功和垃圾,而对于设计师来说,魔法师需要为魔法预留的一些地方,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是不可理喻。
而凯森也安慰性质的告诉她,除非是自己画设计图,否则魔法师建造魔法玻璃温室的时候,基本上都要气走两三个设计师才行。在临行之前,他还委婉的提了个问,想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想的,非要找个科技侧的专业设计师来折磨自己。
说完这活他就上了开往奥尔顿的列车,明显皮这一下很开心。
卡特里娜表面上微笑如常,一口老血咽回心里。
她对于建筑压根就没什么审美概念,在地球上玩模拟人生的时候就从来没盖出来过自己设计的成品房子。
不过现在更重要的是,设计图有了,她得按照设计图加工出来海量的辅助材料来。要是古代魔法师,还可以压榨一下自己的学生,甚至伊文斯公学的教授们也可以压榨学生,但是卡特里娜唯一可能的压榨对象现在连用魔法物品都不会,就别提制造了。
只能亲力亲为。
建造温室所需的最大量辅助材料是魔法卷轴。这是一种常见的、标志性的,而且尽人皆知的魔法物品,如果说普通人对魔法师的印象除了有尖顶的帽子、长长的袍子、造型古怪的手杖之外还有什么,那一定就是魔法师的卷轴了。
不过一般人对魔法卷轴的印象,大部分都停留在传奇小说里。最普遍的就是冒险者在情况不妙之时,摸出一个魔法卷轴,打开之后召唤出流星洪水龙卷风,绝处逢生。
这种认知不全错,但也对的有限。
首先,魔法卷轴不是随便哪个冒险者都能用的,没有魔力,根本无法激发卷轴。而魔法卷轴的等级越高,所需要的激发魔力越强,卡特里娜自身的魔力最多可以激发两个六级卷轴,凯森作为三星魔法师至少可以激发两个七级卷轴,艾米莉这种小菜鸟勉强能激发一个一级卷轴。。。。。。诸如此类。
其次,这种不需要咒语直接激发就可以使用,效果往往还是打出去点儿什么的卷轴其实是魔法卷轴里的小众,被称为“战斗卷轴”,又被戏称为“傻瓜卷轴”。
而卡特里娜需要大量制作的魔法卷轴正是卷轴中真正的主流大类“附魔卷轴”,用于给各种物体附加各种魔法效果。在古代时,多用于给冷兵器附加魔法效果。她的魔法匕首也是用这种方式制造的,但除了魔法卷轴之外又布置了魔力源,所以才价格惊人。
如果只是单纯的制造魔法卷轴,倒没有那么大的花费。但不布置魔力源的话,这种附魔就是时效性的,无法恒久。
卡特里娜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卷轴先做出来,她计划将魔力源的布置放到最后,把整个魔法温室当做一个超大体积的附魔物品来看待。
一溜七瓶不同色泽的魔法墨水在书桌上排开,左手边放着一捆头部打磨圆润的鹅毛笔,展开一张裁好的卷轴专用纸,用卡尺固定住,卡特里娜来了三次深呼吸,集中精神,放空思想,在这种半冥想的专注状态下开始了艰辛的工作。
她拿起一支鹅毛笔,蘸取了些许最普通的魔法墨水,缓慢而平稳的在卷轴纸上画了一个非常正的圆。接着,从圆的顶部开始,她写下了第一个古代精灵语字母。
在魔法符号中,圆代表圆融和贯通,几乎所有魔法卷轴都有一个或数个圆形图案来充当主要魔力回路。而咒文则要绕着魔力回路进行书写,绕行的方式各有不同,最简单的就是与回路并行,在圆的外部或内部再排列一个环,而字母或字符之间的距离还必须合适,如果离的太远,无法形成联结,如果离的太近,有可能导致冲突爆炸。总之,这是一个一等一的苦差事。
由于阿梅莉娅大帝搞出了印刷术,曾经有人异想天开想搞卷轴印刷。然而事实证明科技侧和魔法侧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有机结合,魔法卷轴之所以魔法,是因为有魔法师的精神力量引导,而印刷出来的东西,就算用了最好的魔法墨水,误差小到千分之一,也只能作为模型看看而已。
通俗的说,去野地里抓只兔子回来,先训练它学会写字,再教它学魔法,然后让它画一个魔法卷轴,成功率都比印刷卷轴要高。因为兔子再怎么笨,再怎么语言不通,好歹是活物,它就有精神力量。
十五分钟后,卡特里娜停了下来,终止了半冥想状态,将鹅毛笔放回桌子上,瘫在椅子里,揉捏着自己已经变红的指腹,腹诽着魔法和科技的格格不入。
她面前的卷轴纸上,咒文和符号形成了一幅近似水滴形的图案。她一开始画的圆就在水滴底部,圆的上方是三道收束的直线,直线之间的空白也用各种文字和符号填满。
这并不是她建造魔法温室所需要的附魔卷轴,而是一个学徒级魔法,戏法“魔法水球”。这个魔法可以根据施法者的魔力水平和水元素亲和力的不同,从空气中汲取水分凝聚出一个水球。理论上可以把这个水球糊到对手脸上让目标呛晕,但实际操作中除了洗脸只能用来漱漱口。
毕竟魔法学徒的精神力量不稳定、魔力不够深厚、元素亲和力低下,等到能够把这个魔法变得有真实杀伤力的级别,早就该掌握威力更高深的魔法了。
古代魔法师就是以其强悍的破坏性称霸战场,从而成为国家精英,得到崇高的地位和民众广泛尊重的。阿梅莉娅大帝能将魔法师赶下台,的确是因为她发明了火药,这种东西只需要熟练工匠就可以进行制作,原材料也比各种稀有或难抓的非凡动植物和昂贵的魔法级宝石便宜的多。可以说,最终干掉魔法师的,不是火药的威力,而是性价比。
这个魔法卷轴,是卡特里娜拿来恢复熟练度,以及准备给艾米莉上课用的。虽然从艾米莉的性格就能看出来一些,她日后未必会如同自己一样选择水元素作为专长,但她还是决定第一个魔法从水系教起。
因为“魔法水球”在几系基础魔法中,最显眼也最安全。既可以鼓励魔法学徒的积极性,又不至于导致后果太严重的意外。
卡特里娜还记得,自己年级的同学在第一次成功施法的时候,有好几个人都过分惊喜以至于魔法失控崩毁。如果选择的是“魔法水球”,最多是打湿衣服,选择“火星术”的那些,后果很是惨不忍睹。。。。。。
稍微休息了几分钟,卡特里娜打开卡尺,把这张完全晾干的卷轴卷了起来,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卷蓝色丝带,扯下一段将其绑好,还恶趣味的在上面打了个蝴蝶结。本来这个步骤拿一根麻绳也可以胜任,但自从上一任魔法协会会长提出了“色彩区分法”,所有魔法师的抽屉里就常备了六种颜色的彩带,这样捆绑的卷轴不容易弄混淆。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始,魔法师接下来的成功接二连三,无论是风系的“轻盈之风”还是土系的“坚固之磐石”都特别的听话。在她手下,一张张相差无几的魔法卷轴连接被制造出来,精确的犹如印刷。而被青、褐二色彩带捆扎好的卷轴也如同农户家的柴堆一样越堆越高。
正当魔法师越战越勇,觉得自己状态良好,明天就能去挑战二星卷轴考核的时候,门外如同风铃被吹动的乐音响起,紧随其后的,是一阵非常急促的敲门声。
第21章 水妖()
卡特里娜手一抖,鹅毛笔在卷轴纸上刮过一道长长的墨痕。她重重的叹了口气,笔一扔,把划坏了的废纸揉吧揉吧团成团远远抛进垃圾桶,猛的往后一靠,撞上椅背。
拍门的声音越来越急促,听在心绪不宁的法师耳中,犹如惊涛拍岸,而且一浪更比一浪强。
她双手捂住脸,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如同兽类似的低吼,疲惫而消极。
拍门的声音还在继续。
魔法师推开椅子,站了起来,走到实验室一角的空地站着,蓝色的光芒随着咒语而闪现,一阵稀里哗啦的流水声后,她打了个哆嗦,头脑彻底清醒了过来。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一级魔法,“阿娜多尔的冰凉之泉”,听名字就知道谁是发明人。用途不广,相当于一盆凉水兜头而下,醒醒脑子而已。作为阿娜多尔教授的亲学生,卡特里娜八年级的时候就学会了这个魔法,经常用于拯救走火入魔的自己。
不过这个简单也没什么威力的魔法还有一个后置魔法——或者不如说前者是后者的删减版,五级魔法“阿娜多尔的冰冷瀑布”可是个强悍的群体攻击魔法,卡特里娜有这个魔法的全部咒语、手势和运行原理。
清醒过来的魔法师没有管浸湿地毯的水渍,只是简单的用魔法弄干了自己水淋淋的头发和衣服,然后边解开自己罩袍的前襟边向门口走去。她记得今天早上进实验室之前吩咐过贝蒂,如果不是出人命的大事儿,就算是路易斯来找她也不许进来——虽然她说这话的时候科学家已经进了实验室有一会儿了。
而作为蜜汁崇拜卡特里娜的铁杆小迷妹,贝蒂听她的话比听劳顿米尔太太的要多得多。女管家现在已经不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教导这个小女仆了,每天贝蒂都会对她说一两次“小姐说如何如何”。按照这位女士与她的科学家主人旷日持久的二十年战果来看,她就更不能支配卡特里娜了。
卡特里娜把外罩袍挂在门边的衣架上,拉开了门。贝蒂果然站在门口,右手拎着提灯,左手攥着围裙,正紧张的咬着下嘴唇。
魔法师这才发现,此时已是夕阳残照,她在实验室里已经呆了快一天。
面对自己的铁杆小迷妹,卡特里娜是生不起气的,她放缓了语气:“出什么事儿了?”
贝蒂看见魔法师出来,松开了攥着围裙的手,长长的出了口气:“哈——乔治、乔治遇上水妖了!”
“啥?”卡特里娜怀疑是不是自己浇的凉水不够,出现幻觉了。
水妖是一种平凡的水生妖兽,远看体型类人,近看面目可憎,在古代时的确如同猛兽般威胁着普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在伊文斯公学的《魔法史》和《魔法师通识》的记载中,这种东西在加西利亚本土已经灭绝了。
倒是在奥尔顿这样的港口城市,偶尔会有他们的海生亲戚海妖顺着河流入海口游上来,奥尔顿还有专门的海妖猎人组织,由一帮无所事事的贵族和食利阶级组成,拿着猎枪、气枪、左轮手枪或者其他什么兵器对付海妖。虽然一年开张不了几回,但也算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贝蒂抿了抿嘴唇,又认认真真一字一句的说了一遍:“乔治、遇上、水妖、了!”
说完,她抬起头,紧张又期待的抬起头,望着卡特里娜。
“我们走。”卡特里娜这会儿是缓过来了,不再纠结水妖与否。她拿过贝蒂手上的提灯,大步向主屋的方向走去。
她觉得乔治遇上的也许是水鬼,这种不死亡灵是由被扔进水中的尸体和怨念在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下催生而成的。当下加西利亚的科技欣欣向荣,但这种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