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娇-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明只是一眼间,却把什么话都说尽了。
阿娇轻轻地合上眼帘,听见自己说:“陛下,我死后把我葬在霸陵。”
她看向他的眸光再也不像旧日那样充满了光彩,甚至连怨恨也没有了。这样的目光冰冷陌生,带着刺,扎在他的心头间。
她的话清清淡淡,却是掷地有声。
刘彻冒雪而来,终于得见她。所得到的就是她油尽灯枯的消息和现在的临终嘱咐。他只觉周身浸在冰水之中,一寸寸冻的他生疼。
为帝,他自觉做出了千秋功绩来。但到底,在阿娇面前他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他灼热的眸中终于又滚下泪来。
“你还是不肯原谅我吗?”
原谅?怎么原谅呢?
阿娇心中涌进无数戾气,她听见自己猝然冷笑道:“难道你要我以妃礼同你葬在一起吗?陛下?”
她的冷笑声像一柄利刃,划过他的心头。
刘彻闭起眼,终于妥协道:“行,朕依你。”
他喉咙间哽咽着泪水,许久才又道:“阿娇,能不能好好地叫朕看看你?”
听到他说,阿娇这才恍然过来,原来不知何时,她竟把自己罩在了被间。她冷然一笑,没有答话。
刘彻却难得地哀求起来,字字恳切:“娇娇,再让我见你一次,就一次。”
阿娇还是没有应他,良久,他终于低低说:“你放心,朕一定会照顾好髆儿。”
这句话,仿佛又激发出了阿娇最后的怒气。她低低地嘲讽道:“那是陛下的儿子,用不着看我的面子。”
刘彻叫她这句诛心的话打在胸口,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绞尽脑汁想说些什么,阿娇却已经下了逐客令。“陛下,我累了,我们就此别过。”
他剧震之下捂着胸口,看向蒙着被的阿娇。面色苍白,宛如窗外大盛的雪光。
这是最后一面,谁都清楚这是最后一面。
她到底到死都不愿意原谅他。
檀木镂空窗格透射进一殿清冷的光影,他长身只立在殿中。眉目间英武逼人,他眸中懊悔、痛苦混作一起,终于轻轻地走了出去,没有回头。
伴着他离去的脚步声,把这些年的爱恨情仇,一起埋在这个沉静的下午了。
脚步声彻底消失的时候,她终于还是压抑不住自己,低低地哭了起来。
阿娇说不清现在究竟是自己在哭,还是陈后在哭。就好像她同刘彻的问答,她也分不清是她在说还是陈后在说。
或许,正如这次在长门宫中一样。她经历着陈后的往事,为她的喜怒哀悲而牵动心弦。
阿娇挣脱不开,也不想挣开。陈后与她,天然地也存在着一种亲切,她想全身心地感受她所有的情绪。
阿娇一点点地把自己的意识淡没,恍惚间,她感受到了另一缕意识的强大。
眸中的泪光渐渐止住,苦涩悲戚的心绪却未得一点纾解。她听到心底有声音在轻叹,这声音哀伤极了。
终于,她拼尽了所有的力气勉强坐起来下榻。一阵天旋地转间,她死死地咬牙支撑着,才没叫自己跌回榻上。
阿娇不知道陈后想干什么,但是她决不敢打扰她,她静静地缩在一块,看着她的行动。
她好像病了很久,连站起来都花了很久。终于,她勉力走了几步后,轻飘飘地倒在这铺着羊绒的地上,没有发出一点声响。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她也不知道,她只是在地上艰难地往地上爬行着。一寸一寸,不知疲倦地坚持着。
她把心底还不罢休的叹息抛在一边,回忆起从前来。
人都是需要回忆的,尤其是在坠入深渊的时候,更需要从前的回忆来支撑以后的日子。
她被废后,就是靠着这些甜蜜轻快的回忆支撑着自己在长门宫中数着日子活下去,等下去。
终于,她等来了刘彻再一次的盟誓。她信了,她虽然骄纵,然而到底心下是那么地不知世事,那么轻易地对之前的伤口就视而不见。
她以为,能如誓言所说,等到刘彻来迎她出去的那天。
然而,到底没有。
她一天天的消沉下去,等到的不过是卫子夫封后的消息。
她思及至此,只觉心中百味陈杂。心头火辣辣地灼烧着,血脉中戾气翻滚澎湃。
她摔碎了玉佩,再无求生之意。
他来了,他惊慌失措地来了。
于是,她竟然又决定活下去,还是以另一个人的身份。爱一个人,须得多卑微才能低到这样的尘埃里。
汉宫上下,都在陪着他演戏,都在同他把旧日的元后称作李夫人。
她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李妙丽。
她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他更是欲待把她名义上的家人扶成新的卫氏一族。
她又回到了从前万千宠爱在一身的日子,只是她还是不开心。或许,是人就会贪婪的。她已经得到了许多,甚至只要她想,从前的皇后之位唾手可得。
但这些真的是她想要的吗?
她想要的不过,如与她一见如故的才女卓文君诗中所言,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但这在帝王家只是一句惹人发笑的傻话。
于是,她一天天地消瘦下去。
到最后,对刘彻生出满心怨怼,连见也不想见了。
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她终于到了窗边,她竟然萌发出一股自己也惊讶的力量来。她起身推开窗,寒风卷着雪花飘到她的脸上,带起她的衣袂。
于这冰天雪地,她再看一眼这人世间。垂首敛目之下,她整个人都仿佛浸入死寂之中,再无半点生机可言
她终于轰然倒地,撞倒了什么。殿内噼里啪啦地发出一阵叫人心惊的声音来,她合上眼帘,连看也懒得看。
一阵急切的呼喊声和掉落在她手上脸上的冰凉的泪水,把她唤醒。她就着光影最后看向的是儿子,她同刘彻的儿子。
她歉疚地对孩子微微一笑,这次终于连说话的力气也完完全全地失去了。
身体好像越来越重,又好像越来越轻。
她像一朵雪花趁着风,轻盈而去。
她好像在这天地间飘荡了很久很久,才终于落在树梢之上。
熟悉的颠簸又回到她的身下,于是,珍珠一样的泪珠滚湿了她的发间。阿娇知道,她从梦中醒来了。
只是萦绕在心间的悲伤情绪久久不散,她沉浸在其间,不肯睁开眸子。
雪舞轻轻地拿帕子来为她拭泪珠,她幽幽睁开眼眸,偏开头让泪滑落。轻轻地问:“到哪了?”
“小姐,刚过霸陵。”
雪舞很快就回答了她,阿娇却心间一震。
霸陵,原来是霸陵,陈后埋骨之处。
她轻轻地出了口气,只觉得心下微痛,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只把眼睛微微扫向水罐,雪舞会意,取了只陶瓷碗来,倒了小半碗递给阿娇。
阿娇轻轻地抿一口清冽的水,又沉默许久,心间黯然的情绪终于止住了许多。
她合上眼帘,还躺下去。“雪舞,我还想听你刚刚没有说完的故事。”
雪舞咽了下口水,望向阿娇,见她已经合上眼幕。略把思绪整理一下,又说起了刚刚没有说完的故事。
“那个少年,唬了一跳,面上却还不肯认怂,上前来说”
她一边说,到底忍不住略微分了点神,看向安然的阿娇。
主人实在是美的叫人心惊,对,就是心惊。很少有女子见她后不自卑于自己的容颜,从而生出嫉妒来。
然而她在梦中竟然幽咽起来,那样地难过,又那样地无助。原来,纵使高高在上如她,也是有着难以言说的伤心。
只是,这份伤心到底是什么呢?
“他好傻啊。”阿娇时不时会加进来一句评论,她嫣然轻笑间,似乎那个梦中哭的喘不过气的人竟不是她。
“是啊。”雪舞轻轻笑道,又接着说起后面的故事。“但是傻的也有点可爱,所以”
轻轻的说笑声在这雪地间,遇风即散。(。)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之贵,缘何至此?()
在雪舞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一多半。马车终于到了长陵,汉高祖刘邦的陵墓所在。
长陵,坐落在咸阳原的南部,居高临下。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壮观的九嵕山,秦川故道穿逾原下。
高祖是第一个以布衣提三尺剑有天下的开国之君,虽说总为后人诟病他的无赖流氓。但不可否认,到底是他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建汉于长安。
高祖于称帝的第二年开始建长陵,陵园仿长安而建。高祖生前迁徙大姓和贵戚之家在陵邑中,让其侍奉陵园,陵邑户口多达五万多。更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死后也多陪葬在长陵。加之又以精兵拱卫,免以纳税。
所以长陵陵园守卫森严,但长陵几里外却是一片朱檐彩栋、车马人熙的繁华景象。
天色眼看已临黄昏,竹歌便问过阿娇,要寻客栈住下。
长陵繁荣,自然比不得骊山的萧条。竹歌一家一家去问,好容易才找着一家还剩一家上房的客栈,便只得住下。
老板娘很是和善,叫伙计牵了马去后院,又再三说寻个小榻上抱一床被褥来,不用担心。听闻她们是返乡祭祖的,因笑道:“现在生意这么好,也是因为到了这年边,祭祖所至。”
迁徙至此的大姓和贵戚,子生孙,孙又生子。各房各支,分散开去,自去过活的多了去了。加之埋骨在此的功臣之后,到了年边,纷纷来次祭祖,叫本就繁华的长陵人潮滚滚。
阿娇只微微点头听她说来,到了客房也颇为整洁就付了房钱住下。没多时,老板娘使唤人把桌子挪走,放了一张榻。
三个人略作休息,便下楼去预备用晚饭。但小客栈厨下人手不足,阿娇见堂中等着的客人还挺多,就提议出去找个酒楼用晚饭。
她说什么,竹歌同雪舞自然是没有半个不字的。
出了客栈,正值黄昏。寒风掠过,凉意四起。但灯火已经点点燃起,望之叫人觉出了几分暖意。
几个人便信步走着,阿娇出了宫后虽入民间,过的却是闭门不出的农家生活。
所以于汉代民间到底没有太深的了解,颇为好奇地四处走走转。等到这般闲庭信步地找到一处酒楼时,橘红色的夕阳已然沉沉落去,远山如黛,万影婆娑。
店小二正在门口迎来送往,见阿娇几个要进店,上前热情道:“夫人,里边请,里边请。”
阿娇点点头,正要进去。却忽然从旁边闪出一个白袍男子,看模样至多不过弱冠之年,生的十分文弱。他一把拦住阿娇的去路,高深莫测地说:“这位夫人,印堂发黑,只怕有血光之灾。”
“噗”,阿娇听着怎么听怎么逗的这句台词,一个没忍住笑了起来,曼声道:“那依先生高见呢?”
白袍男子听着阿娇的讥笑也不以为意,竟真的似模似样地掐算起来。店小二却不耐烦起来,上前推搡起他:“去去去,来一个客人你就来这招。快走吧,快走。”
阿娇忍俊不禁,叫竹歌拿半吊钱给他谢过他的相面。他却皱着眉头,连声说不可能啊,竟对递上来的钱视若无睹。
店小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