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效犬马之劳。”阚泽闻言神色一肃,而后深深对着刘璋行礼了一次,说道。
“好,孤王准备了舟船,先生可顺江而下,直达江东。”刘璋闻言脸上露出了喜色,很是体贴道。
“多谢大王。”阚泽拜谢道。因为事情紧急,阚泽也没有与刘璋多客气,继续说了一些话后,阚泽就告辞离开了。
阚泽离开之后,刘璋也收敛了笑容,转过身躯来看向了北方,他为汉室宗亲,但这一次却是不得不为了自卫,而拿起屠刀,与刘冯干上一场了。
“自从父王受封为益州牧的时候,孤王这一脉就扎根在了这蜀中了,坐拥山川险要之地,孤王自认为远离中原战乱,做一方安稳诸侯。因为偏安一隅,以至于让天下诸侯轻视。而今刘冯斩杀刘磐,灭诸侯王。孤王就要让刘冯知道,孤王也不是软弱可欺的,有道是羊急了还要撞人,更何况孤王这个坐拥十万精兵,麾下百万之众的一方诸侯王了。”刘璋深呼吸了一口气,朝着北方说道。
随着一字字的说出,刘璋身上的气势仿佛是节节攀升,说到最后刘璋仿佛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刚猛异常。
刘璋也憋屈啊,被天下诸侯看轻,他也想雄起啊。哪有男人不喜欢金戈铁马的啊,但是始终没有机会。
这一次正好借着天下诸侯攻打汉室的机会,乘机探出利爪,发出精兵,以使他蜀王之名,名扬海内。
这么一想,刘璋居然有些入戏了,眼神更加生猛了起来,仿佛自己正指挥着十万大军,驰骋沙场。
随着刘璋的入伙,天下诸侯之中的阵容终于完善了。蜀中刘璋,江东孙策,中原曹操,河北袁绍,关中马腾,韩遂等等。
各仗雄兵,各有威势,企图共灭汉室,同分天下。而汉室也为这种变化,加紧准备。
武略四年,二月十三。
曹操发布檄文传召天下,以汉室失德,皇太子刘冯凶猛不似人主,必祸害天下为名,号召诸侯起兵□□汉室。
三日后,曹操,袁绍,马腾,韩遂,刘璋,孙策等大小诸侯齐齐起兵,挥兵攻打汉室。
天下大乱。
第八百七十三章 挖坟,鞭尸(1)
第八百七十三章挖坟,鞭尸
武略四年,二月十三,曹操向天下发布檄文,二月十六,天下诸侯各自进兵。
首先是曹操起十五万精兵攻打豫州,许县。其次是袁绍起兵二十万,其中分十万精兵以攻打虎牢关,以主力十万精兵与曹操一起合围许县。
孙策屯兵公安,虎视江陵,并分神往蜀中,关注蜀中刘璋的消息。而蜀中刘璋以吴懿为帅,郑度,黄权为军师,张任,严颜为将,发兵五万向北攻打汉中。
最后是马腾,韩遂等九路诸侯在钟繇的协调下,陈兵二十五万人,进攻潼关。
天下大乱,真正的天下大乱。
正所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周氏大衰,从此春秋时代开启了。今汉也有群雄讨董,而汉室大衰。
而今再一次群雄迭起,共讨天下共主,这个天下会去向何方,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看清楚。
或是群雄混战,重回战国,而后绵延数百年的战争开始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这一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洛阳城中一切如常,车水马龙非常的热闹。毕竟曹操檄文,也不可能立刻传入洛阳,百姓们知道还需要一点时间。
不过,宫中却是已经先收到了消息。
不仅是檄文,还有各地守将们发来的表文,许县的董承,徐庶,虎牢关的赵云,潼关的霍峻,汉中的庞统,江陵的鲁肃等等。
天下烽火起,直逼汉室啊。
宫中,德阳殿内,天子刘协为了此事,紧急召见了皇太子,王上大将军刘冯,三公九卿,以商议。
“朕的皇太子明明是力挽狂澜,匡扶社稷。在曹操的口中,反而成了凶暴小人,不似人君之相了,真是气死朕了。”
屏风前,御座上,刘协身着天子冕服,头戴天子冕冠,本是相当有威仪雍容的,但是此刻却是破口大喝,使得头上珠串乱晃,显得非常的凌乱。
而起因则是刘协身前案上的一卷竹简,这正是曹操的檄文。
刘协自己性情稳重,吃过苦啊,也能忍,曹操说他什么他都能忍下,但是关键的是,曹操的这檄文却是直扑刘冯,明明是天赐麟儿,振兴了汉室,但在曹操的口中反而成了奸佞小人了,这如何不让刘协气愤。
刘冯自己到是没什么所谓,檄文什么的都是纸老虎,只要攻破了曹操,大破群雄,一统汉室,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那时候曹操就成了反叛者了,是以,檄文内写的什么,刘冯都不会介意。不过看着刘协为了他而气愤如此,刘冯的心中不由升起了许多的暖意。
不过当务之急,不是与这檄文较劲的时候啊,还是该想想怎么对付天下群雄吧。想着,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举拳说道:“父皇,而今天下动荡,诸侯势大,汉室倾覆在即,还是该考虑一下对策较好。”
“陛下,大将军所言正是。”目前朝中最有地位,也同样是外戚身份的伏完也举拳响应刘冯道。
第八百七十三章 挖坟,鞭尸(2)
“那诸卿以为如何?”刘协闻言不由深呼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问道。
“诸侯从四面进攻,我们不可能同时出兵攻打四方,考虑的应该是何方守,何方进攻。儿臣以为目前的情况下,应该是以蜀中作为第一个目标,毕竟蜀中有李严在。而其余地方先镇守,以观局势变化。”
刘冯心中早已经有腹稿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藏着,首先出声道。
“嗯。”刘协闻言也觉得很合理,点了点头说道。但紧接着,刘协又问道:“目前董承,徐庶,鲁肃,庞统,赵云,霍峻,马忠各守关隘,城池,拒挡一方。不知目前洛阳城中,还能调动多少兵马?”
目前汉室四面布局,刘协只知道目前汉室精兵大概在十万到十一万之间,其余的都比较模糊了。因为刘协一力交给了刘冯这个王上大将军处置了。
“回禀父皇,目前洛阳城中还有魏延,王平,董盖,张横等四路二万四千精兵。”刘冯回禀道。
“这,是不是太薄弱了一些?”刘协闻言顿时小吃了一惊,说道。现在天下诸侯起兵了,曹操袁绍就有三十万兵马,孙策数万精兵,刘璋五万,关中群雄二十五万,加起来足有七八十万,而且大多数诸侯都还留有余力。他们十万精兵防御四方已经差不多极限了,还要反攻。这一万八千人反攻,这太不靠谱了。”
“朕立刻下诏,各地畜养精兵如何?”紧接着刘协问道。
“不能啊。先不说就因为黄巾之乱的时候,就是先帝下令各地郡守,刺史畜养精兵,是以诸侯坐大。就说就算是畜养了精兵,怕也是一时间难以派上用场。若是情势不出儿臣所料,洛阳城中的这二万四千精兵足够了。”刘冯闻言摇了摇头,一脸的自信道。
“那就依皇儿所言,先观蜀中成败。”刘协闻言心下吃了一惊,也想起了灵帝时候,下令州郡募兵,导致诸侯坐大的前车之鉴,顿时打消了念头,说道。
“父皇当先下诏,把天下群雄各自罢官免爵,另外,发掘袁氏,曹氏,以及各路诸侯的祖坟,拉出来鞭尸。以示决裂之决心,从此后,天下再无诸侯,只有叛逆。另外,发布诏书抚慰各地守将,以示朝中信任。”刘冯沉吟了片刻后,说道。
“立刻传召。”刘协点了点头,而后命了尚书令蒋琬道。
“诺。”蒋琬应诺道。
不久后,朝会退散了。刘冯一个人回到了东宫,东宫,宫墙上,刘冯面向西南,眺望蜀中。
庞士元啊,孤都有些迫不及待尽起洛阳之兵,向西大破马腾,韩遂,攻占长安了,你也别让孤失望,定要叫刘璋好看。
与此同时,随着刘协的诏书,曹氏,袁绍有在汉室地界内的坟墓,全部不开启,发尸鞭尸,以示天下。
天下群雄并起,以檄文陈述刘冯之暴虐。而刘冯还击以发觉袁氏,曹氏之坟墓,鞭尸以示刚硬。
消息传遍天下,曹操,袁绍之兵更加凶猛,汉室与天下诸侯的矛盾更进一步的激发了。
第八百七十四章 蜀中大战起(1)
第八百七十四章蜀中大战起
成都城,因为最近几个月,刘璋都在加紧调动兵马,训练精兵。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在整个蜀中蔓延。成都城,也不似以前那般协和,仿佛世外桃园一般了。
到了刘璋响应曹操的号召,也发布了檄文之后。成都城内外,就更加不同寻常了,仿佛有杀气弥漫。
成都城外,集合了吴懿,严颜,张任等猛将,以及五万精兵,营帐林立,气势也非常的不凡。
毕竟也是一方诸侯啊,虽然刘璋不堪,但是帐下将军还是不错的。其总体军势其实与张鲁差不多,为天下二流。
此刻,其中一座大营,校场内。五万大军林立,士卒们披甲持矛,虎视前方,也有精兵气势。
这五万大军的最前方,立着十员将领,其余倒也寻常,不过其中三人却是不寻常。其中一人身披金甲,身后墨绿色披风,手持丈二长刀,胯下一匹黄色健马,气势非常雄健。
这就是蜀中老将,严颜。此刻老将军帐下健马不断的踱步,显得躁动不安,而老将军却是稳坐泰山,眼中精芒爆闪,一脸的雄健。
另外一人则比较年轻,二三十岁而已,不过身上的威势,却是非常强健,不输给严颜。此人也是身披金甲,手持一杆丈五长枪,胯下为一匹白马。
此人正是蜀中名将,留下赫赫有名的忠臣不事二主,拒绝了刘备招降的张任。
此刻张任目光平静,非常的沉稳,偶有精芒闪现,杀机盈天。
最后一人也是持枪立马,强健非常。正是蜀中名将吴懿。相比严颜,张任,吴懿则要平静沉默很多了,显得寻常甚至是平庸。但是吴懿在蜀中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也是常胜将军,这一次领兵厮杀,也是吴懿为主帅,其中厉害,可见一斑。
他们三人是在场将军之中,气势最为突出,最为雄健的人物。他们帐下的精兵相貌,也是与众不同,不类凡俗。
若说蜀中军势在天下只是二流,那么其余人都是二三流,而这三位将军帐下精兵,则是第一流。
他们的前方立着一座点将台,点将台上立着数人,其中一人身穿王者冕服,王者冕冠,颇有气势。
此人正是刘璋,其余是黄权,郑度,张松等人。
今日乃是点将出征的日子,刘璋环视了一下下方的军队,想着出兵汉中,夺回蜀中屏障,顿时胸中热血沸腾了起来。
“这场战争,孤王没有别的野心。只求汉中而已,诸将士可愿为孤王取之?”刘璋深呼吸了一口气,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大喝道。
“汉中乃蜀中屏障,不得汉中,蜀中不振。末将早想驱赶庞统,为大王取之了。”首先响应刘璋的就是老将军严颜,只见严颜一手持刀,一手持着马缰,昂头而视刘璋。
“好,老将军雄壮。”刘璋虽然不懂兵,但却能察觉到谁人更加健壮一些,听说汉室有老将黄忠,孤王也有老将严颜,可匹敌之。当即,刘璋大喝了一声,为严颜壮势。
第八百七十四章 蜀中大战起(2)
“末将愿为大王取之。”随着严颜表态,其余将军也是大喝了一声,道。
“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