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全能者-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两种豆腐中,老嫩程度各有不一。至于说有没有把黄豆的皮去掉用纯豆瓣做成的豆腐,很抱歉,一个都没有。许广陵一开始是失望,但很快地,稍微想了想,也就释然了。
把无伤大雅的豆皮一点一点地去掉?谁家如果这么做豆腐,估计还没等开张就已经破产了。
另外,对黄豆精心地挑选,把所有坏的、劣质的豆子都挑出去,只留下全是良好的豆子做豆腐,这同样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或者说,对于普通的商业化生产,这不可能。
换言之,在这种摊子上,根本就不要指望能够买到那种所谓的“优质”的豆腐。想吃那种,惟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做。
但是这些豆腐是不是就不需要挑选了呢?
很显然不是。
从黄豆到豆腐的过程中,有很多个要素都是很关键的。
最开始是黄豆的选择,这是最重要的一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选用的黄豆不好,那也别指望做出的豆腐能有多好。另外,卖家是不在乎这黄豆到底是新豆还是陈豆的,别说陈豆了,就是陈上十年,都无所谓,只要做出的豆腐多就可以了。
而买家的想法显然不是这样的。
选了豆子,然后是浸泡,浸泡的水是一个问题,但可以忽略,因为无法对这一环节作高要求,其次浸泡的时间长短,很影响最终豆腐的质量,然后是把浸泡过的豆子磨成豆浆,这又是一个重要环节。
是用那种土式的石磨人工来磨,还是用现代化的自动打磨机磨?
两种加工,做出的豆腐差别很大!
然后还有卤水的选择、点卤的时间、点卤时的火候控制、卤水加入的多少……
许许多多的相关知识在许广陵脑海里闪过,从黄豆到豆腐,这整个过程中的一整套工序,每一个环节中的要求、差异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许广陵发现他是清清楚楚,其间决无任何一点可能存在含糊的地方,用华夏民间那句老话说,真是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
然而稍微理智一点地想想,又或者说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看此事,这里面那么多的知识和讲究,那真是太复杂太复杂了,一个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这个行当里的这些东西都掌握到通透?
几十年不说,几年总是需要的吧?
但是现在,许广陵发现他对这些东西,是了如指掌,继“土豆鉴别专家”之后,他现在似乎又可以挂名“豆腐制作及鉴别专家”了。对的,没错,除了鉴别之外,还有制作。
许广陵毫不怀疑,此时,只要给他需要的原料和工具,他就可以做出最好的豆腐来。
不是优质。
是“最好”!
一时间,许广陵再次地茫然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夜过去,他似乎并没有像昨晚想象的那样被什么异种生物给夺体,他还是他,他的思维、他的记忆、他的情感,这一切都告诉他,他确实还是许广陵。
然而,又确实不一样了,非常不一样!
他的脑海里,多了很多东西,很多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的、闻所未闻的东西。不止如此,便连身体,都仿佛带上了一些特别的本能,比如说之前在家里时随手抛的土豆,又比如说刚才在土豆摊上时那随手的挑捡。
再看看吧,还是那句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许广陵轻轻叹息了一声,开始买豆腐。刚才一路走过,这排摊上一共九家豆腐的优劣已经尽数收入心中了。
九家摊子,其中六家的豆腐用的是陈年黄豆,而这六家里有一家用的黄豆特别陈,至少是放了三年以上!而在三家新豆的摊子,有一家做豆腐的手艺不怎么样,糟蹋了好黄豆。
另外这九家摊子,其中八家研磨黄豆用的是打磨机,只有一家是用的石磨。
庆幸的是,用石磨的那家,是用新豆的三家之一,也是做豆腐手艺比较老道的摊子之一,换言之,那个摊子上的不是优质豆腐,但已经是这九家摊子里、这个菜市场里最好的豆腐了,估计也是这整座城市中最好的豆腐。
而那个摊子,就是许广陵之前经过的第一家。
也就是说,他现在需要再倒回去。
买完豆腐,许广陵破天荒第一次地没有拎着东西就走,而是问起了摊主,一个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大娘,因为心里真的是很好奇:“大娘,我看你这摊上的豆腐比较地道,这样做的成本是不是会高一点,不太划算?”
应该很少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而且是新顾客。
尤其,这还是一个识货的新顾客。
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有许广陵脸嫩、嘴甜,招喜欢的原因,总之摊主很高兴的样子,甚至有点神采飞扬:“小伙子你说对了,我家豆腐是纯手工的,老字号了!好多老街坊们就认我家,我家的卖完了他们才会去别家买。小伙子你需不需要腐竹?我家也有,都不够卖的!”
许广陵本来没打算买腐竹的,他以前似乎也从来没买过这种东西,但这时,他要了二斤。
果然应该是不够卖的,腐竹居然收在摊后,都没有拿出来!
“小伙子算你便宜点,五毛零头不要了,下次还来我家买啊!”大娘真的很热情。
“一定。”许广陵点头。
待走出这列摊子,许广陵低头,凑近,看了看又嗅了嗅袋中的腐竹,果然和那个摊上的豆腐一样地道。如果那个摊子真是“老字号”的话,这样的腐竹也确实不愁卖。识货的人总是有的!
而在大片的不地道中,发现了一家地道的,那想必立即就认准这家了。
就以许广陵来说,如果他以后还到这个菜市场来买豆腐,估计就不会再一个一个摊子地挑选辨识,而是直接就奔这个摊位来了。
土豆,豆腐,蘑菇。
昨天梦里“九品白玉羹”用到的三样材料,也是许广陵现在无比了解的三样材料,而至于其它的东西,许广陵的了解没有变化,还是和以前一样多。
不过也略微有点不一样。
比如说红薯,虽然梦里没有涉及到红薯,但因为触类旁通的原因,许广陵感觉,他对红薯的了解,应该就比土豆要差上那么一点点。
涉及到的三样材料已经买了两样,还只剩下一样蘑菇。
不过对剩下的这一样,许广陵不抱乐观的态度。
第10章 鉴天镜初体验()
卖蘑菇的摊子不像卖土豆和卖豆腐那样整片整排的都是,而是零零散散的,这里一摊,那里一摊,杂乱地分布在菜市场的好些角落。
许广陵不急不躁,又兼这是今天要买的最后一样东西了,所以甚是有耐心地逛遍了整个菜市场,把所有卖蘑菇的摊子都视察了个遍。而结果么,也果如他之前预想的那样。
不太乐观!
这些蘑菇,大部分都是大棚栽植的。
大棚栽植的东西不是不好,排除掉商家考虑的高产高效易管理成本低等最大优势,单纯从买家的立场来说,大棚栽植的东西,也是有好多有优点的,比如说干净、卫生、养眼,甚至于可口等。
但是蘑菇不一样。
蘑菇要吃的,主要就是一个鲜,而“大棚产”,只要挂上这三个字,所谓的鲜便已经失去七七八八了。再加上,商家为了成本考虑,那些蘑菇的培养料,基本都是最廉价的东西。
所以转了一圈蘑菇摊,许广陵是大摇其头。
之前逛土豆摊时,还有对某家土豆“一股臭味”的评价,但这时,许广陵连这评价都省了。“并不是针对谁,我只想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网络上的这句话不期然地浮现在许广陵的脑海里。
这里面还有一个关节必须要提一下,那就是以前许广陵是经常买蘑菇吃的,不能说频繁,但一周基本上至少也有一次。而那时他买的是什么呢?就是刚才看的这些蘑菇。
此时想及,顿时有一种不堪之感。
啧!
毁了,毁了,以后蘑菇估计是吃不成了!
昨天梦里的蘑菇,那种叫鸡腿菇的东西,摊上也有卖的,但外观完全不一样,大大的蘑菇杆,甚至是独杆,而基本没有帽子。这甚至让许广陵都有点怀疑,这两种鸡腿菇,是同一种东西么?
虽然一个是野生,一个是人工培植,但差别不应该这么大吧?这根本就是小猫咪养成了大熊猫,虽然都有个猫,但两者完全不一样好不好,串种了又或者是变异了呀我的哥!
好在,还是有一些野生蘑菇的。
那应该是来自于郊外农家的零星采摘。
不过野生并不意味着就是好的,许广陵之前只是随便看了看,就发现了采摘太晚、采摘太早、生长地脏乱、品相太差等种种弊端,另外,那很多蘑菇许广陵是不认识的。
据说不少野生蘑菇有毒,但在菜市场里买应该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虽然不认识,许广陵还是找了其中看起来质地较为不错的一家,打算带点回去。
“多少钱一斤?”许广陵问。
“小哥你要多少?”摊主问。这位摊主是那种所谓的二类典型卖家形象,一类典型是那种精明精明的,二类典型么,就是看起来憨厚憨厚的,但其实这类人比第一类人还要精,贼精,可以算是一类典型的进化版。
“我不要多,就半斤。”
“一百八一斤,小哥你要半斤的话,算你八十。”摊主道。
多少?
许广陵还以为是听错了,但这面对面的,当然不致于听错。是野生蘑菇就这么贵,还是这个摊主在宰他呢?但就算摊主宰他的话,也不致于要价太离谱吧?
那事实可能就是野生的蘑菇价格确实比较贵。
平菇两块到三块一斤,贵的时候可能四块五块,便宜的时候也有掉渣到一块的;香菇五块八块一斤,通常是八块,个头小品相不太好的五块;口蘑六块八块十块十二十六二十一斤,视季节及地区有较大差异,其它金针菇鸡腿菇什么的大抵也都是这个价位。
菜市场上的蘑菇或者说食用菌,基本也就是这几样,全国都差不多一个模子。而价位么,十元每斤算是个门槛,罕有超过,超过的话就有点贵了。
而这个,一百八一斤。
许广陵必须说,他开了眼界,又或者说,打开了新世界。
称了半斤,付了八十。
袋子入手里,许广陵笑了笑。连掂一下都不用,某种极其熟悉的感觉便告诉他,四两,不多不少!而有过之前在土豆摊上的经历,不需再验证,许广陵便已经相信这感觉。
没说什么,转身离去。
180一斤,半斤,180÷2,=90,四两,180÷10x4,=72。
摊主刚才厚道地要了他八十。
嗯,这位摊主的数学确实不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一点可以确认了。
另外,许广陵还怀疑摊主有选修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当然更可能是生活中不学自通,让人纵使发现真相也有点夹缠。虽然称量上略有点不足,少了些斤两,但我不是便宜了你十块么?(一脸无辜。)
买了一次蘑菇,开了两次见识。
嗯,这八十块花得值。
要买的东西已经买完,可以回去了。
而在回去的路上,许广陵还沉浸在奇妙的体验里。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