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全知全能者 >

第491部分

全知全能者-第491部分

小说: 全知全能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他自己所开发的阵,也是前世所会唯一的一个阵,他的掌握,是大宗级别的。

    能够,但没必要,也不可以。

    他自己不需要用。

    这一世,他不会再用“元气灵气”渗浸的方式,加速自己的修行。

    甚至连身体的这资质,他都没打算改善,或者说,至少不会用他的超绝能力来改善,要不然,每天与天地的“共体”,早就把这具身体中平的资质改易为完美了。

    就是完美。

    而不是上佳、极品什么的。

    既然是路漫漫长求索,那自然是要多体验一下不同的境况。

    一座山,第一次已经是坐缆车上去了,第二次么,找一个迂回的山道自己走上去,多看看不同的风景,才算不亏。

    许同辉暂时也不太需要。

    这个世界的修行体系,人阶、地阶、天阶的划分很有意思,或者说,这个命名本身,就是“道”。

    人阶,重在自我修炼,无需外求。

    地阶,则必须依赖“地”。没有“地”也可以,但那需要的时间就会很漫长了。

    不过这个目前来说距离还远,不管是距离许同辉还是许广陵,都远,至于田浩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暂时不需要考虑。

    还有一点,就是假如真的摆出聚元聚灵阵来,许广陵不确定这个郡城中有没有人能感知到。

    可能有,可能没有。

    可能只有一两个,也可能很多。

    既然存在不确定因素,那自然是不需要考虑了,否则一旦这事被外界知晓,影响太大,大到弄不好他要直接开大,那就太滑稽了。

    所以这一世,注定很久的时间内,它都会被束之高阁。

    心有干将与莫邪,手中只持扫帚舞。太阿龙泉俱入匣,一根竹枝作山杖。

    这一世,很多时候,他都只会是这样。

    倒也算……别开生面吧……

    吃完了早饭,田浩去郡守府报道去了,今后的好长一段时间,他应该都是早出晚归。

    不需要入山,也不需开摊,许同辉顿时就没事干了,跟在许广陵身边。——其实他本来也就是这职责。

    “许叔,你会木工不?”在院子里转了会,许广陵忽然这般地问许同辉。

    “木……木工?”许同辉一头雾水。

    “就是做个凳子桌子床啊以及其它的家具什么的。”许广陵道。

    这下许同辉不是一头雾水了,而是一脸懵逼。

    “看来你是不会。”许广陵摇摇头。

    “少爷,我可以学!”许同辉积极表现。

    “等你学会黄花菜都凉了。”

    在前世的一些地方习俗上,黄花菜是红白喜事宴席的最后一道菜,也是大菜,黄花菜炖肉,虽然都是寻常材料,但做好了其实很好吃的。

    当初老师给他的那个御厨菜单上,就有这道菜。

    许广陵教给田浩的几个菜式中,也有这道菜,当然不是黄花菜炖猪肉,而是干菜+鲜肉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由他自己摸索。

    其它的几个菜式也都是这样。

    就看田浩的用心及能力程度了,他在这几道菜上所达到的高度,大体也是许广陵日后授予他修行的高度。

    这个世界许广陵暂时还没发现黄花菜,就算别的地方有,也未必叫这个名字,所以说完这句话后,他又对许同辉说道:“渴了再挖井,等井挖好,人都渴死了,看来这件事上是指望不上你了。”

    “少爷,要挖井的话很快的,我一顿饭的时间就能挖好!”许同辉有点皮地说道,也有点小委曲。

    不会木工是他的错喽?

    是!

    “我们去街上转转,卖家具的地方,看能不能弄点工具来。”许广陵说道。

    卖家具的地方是有的,但卖工具的没有,经过许同辉的交涉,两人等了半天,让其中一个卖家回家拿回了自己的全套工具,代价是加了不少水分的银两。

    “少爷,需要什么家具,我们直接买不就行了?”

    返回大院的路上,许同辉说道。

    这等小小银两他已经不放在眼里了,昨天,郡守府那边直接送了一千两过来,还说只是暂时供这边手头零花用的,让许同辉和田浩两人眼都直了。

    “我需要的东西,没法买。”

    许同辉闭嘴了。

    这一趟出来买的,还有纸和笔。

    各种纸,各种笔。

    回到大院,许广陵先是开始画图。

    躺椅,也是摇椅。

    架在大树上的木屋。

    游泳池,浴室,卫生间,水塔。

    如此等等,一系列的生活用具及设施安排。

    许广陵画着。

    许同辉在一边看着,画好一张他便拿过一张仔细看,然后就又开始目瞪口呆了。

    这些林林总总,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少爷真是……

    好在,他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了。

    

第57章 真诠() 
凭君欲问修行事,大半皆在食睡中。

    食,是给身体以补充,睡,是让身体得以调整。

    食,是“阳”,睡,是“阴”。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阳阴协作中,身体才能够新陈代谢,或者说推陈出新。

    当年入室为弟子,老师闲话道真诠。

    不语千玄和万妙,只说饮食与睡眠。

    这是基础。

    任何欲绕过基础而图凌云直上者,都是空中楼阁,都是水中月镜中花,再美轮美奂,也如梦幻泡影。

    到得头来,终是一场空。

    也因此,哪怕老人身为一代医之大宗,并自诩为千年第一神医,当初还是抱憾归隐,其振兴中医的心愿,也只是堪堪实现了一小半。

    因为他发现,中医的基础太难了,在当时的文明生态下,想大面积普及,根本也是一种空中楼阁。

    他教出了一个弟子,这个弟子成了御医。

    他教出了第二个弟子,这个弟子成了御医。

    他教出了第三个弟子,这个弟子还是成了御医。

    御医没有什么错,老人自己就是御医出身,但当一个又一个的弟子都走了上层路线之后,老人终于发现,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就算他再教出十个八个弟子,最终的结果也还会是如此。

    于是老人悟了。

    他没有办法振兴中医,他最多只能做到对中医“救亡图存”。

    他想起小时候。

    老人不止是为地主家放过羊,也为地主家种过田。

    地主家有很多田,水田,通过地头的沟渠放水。

    有一年大旱,河里根本没有水,于是沟渠里也没有水,后来终于下了雨,河里有点水了,地主雇人拼命地把河里的水用桶啊盆地倾倒在沟渠里,然后水就沿着这个沟渠一路向前。

    水田连着沟渠,得以灌溉。

    但那个雨量还是太少了,不够,地主的田地,那一次,只有不到三成得到灌溉。

    其它的田地,还是只能凭天上降的那点雨。

    而那雨落在田里就像落在干旱的沙漠里,瞬间便没了踪影。

    于中医,老人想过背负。

    做梦都想。

    这是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大医的天然使命,甩都甩不掉。

    医者不止是术,更在于德。术有之,德有之,二者相合才是“道”,而作为医之大宗,这就是他的道。

    术无须论。

    何谓德?

    于医而言,德即仁心,仁心即天下。

    不是一个两个十个百个人的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

    但就像一个人想背负起一座山,而且还是如同昆仑那样的山。

    哪怕再医之大宗,哪怕再千年第一神医,他也终只是人而不是神。也所以,在徒劳地背了几筐山石之后,他抱憾归隐。

    之所以早早地断然归隐,老人当时心里还是存着那么一点点想法——如果他能突破,从大宗迈入大宗师……

    那或许就会迎来一番大不一样的局面。

    不论是对于他自己,还是对于中医。

    当然,后来,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地过去,老人发现,他想多了。

    所以对于中医,他对许广陵说,“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这是豁达吗?

    其实不是。

    只是什么方法都想过,百般手段都用过。

    无用。

    于是只能故作豁达罢了。

    一个老人的大愿和深沉,早已收敛入骨,于是当时的少年所看到的,只是温文尔雅,以及谈笑风生。

    还是后来,好几番的因缘际会之下,那个少年才知道,老人的真正心愿是什么,以及曾经为中医都做过些什么。

    这是“前话”了。

    论基础,食与睡。

    这也会是许广陵这一年间,主要的修行前调整。

    食,就是那个汤饼,田浩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

    之前开摊时,许广陵让田浩和许同辉的对外口号,就是“十全大补草药包”。

    真的是“十全大补”吗?

    真的!

    从某种意义来说,是这样的!

    当然这个世界的药师可能不这么看,如果他们只看那个草药包的话。

    这一味药,真谛在于野味+草药,而不单纯只是草药,如果用君臣佐使的说法,那个草药包所担负的,只是“臣”、“佐”、“使”,真正的“君”,是在那野味。

    草药包,加上野味,这两者合在一起,才构成了这味药。

    但这一点,这个世界的药师能不能看到,真不好说!

    灯下黑,是极有可能的!

    因为那个草药包本身,也是自成一体。

    在彻底地解析出草药包的奥妙之前,许广陵不认为,有几个药师会把目光放在再普通不过毫无可究之处的野味上。

    如果用前世的说法来作简单解释:

    那就是炖煮时,在草药包的作用下,野味中的蛋白质大量地被分解,分解为游离的氨基酸。

    这是第一步,“臣”。

    这些氨基酸中,对身体有大用的部分,被留了下来,而对身体只有小用或根本无用的部分,被进一步地去除,并着油脂及那些分解后的杂质一起,化为残渣。

    这是第二步,“佐”。

    干净的、几乎完全被身体吸收而不会带来多少负担的营养物质,在几味草药的作用下,分补脏腑及全身,各有侧重。

    这是第三步,“使”。

    三步之下,这是一味很普通的,但绝绝对对达到了大宗级别的药物配制。

    理论很简单,实际操作极困难。

    想配制出这味药,并恰到好处,需要几个前提条件:

    一、这是个大宗级别的药师。

    二、这位大宗知道君臣佐使的框架体系。

    三、这位大宗同时也是一位大宗师,并达到了大宗师的第三阶,过了“盈”、“清”、“元”的阶段。

    想配制这味药,需要一二三。

    想完整地解析这味药,依然需要这一二三。

    缺一不可。

    也因此,前世,对这个食,对这个药,对这个食药无瑕一体,两位老人只能是感叹,以及赞不绝口,然后再次感叹。

    特别是章老先生,不无幽怨,“拙言,这个药,我是配不出来了。”

    理论简单得让他一听就懂,于老人而言如三岁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