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全能者-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连“灵药”都没有用上。
因为药性总是太过强烈,在这个方面,药补不如食补,这话肯定是对的。
就这样,一天补一点,不断地补着。
另外,再辅以许广陵站在大宗师的高度重新架设的五指戏等作为修持,两位老人的进步,是明显而巨大的。
最主要的是,他们心诚。
不是诚恳。
而是“惟精惟一”。
心为帅,统一身气血;身为三军,有各种超凡入圣级别手段的辅助,如此,身心双运,又有什么理由不突飞猛进呢?
但就算如此,甚至再加上两位老人一生的定力经验以及大宗层次的总体战力加成,这初阶三级的第一级,也让两位老人走得,煞是辛苦。
远不是顺风顺水那么简单。
其中出现了不少小问题。
好在,在一位大宗师及两位大宗的共同探讨和验证之下,所有的问题都依次解决了。
然后来到第二级,“通”。
这一级,却比第一级简单很多,尤其是陈老先生,那进步简直是顶呱呱的,章老先生同样也并不逊色许多。
再然后,第三级,“润”。
这一级,难度就又上来了,特别特别,对于两位老人而言。
==
感谢“七夜雪烈”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花圈○”的月票捧场。
第602章 噫吁嚱()
有时,一个小老头,或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上楼梯都杠杠的,十来层的楼梯步走上去,腿不酸,腰不疼,气不喘,相反,换一个年轻人来,好不容易走到上面,累得像头死猪一样。
是年轻人身体素质比老年人更差吗?
简单层面可以这么说,但稍内里的层面,年轻人就比老年人优越太多太多了。
还是上面的例子,把那年轻人拖过来强制拉练几天,然后再让他上楼梯,别说十层了,就是五十层、一百层,都可以杠杠的。
然而老年人就不行了。
这就是两者的差距!
简单来说,年轻人因为身体的底子很优厚,所以不太容易注意身体,就如人不得上一次重感冒,不发烧然后头晕目眩天旋地转一次,就不会知道平常的正常状态有多么美好一样。
再加上年轻人务于学业、工作、家庭等等,身劳心累,气血易衰,所以身体健康的下限比较低。
如40/80。
40是即时状态,而80是上限。
老年人呢?一来知道身体的重要,身体会用种种负面的反馈,让他们知道重要,二来,晚年生活稍微安稳平和一点的,都因事务的精简,然后在“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状态下,反而进入身体的“夕阳红”阶段。
如50/60。
他们的即时状态,是可能比年轻人好的,但没办法,上限低啊。
章老先生,陈老先生,两位老人,虽然一是武宗一是医宗,皆擅摄养之道,但终究是如同章老先生自己以前说过的那话,“人力有时而穷”。
能做到让气血不太衰,已经是他们的极致了。
但是其脏腑……
还是不可避免地慢慢“老化”,而其骨骼,也在“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情况下,在日久天长中,一点点地走向僵化。
也许以往,他们自我感觉还算良好。
但许广陵现在的目光,嗯,不用判断,不用推测,就是一眼看过去,直接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由以前的人体健康指数,到现在的总指数、分指数。
气血一项,多少分。
脏腑一项,多少分。
骨骼一项,多少分。
如此等等。
已经可以直接看出来了。
然后他就在观察着两位老人身体的变化,嗯,两个很好的样本。
气血充足,是最先表现于体表的,而后,才会一点一点向内深入,这同样也是修持中的一种碍难,那就是“积蓄”。
就如一个穷光蛋,忽然有钱了。
一些表面上的改变,是会很大的。
不去五块钱的理发部了,要去五十一百的。
不穿五块五十块钱的衣服鞋子了,要穿五百一千一万的。
不吃五块十块钱的盒饭了,去下馆子,要去酒店,一顿至少一百起步的!
如此等等。
所谓钱来如水,钱去如风。
这也是因偶然手段而突然暴富的人,很难收敛财富的原因,那突然而来的财富,要不了多久,就也会“突然”而空。
虽然,并不是很突然。
是他不知道省着用么?
是他不知道开源节流、坐吃山空等等什么的道理么?
不。
他都知道。
仅仅只是做不到而已。
在身体的进益上,也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人身体指数的上限是80,如果这个指数下降到50以下,他稍微锻炼身体,这个指数就很容易升上来了。
升到50是极容易的。
升到60比较容易。
升到70,那就比较难了,需要有不少的讲究。
升到75?很难,或者说,相当难。因为他会感到身体的状态“很好”,不需要锻炼,或者哪怕锻炼了,也是白用工。
升到80?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哪怕升到80了,想再往上,突破上限,那就更是艰难。
普通人是这样,两位老人也不能避免。
所以在两位老人进益的过程中,许广陵经由观察,收获了不少。
关于身体指数在上升的过程中,身体指数的上升曲线,以及心理变化的大概模式。同时,他和两位老人一起,也开发出了不少适用的小手段、小方法。
一级,花费时间最多,也最充实。
二级,花费时间很少,太极高手陈老先生,简直都可以说是“一日略通,二日粗通,三日全通”,章老先生耗时也就是略多一小半而已。
三级,是气血冲刷脏腑,渗透骨骼。
其实,老化也好,僵化也好,它们的根本表现形式,就是“僵”,也就是气血渐渐地难入,而只流于表面,同时,气血本身,也由纯到浊。
牙齿,人的牙齿,可以用来作为一个侧面的说明。
自小时换牙之后,人的牙齿基本上就这样陪伴人一生了,而用牙不健康不卫生的,很容易龋齿,然后去医院补牙。
程度稍微恶劣一点的,牙神经后来就慢慢坏死。
牙是“活”的,是一直处于新陈代谢中的,但为什么,龋齿之后,要修补呢?
甚至有人的牙,坏倒是没坏,还能用,但是坑坑洼洼,这里牙尖多一个小锯齿,那里牙切面有一条小凹槽,如此等等。——为什么?
就因为牙齿质地太过紧密,有新陈代谢,但是这种代谢太过缓慢,而且难以“淋漓尽致”,也就是说,代谢不周全。
人的骨骼,和牙齿比起来,程度要好一些,而且骨骼内部是中空的,它不止是身体的支撑,本身更是极为重要的代谢通道之一,但这条通道,人越老,越阻塞。
越阻塞,便越僵化。
如何破解这个局面呢?
通过充沛的气血,先是“冲开”那些淤塞,使骨骼中最中心的部位,保持流通。然后由最中心向外扩散,一点点地,直到整个骨骼,包括最硬的外层,都被气血一点点渗入。
渗入,就能由僵到柔。
渗入,就能加强代谢以至完成之前无法办到的代谢。
然后让骨骼重新加入人体的大代谢中来,而不是被慢慢地“排挤”出代谢中心。
第一级第二级,两位老人都没有问题。
第一级,他们的完成度是优。
第二级,他们的完成度是极优。
而当来到第三级的时候,许广陵就发现,其进展速度,一下子陡降了下来。就如用电脑下载东西,之前还100/秒呢,结果一下子,到100kb/秒了。
两位老人感觉其实还是良好的,因为他们并不能感受到这种层次的变化。
而将这些看在眼里,许广陵就煞费心思了。
他都在想着,是不是设法配制一些“软骨散”,但那是下下策,而至于上上策么,自然就是他现在做的事情了。
但具体有没有效,以及会有多大效果,许广陵暂时也还不知道。
而就在两位老人日夜勤修五指戏等,脏腑的改善日复一日之际,许广陵的“地作棋盘树作子”,终于初步地,完工了!
==
感谢“时河唯新”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空洞者”的月票捧场。
第603章 风眼()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如一首激昂的短歌,前四句只是引子,中间四句才是核心,末尾六句,则是由核心的情,回归到收束的理。
可以说,这首短短的小诗,不仅是内容,单从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也是相当可圈可点的。
前段时间,许广陵看到章老先生抄写了这首诗,然后陈老先生用他那极好看的毛笔字,书了一个条幅挂在他的帐篷中。
对,帐篷中。
两位老人包括许广陵等的正式居室一直都还没有建,他们都是住的帐篷。
当然不是因为麻烦,而是暂时来说,就近荷塘而搭的简易帐篷,比什么都好。住什么不重要,住在哪里,才是关键!
不过除了荷塘,山中还有好些地方值得两位老人留连。
其实山本来是没有什么好看的,但经过许广陵水一引,树一种,整个山,似乎顿时就“活”了过来,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都各有其不同的意趣。
尤其,他们的“山庄”还没有建呢,暂时还处于极粗疏的阶段。
而留连于不同地点,把玩着各个不同的风光,并盘算着怎么因地制宜,开辟山水、架建屋室之类的,也成了两位老人锻炼之余,日常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这一日,在几亩已经移栽约有半个月左右的宽敞松林中,两位老人完成了锻炼及切磋之后,正准备四处走走时,陈老先生诧异地抬起头来,然后道:“起风了?”
他刚才感觉不远处的一棵松树梢,好像动了一下。
而在这之前,好像一直是风和日丽、林木清阴的。
“没有吧?”章老先生闻言,也看看了树梢,看了看近处的,又看了看远处的,“纹丝不动的,哪来的风。”
但这话才刚说完,他就愣了一下。
因为他也感觉,有几颗树的树梢,好像动了一下?
然而很奇怪,明明是一整排的树,刚才……有的树梢动了,有的树梢没有动?
这什么风?
接下来,两位老人居然全都微仰着头,站在那里,看着树梢。
树梢又不动了。
不,好像它们从来就没有动过。
“总不能我们两个老家伙全都中暑了,出现幻觉了吧?”看了足有两三分钟,也依然没发现有丝毫风吹草动的章老先生,怪异笑说道。
陈老先生也是又觉怪异又觉好笑,摇摇头,对老伙计道:“走吧!”
就在这话说完,准备走出松林之际,下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