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田女-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正道把时间跟精力投入到副业上去的。
招弟只能自己做,至少她不怕没销路,自产自销就解决了。但是,现在摆在她跟前的就是:没地、没人!(未完待续。)
98、压面机()
晚上看着把周长泰他们的晚饭送过去后,招弟就回了家。
店里上了轨道,每天都是重复一样的事情,所以只要她把事情安排下去就可以放手了。
招弟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感觉自己相当于混上了一个小白领的工作,早上上班,下午下班。工作也不算太累,只是操的心多些,可是跟以前比起来,那是幸福的想上天,劳心总好过劳力啊!
没有真正体会过没有先进生产工具下的农活的人,是不会懂那种抱着“要是一辈子都这样土里刨食还不如死了算了”的想法,却明白这只是负气的抱怨依然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干活的无奈的。
自己现在这样,大概也能勉勉强强算是靠着知识改变了命运吧?
自从请了王婶儿分担家务后,她们就只需要弄饭了,也就不需要象以前那样走路都是一溜小跑,生怕浪费了一点时间。
招弟拐到砖窑那边去接人,现在,都是来弟盼弟带着小宝天天在这边,一边挣钱一边玩。这里的小孩子越来越多了,不少孩子都跑这边来帮忙,力气虽然小,也是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一点大人的重担的。
招弟过去,刚好看见盼弟冲远处的一个小孩恶狠狠的放话:“下次再敢欺负我家小宝,有你好看的!”
从他们刚刚来砖窑拉活开始,姐弟仨身上就没断过零食,放在这个村子里,也算独一份了,因此很招了一群小孩子的喜欢。
特别是做上了吃食生意后,有没卖完的,路上碰见了,招弟也会请弟妹们的小伙伴吃上一些,因此他们不但人气高,人缘也很不错,吃人嘴短,别人也会下意识的让着点他们。
小宝本来就小,任性霸道一样不缺,对着家里人还不怎么显,最多也就跟盼弟吵吵闹闹,可是外人他却是不管是不是比他大,反正谁都别想欺负他。
有了固定的店面后,虽然小宝三人身上的零食还是不缺,(招弟怕他们饿着,总是让他们尽量的带),可是,却再也没有把卖不完的带回来分给这些小孩子的事情了。
如果一直都只是小宝三人偶尔大方的分一点点给别人还好,可是,他们三人一直都很大方,自从接受了自己吃东西的时候也要分给周围的人,这不仅可以跟小朋友打好关系更是一种礼貌后,牢牢的记住了大姐说的“不能失礼”。
而招弟跟带弟做为他们的“家长”,比他们更来得大方,很多事情,明明不是必须这么做的,没有义务这样做的,可是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就变成了“必须”,变成了“义务”,而有一天,这“必须”这“义务”没有了之后,别人心里的落差就有点大了。
放在懂道理的大人身上还好,至少他们理智上知道什么是对的,可是,小孩子是拥有“不讲道理的免死金牌”的,有平时比较讨厌没分到东西吃的孩子就难免要欺负小宝了。
盼弟跟小宝虽然在家里是闹的最厉害的,但是在外面,那就真是一个好姐姐了,谁敢欺负小宝,就是打不赢,她拼着自己吃亏也要跟人两败俱伤,怎么都要把场子找回来的。
招弟对孩子之间的事情是从来不掺合的,看见盼弟这么护弟的表现欣慰的笑笑,带着他们回家顺便逗小宝。
受了委屈的小宝有任性的权利,闹着要吃面,这点小小的要求,招弟跟带弟还是能够满足的。
带弟麻利的揉面,她力气大,面团被她揉得弹性十足,然后拿刀细细长长的削到锅里,放一点卤油,加上做好的酸菜烂刀肉酱,好吃的很。
招弟吃着刀削面,想的却是拉面,电视上的美食节目曾经放过大师揉面现拉,那面条可以拉成头发丝细,是视觉味觉的双重享受。
但是她考虑的不是怎么跟带弟描述才能做好拉面,而是在拼命回忆曾经见过的边压边煮的面条到底是怎么压出来的。
招弟在一个山区旅游的时候,曾经见过有卖面的摊贩为了增加噱头,没有去拿机器做好的面条,而是用一根长条凳固定住一个类似于手摇钢磨的东西,用木头凿出一个长方形来,然后把面团放里面,再把跟这个长方形契合的一个木块压下去,就会压出面条直接掉进条凳下面的锅里。
不仅吃面的人,就是不吃面的也围在旁边看稀奇,招弟就是被这么多的人群误导,以为是怎样好吃的地方名小吃,挤进去后同样被这吸引为了多看一次点了两碗面条吃撑了,印象真是想不深刻都难。
她想事情想得出神,一筷子挑到嘴边就那么定住了,带弟惊讶的把她唤醒,询问有什么事情。
招弟想了想,先组织了一下话语才说道:“我就是突然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这样好的刀工,面条削得均匀,如果有一个东西,能够压出均匀的面条来,那不是又快又省力吗?天气开始冷了,要是能够吃到一碗连汤带水的面条,那该多舒服,我们店里也就可以增加一个选择了。”
带弟想了一下:“姐,要不我还是去店里?我多练几次,应该可以把面条拉细了。”
“不用,店里现在忙得过来,一个人就够了,没必要我们全都被它绑在那里,我是在想,做凉虾的漏勺应该可以拿来用,只是这个压的力道得大些,最主要的是,不止是白面,怎么才能让混合面也能压得出来,我有个想法,你看看能行不?”
招弟详详细细的描述了自己能够回忆出来的压面机的全部细节,按她的猜想,压面机的底部肯定是凿成一个个的小孔,当木块从上面压下去之后,面从小孔里出来自然就变成了面条。
只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成形的小孔可以用铁片来打,把孔的大小打得不同,就有了粗面细面之分,但是,这铁片怎么卡在木头上受了大力之后还不会掉?
当初她看见的是打着海拔几千米上的高山天然无污染荞面,按招弟的猜想,应该还是添加了一些白面,但是,这面条依然很断一截就断了,如果她们要弄,除了揉面的时候注意增加面团的韧性外,是不是还应该注意点什么呢?(未完待续。)
99、物有相似()
想象再多,不如上手一试。
晚上两人先弄出了个大概的图,余下的只有等真正做了再慢慢修改了。
第二天招弟去打平板刀口,同一种规格的铁片却打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刀口,这样出来的除了有细圆面、粗圆面、细面、韭菜叶子面、宽面外,招弟还想起吃过的地方小吃铺盖面弄了一个特宽的,因为这个,她灵机一动弄了个更宽的——虽然她没看过抄手皮是怎么做的,想来应该就跟加倍宽的铺盖面差不多,切开就行了。
跟以往做什么都顺风顺水不同,那些吃的招弟即使没有亲自做过,可是亲口尝过,又看过制作视频,即使一开始做得不是太好,也只是味道的差别,不存在会浪费啊什么的。
可是这个机器只是看过没有实际操作过,别的就只来源于招弟上网搜美食的时候,跳出来的什么一机多用什么都能自己做的面条机了。但是,这个完全就只止于名字跟简短的半截介绍了——招弟根本就没有点进去看的想法!
这也导致了招弟和带弟全心扑在这上面都用了十来天才把这压面机弄出来,中途被各种“只差一点就是怎么都达不到要求”的小瑕疵折磨得********,好在,到最后终于做出了她们想要的机器。
而且因为中途错误太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有跟这相近的东西,想来再也难不住她们了。
做出来的成品机跟招弟曾经见过的并不一样,加宽加深的槽需要的原料多做出来的面条也多,更象是一个小型的家庭加工厂,本来这个也是想满足店里的需要,自然研究的方向是往那里靠的。
不过,跟面条相似的东西还有很多:土豆粉、红薯粉、豌豆粉还有米粉,这些全都是可以晒干易于保存的,使用的时候也非常方便更有各种各样的吃法,一想到那美好的前景,招弟都忍不住激动。
虽然不喜欢劳累,不想干活,招弟却不排斥这种“发明创造”,虽然不是自己原创,但是能够把自己曾经见过的东西一件件的复制出来,一样是满满的成就感。
当脱离了需要自己动手才能生存下去的“亲身务农”环境后,招弟这才有了一些生活在山水田园中的快乐,没有了紧迫逼人的生存压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真是一种非常美的意境。
美得令招弟都有一种自己在玩经营养成类的游戏的错觉了,只是格局稍微大了一点而已。现在,她要建的第一个建筑必须提上日程了。
早在招弟为原料忧心的时候,就有了建一个自己的养殖场的想法了,家里虽然什么都有,但是只适合自己一家消耗,她想要的,是一个能够提供自己想象中能够达到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坚实的原材料提供与储备。
只是这样的地方并不好找,城里肯定是不行的,可是离城比较近的地方她又完全不熟悉,她所在的村子是最偏远的所在,离城近的全是别的村子的区域。
也是在机器出来之后招弟发现,自己想要的不只是养殖场,而是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农场,这样的话,地方就更不好选择了。
本来这里就几乎全是山,除了梯田,连个成片的农田都找不到,全被地势分成一块一块的,别看新城池圈地极广,那是把稍微平整的一片谷地连同中间的一些小山丘全都包括了进去,规划做好之后,在城中造房子都是一件比别处费力的事情。
连府城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别的地方了。
偶尔有了八卦之心的时候,招弟也疑惑这府城怎么会选这么一个地方,虽然这边山多,但是平坦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为什么会放弃那些地方偏偏跑这山边来选了这么一块地方,什么都不方便,而且居然一个王爷的府邸也修在这里,真是搞不懂那些人的脑袋里都在想什么!
既然不管是怎样都离不开要选一个地方,那迟肯定不如早。说来薄利多销的利润还是很不错的,不但把材料工钱全都抹了,连周长泰他们的开支都能从中解决。
这样替唐公子管家他们付的生活费银子招弟就全都放着了,还省了去县城兑换的这个手续。现在招弟手里也有了两百多两银子,也算一笔巨款了,买开垦好的田地买不了什么,但是荒坡荒地什么的,还是应该够了的,只是,这个地方就要好好的找一下了。
首先位置就不能离城太远,不然运输成本太高。其次必须要有水源,离了这个什么都是白说,根本没法做事了。光这两点就很难,所以招弟很自觉的把尽量有比较宽敞些的平地这种不大可能的条件删除了,只要有前两点,实在不行房子建在山坡上她也是可以接受的。
听说过完年派到这里的知府就会上任,他们来了之后周边的地应该找他们就能够买卖,现在按各村地盘划分的话招弟她们是没辙的。
在他们到来之前看好地方,人一来就赶紧办手续占下地来才是正理,姐妹两个一分工,招弟继续负责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