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田女-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不但大开方便之门给他们换了很多的羊毛,更是让魏海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嫌这些不够的坏,下次他们可以来换更多的,只要他们带酒来!
酒坊建成出酒后,卖出去的酒并不多,虽然东西是好东西,但是这时候的人实在是太节约了,当手里的银钱只有固定的一个数目的时候,他们肯定会选择质量稍差一些,口感虽然赶不上但是数量绝对要多不少的劣质酒。
换个私人家又要以酿酒为生的话,要是面对这样的销售环境那真是哭都要哭死,要不了两天就破产了。
可是招弟这勉勉强强也够得上规模化了,有其他东西的收入撑着她也不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囤货囤货!
就算是她不喝酒,也知道白酒是时间越久,酒香越浓,广告上从来都是卖年代久远,源远流长的。所以她不急,只是让张师傅尽量的扩大生产量。
反正,酒在那里囤着,东西是不会掉的,而酒糟,她是一直都需要的,这么一来,倒是对今后的交易有好处了,至少,这个货源是不愁的了。
招弟她们并没有住头领提供的住处,这的房子,牲畜全都是喂在屋子里的,这味道,也是绝了,不说招弟了,就是什么苦累脏没经历过的老兵,在有条件的时候,也是不会委屈自己的。
这里的山更嶙峋一些,山洞也是随处可见,一行人随意的找了两个挨着的山洞,收拾一番,就是他们的临时住处了。
没洗过的羊毛很脏,味道还很大,大家没让两个小姑娘经手,自己就主动帮着去估摸斤两换货了。
称,招弟她们是带了一杆上来的,问题英雄无用武之地,人家根本不甩这工具,都是看堆堆的。
这样的一堆换多少,那样的一堆又可以换多少,眼力不好就不要怨社会,吃亏不吃亏的,交易成功就只能自己认了,谁让你眼光不好呢?
但是招弟她们留在这里,并没有闲着。
姐妹俩主动承担了做饭的事情。
在这样的高山上,煮饭显然是不现实的,招弟他们主要带的就是各种干粮。
这里不缺水,那些常年不化的雪山,为他们提供了永远不会枯竭的用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由晶莹的雪所融化而来,这里的水特别清亮,也特别的沁人,在这个月份,摸着都感觉有些扎手了。
但是,这水质也真的是很多地方的水都不能比的,招弟自来到这个地方起,就从来没有喝过生水,就连井水,也因为她身体不好,从来都是烧开了凉到温温的给她喝的。
在这里第一次喝了生水,这水凉凉的从口腔沁入肚腹,别提有多刺激了,甚至自带一点甜味,就连招弟他们特意选择来酿酒的泉水,也是赶不上它的。
带弟难得没有阻拦她,这水她都很喜欢喝,也不不会剥夺招弟的乐趣。
把这水烧开,然后调制他们带上来的干粮,那味道,咳咳,当然也没有一下变珍馐。
能让他们把干粮都吃出瘾来的,还是招弟专门做出来供应行路人的路菜。
有炸的干干的又拿佐料腌渍了的豆腐干,有各种各样爽脆绵软有嚼劲的腌菜,还有秘制的风味豆豉和香辣酱,那真是怎么吃怎么下饭,简直把这来进货的辛苦日子过得象专门出来野营的一样。
甚至招弟还跟这里的人买了几只鸡,带弟出马弄成了喷香骨酥的叫化鸡,吃得同来的人直呼过瘾。
他们一共在山上呆了五天,离开的时候,简直是满载而归。头领手下的人,大概是把这里的羊毛收集了之后还觉得不够,又从其他地方去换了些来,带他们去看的时候,那真是毫不夸张的满满的一屋子羊毛。
招弟被这味道熏得远远的,那手下看着满屋子的羊毛得意的很,让魏海告诉他们:“这些全都换酒,多多的酒!”(未完待续。)
194、约定()
招弟收到的冬虫夏草也不少,这东西本来就很难得,招弟这又是临时说要,长这东西的地方可不是他们家外的草丛,不过就是这样,招弟也收了满满的一荷包。
好吧,比起那些动辄就堆满一个地方的羊毛来,这可真是不够看,但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一荷包的价值无可限量,不知道能够抵下多少的羊毛。
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招弟没有花一!分!钱!
全都是一些不值钱的零食换的。
这里的地势险峻,交通极为不便,不出意外的话,几乎是没人会找到这个地方来的,象当初唐公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疏忽了,导致自己这方受伤了几个人。
大概除了他们,这几年也不会有人会找到这个地方来的了。山上的人也从不下山,语言不通,打扮怪异,他们若是一到山下,没法跟人交流,还说不定会被人唾弃欺负,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过着自己习惯的生活,也就没有人会轻易离开。
那么,至少在这个地方被外人所知之前,招弟都能够保证和他们交易的只有自己。
在走之前,一直出门的军士替招弟给头领谈成了另外一桩生意,拿酒来换虫草,一个成人巴掌大的满满的一袋子干虫草,可以换一坛酒,虽然这虫草在这里都没人采,但也正因为这样,没有足够的利益是没人愿意去浪费这个时间的。
有了酒就不一样了,可以打发家里的女人孩子去找,山上的野草也能够换酒,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了。
跟头领约定好下一次来交换的时间以及货物之后,回程就是一趟轻松惬意的旅行了。
对招弟来说,这是一次有向导还有保镖的自助旅行,除了没有照相机无法留影这一点比较可惜外,其他全是完美。
看在别人的眼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李家的几个小孩的确不一般,不说武力值恐怖的带弟了,就连这平时娇娇弱弱看着就病歪歪的大娘子居然也这么苦得起,爬山、露营、长途跋涉,从来都不喊累,餐风露宿的,还天天都能够看见她的笑脸,怪不得他们家能够发展起这样大的一份家业,谁脚他们家有这么能干的几个小娘子呢!
所以说资料不对等还是有好处的,招弟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她摸着带子里的虫草笑开了花。
这简直跟走路上就白捡一大块金子一样啊!
带弟不知道招弟怎么会这样高兴,但她从来把招弟放在自己之前,看招弟高兴,她自己当然也高兴,跟招弟商量着做酱油的事情。
她们的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当初各种不同比例的配方弄了七种,其中不乏招弟恶趣味发作而硬加上去凑数的一种。现在这批酱油陆陆续续的都已经出来了,两个人选取了味道最好,材料最省的一种确定了配方。
豆渣终于有了新用处了,而且这个季节大概是最适合酿造酱油的时候了,少雨多阳,对酱油的发酵和翻缸都是最好的,那这流程自然就要提上来了。
酱油又跟其他货物不同,这东西是不好运输的,每个地方也至少有了一个这样的作坊,味道浓不浓的全都抵不过路程的遥远,招弟已经想好了,到时候,这酱油的顾客群还是以自己家的老顾客为主,虽然当初对手的价格战没有打起来,但是,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这一条路。
只知道釜底抽薪,而忘记了,这把火是谁烧的,怎么灭,为什么当初不灭全都没有考虑,招弟也没打算把别人打压得开不下去,那对她来说,就是作孽了。
上次也跟她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医生与教师一直以来都是很受人尊敬的职业,但是涉医事情让招弟知道,在外面那厚厚的一层光环之下,他们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不要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他们,本质上大家都是一样的。
酱油坊的规划也是很轻松的,山庄里本来就在到处动土,这个地方又是招弟承诺了要给人的,只是在建造的时候按照已经出师了的带弟中途观察到的能够省力的方法重新设计一下就好。
从文科尖子生沦落到理科的蹩脚师傅,招弟唯一能够提醒自己的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做自己完全不拿手的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能慌,尽量的多听多看多学。
碍于这个时代的原因,乡野间大部分人都是目不识丁,但是却并没有因为这样而磨灭他们的聪明,那些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招弟甚至在重新设计山庄的布局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下了几个不引人注意而又隐蔽性极强的地方,就是为这样需要保密的事项安排的。
等到招弟他们回了城,敏锐的发现城里又热闹了许多。
秋收完毕,所有的闲散劳动力都不约而同的来了南安城,这一半是官府的作用,一半则是他们一次次回京城路上的宣传所致。
这个时候才来的人,一般都是做好了过年不回家的准备,赶一赶工期,尽量多的多挣一些钱,到时候回家带上足够多的钱财,也能抵过不能团圆的辛苦了。
如此多的劳动力,是一个机遇,也是巨大的商机,不远千里出来挣钱的人,那是真正的吃的了苦的,带一床被子就可以解决住的问题,吃的更是尽量少花钱,对他们来说,有那个钱,最好是留着回去全家人一起吃才好。
贫穷的劳苦大众,从来都是能忍能抗能拿命来拼的。
招弟店里那一文三个的窝窝头又重新得到了大众的青睐,豆腐乳更是他们最欢迎的好东西,几个人凑钱一顿买一块,均分成几份,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用买了,就着井水就是一顿。
这样的情况下,招弟名下的客栈,招工是招的最顺利的一个地方了。
只因为工钱和别的地方是一样的,但是这里包吃包住,吃的就不说了,招弟自己开的店,做点不同的好吃的还是简单的,住么,她也招人先搭出了一个能够挡风的棚(未完待续。)
195、怪医()
有钱有粮,工人们吃的好住的暖,干劲十足,房子也就建的飞快。
很快,这一排门面房的一楼就竣工了,因为是木质结构的原因,除了主体承重的部分,其他都是靠榫卯连接,不得不说,古代的工匠实在是太牛了,不用一颗钉子一点胶水,就可以做出结构牢固的房子和家具出来,更省了钉子松动导致维修的工序。
所以,现在所有的工匠都在后面做部件,前面已经修好的一层门面如果愿意的话,其实已经可以开始营业了。
不过,招弟不着急,这第一家集吃、住、穿、日常装饰的大型综合楼,可是她以后的标杆,还不知道要开出多少家分店去,自然是要做得尽善尽美。
客栈、酒楼、糕点屋、银楼及成衣坊,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装修,务必要保证让别人眼前一亮。
招弟看过这些工匠的手艺后,对以前的设计稍稍做了一些改动,让它们更简洁也更契合房间。
至于官府出面招来的匠人,都在工部的人带领下修建王府,这也导致拆迁房只是划出了地方根本没有人手来修,所有的人依然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面。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南安城,工匠和服役的民众自然是睡在工棚里的,但是除了这些人,也还有一些别的到这里来寻找机会的人。
这一个什么都还处于修建中的城市,自然是没有一个正式的落脚点给他们的,说句难听的话,官府衙门都还没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