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成长记-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秉德叹了一口气。
第三十五章 时局()
“师兄,你难道不伤心吗?”
“师父便是我的牵挂,我现在就和他在一起。”秉德想,哪天师父离去,自己是否也会像徐兰这般伤心。
徐兰很想问若是她今天没来,秉德师兄会不会牵挂他。
可刚才秉德师兄说了师父是他的牵挂,并未提她,徐兰便有些黯然神伤,觉得自己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徐兰忍不住喃喃地道:“秉德师兄,我若再来找你,你欢迎吗?”
“当然欢迎,一会我就和门外两位僧人说一下,下次你来就直接进来。”秉德看着徐兰,知道她有些想多了。
徐兰这才心里好受一些。
两人又聊了会儿秉德和方丈在外出游的事情。
但是秉德的神情却并未有多少喜悦。
“一路上,见到许多流民,前年我们出去的时候还只是偶有见到。去年冬天出去,竟然一路上碰到了许多的流民乞丐,方丈将身边的钱财,多的棉袄都散了出去,只留着你做的那双棉鞋。方丈也没有心情去赏雪景了,只是和朋友住在黄山顶上住了几日便下来了,下来的时候又崴了脚,就在朋友家住了一段时间。”
秉德一脸黯然道:“方丈一回来便闭关了。”
“为何这流民会越来越多?”徐兰疑问。
秉德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牵涉的太广了,徐兰不过是一个少年。这时局之事他能懂吗?
“很多人是失去田地,有地的,赋税又高,有些地方,山匪又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秉德道。
徐兰想了想,她亦有所耳闻,家里的李妈不就是这样吗?只是未料到情况这么严重。
“是不是因为豪绅藩王圈了地,农民便失去了土地,这些豪绅藩王不用交赋税,赋税自然就落到了那些无权无势的人身上。交了赋税自己种地所得还养不起自己的家人,只能弃地而去,被逼无耐,便有许多人去当了山匪。”徐兰一针见血道。
秉德听了她的这番话,甚是惊讶。又想起徐兰之前的所为,是自己小瞧了她。
“是的,大多数正是如此。”秉德顿了顿道。
“现今圣上已到暮年,又整日与修道之人为伍,无心政事,严阁老和宦人王兴联手将程阁老逼退。现严阁老与王兴又内斗争权夺利,根本无人关心现在的天下百姓。”秉德直接将朝堂之事托出。
徐兰只觉得信息量很大,不是说程阁老是致仕吗?看来并非这么简单。
“难道朝廷上现如今无一人能站出说话吗?”徐兰又问。
秉德摇摇头道:“现在看来,还没有人。”
徐兰沉默了,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毕竟人微势薄,根本就无力改变什么。
两人相对无言的坐了一阵。
还是徐兰先打破了沉默:“天下有智者众多,终是邪不压正,我相信总有一天会解决的。”
秉德点点头无言。
徐兰见气氛有些沉默,便讲了自己店铺里面的事情。说借了清华寺的光,生意如何如何地好。又说自己想做团扇,只是现在没有找到门路,准备先找人去学技术再说。又说自己要准备开分店。
才一扫刚才的沉闷,气氛才好起来。
秉德也轻快了很多,这是他最近以来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
秉德对这些生意上的事情也不懂,只是告诫她要谨慎小心些为好。
徐兰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问他下次来可需要她带什么东西来。
“那就帮忙带块墨,带刀纸吧。”秉德便也不客气道。
徐兰高兴地应下了,出门来看到顺子守在廊下,忽然有些感伤。
等到轩哥儿束发,徐松死去,顺子又会到哪里去呢?他是自己的第一个朋友,也是第一个真心实意地帮自己的人。
“顺子,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吗?”徐兰觉得自己不能太自私。
顺子不料徐兰会这么突然一问,有些不知怎么回答。
他从小在徐府长大,虽然不是卖身为奴,但是和卖身为奴的情况也差不多了。
自己还能有什么打算吗?
徐兰看他不解地神情,便解释道:“你是我的第一个朋友,我也一直将你当成朋友对待,如果你有你想走的路一定要告诉我,我会尽全力帮你的。”
顺子听了只是喃喃道:“我,我。。。。。”
“你可以好好的想一想,你有一身的武艺,如果继续跟着我,我肯定很高兴,但是我却觉得有些埋没了你。”徐兰真心道。
徐兰便嘱咐他好好想想,如果有什么想法,记得来告诉她。
下得山来,便已近黄昏,两人便分开,各自回家了。
第二日一早,徐兰来到店铺,程师傅便告诉她,陈冲昨天下午来过了,见她不在,留了张纸字在桌上。
徐兰便到办事区,果然折着一张纸条拿着镇纸压着,徐兰打开一看,是托他找人的事情,说是有结果了,明早再过来细谈。
徐兰上午便呆在院子里等着他。
果然没过一会儿,从院门便进来一个憨憨的少爷带着一个随从。有时候徐兰和顺子说陈冲样子是不是很憨,顺子说他没看出来,只是看着陈冲少爷是娃娃脸,长相亲和而已。
陈冲看徐兰站在院子里迎接他,便道:“你昨日去哪了?来了也碰不上你。”
“我这不忙吗?你以为都像你这么空,整天东荡西逛的!”徐兰揶揄道。说得旁边的程师傅都笑起来。
陈冲也憨憨地冲她笑起来。
徐兰心道,这不是憨吗?这还不是憨笑?
徐兰迎着他坐到了接待室里,倒了杯茶,也不客套便问道:“你昨日留了字条,说人已经找到了?我改天让家里的赵嬷嬷过去认认门,预约个时间。”
“这样最好了,这事我们都不懂,有老人去是最好了,这样吧,两日之后,三月二十九日,我回去和母亲说下,到时候就将人先带到我们府上,就到我们府上碰,正好我母亲也想见见你。”陈冲说完便抿了口茶。
徐兰听了脱口道:“见我做什么?”又觉得请人帮忙还不得去说说谢谢,便又改口道:“是该到府上去拜访你的母亲。”
陈冲摸摸鼻子,憨道:“也许是我经常提到你,又经常往你这来,母亲便也有些好奇吧。”
“那你母亲喜欢什么东西?我过去也好备些谢礼。”徐兰问道。
“要什么谢礼啊,你人过去就行了。”陈冲大咧咧道。
“若是去府上找你,自然是什么也不带,这不是去见夫人吗,我带些礼去,也好给你涨涨脸。”说着挤挤眉。
陈冲听了好像也是这么个理,也好让母亲知道她交的朋友是知礼的,便道:“母亲喜欢吃碧阔街朗记的点心,你带些便可以了。”
“这两日,我都待在母要的铺子里学习呢,只是母亲不让我插手,只是让我看。”陈冲又憨憨地接道。
第三十六章 选择()
“哦?是什么铺子?”
“是卖笔墨纸这些东西的。母亲还有一个酒楼,就是那天我们看龙灯的酒楼。”
“哦,生意怎么样?”
“卖笔墨纸的生意还可以,在城南的天舍街上,附近有私塾,所以生意还好。这酒楼的生意不怎么样,我看,要不是因为我父亲的关系,这店怕是开不下去。”
“你怎么想着去铺子里看了?”
“我这不是看你干得挺好玩的吗?而且我对读书也没什么兴趣,父母亲也不强迫我一定要读书,所以我一说要到铺子里,我母亲便同意了让我去看看,但是只同意让我看。”
“我记得你不是淮扬县人吧?”
“是啊,我们是随父亲任上过来的。”
“那你们在这边多少年了?”
“有三四年了。”
“那你母亲怎么想到在这里置铺子?”
“若是我们一家单靠父亲那点俸禄,早饿死了。”
看来这陈冲也不全憨嘛,还是知道点世事的。
“那若是你父亲升迁或者是调任怎么办?”
“听父亲说起的话,近期升迁怕是无望,调任么现在也没有办法,到时铺子自然会是托人打理的。”
徐兰觉得陈县令的能力应该不止是当个县令。
“你父亲是中举侯补的,还是中进士的?”
“自然是中进士的,早年听说也是在金陵的,后来年青气盛,做错了什么,才下放的。”
“哎,陈冲,你不憨吗。”
“谁说我憨啦,我母亲一向都说我很聪明的,只是没用在读书上而已。”陈冲居然有些气得脸红。
徐兰打着哈哈,自己怎么连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
“是吗,我就说你还是挺聪明的,有些人就会乱说话,不要理他。”
“那你是想上手理铺子吗?”
“我母亲说了,说现在让我只看就行了,要上手,等明年再说。”陈冲有些丧气道。
看来这位夫人是怕他太小了。
“没事,不上手,不代表你不能出主意嘛。”徐兰道。
陈冲听了这话,一拍脑袋,不就是这样吗,不上手,提意见总行了。
说着便让徐兰给他出出主意。
“我都没去看过怎么知道呀?这主意可不能乱出。”
“你什么时候有空?今天下午有空吗?”
徐兰见他这么着急,想了想道:“明日吧,今天有些匆忙,明日一早,你来寻我,我们再一起过去。
陈冲连连道好。
已近午饭,徐兰便留他一起在铺子里吃了午饭才让他回去。
吃过午饭,徐兰先休息了一下,睡了个午觉。
下午,李姐觑了个空过来找她。
见面行了个礼,徐兰便让她坐下说。李姐仍是坐了半张椅子。
“昨天吃了晚饭,我便说家里有事和陈姐说了一声便出了城门家去,和老大老二都说了,老大当时便同意了去学艺,老二是今天早上才来和我说的,他说他不去私孰,也想学艺。其实,其实他早就已经放弃了,我们家的情况根本就养不起一个读书人。”李姐黯然道。
徐兰点点头,其实她觉得这才是一条符合他们家实际情况的路,在她看来,读书走仕途固然是一条路,但是其它的路也一样是条路。只是她给了他希望,让他自己来选择,若是他选择读书,那必定是要拉上全家垫背,就算是家里的人都愿意,但是他自己能不能回报他们却也不一定。要全家人一起来赌这条并不明朗的路,他要有这个勇气,也要有这个必胜的把握才行,如果没有,那么先填饱肚子才是合理的选择。
“好的,这样,过两天我再和你出城去见一下他们。”徐兰想着明天后天都有事。
李妈听她这样说便退了出去。
徐兰便在办事区里算了一会儿账。
复又想起陈姐前段时间和她说得那个梳头娘子的事情。
“说是城里梳头的大概有多少人却不清楚,她认识的有十来个人。”
“都是给中等的姑娘梳头,头等的姑娘那就跟世家小姐一般,都有专人伺候,下等的姑娘却基本上都是自己动手打理了。”
“也不全是在他们手上买胭脂,只是姑娘不方便出去,也不方便找人带的时候就会找他们买了。”
“她们手上的货,有时候刚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