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肉粽客 >

第12部分

肉粽客-第12部分

小说: 肉粽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舾松先ィ夤拍沟毓雌鹄创碜鄹丛樱覆欢ɑ够嵩儆龅叫┦裁矗换岫窃儆霾徊猓踩梦揖人换兀馐虏拍芩愠镀搅恕�

    见我跟着来了,她也没说什么,我俩一官一民,一男一女,一前一后就这样走在光烛惨淡的甬道里,什么对话也没有,活像一对冷战期的小情侣,这感觉搞得我浑身不自在。

    这会儿离得近了些,我看到这姑娘除了一身夜行装扮之外,脖颈上还缠着条很不一样的物识,像是匹围巾。围巾本来算不上什么稀罕货,但她围着的这条这会儿竟在昏暗的甬道里衬着烛火泛着不同色彩的淡淡光斑,显得很是流光溢彩,我先前跟在她背后时就发现了,只是一直看不出来是什么。

    我正琢磨着是不是哪个朝代遗落的明物宝器被这小娘们摸出来占为己用了,她就止了脚步,一转头,又盯着我看。

    见她又如此这般,我不觉脸颊一热,心道这荒山野岭黑灯瞎火的,你这妮子老瞅我干嘛?莫不是对我有意思?

    “你父亲,是不是唐书文?”

    犹如晴天一个霹雳,炸得我一愣,好半晌我才回过神来奇道。

    “你认识我父亲?”

    可能是感觉到了我语气里极速波动的情绪,那黑衣女子便没再多说什么,只淡淡丢下一句:“后面要发生的事情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便扭头继续前行。

    这下换我懵圈了,我本以为今天发生的事并没有什么缘由,只是我倒霉,糊里糊涂撞进这古墓地宫,又走了大运撞到个翻肉粽的手艺人,是友非敌救了我,最后说不定还能沾点光跟着一起逃出生天没想听她这么一说,所有的事情突然就变了味,一股巨大阴谋感瞬时笼罩在我心头。

    我父亲一生并未和古墓古迹甚至是文玩打过什么交道,至少在我印象里是没有的,当初我要报考考古系时他还问我怎么会喜欢这么迂腐枯燥的学科,我猜想他对这一类东西的态度也就不过如此,那既然如此,为什么面前这翻肉粽的姑娘会认识他?她又是谁?究竟在这里做什么?而这一切似乎又和我有着什么联系,但又不知是哪种联系,一时间想得我脑袋里跟乱了锅粥似的,又听得她最后那句话,我不由得心头一紧,忙抢步上前拉住了她的胳膊。

    “我问你为什么会认识我父亲,你到底是谁?还有什么叫后面要发生的事?后面要发生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一急,炮珠般连番迸出来好多问题。

    她被我拉着,既不挣脱也不恼怒,依旧一言不发的盯着我,眼睛里一汪深潭,邃不见底。那是一种冷到冰点的眼神,没有任何一丝情感和涟漪,仿佛在她眼里我根本不是一个活人,而是一件被抛弃了很久的、没有哪怕一丁点用处的废弃品。

    我被她盯得心底生寒,脚底冰冷,我从没见过这种眼神,更没见过这种女人,一时间气势竟退了七分,抓着她胳膊的手都不由自主的松了力。她见我松了手,便又转头继续赶路。

    我也没辙了,总不能使雷霆手段逼迫她说出我想知道的东西吧?且不说能不能逼迫人家,单是从性别上来说这种事情就不能干,黑灯瞎火的,你一大老爷们想对人一姑娘动什么心思?但是也不能放任她就这么不管不顾,很多问题我必须得找到答案,否则此番出去,我非折磨死自己不可。

    而且,说不定她对曹雪的事儿也知道点什么,如果曹雪那小姑娘确实也在这墓穴里的话。

    见她如此,我也不再发问,想着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既然认识我父亲,那多半是冲着我来的,当务之急是要先跟紧她,等出去了再找机会问话也不迟。想是这样想,可正如这黑衣女子所言,之后发生的诸多事情,着实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地覆天翻的变故。

    我家籍贯在沿北一带,听家里老人说祖辈上是做脚夫的,时不时给达官贵人拉个板卸个货什么的就算是大生意了,干的都是体力活,虽说算不上是什么富贵人家,好在祖祖辈辈也都没捅过什么大篓子,没闯过什么大祸,为人处世甚是低调,也信奉平安是福,香火才算没绝在动荡的历史格局里。

    我小时候对这些事也并不太懂,听说老祖宗他娘的居然只是些干苦力的,难免有些堵的慌,但是转念又想到隔壁村的东子东子他家祖辈曾是名扬十里八乡的大地主,动荡的那些年被批斗的都快不成人形了,上百个红卫兵飞蝗似的涌入他家祖上老宅,那场面,不堪言喻的悲壮惨烈。偌大的家业被抄了个底儿掉,连大宅院里那条昏昏老狗都没落下,也给一并抄了去,家道从此一蹶不振,到了东子这辈已是穷的丁零当啷直乱响,东子他爹就差没带着东子一家去啃观音土。每每想到这儿我又自顾自觉得其实有群干苦力活的老祖宗好像也没那么寒碜,也挺好。

    农村的生活苦啊,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日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日子。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各村各县,许多心怀祖国大好河山的年轻人开始背井离乡,都想出去看看,去闯出一片天地,当时我父亲、三叔还有大姑也都随了大流。

    犹记得我三岁那年随着父辈们举家一路南下辗转到了云贵川一带,后来留在了这一留就是二三十年。那个养育了我祖祖辈辈坐落在沿北一带的小村落就再没回去过,而我这张小脸,也没机会让爷爷再摸摸,这是后话了。

    我还记得爷爷曾说过在我出生的那天中午,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是谁在渡劫还是怎么的,而爷爷告诉我说这是天兆,说我不是个凡人。就这三猫俩猫的几句话,让我打记事起胸中就充满了一腔子莫名其妙谜一般的自豪感,这种情愫一直持续到高中,顺带一提,出生的时候据说我母亲看我双目透亮,宛若辰星,便心中生喜,想到了“八面玲珑”这个词儿,逐和父亲一说,父亲觉得叫唐玲珑那肯定不行,那是女娃娃家的名儿,但若是取成唐八面那感觉好像挺寒碜的,说不定儿子长大以后还真就只混到在街边摆摊卖拉面的地步,要那样他还不恨死他老子了?唐八面肯定也不行。但是唐八珑、唐面玲、唐八面玲珑似乎也都不对味儿,父亲思来想去,一拍桌子脱口而出,“就叫唐三角吧!”

    时至今日,我都没能弄明白这俩老是怎么把“八面玲珑”和“三角”这词儿联系到一起的,后来有人问我名字何以起得如此霸道,高中之前我都会仰着鼻孔表示这是人中龙凤的标配,高中之后呢?高中之后其实也就没几个人问啦,偶有人问起也就笑笑,毕竟我觉得应该还是没有多少人能把“三角”同“八面玲珑”联想到一块儿去。

    说起我父亲,其实也就是个朴实无华的地道庄稼汉,虽然年轻的时候就跑出来闯荡,可身上那股子老实巴交的土气从没改变过,平时他老人家话也不多,比起我那凶神恶煞般的大姑及永远没个正形儿的三叔而言,这话还真不是奉承他。要真如我所想,自家要有谁能和这身手利索的黑衣小姑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那怎么扯都不可能扯到我父亲身上去。

    跟着这小妮子在古墓甬道里一路穿行,我心里挂着事儿,也不知到底走了多久,一路上除了土坯石砖、石灯石俑之外便再没遇到过什么险象环生的情况,想必这姑娘是识路而行的。古冢里静谧死寂,外面也不知是几更天了,总这么沉默寡言的走着也不是个事儿,就算不愿意告诉我真相实情,那好歹得让我知道该怎么称呼吧?总喂喂喂的也忒没礼貌了,而且既然是江湖儿女,那不是更应该先自报家门的嘛?

    “哎,我说,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此时我们已是穿过十余条遍布青铜石灯的甬道,进到一间略微宽敞的明堂里,刚推开明堂前的石门,黑暗里“嚯”一声齐齐亮起数盏长明灯,映得四下里光可照人。

    黑衣女子像没听到我在说话似的,摸出一把火折子,吹亮火舌朝明堂深处扔了过去,我正欲发作,就听得火折子落地之处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是烧到了什么,紧接着又传来一阵悉悉索索、好似毒虫蛇蝎一类晦物爬动的声响,我立时噤了声。

    好家伙,密封了千年竟然还有活物?

    那黑衣女子从小腿间抽出一把利刃递给我,道:“拿着。”末了又追了一句。

    “我姓柳。”

第十四话:铜桥借道() 
我心说原来听到我问话了啊,有个姓也成了,总比黑人黑户来的强。这会儿依着火光我能看清楚她脖颈上所围之物确是条围巾,只不过质地怪异,并非成自绫罗绸缎,却像是由某种软金属编织而成,看着很像是锁子甲之类的物识,一眼望去通体金乌,细细端详却又呈现出淡淡七彩之色,饶是讲究。

    珍贵出土文物见识的多了,一看此物我便知道这是个宝贝,而且还是件极不寻常的宝贝,但就这样挂在脖子上未免也太招摇过市了,这行为在考古界就像是正常人背着把47在大街上晃荡一样。我眉头一皱,心说既然只肯告诉我一个姓,那干脆就喊你彩柳好了。

    彩柳递给我一把乌金短刀之后自己却摸出包药粉,倒于掌心处后便闷声转头朝我劈头盖脸的抹来。传说当年药王孙思邈曾研制过一味奇药,称之为“丧香合御散”,用此物涂抹周身可使毒虫草蟒百晦不近,当然了,现代人要抵御这些玩意儿那可就简单多了。我不知道这黑衣女子是不是出于这种考虑,但闻得这些白色粉末均是无色无味,也知她是在给我上文事武备,但猝不及防被她抹了个灰头土脸,心中不免有些懊恼。男女授受不亲,要干什么之前好歹说一声嘛大姐。

    胭脂水粉抹得差不多了,我们这才起步顺着明堂前行,一路上脚下果然触碰到不少毒虫尸蛆,越往深处走,这些东西越是密集,看着脚下光景,我头皮都止不住阵阵发痒,暗自庆幸还好出门的时候没他娘穿拖鞋。

    转过满是虫蛆蛇蚁的明堂之后,一座扇形石拱桥出现在不远处的黑暗之中,近身观之发现这桥通体由青铜打造,桥下一条由人工修凿的深渠横裂穿过,但并不见有流水的迹象,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漆黑,放眼一探,神鬼莫测。

    就算是我也不清楚在古墓地穴里修座石桥是什么寓意,看彩柳带路带到这儿来了,有些不明就里,逐问她道。

    “有桥,过不过?”

    人和人待在一起总是会不知不觉的相互影响,不觉间我言语也简练了不少。

    彩柳稍一沉思,提步便先走了过去,我连忙跟上,可她刚把脚踩上去,却又兀自停了。我跟的有些紧,差点没撞到她身上去,正准备像个怨妇似的埋怨几句,就听得她咬牙切齿说道:

    “这桥不能过。”

    我一楞,来都来了,又不过桥了?但念及自己从没来过这地方,手里也没什么地图指南针,也只能听之任之,便没询问何故。心说不过桥就不过桥呗,反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咯。

    我正等着彩柳另辟途径呢,猛就听闻石桥对面吵杂之声大作,入耳极似大波人马夹道而来,这又不是街头巷尾,古墓里听到这动静这阵仗好生了得?

    有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闻听此声,我心中疑骇,刚准备招呼面前的彩柳返身跑路,却发现面前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