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谁能看到谁的明天 >

第39部分

谁能看到谁的明天-第39部分

小说: 谁能看到谁的明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激动之下,又免不了拿到课堂上做范文来读,事后很多平常就学习成绩不大好的同学,向二帮打招呼表示感谢,说二帮不但帮他们出了一口气,还打了气,提了精神,指明了方向。

    有个叫车志报的同学就握着二帮的手说:‘考大学,我们是不抱希望了,但是我以后一定做个全滁县最好的厨师,开一家最大的酒楼,特意免费请你喝上三天。“

    等二帮到了轮窑厂以后,之所以敢那么大捞特捞,也是因为二帮看准了,不捞白不捞,即使出了问题,也会有自己的老子顶着,大不了训一顿骂一顿,赔个礼道个歉。说小孩子不懂事,等等,反正是不会出多大的事的,结果正如自己所料一样。

    还有一次就是那北京大学生闹事,那堂兄李业成特意把二帮喊道那荒郊野外人迹罕至的僻静之处向二帮请教,说有人跑到下面来高串联,并许诺,支持五百块钱的以后让他干村长,支持一千块钱的让他干乡长,支持三千朝上的事成之后都是县级干部,既支持钱又支持人的最起码也是省级干部,那个巨南方已经带着几千块钱上北京了,并说自己也打算投上五百块钱,看看以后能不能也搞个村长干干。

    二帮先是给他分析了中国的几千年历史,再从哲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个新生事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人为的因素是不可能毁灭和颠覆掉他的,再者说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广大劳苦大众谋福利的党,有少数不怀好意的不法分子谣言惑众煽动民心,但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去上当,最后再告诉他,你没有看见我们国家一个关键的人物好长时间没有抛头露面了,那么他在干啥,他就是在静观其变,找幕后主使,擒贼先擒王,为了国家安定,用的是上上计。

    不出一个月,事情的发展就和二邦说的一某一样,让那业成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老是叨咕:”幸亏听了二帮的话,不然的话,这辈子可能就完了。

    ”没有那么严重,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公民,不要老是去想着搞一些危害国家安定团结的事,不然的话,倒霉受罪的还是咱老百信。“

    ”那是,那是。“

    就连那业成的父亲,也是人前人后的夸奖二帮:”二帮是个人才,救了他小姐一家。“

    只要有人接话一问,他就会把那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的一清二楚。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天正好是个礼拜天,二帮从学校回家拿生活费,就听自己的母亲对自己说,你大爷要带人去把你小姐夫家房子给他扒掉了,还准备把你小姐夫的腿也给他打断掉,二帮一听赶紧跑过去劝阻。

    当然说了一大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并主张先礼后兵,要有理有据做到仁至义尽,真正不识抬举再举兵伐之不迟,哪里用得到带兵,那小姐夫早已后悔不迭,夫妻之间打打闹闹本是常情,可是老婆回了娘家,两三个孩子小的哭大的闹,早已是焦头烂额,见到老丈人是嚎啕大哭,跪地求饶。

    那大爷见女婿是诚心认错,就准许他来向自己的女人请求原谅,一家几口一见面是抱头痛哭,那大爷才暗自庆幸,幸亏听了二帮的话,不然的话就有可能拆散了一个好家庭,悔之晚矣,所以遇事要冷静。

    现在那四老爷又坐到了自己的面前,征询自己的意见,二帮就不好再卖关子了,只好将自己的想法和盘说出。

第三十二章() 
公元一九六二年年初,被伟大领袖毛主席授予十大元帅之一,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因病向党中央******提出请假休养,经批准同意后就从中央办公厅消失了。om

    其实****并不是真生病,而是奉了毛主席的命令另有重任,对外说他生病其实是毛主席用了个瞒天过海之计。

    那么****到底是去干什么了呢?

    原来是因为我们国家有一个邻国,叫印度,这个印度原来是大英帝国的一个殖民国,在一九四七年才宣布独立,独立以后,因我们国家忙于内战,新中国成立后又忙于抗美援朝,抗美援朝后又忙于还苏联的外债,加上我们国家又出了个************,可以说是祸不单行。

    那个印度正好乘机企图侵占我们国家的西藏,******总理亲自出马,与印度进行多次的谈判,可以说我们国家已经做了多次重大的让步,可是印度国家觉得我们好欺负,根本就不买账,一意孤行,逐一蚕食。

    毛主席虽然是个书生出身,可是骨气很硬,一贯性的主张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那么一个强大的美国,毛主席都认为他是个纸老虎,何况一个小小的印度,在******总理最后一次亲往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谈判无果后,毛主席就知道和平无望了,必须要打一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所以就命****歇下来专门部署对印度进行的自卫反击工作。

    凡事要礼让三先,我们的一贯主张就是先礼后兵,但是礼让是有限度的,要么不打,要打就往狠里打,打到他感觉到痛,打到他爬不起来。om

    这就是毛主席对****的指示,这个****不愧是国际上公认的我们国家的三个半军事家之一,在指挥打仗上确实有一套。

    作战初期,****以小部队出击,诱使印军以为我军失败,以胜利者的姿态长驱直入,包括中央也都误认为是我军失败,毛主席曾接连七封电报,骂****有辱国格,丧失军威,一再电令****就地组织反击,不许再后撤一步,而****回电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继而命令部队且战且退,直至印军三个集团军纵深我国境内达七十余公里,而这三个集团军中有在一八四零年随英军入侵北京,参加火烧圆明园的印军王牌部队,第一任军长正是尼赫鲁的心腹考尔将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声称要再次打进北京。

    ****在得知这支部队先行入境后,下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部队给我从地球上抹掉。”“以雪百年国耻”。

    战前动员也以八国联军在中国的种种罪行激励战士,使得我军将士对印军恨之入骨,总攻命令一下,我军犹如猛虎下山,势如破竹,风卷残云一样打得印军毫无还手能力,仅用了一个营的兵力就把印军的三个集团军牢牢地封在了事先准备好的口袋里,在不足三天的时间里就将这个王牌军连同其他入境的印军全部干净的消灭了,无一幸免。

    此一战,印军部队的斗志几乎丧失殆尽,我军长驱直入。印军四散溃逃。战后世界军事家称之谓:“小刀切黄油的战争。”

    由于交战地点是在崇山峻岭之间,双方的后勤补给都很困难,做战部队的给养都不能保障,加之部队推进速度太快,接收俘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问题,故我军几乎不接受俘虏,这也就是在国际上称此战役为屠杀性战役的原因,也是我国不愿意提及此次作战的根本原因。

    战后,****在回到中央时汇报说:此战:其一,印军三十年不敢再挑衅,其二,我军无一人被俘。****此战的战术,几乎是中,美在朝鲜战场上战术的翻版,大扬了国威军威,,逻辑很简单,与其让世界无休止的指责中国“侵略”还不如让大家看一看中国真动起手来是什么样子,因此,中国人的目标就是越过麦克马洪线,给印度人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解放军对印军摧枯拉朽似的打击是整个印度名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溃。对印度的一战,彻底粉碎了印度作为所谓不结盟运动领袖在道德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迷梦,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美国等大国对印度的轻视不必多说,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开始支持和拥护中国,中国再次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新中国即使在困难时期也不是好惹的,惹了是不好办的。

    这正是百年国耻一朝还,欲霸之国皆胆寒,不是国人太软弱,是因祖训和为先。

    直到二帮以一首诗收尾,众人包括那李书记都还在唏嘘之中,本来说故事就是二帮的强项,再加上这时候的心情又特别的好,所以说起来就好像在讲评书。说得是有声有色,众人听的也是津津有味。

    今天晚上俊昌叔请的这场酒席,彭丽不高兴再来,原因是一天三顿,除了早饭是在家吃的,中晚两顿都要去赶场子,而且每家几乎都是一个味道,一大桌子的菜,每道菜都是又咸又辣,让人怎么吃,在吃下去大便都有点痛了。

    没有办法,二帮只好和自己的父亲前往,待到大家围坐已定,几句闲聊之后,那俊昌叔就问起了彭丽的娘家情况,那李书记也说,他也早就想问了,考虑到有彭丽在场,怕多有不便,所以趁着今天晚上的机会给我们大家说说,所以二帮先说了一段中印之战,见大家讨论声渐渐平息下来,二帮才接着说道:“其实那彭丽的父亲也是参加这次战斗中的一员,转业以后,受到当地政府的特别照顾,任命为东沙片的片长,主管东沙,农场,兆丰三个镇的治安,在那个年代,除了管粮食的,大概就数得着管治安的吃香了,可是好景不长,没干几年就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降了职,任兆丰镇的乡党委秘书,特别的有才,还主持编写了兆丰镇乡志一书,后来改革开放,也想去办企业,可是用人不当,让一个小舅子主管生产,当他出去跑业务的时候,小舅子在家把制作产品的材料都转卖他人了,所以从那以后一蹶不振,家庭条件就衰败下去了。

    大家也问二帮今后的打算,二帮也说道,先在公司里干着再说,等以后聚集到了本钱,或者看看可有什么机会,也出来****一票。欲知后事如何,听我下卷细说。

第一章() 
“呜,呜,咣,咣”随着那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然后由慢而快逐渐咣咣的平稳行驶起来。om

    可能是走得早的缘故,车厢里人不是很多,最起码的四个人还能做到相邻的四个座位。二帮靠近车窗向外看,临淮关过来,一路几乎还是老样子,低矮的村庄,高低不平的麦田,连几棵小树都几乎是缺少营养一样垂头丧气的不往天上长。

    虽然在这条线上二帮已来来回回跑了好多趟,但都不像这次一样心情沉重,思绪万千。

    当初懵懵懂懂的三个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了出来,一顿早饭一吃就分道扬镳,对,好像还请一个算命先生算了算命。

    不然怎么说那些个看相算命的都是骗人的把戏呢,现在看看他准了吗,当初好像说叶青的命最好,可以说是大富大贵,可是现在呢,过个年都没有能力回来,一家几口飘荡在外,想想老家的人都在一片欢腾喜气洋洋的,不知这时候是啥心情,所以二帮真心的想帮他一把,当然经济能力自己目前还没有,但是处处谋划划策还是可以的,不是有句名言吗,叫助人十金不如送人一言,有时候一句话胜过十桶金。

    所以二帮就对自己的四老爷说,像叶青目前这种情况,必须用奇法方可改变之,二帮所说的奇法,其实是希望他不要把自己的名声搞臭掉了,一个人在任何地方混,这个名声很重要,现在他一家几口在那里恨不能已经成了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