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谁能看到谁的明天 >

第317部分

谁能看到谁的明天-第317部分

小说: 谁能看到谁的明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总算把以前的欠债还完了,如今又是建房又是娶儿媳妇,一下子又花了不少,又欠了不少的新债,现在也只好全家出动,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有望把欠债一年内还清。

    老三业同可能就要外债欠的多点了,至少在五六万以上,由于在赡养父母方面,大家搞得有点很不愉快,所以自己收拾好了家里以后,几口子就出来了,也没有过去管他。

    听了那成业的介绍,二帮就感到有点怒火中烧,义愤填膺,“宅基地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他村里有什么资格还要来向大家收取这个购买的费用?”

    “还是算了吧,现在下面都是这样搞的,不过购买了以后,就属于个人财产了,还可以拥有永远的财产权了,所以大家也都没有表示过分的反对。”那成业解释道。

    当然接下来那成业又介绍了一下关于父母年纪大了的赡养问题。

    “是由面粉厂的我老爷和我们的老舅出来做的调停,由于你的情况特殊,大家也没有把你列算在内,剩下来的弟兄三个每年给父母一千四百块钱的赡养费,可是由于现在大家都刚刚起好了房子,父母考虑到不方便,又不愿意住到我的大房子里去,就由我大哥单独腾出来一间房子供老两个居住,所以他的那份赡养费就不出了,老三也认为我爷强占了他的拆房补贴,也拒绝支付赡养费,所以父母的赡养就等于是我一个人在承担。”

    “那么我爷又怎么会去强占老三的拆房补贴款呢?”那二帮真是有点搞不明白。

    “还不就是因为后面的那几间老房子,我三哥夫妻两个现在一口咬定那四间老房子本来就是分给他们的,因为分家以后就是他们在里面居住的,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别的人现在谁又愿意出来为你主持公道呢?”

    那二帮现在不是感到心中有火,而是感到有点很好笑,俗话说得好,世事无常,谁能想到自己近十年前所担心的事情,如今也变成了现实,不仅笑自己,当初的一番好心,如今都变成了驴肝肺,想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天真幼稚,舍己为人,顾你顾他,不但把自己辛辛苦苦筹建起来的楼房拱手让了出去,还要把自己准备安身的几间破房子都让给别人去住,当然也笑话自己的父亲,真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呕心沥血操心操肺,结果培养出来的都是些无情无义的人,天理何在?良心何在呀?

    可是转念一想,那二帮的心情又变得随和了,这毕竟是成业的一面之词,如果是那业同坐在自己的对面,那么他又会怎么去做解释呢?二帮也相信老三夫妻两个也绝对不会是那无情无义之人,即便是他们不仁也不义,那也是情有可原的,纵观当今社会,哪一个家庭的情形不和自己的这个家庭差不多,有可能还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而要想改变这种社会现状,那就不须由镇府部门引导,全民提倡,大家共同来改变这种社会风气才可以。

    二帮现在就觉得自己曾经也是一名光荣而优秀的共青团员,现在毕竟也是一名合法的中国公民,自己也有这个义务站出来,向全社会的广大民众大声疾呼,是时候了,应该觉醒了,不然的话,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到底要准备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呢?

    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得不令每一个人都要去做认真的思考和决定如何对待的问题。

第二百五十七章小孩子就是不同意() 
当然接下来那成业关心的还是二帮和彭瑛之间的情况,二帮就把自己又如何尽心尽力的来帮助了她,结果那彭瑛一点都不领情的情况又叙述了一下,最后也是考虑到由于小孩子也在场,自然也没去提那句彭瑛说的那句“你不用对我那么好的,反正我是不卖身的”话。

    接下来自然是询问二帮准备怎么样来对待小孩子将来的问题,也有二十多岁了,眨眼之间就也要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

    说实话这个问题二帮还真就没有考虑过呢,在二帮的心里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小孩子还小呢,怎么就也要去操心他的婚姻大事了,那二帮就分析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最后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只好让小孩子入赘到一个人家去算了,不然的话,又要买房,又要办嫁妆送彩礼,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但是立马就遭到了小孩子的严厉拒绝和反对,说他绝不招到人家去。

    那二帮就又给小孩子分析了,如果不去做人家的上门女婿的话,就是不去管钱不钱的问题,但是将来等你有了小孩子,你的妈妈又神经兮兮自以为是好吃懒做的,将来谁又来帮你照顾小孩,但是如果入赘到了别的人家,那么一切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房子也不用买了,小孩子也有人带了,挣到了钱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既省心又省力,何乐而不为呢,其实人这一辈子,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只要顾好自己活的开心快乐也就得了,是根本不用去想什么面子里子的问题的。

    但是小孩子就是不同意,并说自己已经谈了一个女朋友了,而且两个人的感情也很好,可以说是情投意合,还是个本地人。

    那么二帮也就去打听询问一些关于女孩子的家庭情况了,可是听了之后又感到很是没劲,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又被应验了。

    可以说小孩子目前的情况就几乎是当初二帮自己的翻版,那时候二帮有两个舅子,不过那是两个哥哥,现在自己的小孩也有两个舅子,只不过变成了两个弟弟,那二帮不由得就感到有点担心和害怕,难道上天对自己的惩罚还不够吗,还要在自己的小孩子身上去延续?

    可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问题,又怎么会是哪一个人所能左右得了的,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好听之任之了,佛法上说,要一切随缘,那佛法上又说,如果一个人诚心向善,一心向佛,积累了功德,就能够使自己的子女也跟着沾光,从而也会有好的福报,还好现在自己就已经立下了大志愿,那就是要去大力弘扬佛法的,但愿佛祖能够开恩保佑,不要让自己的小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吧,所以二帮也不想再去表示反对了。

    “这次我小哥让我过来看看你的主要目的,就是怕你在搞传销,毕竟你借了他的那个钱已经有好些个年头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归还,而且我们家里的那个俊昌叔,就是由于被别人带上了传销这条路,后来把自己搞的名声扫地,怨声载道,把以前当干部时积累的一点好人缘都搞砸掉了。”

    那成业大概也觉得在小孩子婚姻上的问题不好表态,所以也就转移了话题。

    “当然了,能够过来看看你,其实也是我们大家的一个共同心愿,毕竟由于以前都忙,现在总算告一段落,也有点时间了,我们也都希望你能够过得好好的。”那成业又补充着说道。

    二帮不由感到苦笑,说道:“你看看我像一个搞传销的人吗?其实我只所以要去借钱,而且到现在还没还,那都是情势所逼迫不得已,也请你带个信给我小哥,就说请他放心,只要我人不死,就会债不烂,最多也就是会晚一点时间而已”

    再聊下去,二帮感到也就是些无关紧要的废话了,更何况东家长西家短的一些事,二帮现在也没有那个心情和精力去表示关心,既然来了,那么就请大家到王伟饭店去撮一顿吧。

    爷四个自然是都上了成业开过来的小轿车,车子的确很是漂亮,而且看的出来,成业开车的技术也很是娴熟,谁说没有文化就会混得不好,自己的弟兄四个当中,就数成业的文化程度最低,可是现在在看看人家,不但在弟兄四个当中,最早拥有轿车的一个,可以说目前还是小日子过的最潇洒的一个。

    二帮笑了。

    王伟饭店的生意依然是那么的红火,并没有因为二帮长时间的没来就显得有点冷清,当然看见了二帮的再一次到来,那王伟和陈艳都还是显得很客气的打了招呼,异常热情的招待,当那陈艳问清了只有四个人的时候,就给安排了一张小一点的桌子,由于帮彭瑛还了五千块钱的外债,那二帮又有点感到底气不足了,所以也没敢大手大脚的胡乱点菜,只不过就点了两个王伟饭店的招牌菜和几个平常的家常菜。

    有剁椒鱼头,爆炒鸡丁,清炒牛柳,韭菜炒百叶丝,另外就是一盆大杂烩。

    由于成业是开车的,那是滴酒不沾,而且据他自己所说,为了节省开支,烟酒都戒了好几年了,都是自己的兄弟也用不着客气,两个小孩子也说不喝酒,这样更好,那还能为自己省点。

    可是当吃好了饭,二帮准备过去结账的时候,那成业和那个侄子都抢在了最前面,二帮也只好任由他们去,到底最终是谁付的钱,二帮也没有过多的去做关心,毕竟他们现在条件都好了,就是从大老远的赶了过来,请上自己吃上那么一顿饭,二帮觉得也不为过,想当年自己有的时候,也不能说就没有豪爽过,要不然在自己小公公去世的时候,自己也就不会为他成业多承担了一份外债,你说是不是。

    吃好了饭付完了帐,那成业就把二帮又用车子送了回来,当然还要把小李彭也送回去,并说还要过去看望一下他的那个二姐,当然这个二姐就是指的彭瑛。

    既然人家有那个心意,二帮觉得还是随他去吧,所以也就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

第二百五十八章还是装糊涂的好()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当你日子过好了,别人就会羡慕你亲近你,当你日子过坏了,别人就会笑话你,远离你,所以只要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你怎么做都可以,是不用去考虑别人的什么感受的,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亲朋好友兄弟姐妹。”

    成业和侄子都走了,当然他们也都还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也还要去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和忙碌,弟兄们的日子也都有了起色和好转,也不是就说,二帮现在很羡慕嫉妒他们,而是感到自己以前所有的付出,就是那个一心去为着别人着想的做法,真是不值得,既然为了自己造房子,一下子都能拿出二十七八万,可是当自己有了难处,去周转一下两千块钱时,竟然都没有人来愿意帮忙,小哥叶青虽然是个千万富翁大老板,由于自己欠了他一万多块钱的债,到现在几年都没有归还,所以也开始了怀疑自己的人品问题了。

    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那份感慨,所以二帮就打开了电脑,到了自己的qq空间又写了一条新说说,浏览了一下空间动态,就发觉净尘大师的一条说说也很有意思,题目叫参透人生,难得糊涂,二帮不由的就来了兴趣,所以就看了下去。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世间万事惟唯糊涂最难。

    有些事,问的清楚便是无趣,连佛都说: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凡事太尽,缘份势必早尽。

    活的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

    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

    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