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玄黄方真劫 >

第192部分

玄黄方真劫-第192部分

小说: 玄黄方真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渔民说道。

    郭岱取出一枚银锭,说道:“老人家,我想借你的船入湖一趟。”

    “哎哟,这可使不得。客官要去什么地方?我带你去便是。”老渔民连连推托。

    郭岱说道:“我听说广阳湖有仙迹,特来此地寻访。仙人不喜凡俗所扰,所以才向老人家借船……放心,明日天亮之前,我必定将船送回此处。”

    老渔民的船不过是一艘再寻常不过的小木船,郭岱这枚银锭分量不轻,足可以将其买下,但他还是租借为用。

    那老渔民这辈子恐怕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他也担心郭岱会反悔,立刻接过银锭,将小木船让给郭岱。

    船上有一对木浆,郭岱也不用,轻轻一挥手,岸边波浪便自行推动着小木船,向湖中而去。渐渐地湖上升起了白雾,将郭岱的身影遮住。老渔民见状便知郭岱并非凡人,吓得连连揖拜,唯恐失礼不敬。

    小船一路随波逐浪,来到原本湖心岛的位置,此地已经全然不见岛山。郭岱细细感应一番,发现岛屿只剩下水底岩基,平整如剖面的切口,隐隐残留着几丝剑意,稍一触动,仿佛能感受到某种悲怆愤慨。

    “这就是兵解之剑吗?”郭岱端坐船上,周围水面如镜子一般波澜不生,皆被他的定心所制,以感应水底残存剑意。

    “炼神为剑、兵解自化,这与你当初施展的三尺白虹有几分相近之处。”宫九素说道。

    “这种法术并非什么人都能施展出来的。”郭岱说道:“欲图兵解自化,务必要有绝决愿心,形神魂魄尽化为剑,此一击乃是玉石俱焚之举,亦是让敌人形神魂魄俱灭。”

    “可惜合扬修炼了《蜕化解形》,灭去一副魂魄,还有无数副。”宫九素言道。

    “如此说来,兵解之剑也不是对付合炼妖身的办法。”郭岱说道。

    宫九素问道:“你是要找出能够彻底斩灭合炼妖身之法吗?为何不用我所留之禁制?”

    “不是谁都像你有这么高修为的。”郭岱说道:“我只是在想,《蜕化解形》修炼之法并不困难,这一门入手求证可谓是相当浅薄。那反过来又有什么破绽与缺陷?不必非要兵解之剑这种同归于尽的办法,而是可以将其彻底破解。”

    《蜕化解形》本身的确有相当的缺陷,那就是修炼之人要以自身元神压制所炼化的魂魄,自身境界无法精进。其实当初的郭岱在合扬身边,依旧没能将这个缺陷弥补过来,倒是关函谷用力士金甲,无心插柳而成就混元金身。

    混元金身与合炼妖身的区别,就在于九宫太素图乃是透彻了罗霄宗三门传承的精华,其本身蕴含几乎无穷的推演之功,足可以凭此压制所炼化的神魂。而其他人的体魄生机,则完全可以用符金或其他天材地宝直接将其侵夺,反化为金身养料。

    郭岱其实一直都可以通过混元金身来吞噬、炼化他人魂魄生机,只是他自己过去并无此念。更何况混元金身自有五气灵根,不必靠炼化他人魂魄来滋养自身修为法力。

    其实这么看来,老天爷倒像是给虚灵开了个玩笑。过去千年间,虚灵汲汲营营、潜心规划,却还不如世道演变所造就郭岱这个异数。

    正当郭岱在船上端坐之际,湖面一阵涟漪泛动,他忽然睁开双眼,翻掌朝天,一道剑意直逼而出。

    “怎么了?”宫九素察觉郭岱心生戒备。

    “有人来了,修为极高,你先别出来。”郭岱提醒一句,然后就感应到天上一阵无声无息的冲击,来人的反击也是以相应的剑意。

    郭岱会来广阳湖泛舟,当然不是就为了领会寒星长老的残存剑意,他这些日子感受到的窥视中,其中有一位高人这么多天就没下过地,目光毫不避忌,实在是看得郭岱有些厌烦了。

    如此高人默然窥视而不现身,显然是不想在人前露面,所以郭岱才独自一人泛舟广阳湖,并且一路上施法布阵,引来重重雾霭,不让旁人靠近,其他跟踪之人也无法躲过郭岱耳目。

    果不其然,天上那位高人见郭岱孤身一人,显然也明白其中用意,打算现身而来。郭岱抬手发出一道剑意作为试探,被对方轻而易举地化解。

    只见船头微微一沉,却没引起多大涟漪,水面迅速被抚平,一名虎头虎脑的黑衣汉子,大马金刀坐在船头上看着郭岱。

第181章 寅成公() 
这从天而降的虎脸汉子,虽然留着连鬓络腮胡子,看着颇有些不修边幅,看仔细观瞧,原本模样其实倒有几分清秀,只是刻意留着胡子来显得彪悍。

    虎脸汉子给郭岱的感觉十分奇怪,明明人就在自己眼前坐着,五官知觉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可以感觉到充满澎湃活力的呼吸心跳与肌肤温热,元神中却又觉得他飘忽不存,只是一缕虚幻影子。

    “你就是那个南天仙师?姓郭名岱?”虎脸汉子问道。

    “不错。”郭岱说道:“阁下这些日子在天上窥视,终于肯降尘一晤了。”

    “不用说得这么文绉绉,我打听过你,并不是什么文人雅士。”虎脸汉子摆摆手,也没有所谓的高人风范。

    郭岱于是也不客气了,问道:“那你是什么人?”

    “俗名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大家伙平时叫我寅成公。”虎脸汉子摸了摸胡须,笑道:“当然,不喜欢我的暗地里叫我笑面虎。”

    虎脸汉子很喜欢笑,他的笑容并不是那种虚伪狡诈或狰狞暴虐,而是真切开心的笑容。只不过配上这张虎头虎脑,倒像是大老虎盯着人发笑。

    “寅成公?你莫非是虎妖吗?”郭岱微微一笑,问道。

    “这个……我也说不好,按照这年头的说法,我应该是半妖吧。”寅成公双手按在膝盖上,坐正了身子,解开了自身部分束缚,散发出惊人的威压气息。

    郭岱眼神一紧,自寅成公身上发出的威压气息无比强烈,也无比深厚。如果说同为半妖,烈山明琼与寅成公相比,就像是圈养禽畜与洪荒凶兽的差别,完全可以化作实质的威压,居然将周围雾气景致变得有几分苍莽厚重,仿佛远山蛮荒、不似近世。

    这种完全将自我心境投射至现实中的修为,跟郭岱的灵台造化十分相近,郭岱甚至可以闻到那地裂山崩、岩浆沸滚的刺鼻硫磺气味,水面也化作了流动不息的炽红岩浆,更别说透体燥热。要是郭岱没有修为在身,立刻就会被这热力灼伤身体。

    如此景象,已经不是单纯一道法术可以造就,而是接近用自我意志去扭曲了现实,更不是欺骗五官知觉的幻术,寅成公是真真切切将周围环境造化成另一幅模样了。

    当然,并不是说湖水白雾就消失不见,更像是寅成公将郭岱带入了另一片小天地中,形成一种特殊的重叠。即便外人能够看穿郭岱布下的白雾迷踪法阵,也不能看破寅成公这高深莫测的大法力,除非修为还要比寅成公高得多,而郭岱实在无法想象,能够比寅成公修为更高之人会是何种气象。

    “按照道门的说法,这叫‘随身化转小洞天’。”寅成公拍了拍大腿说道:“当然了,我平日里也不会轻易将人收进来,就是放些琐碎玩意儿。”

    寅成公的说法让郭岱想起乾坤袋,只不过乾坤袋只能收纳死物,唯一能够收纳的活物还得是像白素芝原身那样特殊的草木之精。而且乾坤袋中并不是凭空多出一个小天地,只是用法阵变化转移,也不可能无限地收纳外物。

    更何况乾坤袋也不是每个修士都有,炼制乾坤袋也需要特殊的天材地宝,辅以高人布阵炼制。郭岱也是仗着朱三有瑶风仙子这尊靠山,才能给郭岱多弄一个乾坤袋。

    “放眼当今天下,有这样修为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郭岱说道:“倒是寅成公的名字,我还是头回听说。”

    寅成公对郭岱的说法很感兴趣,问道:“一只手数的过来?不知道还有谁?”

    “你这话也是真够狂的,好像天底下就没有能与你比肩之人一样。”郭岱说道。

    寅成公笑了笑说道:“修为到了我这种境界,狂不狂都无所谓了,我就是好奇,你似乎知道有人能与我比肩一样,不知道那都是什么人?应该不包括你自己吧?”

    郭岱试探着说道:“正法七真难道不算?”

    寅成公抬手掰了掰手指,说道:“七真是七个人,一只手数不过来啊。”

    “正法七真闻道有先后,修为也有高低差别,有的人或许名过其实,但料想也有高人可与你相提并论。”郭岱答道。

    寅成公摸着胡须说道:“你这么说也没错,就是有点胡乱猜,不像是方才的意思。你应该是真的见过那些高人,却不肯与我直说。”

    郭岱连一丝念头都不敢浮起,寅成公的感应实在太过敏锐,他只不过是觉得关函谷或许跟寅成公有相近的修为,立刻就被对方察觉,似乎还在暗中推演着什么。

    “那寅成公觉得呢?谁可与你相较?”郭岱反过来问。

    寅成公居然一个个数着说道:“青衡道的沈天长曾经想偷我的法宝,被我胖揍过一通,不值一提。伽蓝尊者佛法修为不俗,但也有痴妄之念,居然试图度化我,被我反过来震撼其根基,受三甲子魔考而不得出关。

    宇文九锡是小娃娃了,欺负他不见能耐。文风侯好吟诗作赋、红袖添香,我跟他完全不是一路人。青照子就是一屎壳郎成精,非要装成人模人样。至于顾瑾……一个老处女,没什么好说的。

    数来数去,也就重玄老祖还堪入眼,但他还稍欠火候,而且太过醉心于宗门传承,这也是他不如前人的原因。”

    郭岱闻言无话可说,寅成公一番话,将玄黄正法七真一个个贬得如此不堪,要是让七真传人听见,恐怕就要以辱及师长之名动手了。

    而且借寅成公的口,郭岱还了解到不少隐秘,看来七真之一的青照子乃是异类修行,能得如此成就亦是相当不易。

    “重玄老祖还不如前人?我听说重玄老祖可是罗霄宗自道陵君以来,修为境界最高之人,远超过往历代掌门尊长。”郭岱说道:“罗霄宗在重玄老祖治下,欣欣向荣、传承基业壮大,虽然遭遇了一场妖祸,但毕竟还留有传承不绝。”

    寅成公说道:“对啊,你也说了,自道陵君以来,重玄老祖毕竟还是不如道陵君。”

    郭岱看向寅成公的眼神有些玄妙,问道:“听你这话,莫非还认识道陵君?那可是将近两千年前的事了。”

    寅成公则像是寻常事那样一摊手,说道:“对啊,我好歹还跟道陵君打过几场。”

    郭岱隐约预料到寅成公在世岁月相当悠久,但还是没料到他竟然久远如斯,从罗霄宗草创之初便已在世。而且听他所言,当时寅成公修为就已与罗霄宗开山祖师道陵君不相上下。

    要知道方真修行,所求大抵是长生不老、超脱飞升,正法七真之所以有此名声,除了其人修为确实高深,更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驻世岁月长久。

    很多时候,不一定神通法力如何强悍,只要活得足够长久,其人存在本身就堪为神奇。而正法七真中,辈分最高的重玄老祖,已是八百余年前生人,他经历的世事变迁、更迭,远在其他人之上,光是这份阅历知见,就是无比珍贵的传承。

    虚灵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