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玄黄方真劫 >

第138部分

玄黄方真劫-第138部分

小说: 玄黄方真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就这点能耐了。”烈山明琼并未恼怒,说道:“我过半功力为你所禁,这秘境中也不知有何古怪,让我施展出来的法力十不存一,你想要什么,还不是随手可得?还要问我作甚?”

    “你毕竟是我女儿,为了让郭岱信服,我不可能一直做正人君子吧?”合扬说道。

    “郭岱?关郭岱什么事?”烈山明琼惊道。

    合扬刻意表露出惊讶来:“我是不是说漏嘴了?”

    烈山明琼咬牙道:“我就知道那个郭岱不是什么好东西!原来也是你的阴谋!”

    合扬眯眼道:“你这态度不对,如果你能一眼看穿郭岱也是合炼妖身,那应该就当即将他拿下。为父要是没猜错,你应该曾出手试探过,却又看不出异状吧?”

    烈山明琼一言不发,但合扬所言并无差错。自从郭岱出现眼前那一刻,烈山明琼就已有感应,但又看不出合炼妖身的端倪。当桂青子发现楚玉鸿是公主女扮男装,逃回青丘山后次日,郭岱前来致歉拜访,烈山明琼毫不讲理,陡然对他下手,就是想试探出郭岱是否真修成合炼妖身。

    然而结果让烈山明琼疑上加疑,郭岱炉鼎强悍更胜自己半妖之身。但郭岱肉身五气混融、灵机内藏,又分明是高深玄功,完全不像是崇明君所言的合炼妖身。

    “你知道妖修需要怎样做,才能与方真修士平和相处?”合扬忽然问起毫不相干的事来,又自问自答道:“难道是主动展现胸怀、屈居人下?还是让你去出卖色相,攀附高人?我师父不会老糊涂到这份上,但他更不会无端挑起人妖隔阂与怨怼,我思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妖修变得‘有用’。”

    “你以为谁都像你吗?凡事看对方有用没用。”烈山明琼冷笑道。

    合扬言道:“不用说这种气话,以你的见识阅历也应该明白,我这话虽然说出来伤人,但若是无用,又是异类,那何必留存世间?我师父很清楚人情世故,而要让妖修变得有用,就必须是妖修掌握独到法门,能够为未来大劫提供助力。

    否则灾祸降临,能不能解决放到一边,难保不会有宵小之辈借题发挥,将祸水引向妖修。到时候身为异类的青丘山群妖,即便再无辜也是百口莫辩。而这想必不是我师父乐意看到的,既然他老人家传法指点,就不会预见这种下场还盲目传授。”

    说到这里,合扬忽然呵呵发笑,似乎撞见了什么大运好事,笑声不止。

    “你又笑什么?”烈山明琼不喜言道。

    “我是笑,虚灵居然真的将青丘山让给我处理,看来我当年展露的善意,还是没有白费啊!”合扬接着向烈山明琼说起最近江都一战,其中最让人心忧的,便是依旧可能存在于江都朝堂与太玄宫的奸细。

    当今天下,无人能窥探出修成合炼妖身之辈,使得朝堂内外人人自危,如果这个时候青丘山妖修能够拥有看破妖身之眼,那么他们的地位将不再是受人排斥的外道异类。

    但要是青丘山妖修这种能力过早暴露在始族虚灵面前,那么虚灵恐会不遗余力地灭绝青丘山群妖,而合扬因为是烈山明琼生父,所以江都一战爆发之前,将青丘山的阵枢交给合扬处理,也顺势保住了烈山明琼为首的妖修。

    如此一来,合扬便算是掌握一道足可颠覆虚灵的巨大筹码!

第130章 北冥帝鲲() 
云间府地处东境最北端,全府境域高山连绵、料峭苍拔,前往北境的陆路不易通行。但除却陆路外,云间府还与北境登平府隔着一条峡湾,风平浪静,便于船只航行,是往来东北两境商贾人员的主要路线。

    “老伯,为何这海上有一根根桩子露出水面?不怕触碰到船底吗?”一名身披淡青道袍的少年站在船头,向一旁船家问道。

    这名少年看模样恐怕还不到弱冠之年,丰神俊朗、剑眉朗目,一派朝气向上。他手中拿着一支笛子,材质似玉如冰,令人望之便感寒意。

    若是只看言行举止,这名少年十足就是未曾出过远门的豪门世家子,对世事知之甚少,又出手阔绰。光是雇船前往云间府的花销,足够将整条船买下来。如果船家要是动了什么歪念头,估计就在海上,将少年宰了喂鱼。

    船家对青衣少年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这条峡湾每逢冬季便会冰封,船只无法通行,但人畜却可以在上面行走。然而过去在冰上渡海的人,最害怕就是冰面厚薄不一,万一掉进冰窟里,就谁都救不了了……”

    为了解释来龙去脉,船家跟青衣少年说起一件神乎其神的往事。

    大约是在六七十年前,北境陡然爆发了一场混乱,牵连得一批穷凶极恶的匪盗四处劫掠,具体起因无人得知,最后被朝廷派兵弹压平定。

    然而当初有一大批百姓商贾来到登平府海边,意欲上船南渡,避过兵锋劫掠。却不料当地府县官吏带着家眷,早早将船只开走,导致滞留岸边的百姓被悍匪屠戮,更逼得许多人不得不跳海,在冰冷的海水中活活冻死。

    据说当时天上有仙长路过,见状一怒挥剑,将伤害无辜的悍匪全数斩杀。那位仙长见百姓无舟楫渡海,于是剑光一挥,一条冰封长径乍现海面,生还的百姓皆可从此渡过峡湾,前去东境云间府。

    传说到此尚未结束,当年冬季大雪纷飞,峡湾海面冰封,寒风呼啸日夜不止,反而杜绝了踏冰渡海的路径。而从海面冰封之日开始,从峡湾方向便传来怪异的夯击声。

    当次年开春,海面冰封解冻,海上就出现了一串连接峡湾两岸的石桩,钉入海床深处。同时在两地尽头各有立碑说明——若奉海面冰封时节,凡是在石桩左右三丈,冰面厚实不破,直到次年开春解冻。

    如此神妙之功,显然是方真高人手笔。这样一来,峡湾两头百姓若在冬日往来,就不用担心冰面破碎。而在海上没有冰封之时,石桩就相当于是一条明确指示方向的航道,几百里的海路也可以轻松通行。万一在海上遭遇什么意外,也可以用缆绳捆在石桩上,等待两边途径的船只救援。

    “这么说来,也是功德之举啊。”青衣少年看着如同珠串绵延不断的石桩,能够感应到这是方真高人以大法力钉夯石桩,不仅仅是打入海床,而且与地脉气机贯通相连,使得整条石桩连成一条疏浚泥沙、防波缓浪的法阵。

    这一条“法阵”甚为特异,借地脉气机不断蕴养维护,若奉冬日时节,自然凝水为冰,化作一条巨大冰堤,人畜能够自如行走其上。

    能在一个冬天内,钉下这么多石桩,连通峡湾两段,做这件事的方真高人十分不简单,青衣少年自诩是没有这么绵长高深的法力。不过仔细一想,也许“仙长”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帮人,这样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还好还好,我还以为闭关五百年,世上就高人满地走、飞仙不如狗了。”青衣少年连连感叹。

    船只来到云间府地界,码头上人来人往,较之北境人烟稀疏,此地要繁华得多,而且要少不了各色人物伺机暗伏,可见这个码头也是一个不小的“江湖”。

    青衣少年下了船,又给了船家一笔钱,船家好心连连推托,青衣少年却还是强行塞给了船家老伯,反正他当年闭关之前搜集的金银珠宝,光是铺洒开来都能填满眼前这个码头的地面。

    问了问路径方向,青衣少年感叹道:“没想到这种偏远之地,如今也这么热闹了,当年这里还只是个小渔村呢。”

    “这位小公子,你是要去哪里吗?”青衣少年还在左顾右盼,一名贼眉鼠眼的车夫过来说道:“我们狄棣车行可是驰名云间府的大车行,无论是载客还是运货,都能及时到达。”

    “车行?”青衣少年问道:“就是赶车的?是马还是驴?”

    车夫搓着双掌,笑眯眯地说道:“都有、都有!如果小公子愿意,我们还可以安排两头大马拉车,不知小公子想去什么地方?”

    “嗯……五百年了,地名不知道有没有变化。”青衣少年心里嘀咕一两句,然后说道:“沉玉池,你听说过吗?”

    “当然知道!那可是云间府的一处名胜。”车夫说道:“我一看就知道小公子是要做状元老爷的,肯定是来云间府游山玩水吧?这季节刚刚好,天儿渐渐有了凉意,沉玉池周围红叶飘落,最是好看了,小公子,这边请吧?”

    青衣少年没有多拒绝,跟着车夫来到码头附近的狄棣车行,那车夫也连忙套车喂马,让青衣少年稍待片刻。

    此时青衣少年听见一旁传来一名女子的哀求声:“于总管你就行行好,我父亲重病,我现在真的要赶去王化县,真的不能商量吗?”

    于总管白白胖胖,拿着账簿一脸不快地摆手道:“去去去!我们狄棣车行是做生意,不是粥棚施舍。有钱就送你去,没钱就自己找路子。车马人哪一样不要钱?”

    “我有钱!只是还要为老父亲买药,求于总管行行好,送我一程。”那名哀求的女子年方二八,一副丫鬟使女打扮,梨花带雨间别有凄美风情。

    于总管不客气地说道:“你要是再吵,我让手下的人送你一程!省得坏了我的生意。”

    “不必吵了。”青衣少年上前说道,朝女子做了一揖,问道:“王化县是在云间府境内吗?狄棣车行能去吗?”

    那名女子微微还礼,轻拭去眼角泪水,柔声答道:“王化县从此地南去不过百里路,若是赶得快,天不黑就能到。”

    “车夫,换辆两人的车。”青衣少年说道。

    那车夫说道:“这……小公子,要是拉两位,这价钱……”

    青衣少年抬手一扔,一枚黄灿灿的金饼落在车辕上,车夫见状连忙拿起,光凭分量就知道不会有假。

    一旁于总管也惊得站起身来,差点误了贵客,连忙给青衣少年倒茶搬椅,说道:“这位小公子,不知你是要去哪个所在?”

    “沉玉池。”青衣少年看向那名女子,说道:“应该顺路吧?反正先让你去王化县好了。”

    女子没想到这名青衣少年如此阔绰,随手扔出金饼,还让自己一同乘车。

    “多、多谢公子。小女子朱阁,蒙公子大恩,日后定当报答。还未请教公子贵姓大名。”

    “呃……”青衣少年似乎愣了一下,连自己的名字都忘了,打量了一下自己,说道:“我叫柳青衣。”

    朱阁行礼道:“原来是柳公子,待家父病好,一定前去拜谢,不知柳公子是哪里人士?”

    “我?这个……”柳青衣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答,要是照实说,眼前这个小姑娘根本没命去,只得说道:“救人之急、解人之难,谈何报答?”

    朱阁看见柳青衣笑容,脸颊微微发红,低着头行礼也不敢多说。直到车夫套好车马,两人这才进了车厢。

    出发之前,于总管似乎与那车夫窃窃私语了一轮,柳青衣听在耳中也不在意,只是跟朱阁谈起云间府一带风土人情。

    “柳公子是头一回来云间府吗?听口音,公子像是南方人士。”朱阁问道。

    “生于北冥、展翼图南,击水三千、扬波九万……”柳青衣刚想大谈特谈自己过往事迹,但想起自己不宜惊世骇俗,只好说道:“最近还是在北境,不过有些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