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秋修真记-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山口青子傲然的一仰头,一群跳梁小丑而已,虽有些麻烦,又怎能挡住自己的宏图伟业,能带领山口家攀上巅峰的,必定是自己!(。)
ps:秋秋说:其实我挺佩服山口青子这样的女人的,没有她们的不停抗争,也不可能有女人如今的地位,当然,伤天害理心狠手辣什么的就算了,相比起来,虚伪的齐修远其实更让人讨厌。
。。。
第一百十一章()
津市,华夏直辖市,六座超大城市之一。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乃是津市的母亲河。
津市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华夏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津市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是帝都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咽喉和远洋航运的港口,有“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之称,秋秋想出海玩儿,从这儿登船是最方便的了。
从帝都到津市非常方便,秋秋一行人坐着张家安排的车,开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一路上孩子们都很兴奋,时不时的扒着车窗往外瞧,可惜现在雾霾虽没有秋秋他们刚到帝都时那么严重,空气却也不怎么样,外面灰突突雾蒙蒙的,除了车就是楼,孩子们只兴奋了一会儿,就纷纷蔫儿了,窝在车后座上东倒西歪的呼呼大睡。
张之齐提前联系了本地的修真世家海家,约在了津市一个很少外人知道的山庄见面。车子缓缓驶入山庄的大门,秋秋透过车窗向外打量了一下,确实是个挺幽静的地方,外面大门还是报了订餐的号码才放人进来,不像个饭庄倒像个私家别墅。
秋秋还真猜着了,这个饭庄就是本地一个名厨世家的私家产业,专门拿来招待私密性要求高的贵客,一年到头也用不了几回,这次海家看在张大公子的面子上,也算是下了大本钱招待了。
海家家主海东来是个满脸络腮胡的粗豪汉子,个子不算太高,显得很是敦实,一见到张之齐就特别热情,上来“啪啪”地拍着张之齐的肩膀,那蒲扇似的大手。秋秋都替张大公子疼得慌。
海东来身边跟着他的儿子和女儿,儿子也是个子不高,身材壮硕,跟他老爸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女儿则长得娇小玲珑,面目清秀,很有几分江南女子的婉约气质。
海东来一回手,让过自己的儿子,一把拉过来自己的女儿。推到了张之齐面前,“来来来,这是晓鸥,你们得有多少年没见面了,有好几年了吧?”
秋秋在旁边看着一乐,这位海家主也太心急了,人还没进屋呢,大门口就开始拉郎配了。
张之齐瞟了秋秋一眼,见她脸色还好,尚有心情看热闹。心里不禁一松,自从去见山口青子那次主动牵了秋秋的手之后,他们俩也算是确立了关系,两个大龄青年,一个剩男一个剩女,一个外表面瘫内心纯情,一个外表豪放内心保守,共同点都是从没谈过恋爱,相处之间不免有些小心翼翼。
被父亲推出来的海晓鸥心里正不乐意,自己也好多人追的好不好。张家是修真界第一世家不错,可也用不着这么上赶着吧,一抬眼正看见张之齐瞟秋秋那一眼,心中的怨气不禁冲口而出。“张家哥哥,多年未见,你还是风采依旧啊,”说着又转向秋秋,“这位就是秋小姐吧,果然是个清秀佳人。与张公子堪为良配。”
话音未落,就被海东来一句呵斥打断,“瞎说什么,别听那些家长里短传闲话的造谣生事,张公子去长白山那是因为公事,是为了维护华夏的利益,秋小姐亦是大义之人,岂会因私而废公。”
看来这位海家主也没有看起来那么粗豪嘛,最起码这一番话说得是软中有硬,也是,真要是个傻大憨粗毫无计较的,海家也不可能成为津市的第一世家,手里牢牢握着海盐这样一本万利的生意。
不过秋秋这人,向来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跟我弯弯绕打哑谜,也要看我接不接你的招。想到这儿,秋秋冲着海东来微微一笑,“海家主过奖了,我和之齐因长白山而结缘,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多亏了各位前辈的体谅与支持,这次出海,也是之齐想陪着我出来散散心,只是要叨扰海家主了。”
说着,秋秋挽着张之齐的胳膊,将整个身体靠了上去,又转头冲着海东来说道:“还有,海家主叫我秋秋吧,什么小姐来小姐去的,听着多生分,是吧?海小姐。”
海晓鸥本来对张之齐没什么意思,作为津市第一世家的独生女儿,她从小也是娇生惯养当公主一样长大的,身边不知多少围前围后的追求者。也就是父亲,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一听到张之齐要来津市的消息,就非要自己去追求张之齐,说什么帝都和津市这么近,两大世家联姻,才能实现强强联合。
其实海晓鸥知道,父亲始终不满足于海家只做津市的第一世家,最近几年,都在想办法打入帝都的交际圈,他的目标,是能成为张家,肖家那样的大世家。可是前一段时间,关于张之齐和秋秋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再是谣言也总有三分真,父亲联姻这条路未必走得通。
可海东来却认为海晓鸥的担心完全不值得一提,男人年轻的时候,谁没几个红颜知己什么的,更别说张之齐和那个秋秋之间的绯闻,人人都知道是齐家在背后推波助澜,实际是怎么回事还不一定呢。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张之齐和秋秋之间有点儿什么,那又能怎样?张家公子的婚事,那是一件简单的你情我爱的事吗?不娶个大世家的贵女,不用说别人,就守着儿子过了这么多年的张清,就不会答应。
所以,海东来完全没把秋秋放在眼里,在他心里,这个女人不过是男人一生中众多匆匆过客里的一个,现在正得宠,识趣就搭理她两句,不识趣完全可以不用理会。
哪知道秋秋哪里是不识趣,简直就是个傻大胆,什么话都敢往外冒,不仅如此,看着脸色铁青的海东来和脸色发白的海晓鸥,秋秋干脆一踮脚,在张之齐的脸颊上轻轻的落下了一个吻。(。)
ps:新人物出场,海家主的独生女儿海晓鸥由海鸥扮演。
月末了,大神们都求票,秋秋不是大神,不过也求票,谢谢大家╭(╯3╰)╮
一百十二章()
站在甲板上,手扶着栏杆,秋秋望着视野中逐渐变小的港口,身体轻轻地向后靠了靠,张之齐站在秋秋身后,伸出手臂整个儿的环住秋秋,将下巴轻轻的在秋秋的头顶点了点,“明天就能出了渤海湾,后天大概就能到公海了。”
秋秋有些小兴奋,作为一个内陆小城长大的姑娘,自己早就想见识一下真正的大海是什么样,小学课本里学过巴金的《海上日出》,描写得是那么的绚丽而壮观,这次终于有机会亲眼见一见了。
船头的甲板上,出现了一个娇小的身影,秋秋眯起眼看了一下,认出是海家主的独生女儿海晓鸥。虽然秋秋当时已经做得那么明显,可是显然这位海家主根本没当一回事。听安妮说,海东来是个挺大男子主义的人,思想不是一般的古板,认为女人的功能就是在家相夫教子,而且,海东来还是个坚定的三妻四妾拥护者,虽然只有一儿一女,可是家里大小老婆却有七八个,对现在俗世中的一夫一妻制很是不屑一顾。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把秋秋小小的示威放在眼里,秋秋宣誓主权的行为,在他那儿估计就是女人在邀宠撒娇,根本当不得真,所以,登船的时候海东来还是不死心的把海晓鸥推了上来。
海晓鸥本身对张之齐倒真是没什么感觉,她是公主脾气,喜欢的是嘴甜能玩儿会哄人的,张之齐这种稳重正统一看就知道无趣到极点的,根本不是她的菜。不过父命难违,父亲执意要自己跟着走一遭,海晓鸥也没办法,只能收拾收拾也跟着上了船。
开船的时候,海晓鸥留在房里没出来,直到船渐渐的驶离港口,才爬到甲板上透透气,远远的就望见张之齐和秋秋站在栏杆边你侬我侬。也懒得去当电灯泡,点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就自己靠在船头看风景了。
秋秋和张之齐姿态亲密,讨论的话题却并不轻松。山口青子临被遣送回倭国前告诉秋秋,焚心符她一共制了五张,有两张制作失败废了,有两张用了,还有一张——秋秋眼前又浮现出山口青子那张恶意满满的脸——不在别人。正在齐修远手里,而此时距齐修远被云家押走流放大雪山,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
张之齐有心派人去大雪山寻人,却被秋秋制止了,大雪山许进不许出,不论派谁去,都是有去无回的命运,倒不是张家没有这样的忠勇之士,只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只用在寻一个人、毁一张符上。就要牺牲几个这样的心腹,太浪费了。
所以,不顾众人的忧心忡忡,旅行团还是照常出发了,一行人除了张之齐、秋秋,还有安妮、黑灵、静心师太和张之齐身边的张礼、张信,再就是虎妈和二虎、卡卡、龙宝宝这帮孩子们了。
第二天一大早,卡卡就开始船头船尾的折腾,这家伙似乎除了破阵,还有一项不论和什么人都能自来熟的本事。才短短一天时间,就和船上上到船长大副,下到水手服务员,都嘻嘻哈哈称兄道弟打成了一片。
二虎则跟着虎妈趴在甲板上晒太阳。现在已入四月,趴在甲板上,吹着凉凉的海风,头顶是春日的暖阳,旁边再摆上一圈儿的零食饮料,真是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
但是。最会玩儿的却不是他们,而是天生亲水的龙宝宝,昨天夜里,趁着月黑风高无人瞧见的工夫,龙宝宝已经悄悄的潜入海中,自由自在的畅游去了。
秋秋看着悄然入水的龙宝宝,像每一个看着孩子独自出门的母亲一样,不由得有些担心,龙宝宝一直生活在天池中,在那里他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所有的鱼啊虾啊,见着他只有逃命的份儿。可这里是浩瀚无垠的大海,有凶猛的号称“海中狼”的鲨鱼、有能释放神经毒素的水母、还有各式各样龙宝宝以前从没见过的海底生物,万一出点什么意外,秋秋得心疼死。
还是张之齐硬把秋秋拽了回来,那是龙,真要是那么容易就被海里的虾兵蟹将欺负,也就不会被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奉为神兽了,只是秋秋关心则乱,一时想不到这一层罢了。
在海上航行了三天,除了第一天之外,剩下两天天气都不太好,秋秋心心念念的海上日出还是没看到,倒是见了不少海鸟,吃了几顿海鱼,顺带初步见识了一下华夏的近海航运究竟是有多繁忙。
第四天的凌晨,海上一片漆黑,海浪拍打着船身,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秋秋又一次早早地站在了甲板上,秋秋现在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觉得每一天都是赚来的,想做的事都马上抓紧时间去做,力争不在生命里留下任何的遗憾。
终于,天空不再是一片墨黑,而是在东方渐渐泛起了一片青色,这青色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可以清楚的看到水天相接处,密密的鱼鳞一样的云层。
秋秋以为云层这么厚,今天肯定又看不到日出了,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