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64部分

二战全景纪实-第164部分

小说: 二战全景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码头是用纤维板、旧下水道管做成的。
那些尘土是用鼓风机吹起来的。
为了进一步使德国相信盟军的主要登陆地点是加来,盟军飞机在为“霸王”行动做火力准备时,每向诺曼底地区投一吨炸弹,就向加来投两吨。
除此之外,英国还用被自己控制的德国间谍向德国发报,报告英吉利海峡东部盟军的集结情况,让德国情报分析人员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判断。
英国人把所有的经验和手段都用上了,把一切都做得惟妙惟肖,天衣无缝。
为了判断德国人是否上了圈套,英国人通过破译德国密码,来核实欺骗的效果,结果发现德国人果真上当。
希特勒被英国人的这些把戏搞得无所适从,时而觉得每一地方都危险,时而觉得法国西北部最危险。
1944年3月20日,希特勒对西线德军指挥官说:“盎格鲁撒克逊人必将在西线登陆,但没有一个人知道在何时何处登陆。
在这方面也不能推测。
任何舰船的集结都不能被看做是什么证据,说盟军会从挪威到比斯开湾的哪一段登陆,或者会在地中海的某一地段。”
他知道盟军在竭力设法分散他的兵力,觉得主攻开始前要先进行佯攻。
防守英吉利海峡对面海滩的德军是德国西线B集团军群,司令就是蒙哥马利的老对手——“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在1943年3月泪别非洲军部下,灰溜溜回到欧洲,再未与盟军交手,心里一直想着北非的一箭之仇,急欲寻机雪耻。
希特勒从骨子里鄙视传统的普鲁士军人,却格外喜欢这位在战火中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
最会阿谀奉承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看透了希特勒的心思,马上开动纳粹的宣传机器,很快就把隆美尔变成德国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弄得一心只想洗刷阿拉曼之辱的隆美尔不禁有些飘飘然。
隆美尔带着这种心情来到法国,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指挥驻守加来的第15集团军和诺曼底的第7集团军。
隆美尔毕竟是隆美尔。
他一上任就坐着他的“奔驰”牌大型指挥车,以超人的精力,不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日夜兼程地亲临海滩、营房、司令部巡视,了解情况。
这位同盟军打了多年仗的“沙漠之狐”,凭着经验认为,必须在海滩的水际线挫败登陆,否则盟军会靠其强大的海军、空军优势,如洪水一般吞没德军。
隆美尔拿出在北非的劲头,同部将谈话,设计炮兵阵地,指挥火炮安装,调整部队设防,观看士兵埋地雷,要把英吉利海滩变成阿拉曼式的“魔鬼乐园”。
这时,隆美尔已同密谋推翻纳粹希特勒的“黑色乐队”建立了联系,同意一旦推翻希特勒,就出面以自己巨大的名望阻止内战爆发。
几年的战争和德军的日益衰败已使隆美尔清醒了:德国不可能取胜。
他想趁着盟军未登陆,就与英美媾和,然后调兵打败苏军,争取最有利的和平条件。
但他知道英美两国决不会轻易与德国妥协,可能决意登陆。
如果这样,隆美尔就尽全力把他们打败,让他们变得“通情达理”。
盟军会在哪里登陆,在何时登陆呢?
阿拉曼之战记忆犹新。
蒙哥马利惯于声东击西,避实击虚,决不会进入德军防御最密的地区,也决不会离开战斗机的保护。
隆美尔俯身在地图上仔细研究。
他拿起圆规,以英国南部的主要空军基地为圆心,以盟军主要战斗机的战斗半径为半径,画了几个圆弧:布列塔尼半岛、瑟堡、加来全在圆弧之内。
隆美尔想,如果自己是艾森豪威尔,就在加来登陆。
这样一可以把B集团军群第7、第15集团军分割开,二可以直接威胁巴黎。
他觉得主攻方向在加来。
隆美尔的上司是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
这位元帅已是69岁的高龄,病魔缠身,头发稀疏。
他住在巴黎一家豪华饭店里,不是读冒险小说,就是逗弄一只大猎狗,很少在上午10点以前工作。
他有辉煌业绩,1939年率兵打垮了波兰,1940年横扫法国,1941年一直打到苏联的罗斯托夫。
可一打败仗,就被希特勒撤职,变成替罪羊。
希特勒见德军连连败北,西线大战将至,就又启用这员老将。
龙德施泰特鄙视希特勒,从不相信希特勒有什么军事天才,背后称之为“波希米亚下士”,说这个“波希米亚下士”懂什么高级指挥?
阿拉曼和斯大林格勒两役失利后,龙德施泰特认定德国必定失败,悄悄对自己的参谋长表示支持同英国人秘密接触。

………………………………………
14。隐蔽之下的紧锣密鼓(6)
………………………………………

尽管龙德施泰特是位失败主义者,但其名声、战绩和他麾下的德军仍令盟军顾虑重重。
可他本人却并不这么看。
由于希特勒四处插手,弄得将军们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龙德施泰特经常咒骂希特勒:“没有希特勒的批准,我连前门的岗哨都不能调到后门去!
”隆美尔这位最受希特勒宠爱、盛气凌人的后起之秀,更令老元帅气恼。
隆美尔虽为龙德施泰特的下级,但名望和地位却在老元帅之上,经常越过龙德施泰特直接与希特勒联络。
老元帅认为自己的权威被冒犯,自己这个西线总司令只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空衔而已。
龙德施泰特当然不甘心被搁在一边儿,不久就同隆美尔因西线抗登陆的战略方针、装甲部队的指挥权,发生激烈的冲突。
隆美尔认定盟军的主攻方向是加来,他根据自己同盟军作战的经验认为,德军应将所有的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前置,在海岸线设置障碍,密布地雷。
只要盟军一登陆,立刻发起反击,把盟军消灭在海滩。
“成败关键在于登陆后的24小时。”
因此,他要求西线装甲集群应归自己的集团军群指挥,而不是归西线总司令。
但龙德施泰特认为海岸线漫长,德军不可能处处设防,因此主张纵深防御,在法国内陆进行机动防御。
他嘲笑隆美尔没有战略眼光,只懂战术。
德国装甲战专家、西线装甲群司令施韦彭堡将军对隆美尔也极不满,痛恨隆美尔无视他在东线的经验。
隆美尔要求把装甲部队前置的主张,在施韦彭堡眼中无异于商店橱窗里的装潢,是盟军舰炮的祭品。
他坚决反对隆美尔插手他的装甲部队,支持龙德施泰特,主张将装甲部队集中部署在内陆舰炮射程之外,即巴黎周围。
结果,德军西线三位最重要的指挥官出现战略方针和权力之争。
两派针锋相对,互不让步。
最后希特勒出面了,做出了一个极昏庸的决定:西线的装甲部队由最高统帅部指挥,装甲师的调动须经希特勒批准;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只有权调动一个装甲师,即在卡昂附近的第21装甲师。
希特勒虽然同意隆美尔的战略方针,但这个决定其实是剥夺了西线总司令和B集团军群司令对装甲部队的指挥权和第15集团军的调动权,也就夺走了隆美尔手中最锋利、最令盟军胆寒的利剑。
希特勒做出这个荒谬的决定,铸成最后的战役失败。
但他似乎摆脱了“坚韧”计划的影响,开始越来越注意诺曼底,觉得盟军登陆后的首要目标是瑟堡。
4月6日,希特勒对约德尔说:“英国人为对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假的。
从他们最近实行的限制等措施来看,他决不会按常规办法干的。
我不能不感到所有这一切不过是寡廉鲜耻的伪装罢了。”
他指着诺曼底道:“我赞成把全部部队调到这儿。”
但希特勒没有把驻加来精锐的第15集团军调到诺曼底。
隆美尔觉得诺曼底防御过于薄弱,于是把精锐的第352师调到诺曼底的“奥马哈”滩,以惊人的精力营建“大西洋壁垒”。
从诺曼底到加来,德军和征来的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修工事,埋地雷。
其工事设计之巧妙,之坚固,种类之多,布雷区面积之大,远远胜过日本军队在太平洋岛屿的防御工事,在世界战争史上极为罕见。
在隆美尔拚命修工事的同时,盟军“霸王”行动的准备工作也进入最后阶段。
从1944年2月到6月6日登陆(D日),盟国的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对法国的铁路、公路系统进行了连续4个月的猛烈轰炸,以把加来和诺曼底区孤立起来,阻滞德军增援。
盟国航空兵在4个月内对80个铁路、公路目标袭击2万架次,投弹762万吨,摧毁了其中的51个,严重破坏了25个。
在D日,加来、诺曼底周围240公里内75%的铁路不能使用,900多台机车和16万节车皮被炸毁,整个法国西北部铁路系统一片混乱,陷于瘫痪。
在空军进行战场遮断的同时,在英国的英美加三国军队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临战训练。
盟军选择与诺曼底相同的海滩,反复进行实兵演习。
建立训练基地,仿造海滩的岩石、峭壁、壕沟、铁丝网、暗堡、反坦克壕,让突击部队不断演练。
对空降部队的训练也精心安排。
盟军先制出空降地域的详细模型,树木的高低、房屋的大小,都按正确的比例制造。
然后飞机从模型上方飞过,拍成电影,模拟成飞机从诺曼底上空飞过的景象。
空降兵反复看这部黑白电影,再看加上蓝色滤片镜拍成的片子,以体会在月光下空降的情况。
5月3日至8日,盟军进行全过程最后一次联合演习。
5月15日上午,所有盟军将领和英王乔治六世、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国战时内阁成员聚集在伦敦圣保罗学校一所哥特式建筑物中,最后复审“霸王”计划。
室内鸦雀无声,气氛紧张。
英国海军大臣坎宁安后来回忆道:“万一德国人白天来一次大规模空袭,从房顶落下颗炸弹,后果真不堪设想。”

………………………………………
14。隐蔽之下的紧锣密鼓(7)
………………………………………

一个在场的美国海军上将这样回忆与会人员当时的心境:“我们都好像认为,这么多的齿轮要啮合得恰到好处,除非神灵保佑。
有一个齿轮失灵,就可能使各种力量失去平衡,引起混乱。
所有的人都清楚自己的负担有多重。”
这位海军上将接着回忆道:“艾森豪威尔首先起身讲了10分钟,据说他一笑值10个师,那一天值得更多……
他冷静而充满信心的话,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我们心中的疑云被驱散了。
他讲完话,紧张的气氛顿时消失了。
要求每个人承担这么重的责任,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
然而这里就有这样一个心平气和的人。”
丘吉尔最后做总结发言:“先生们,我对这一事业的立场越来越坚定了。”
5月下旬,盟国海军开始清除航道的水雷;设置浮标,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但天有不测风云。
如此规模的两栖作战,涉及各军兵种,而各军兵种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
盟军最高司令部根据三军要求,责成气象委员会研究了50年来英吉利海峡的天气图,初步确定6日为D日,即登陆日,并责成气象委员会密切注视天气变化。
气象委员会主任兼艾森豪威尔首席气象顾问的是英国气象学教授斯塔格空军上校。
艾森豪威尔极为重视斯塔格教授的工作,每周都同气象专家们举行两次会议。
随着D日的临近,艾森豪威尔同三军将领每天两次听取最近的天气预报。
5月29日(星期一),艾森豪威尔听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斯塔格教授说:本周气象条件适于作战,但到周末有暂时波动,6月5日和6日很可能有暴风雨。
众将领颇为不安。
6月2日(星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