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华夏之剑 >

第74部分

华夏之剑-第74部分

小说: 华夏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位。这一拳砸得狠,周边的人很清楚的听到了骨断的声音。为首者身体后仰,倒在地上,就此逝去。欧阳轩也没理会地上的人,继续前行几步。“刚才本候所说的可曾听清楚了?回去想明白,问明白了再回来禀奏陛下,难道还要违抗圣命不成。还不速速退下”。欧阳轩用带着杀气的眼神盯着每一个要冲殿者。这些儒生有很多胆怯了,慢慢退后,还有几个壮年者继续前冲。欧阳轩跟他们也没客气,上前一人一拳,全击中脖子、头部、心胸部位。看着这些倒下的人,欧阳轩感觉这些人活着的可能性很小了。剩下的人也被军兵围住,再没了那种亢奋的精神,乖乖的束手就擒。

    欧阳轩又回到殿门口,抽出剑,执剑而立,戴上墨镜,继续观看日蚀,就像刚才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殿门前的台阶上躺着八具尸体,也没人去收拾,都在直直的看着殿门口的欧阳轩。这种徒手一拳击毙的功夫,这些人自认无论如何也是办不到的。日环食已经处于复原阶段,天光也渐渐亮起来,温度在升高。欧阳轩觉得没什么意思,日食也不是没看过。摘下眼镜放好,侧头问周亚夫道:“刚才为首者何人?”。

    “博士辕固,长安儒家名士。扈候这徒手杀人之术,甚是了得,一拳以毙之。只八拳,八人毙”。

    “此违制不?”

    “未用兵器,又是抗命之徒,不违先制,只是做法有些欠妥”。

    “那就好”。

    等日食完全恢复,刘启步出殿门,看到台阶上辕固等八具尸体,命黄门传令中尉追究这些人抗命和惊扰宫闱之罪,移三族,召集三公殿前议事。

    刘启只是让欧阳轩回家候旨,准备出征,欧阳轩只好打马回山庄。不出三日,长安传来消息,因天象所示,原本要在明年诸王进朝祭拜高祖大典时处置的吴王刘濞父子和田禄伯被提前腰斩弃市,册封薄后义女梁怀王刘揖唯一后人刘慧为宁陵公主。等听到这个消息时欧阳轩真的震惊不小,这个刘揖欧阳轩是知道的,是文帝最宠也是最中意的儿子,野史记载曾欲立改立太子,只有一个女儿,在其回长安朝见时坠马死后,其怀孕的妾室母亲回了鲁国娘家后生女后改嫁,就此流落民间,野史记载其女嫁与鲁国小吏邴氏,其孙为曾救刘询的邴吉。

    历史这么多的巧合,欧阳轩有些头晕,找来著汕,命其打探这个宁陵公主到底怎么个来历。五天后,著汕才很疲惫的回来,“回君侯,属下在墨门位尊者处打探得知,宁陵公主原为钜子续妻之女,钜子续妻原为梁怀王妾室,怀王薨时,妾室以有孕在身,国除被遣回乡,生女慧,与次年改嫁钜子,八年后卒,宁陵公主一直由钜子抚养至今。在续妻卒后,钜子曾上疏君上,以墨门钜子之名言宁陵公主身世。曾为山东游侠要挟墨门劫掠数年,君上及墨门寻获多年未果。后逃之,又逢君侯所救”。“哦,原来如此,此事就此停之。退下安歇吧”。

    就在欧阳轩还是过着忙碌生活的时候,一场风暴随之而来。数百名儒家弟子围堵在了医馆和山庄门口,要欧阳轩对辕固等八名儒家弟子的死给个说法。在别院上课的欧阳轩听到这个消息时,对刘启没泄露自己谈话内容还是很欣慰,至少不会招惹上口水的麻烦。对于儒生这类只是心口不一的虚伪行为,欧阳轩很是痛恨,放下教具,让侍卫领孩子们去院子里玩耍。叫上亲兵,将这些人团团围住,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汝等都是知书达理之人,不知上命不可违之律乎?惊扰皇室宫苑是何罪过?”。一名年岁较大的老者站出来,对着台上很傲慢的说道:“上受汝等妖人蛊惑而废儒重道法,应天命,日蚀尔。幸天可怜苍生,而放日还阳”。

    欧阳轩很厌恶的看看老者道:“本候没记错的话孔子曾言敬鬼神而远之,亦曾言子不语怪、力、乱、神。即不信奉鬼神,避之,何来信天?汝等可知天有日,日有蚀,月有圆缺为何?既然不知,为何不避之?本候曾言及辕固生,日之蚀与月圆缺皆为天道常态。此地有食,他地未必。还是回去好好弄清楚地为何生雾?天为何有云?鸟为何能飞?鸡鸭为何只能步于地?其理皆为天道自然。弄清楚了再回来与本候辩之”。“一派胡言”,老者愤愤摇头说道。“胡言与否请汝等自去理清。现今汝等惊扰列侯府邸,已是大罪,本候向来宽仁,请汝等速回,不得再来滋事。否则本候将按汉律杀无赦”。欧阳轩最后的半句是恶狠狠的说的。“尔敢?天理昭昭,就不怕天谴?”。“哈哈,汝等都不是信神鬼之人,何来信天?天为何汝等可知?再说一遍,速速离开,否则莫怪本候不客气”。“扈候勿怒,这些儒生交于某处之”。卫绾不知道什么时候带着羽林军过来。“既然中尉前来,本候也就不去过问”。手一挥,亲兵撤去包围,欲返回军营。这些儒生在卫绾未来时,还战战兢兢。现在看到卫绾,向打了鸡血一样,又是群情激奋,居然开始阻挠亲军回营,而且包围了欧阳轩所站的高台,高声喝骂。卫绾几次试图劝解都无效,这就是给脸不要脸了。看到卫绾束手无策的样子,欧阳轩高喝一声:“不要欺人太甚。最后说一遍,速速退下”。卫绾和带来的羽林军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些人依然是不依不饶,欧阳轩掏出手枪,对天鸣放一发。“某这是最后一次警告。如果想要和本候辩论,等尔等弄明白本候刚才所说再来,本候自会扫榻而待”。这些人显然不知道手枪的威力,依然还是在那里喝骂叫嚣。欧阳轩手一挥,做了个杀的动作。刚要走的亲兵唰唰的抽出钢刀,反身杀回来。欧阳轩从里,亲兵从外开始砍杀,一时间血流成河。卫绾见如此也是高喊:“扈候手下留情。扈候手下留情”。但是已经晚了,欧阳轩手里的短刀飞快舞动,再加上千名亲兵,只是须臾功夫,这些儒生横尸台前,无一存活。欧阳轩在一个儒生身上擦干了刀上血迹,踢开尸首,走到发呆的卫绾面前:“本候做法可违律?亦或违制?”。卫绾打了个激灵,缓过神来:“聚众侵扰封王列侯封地府邸者视同造反,高帝萧相所制”。“那就好,中尉回去可如实回禀陛下。本候亦将上疏言明此事,命人收尸吧,这些人后续之事,还请中尉代劳”。说着,手一挥,带着亲兵回了兵营。

    赶紧写了一封奏疏,让从事中郎送至朝中。几天后著汕回来,带回来的消息,这些人都是山东儒家弟子,为首者乃是当今儒家大家山东卢氏。这些人为首六人最后都是按谋反罪追加移灭三族。刘启和太后一同下了一道诏书,清除官府中的儒学之士,罢黜儒家,纵横家,尊黄老道,法。另一则消息让欧阳轩有些不明所以,急令聂聘、主父宏和著汕发动全员去查实。

第三十八章 再次出征() 
过了十月,大雪才缓缓而来,第一场雪下的很急,也很大。按照现在的大雪的厚度在后世足可以称作灾难,但放到这个年代,虽然外面雪已经半米厚,对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只要房子不塌,天不是巨寒,问题都不大。景帝前元四年的和五年交界的前期暖冬,导致这场暴雪的来临。等雪停,欧阳轩疾疏一封,奏报朝廷,要求对匈奴进行粮食援助,通过风势和雪后的高寒,可以想象大漠南北一定是白灾连片。

    开春时节,外出小半年的著汕终于回来,“回君侯,某以打探清楚山东玻先从薪俪帜旯饕孕簿钪猓忠驯惶刿ざ及绰芍锞抛澹涿畔驴颓浜薇佟⒀觥⒑宓冉蕴佣荩ぬ厣性谧匪髦小薄

    “事情似乎不会是这么简单,一个小小的游侠豪族,怎可出此狂言?居然想劫持公主,要挟本候,这里面定有蹊跷。你去查寻当年梁怀王坠马之因和玻嫌肓夯惩醢迪轮辍薄

    “君侯,这都是久往之事,尚且此事涉及君上,深究与君侯不利”。

    “汝只管去查寻,有无结果皆可”。欧阳轩越来越感觉无助,自己似乎被一个大笼子困在其中,而不得脱,刘启的巡边旨意不知道什么原因迟迟没有下达,而是前两天来了一封旨意因暂无战事,免去欧阳轩车骑将军之职,收回府衙和亲兵交由中尉,只允许欧阳轩有部署从人千人。

    冬去春来,欧阳轩的婚礼也是如期而至,由于欧阳轩很少和朝中权贵往来,来参加婚礼的除了卫绾就没几个人来。婚礼很简单,按照礼制进行,虽然是嫁的是公主,但毕竟是皇后义女,没有那么大的排场,欧阳轩不能像其他公主的丈夫那样只能是尚,而不能娶。直到婚礼进行的当天,欧阳轩看到了一年多未见的公良疏,作为宁陵公主的养父坐在上宾位置,婚礼由聂聘*办。没有太多的奢侈、不喧闹、不嬉戏,而是在恭谨、庄严氛围内走完迎娶、共牢而食、合卺而饮,念表焚贺等程序,只是短短的一天就结束。新婚对于欧阳轩已经不是陌生,一系列的程序驾轻就熟。

    早上起来和刘慧来到命人搭建的祭台祭拜梁怀王,来到客房答拜公良疏,“公良公,此一别,已是一年有余,找且不见,回来时,已是女嫁人。此中缘由可否告知本候?”

    “君侯还是不知的好,此中太多繁琐交割。待某远去之时,在于君侯道来”。

    “无妨,本候何时怕过繁复之事,尽管道来”。

    “君侯莫急,待时机到时,某自会告之此中原委。君侯只需知墨门与君侯只有助尔,不会有害。君上原疑君侯,现以成靠柱基石。只是困于百家之见,而不得托君侯。至于怀王之事,君侯就莫要追问了。只要知先帝过宠怀王,必是最后结局凄惨。过犹不及,即是此理”。

    “哦,既是如此。等日后方便之时告知本候”。

    “义父,小女承蒙多年养育。无以为报,还请爹爹常与府中居住。让女进孝心之义”。

    “哈哈,好好,爹自是如此。有女如汝,爹足以”。

    辞别公良疏,又去长乐宫拜会薄皇后。通过悠长的宫中甬道绕过神仙殿,后面就是众多宫苑,椒房殿就是最其中最宏伟者,由于薄皇太后去世后,薄皇后失势,宫殿有些落败。荒草萋萋,证明了此中主人是如何的不得志。薄皇后不能算是极品美女,容貌一般,气质高雅,简谱的妆容仪表不失一种超凡脱俗。

    欧阳轩夫妻按礼制仪式拜会后,与殿中落座。“母后,父皇常年不来宫中,不如请旨,常往侯府一住”。刘慧轻声言道。

    “算了,母后亦无那份心思。在这殿中虽是无为,却也自在,没那么多烦恼”。

    “皇后,臣以为慧儿所说在理,臣现朝中虽无职,无权,尚不是他人所能诲之。这宫殿年久欠修,臣以为可请旨去侯府小住。臣与慧儿进番孝心亦是方便”。

    “算了,你们先回去吧。去太后那里拜会后,就回封地吧。本后之事,不劳汝等挂怀”。

    既然皇后这么说了,只能退出大殿,转头去看看窦太后。自从欧阳轩将其眼疾治好,现在每天必是与殿中研读书籍,品茶听乐,清心养气。今天长公主刘嫖也在,和太后有说有笑。见欧阳轩进来也只是微微点点头,“来人,给扈候夫妻赐坐”。

    “谢,太后。轩此次前来只为拜安,无他”。欧阳轩和刘慧坐下后,缓缓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