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剑-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却是在拆台,而且拆得如此理直气壮。看着烧完了竹简,拱手道:“陛下,臣不胜朝中任职,请辞回乡弄岐黄之术,躬耕与田间”。
“扈候莫恼,此次羽林新战,威震天下,回去后为朕好好锻训新卒。朝中任职,哪有不被弹劾者。朕对汝还是信赖有加”。
“谢陛下厚爱,臣定当赴汤蹈火为马前驱”。
“朕还有一事,想问扈候。如今匈奴屡次小规模繁景,不知扈候可有良策?”
“陛下,匈奴擅挑边事皆为人口和物资之利。塞外苦寒,与人口生育不利。牧者甚少,生活物资匮乏,尤以冬季为甚。臣认为可开通边市,以其牛马换粮物。遇塞外大灾当赠之粮物,可缓边事。如有人从中挑唆,臣可去边关巡守”。
“哦,朕也曾想过此事,只不过众臣反对者居多,无从着手。下去吧,容朕在思索”。其实现在七国之乱刚平定,匈奴不会轻易冒犯,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正如聂聘所说,可能有人从战争中获利。欧阳轩躬身退出偏殿。去神仙殿看望了窦太后,带了一小快蓝石头作为礼物送给太后,才匆匆打马带着护卫和白狼回终南山庄。
这一出去就是两个月,山庄变化也很大,山庄前的小镇已经很繁华,各种商贾尽皆于此,物品丰盛了许多。医馆北厅现在是人满为患,门外都能看到就医的布衣患者坐在门外长条凳子上,东厅依然是冷冷清清。已经是二月中旬,关中的雪已经化的差不多,树枝已经开始泛黄。聂聘带领一众仆役和义妁在门前迎接,在聂聘的主持下,跨过桃树枝,柳条抽打外衫,才能进门。
痛痛快快的洗了个热水澡,与白狼在池子里玩耍了一会儿,才穿衣出门回到客厅。先检查了一番义妁的功课,还是以识字为主。将誊写完的《本草纲目》全本当着许善友和聂聘的面交给了义妁,厚厚的一箱子书,共分为六十卷近两百册书,每册都是数百页,在原来的书基础上,欧阳轩增加了一些自己总结的一些药物,如水杨酸、青霉素制取方法等。许善友很激动,捧着装订精美的书册,手有些颤抖。“君侯,这些书目乃是不传之秘,就此传给爱徒,是不是太厚重了?”。
“无妨,放在医馆内,众人传阅,等空闲时,某在用些小术刻印些,传与世人”。挥手让义妁领着白狼去院子里玩。许善友也是战战兢兢的抬着书箱回了医馆。
“贤弟,此番征战两月有余,庄内账目还请过过”。聂聘说着递过厚厚的账本,欧阳轩也没怎么看,只是翻到最后一页看了一眼结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本候居然有如此之富?聂兄是不是算错了”。“贤弟莫惊,为兄看完时也是惊讶不小。现在瓷器已经贩售至山东、河北等地。订货者尚有数百在镇中客栈等排事。玻璃更是抢手,已是王公贵族必备之品,茶叶除留府中之用,以供完全年之货。开春再去蜀郡制些。另,贤弟已过双八之龄,尚未婚配,需缴重税,县令已催问此事”。
“嗯,交吧,按制依行。开春找块好田,小弟要种些新粮”。欧阳轩带来的玉米在陶盆里种了几粒,所结穗棒很不错,看来没有被转基因污染,土豆也是收获颇丰。黄豆这个年代都是用来喂猪用,很常见。欧阳轩打算做豆腐供自己吃。
“还有件事,贤弟出征时,有几位贵客来医馆就医。尚不得治,须贤弟亲自出马方可”。
“哦?是何人?”
“雌亭候许负,现居于此两百里外的商洛山”。
“没听过,此人是何来历?”
“此人乃高祖所封女子侯爵,擅诊视面相。先帝时曾给条候和郑通看过面相,尽皆应验,只是这条候封相饿死之说还未得验”。
“哦?有此人,等她来时也给本候相相面”。
“这里还有些拜竭,请贤弟过目,为兄好去安排”。
“某这些时日也无他事,尽可安排。都由聂兄做主”。
吃完晚饭,欧阳轩习惯性的来到医馆后院,这个时间医馆就医的人还是很多。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着医馆的大夫不停地忙碌,有些过意不去。让义妁安排人分流一些到自己案前诊治,欧阳轩今天穿的是麻布便服,这些就医者还有些不情愿。有些根本不听义妁的安排,执意要等六位大夫诊治。欧阳轩倒是风轻云淡,不以为意。在傍晚前,连续诊治了十来个,都是些小病,简单开了些药。医馆以前欧阳轩就定下了规矩,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不得暴露欧阳轩身份,所以也都没起身见礼。
等日落后,前来诊治的病人都退去。才把诸位大夫招到一起,询问了一些医馆这两个月的情况,也都是一些琐事,都由淳于意处理得很得当。“某所写的书籍,诸位无事时尽可翻阅。不要拘于世俗常理,虽是赠与小徒之书,亦是医馆之书”。“吾等谢过扈候”,淳于意领头拜谢。
“诸公家小都可曾接来?”
“回君侯,吾等除已成家子女外都以入住山庄”许善友回道。
“某封邑现增加至万五,也可来封邑居住,如有需要,某与县府出些迁凭”。西汉时有地的平民是不准随意迁移,必须有官府出具的迁凭才可。不然视为流民,要坐牢。
“吾等谢过扈候”,众皆起身施礼答谢。
接下来的日子欧阳轩除了去医馆就是去各作坊查看。其中接待了几位拜访者,都是些王公贵戚。无外乎拉拢或者合作经商,都推给聂聘处理。这些事欧阳轩真是做不来,受不了那个气。
今天欧阳轩找来著汕,去羽林军营又挑选了五百人做自己的亲兵。在山庄里专门开辟了一处训练专用地,按照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法训练这些人,从侦查、护卫、速记、反应速度、搏杀技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训练。后来干脆又挑选了五百名羽林军按教官进行培训。对自己的将来的亲兵训练则是从基础做起,而教官则是从军事技能培训做起。
时光匆匆而逝,转眼到了三月中旬,这天刚起床洗漱完,聂聘匆匆来报雌亭候与医馆求见。匆匆来到医馆东厅,在客座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梳着垂云髻,身着黄色衣袍的老妇人,眉目慈祥,很有精神。见欧阳轩进来,起身施礼道:“雌亭候许负见过扈候”。
“不知雌亭候道来,有失远迎,见谅见谅”。
“扈候哪里话来,*劳军务,又要照管封邑,当是无暇分身。老身冒昧所来才是无礼”。
“不知雌亭候寻本候何事?”欧阳轩不喜欢客套,直奔主题。
“某一侄孙近年来常有病疾,久治不愈,烦请扈候诊治”。
“可曾带来?”
“正在门外候着,病象难看,未曾让其入内”。
“哦,请其入内,某为其诊治一番”。不一会有两个抬着一副担架进入厅内,上面厚厚的皮褥裹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面色苍白,消瘦,脸已经瘦得没型了。
欧阳轩走上前,命人放到案几上,搭过脉搏开始号脉,整整耗了半个时辰,脉象上看是肝胃不调,肝火瘀滞。在腹部触诊是,有疼痛感。问道:“病痛时何症?何时发病?”
“餐前急痛,饱餐后方能缓解,春秋季节多发,已数年”。
“哦,以前可饮酒?”
“常饮,病前每日数樽”。欧阳轩又在剑突下触碰了一下,有明显的疼痛感,基本已能判断就是十二指肠溃疡。
“汝疾尚能治,为肝胃不调,肝火瘀滞,而至胃囊行创,待某开药,按时服用,月余即可康复”。说完提笔写下生肌散药方和溃疡散药方,这些都是当年老院长给团长开的方子。让仆役去药房抓药,同时还开了够一个月用量的青霉素药丸。又嘱咐一番禁忌事项和服用方法,才起身回到主位上坐定。
“听闻雌亭候善看面相,可否为本候相看相看?”
许负只是笑笑,看看周围的人,没有说话。欧阳轩立马就明白,挥手让众人退出去。患者也被抬到后院配药,命著汕把守住门口,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大厅里就剩下欧阳轩和许负,才说道:“现在可说否?”
“扈候果真是聪慧之人。某观扈候面相,不似此世间之人”。欧阳轩听到这里,手一哆嗦,笔差点脱落。
第二十六章 春播与狩猎()
“还请雌亭候道来?本候洗耳恭听”。
“从扈候面相上看,扈候耳有外翼,应是来自一个奇妙之地。观君侯五官,颊阔而浑厚,定是扈候曾久历经军旅杀阵,额宽顶圆,定是通学天人之术。眼角有浅表余纹,年龄不似未及冠而是不惑之年面相。五官综合之相,是千年帝王之貌,比之高祖还尤甚。心有千结,定会所解。观扈候五官见不着末了之命,不知卒因。如有不妥还请见谅”。
“哦?不知眼下本候所困何解?”
“请扈候伸手来见”。欧阳轩赶紧起身伸出双手置于许负面前。许负看了很久,才说道:“此下忍为上,扈候似有怨气未解,不如忍之。近月之内不宜弄出血光之祸,常握剑柄之手,尚能弹曲书画,此天下尚属唯一。今日因侄孙之疾得缘见扈候,实乃平生所幸,亦如当年某得幸与秦皇赠赐,获封于高祖,甚至有过之。今日之相,某将不会再言及,扈候请放宽心”。
“哈哈,雌亭候过虑了”。
“另,君侯,某观相,额前似有结于隐世高人之相”。
“某记下了。谢雌亭候,解某心结。侄孙之疾可放宽心,服用某所开之药,月余即可痊愈”。
欧阳轩也有点懵,也不知道准不准。欧阳轩还真有要杀几个人的想法,现在看来还是忍忍吧。再次谢过许负,才恭送出山庄。
许负刚离开欧阳轩视线的时候即被黄门用马车直接接到了未央宫。“许母观扈候面相可有所得?”刘启在殿中主位上问道。
“某观扈候面相富贵,学究天人,寿命某看不到卒因”。
“可曾看出反相?”
“扈候面相忠善,未见反相”。
“哦,如此,朕就放心了,有劳许母”。
“另,某观扈候之相与陛下缘甚厚,有日月相符之纹。此相符相合之相,陛下寿数因扈候可延至杖朝之年(80岁),之后之事恕老身无力查看”。
让黄门送许负去长乐宫见窦太后,都是老交情,窦太后能有今天,皆是许负之功。听完许负的话,刘启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命人将案几上一摞红色简牍扔进了火盆,宣召丞相、御史大夫晋见。
终南山庄,欧阳轩送走许负之后,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复,找来著汕,命其停止刺杀计划。一直纳闷这许负到底是何许人也,怎么也想不起来。
负责查探的侍卫回来禀报:“回禀君侯,雌亭候出庄后即被大礼请去未央宫”。
“下去吧,此事不得再提及”。“诺”。
欧阳轩现在肯定了这是刘启派来探查自己的,都是皇帝的通病。自己现在没有反心,应该不会在面相上给自己添麻烦。
一个月后,中尉府。廷尉陈嘉在厅堂中来回踱着步子,“陈廷尉,坐下叙谈,如此往复,某有些头晕”。卫绾不紧不慢的开口道。“卫中尉,汝如何看?这郎中令之策本天衣无缝,为何偏偏这扈候就是不上钩?甚至连一封奏简都未曾上过,难道此人看出了其中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