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剑-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煜拢藁故悄茏龅昧酥鳌6茸匀衔星咳ㄔ谑郑刍实畚娜酢k蘅刹皇鞘芷壑耍热欢宰锸抟煲椤B圩锏敝锞抛澹ㄋ荆夼械每捎形螅俊薄
“陛下,按律当抄家,诛九族。只是我国已多年未曾有诛族之事,还请陛下三思”,刑部法司判官如是说道。
“既然如此,那朕就改改规矩,来人将甄赋拿下,抄家灭其九族”。“诺!”。
两名侍卫从台阶上下来,夹住还欲争辩的甄赋,二话不说,上来就反剪其双手用手铐铐住。就要将其拖出殿外。甄赋自是不甘于就死,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口中不停地高呼“太上皇要谋朝篡位,大逆不道,天理不容”等话语。欧阳轩依旧不为所动,直到他挣脱羽林侍卫冲到欧阳轩案几前,欧阳轩摆手制止了要上前来的侍卫。露出一丝狰狞的微笑,操起案桌上的宝剑,在座位上,手腕上一用力挥剑自上而下一个斜劈,眨眼间甄赋已是身首异处,血溅当场。欧阳轩没有让人打扫,而是继续让黄庭忠念卷宗,血腥味充斥了整个政事殿。每念完一个人,欧阳轩都要询问一遍本人和法司。稍有反抗,欧阳轩的剑就会落下。最惨的要数那个裴侍郎,被欧阳轩直接当庭腰斩,在地上挣扎了近五分钟方才死去。
直到月上中宫,才处理完五十余人,当庭斩杀六人,都是三品以上的朝中大员。欧阳轩最后下令,命羽林军按名单抓人,每个被抓之人,面前都是一份卷宗,直到天将黎明二百一十六名官员全部认罪归案。黎明前往往都是人最脆弱的时候,欧阳轩下令全城抓捕涉案家眷及涉案的世家豪族。
在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来之时,夏谷城已是另一番天地。通往刑场的大街上都是等待行刑的人犯,刑场上凝固的血液已经堆积了厚厚一层。满城都充满了血腥味,欧阳轩就坐在刑场主刑官的位置上,眼都不眨一下的盯着受刑之人,案桌上放着那把陨铁神剑。行刑的都是羽林士卒,行刑的刀已经换了三把,人已经换了六波。欧阳轩对这些人没有丝毫的同情,虽然已经有很多人前来劝说,有人提出了流放代替死刑,但欧阳轩依然不为所动,又调了一个师的羽林军前来行刑。男女老幼整整五万八千人,这就是一次大屠杀,也是一次威慑,整个行动是全国统一进行,在各个城市几乎都在上演这样的一幕。
整个行刑过程持续到旁晚时分方告结束,远在滇州昆明的欧阳旦在得到羽林军转发的报告时,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紧紧抱了抱张皇后,说道:“我们明天回京,祖宗已经将事办完,朕也该回去了”。
张皇后抹了一把眼泪,带着哭腔说道:“只是可怜了我的叔父一家,刚刚过上好日子,就遭此大难。太上皇心太狠了。整整五万八千人就这样杀了?比之白起尤过之”。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杀之又太无天道。祖宗是久经沙场之人,当年屠了匈奴本部十万部众,而至百年来匈奴未敢造次,一举而定边事。望海灯塔,万余孤魂化作明灯,让海匪胆颤,百姓欢愉,如今海上再无匪盗之事。东阳血岸,犹如巨石压得天下武者已是两年不敢违律一步。立国之初,长城一战,威慑汉庭百年。这就是震慑之威,也就是祖宗方能有此为,朕远不如也。当今之世,只要有祖宗在,朕才可安心治国。朕原本想亲自处置世家豪族,只是朕下不去手,反倒会使这些人愈加猖獗。祖宗如此一举,也可保华夏百年安宁。至于以后之世,就由铎儿处之吧。来人,传朕旨意,摆驾回京”。
第六十九章 前世红颜()
京城与五天后方才平静下来,诛杀五万八千人,流放七万三千人,这就是最后的结果。缴获的钱物,足可抵华夏十年税收。在流放地选择上,欧阳轩想了好久,最后选择了将这些人流放至康州而不是美洲。欧阳轩就是想让这些人要么和鲜卑人做对,要么就是联合鲜卑人与华夏做对,给华夏一个灭掉鲜卑人的借口。理想是好的,但是现实却是很残酷的,欧阳轩在两百年后为自己这次不明智的举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差点搭上自己的生命。
对于官员的空缺,欧阳轩没有任命任何人,而是暂由下属或者副手代之。在得到欧阳旦返京的消息后,欧阳轩让内阁和黄庭忠暂时监国。带着太叔萱和羽林军又回到了大宛行宫,这里离西部边关较近,欧阳轩可以就近指挥。经过两个月的军事威慑,从各方信息汇总,安息和罗马人选择了退却。派出使节至西部军演训驻地黄碑关,向鲜于顺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和平的决心,安息帝国甚至提出了希望华夏派兵入驻,保护帝王的奇特的要求,众人很是不解,急忙将此信息转到欧阳轩这里。
饶是黄庭忠聪明绝顶,也没想到其中的过结,最后的他的结论就是为了献媚华夏,而不得已为之。对于这个结论欧阳轩只是摇摇头,微微一笑。对于不了解安息帝国历史的国人来说,这点确实不容易想到。“仲轩可知安息过往乎?”。黄庭忠摇摇头,一脸的不解。
“安息现今帝王沃诺奈斯为其先帝弗拉特斯质押与罗马的王子,与罗马甚是亲厚,而安息国贵族对罗马国因过往战争甚是畏惧,恐被其吞并,现在这些贵族应该在寻求另一位王子阿尔达班继承帝位,若不是我*事威压,这个沃诺奈斯恐帝位已是不稳,正是我军威压,安息贵族更感威胁,才同意与罗马谈判,如果我军撤去,会是如何?”。
“自然贵族会废除帝位,另寻他人”。黄庭忠似乎想通了什么,点点头说道。
“这个阿尔班达还是有些能耐,与其让其做强安息,不如就此控之,以保丝路安全。下去传朕令,此次演训军伍抽出十万人马与其首府泰西封,余下分派阿扎克、埃克巴坦那、苏萨驻扎,为其十年,每两年与国内军伍轮换一次,由兵部负责调防。如遇袭扰,杀无赦。另安息驻军更名为关外屯军部,暂由鲜于将军任职都督,统领关外驻军”。“诺!陛下英明,属下这才明白其中奥妙”。
既然是关外驻军自然就涉及到后勤保障和军械保障,军械自然由国内保障,粮草物资则是由安息国出资。黄庭忠作为欧阳轩的全权代表,连夜赶往黄碑关。经过三天的谈判,最后达成驻军协议,由华夏出兵二十万,分驻安息泰西封、阿扎克、埃克巴坦那、苏萨四城,驻军期限八年,费用土地由安息国出,驻军负责安息帝国免受罗马入侵和保障帝王安全,驻军享有安全保障权,可向任何滋扰之人发起攻击,同时保障华夏商人及前往华夏商人的安全,两国互派使节负责协调两国间协调之事,签发通关文凭。欧阳轩看完协议,想都不想按下了自己的大印,同时将副本转交礼部一份备案。
半年后,当华夏北方进入冬季,辗转多地的欧阳旦也终于回到了京城,张皇后执意去刑场祭拜了被处斩的亲氏。那里现如今已经停用,在巨大的石头砌成的行刑台上立了一块碑,上面刻写着在此被斩首的五万八千人的姓名、罪责。血已经渗透进石头,呈现了一种特殊的红色,远远望去,红的有些渗人。人们将此称为血刑碑,两千年后,这里也作为了革命党人批判欧阳轩的一处罪证,和望海塔、血岸和后文提到的蒙魂沙,一同列为欧阳轩残忍嗜杀的罪证。
冬天来临,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冯庚得到了他应该得的奖励,得到了一艘巨型货轮和独家经营澳州往来詹州的货运权利。也因此成为华夏第五大豪族,因为这次事件,冯氏家族自此留下了一个家训:为人善,受欺忍,低颜从事,不与国争利,行商为善,做人为正。这块家训牌匾为冯庚亲手所写,立于詹州冯氏祠堂,两千余年,后来和《冯庚自传书》作为文物,借以佐证欧阳轩功勋。
在澳州东阳行宫,欧阳轩精心的护理着已经有孕在身的太叔萱,自从知道太叔萱怀孕,欧阳轩立即转至东阳行宫,专门找了五个有经验的老妈子轮流服侍。就这太叔萱还是极度的不满,认为欧阳轩对自己关心不够,天天小嘴撅着,嚷嚷着吃这吃那。欧阳轩不得不小心的伺候着,对于这个还如同娃娃一般的准妈妈,欧阳轩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慈爱的父亲。欧阳铎过继的文书在欧阳轩抵达琼州之时,已经交给欧阳旦,就等着欧阳铎父母的批准,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太多,所以一时之间很难决定,如果要让欧阳铎继位,还要经过礼部的宗礼司同意方可。而宗礼司司马是欧阳旦的长兄,欧阳轩的幼孙欧阳恒的长孙欧阳禄,如今也是过了花甲之龄,宗礼司因是皇家之事,只能由族中有威望的长者接任。这个欧阳禄为人正直,在地方为官时以刚直不阿著称,后任朝州(今朝鲜北部)知府,户部商务司司马,兵部勤务署署长,到了颐养天年之时被族人推荐为礼部宗礼司司马。到现在欧阳禄一直没有给个准确信。欧阳轩也是无奈,毕竟是后辈过继给长辈,这要有个很漫长的过程。
而太叔萱一直想要的公主,这个愿望如今得到了一半的满足,至少是有了身孕。每天在女兵和老妈子的伺候下,绕着诺大的东阳行宫不停的溜弯,美其名曰带着姑娘溜腿,为了这个姑奶奶,欧阳轩几乎将湖里的淡水鱼抓了个精光,不得不从全国各地湖上鱼贩那里收购滋补鱼类,养殖与行宫内专门的鱼塘。每天早上一碗鱼汤,晚上同样是鱼汤,只是品种不同而已。只要是太叔萱想吃的,欧阳轩都会想办法弄到,当有一天太叔萱不知犯了那根筋,突然想吃红彤彤的鱼肉,这让欧阳轩着实难办。思来想去,欧阳轩还是想到了一个方法,湘菜里的水煮鱼。
为了这个大娃娃,欧阳轩不得不坐着飞碟四处采买原料,尤其是那种红辣椒,欧阳轩几乎跑遍了这个星球的每个角落,才在北美的一户赵姓人家找到了想要的那种小辣椒,欧阳轩用了半斤的黄金收购了那家全部的辣椒,同时为其签发了一张回国通行令,这家人千恩万谢的坐上了回归家园的军舰。用了五天时间找寻材料,再用了五天的时间熬制红油老汤,等一锅红彤彤的水煮鱼端上桌时,就是这些常年随着欧阳轩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羽林侍卫都流下了口水。还好欧阳轩从来不吝啬,一锅老汤足够这些人吃上一阵子,再加上后厨的厨子已经学会了做法,以后想吃也不是困难之事。
当然这一盆水煮鱼被太叔萱和他的爪牙吃了个锅底朝天,太叔萱挺着大肚子端着空盆走到正和黄庭忠、侍卫大块朵颐的欧阳轩身前,将空盆往面前一放,“还有没?再来一盆”。这一幕让在座的黄庭忠和侍卫差点笑喷,生生的憋了回去,但是面部表情无不是极其痛苦。欧阳轩也是痛苦的点点头,接过空盆,快速的奔向后厨。路上才将口中食物喷了出来。一路狂笑着盛了满满两盆水煮鱼,命同样在大块朵颐的侍卫端过去。
这一顿饭,吃到月上中宫,太叔萱才抹抹满是红油的嘴,在老妈子的搀扶下在庭院中散步,女兵在后面端着各种水果一边吃,一边跟着溜腿。欧阳轩远远地看着,也是无奈的摇摇头。对于这个媳妇欧阳轩是打心里喜欢,一种单纯,和欧阳轩一样嫉恶如仇,聪明可爱。欧阳轩真希望有个公主能向她一样。
公元七年,华夏一百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