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161部分

汉献帝新传-第161部分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帕尼尔逊结合恰赫巴哈尔德当地人的描述,果断地判断出大汉在苏格拉底拥有一支非常庞大的舰队,至少有两百艘战舰,而且其中大半都是这种迎风舰,速度快,灵活,能够远航,由于受到传统知识的限制,帕尼尔逊没有意识到大汉舰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他可以肯定一点,大汉帝国的舰队在海面上的灵活和速度是安息的波斯湾舰队无法抗衡的,只有用乌鸦嘴盯住对方的船才能够与之相拼。

另一个方面,帕尼尔逊料定大汉舰队对安息帝国的阿巴斯港肯定是垂涎已久,上次自己进攻未遂更是激发了他们报复的心态,或许要不多了多少时日,大量的大汉舰队就会涌到阿巴斯港面前。所以他把波斯湾能调动地水军也都集中到阿巴斯港,在小小的阿巴斯港,几乎云集了安息帝国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

对于自己唯一败过的对手,帕尼尔逊对待大汉实在是非常忌惮。深怕一个不小心就失去了阿巴斯港。

事情正如帕尼尔逊所料地一般,不到六天的时候,大量的黑色神秘舰队开始出现在波斯海湾上。担任封锁任务的小舰纷纷被击沉,帕尼尔逊不得不结束封锁波斯海湾的行动,将全军集中返回阿巴斯港,打算依靠阿巴斯港深厚的安息的帝国腹地和大汉帝国的水军进行一场决战。

每年九月开始,阿拉伯海域开始变换风向,海风开始向波斯湾吹去,这就是最适合凌统从格什姆南岸向阿巴斯港进攻的时机。

凌统担任主帅,亲自领着两百艘战舰在格什姆南岸形成封锁,准备强攻,在格什姆岛的北岸。全琮领着上百艘战舰进行封锁,但并没有进攻的迹象。

帕尼尔逊站到海港上,登高远眺。看到大汉的两百艘巨舰围住阿巴斯港,脸色惨白。

阿巴斯港虽然重要,但多年来,这里只是商贸之地,罗马人的势力范围也一直没有踏入波斯湾。所以整个阿巴斯港并没有着重建设,对安息帝国而言,海军也不是建设地重点,突然间面对这么多的战舰,帕尼尔逊完全没有了往日的信心。

身为安息帝国的首帅。他深悉阿巴斯港的重要性,这里一旦被突破,大汉就可能从阿巴斯港绕过格罗斯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安息帝国的腹地。

留给帕尼尔逊的选择有两种,一是让水军统帅出港迎战,二是留在港中据守,帕尼尔逊找来阿巴斯港的海军大将——波斯人塞多利,问他:“你打算是迎战还是防守啊?”

塞多利沉默良久,道:“阿巴斯港防御体系并不算出色,战舰留在港口内只会让我们失去机动能力!”

帕尼尔逊问道:“出战的话,你能有几层把握胜利?”

塞多利仍然沉默良久,道:“不清楚!”

帕尼尔逊叹息一声,他明白塞多利的意思,对于大汉舰队真正实力如何,安息帝国是没有任何资料的,眼前那两百艘战舰虽然看起来很神秘,但也可能并不适应安息帝国的打法。想到这里,他对塞多利说道:“去迎战吧!”

塞多利立刻返身登上旗舰,让各战舰开始集结,两百艘乌鸦舰在中,百艘小舰在左右两翼,浩浩荡荡迎向大汉舰队。

安息帝国的舰队在作战时候都将帆放下,靠人桨划动,但他们的水手配合默契,各支战舰速度都能保持平齐向大汉帝国舰队冲来。

凌统让所有大汉战舰放下帆,前排六十余艘冲锋小舰和从马克西米努斯那里借来的三列乌鸦战舰都各自扬帆而上。

塞多利见大汉舰队派出一些最小的战舰和自己的主力交手,心中暗自奇怪,他实在不明白大汉舰队的主帅到底再考虑什么。

塞多利正要命令多舰准备降下乌鸦甲板时,忽然发现大汉帝国的战舰中根本没有几名水手,塞多利脑海中立刻闪过一个奇怪的想法,难道大汉帝国战舰太多,平白无故的要送自己上百艘小舰吗?

正在他奇怪的时候,大汉帝国前面冲锋扬帆的小舰一一燃起了大火,数百名水手从那些小舰中跳入海中,向回游去。

浩荡蔚蓝的波斯海湾上,百余艘满载硝磺谷草的战舰夹带着滚滚浓烟和撩人的火舌,在海风的相送下如百余条火龙一般冲入安息帝国的波斯湾舰队群中,大汉帝国从马克西米努斯那里借来的罗马乌鸦战舰上还保留几名水手,他们在撞到敌船之后立刻砍断乌鸦甲板的缆绳,让乌鸦甲板狠狠地钉住对方的战舰。

凌统见时机已到,果断下令各主战舰和迎风舰上前参战,动用神鸢车和投石车,试图一举摧毁安息帝国的海上力量。

安息帝国的舰队已经无法保持阵形,他们只能纷纷扬帆撤离,但大多数还是陷身火海之中,只有六十余艘仓皇逃离火海。

浩荡的战舰群被火焰吞没,并且在海风的相送下,一起向阿巴斯港靠近,浓烟已经飘过海洋,笼罩着整个阿巴斯港,让留守在阿巴斯港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恐惧,漫天舞动的火舌就恶魔的利爪一般,一步步靠近阿巴斯港,最终在季风的相助下,将整个阿巴斯港吞没。

帕尼尔逊被迫作出撤离阿巴斯港口的决定,退后三十里出驻防,立刻建设起一个新的营寨,二十五万骑兵稳稳驻扎,不给凌统任何一点机遇。

安息帝国阿巴斯港的波斯湾舰队大将塞多利则带着剩下的六十余艘主力战舰向北方出港线突破,熊熊大火遮住了凌统继续追击的去路,他只能将全灭波斯湾舰队的希望寄托在全琮身上。

全琮主要承担封锁任务,同时还担负保护平底登陆舰上岸的问题,所领的百艘战舰中只有二十艘主战舰,四十余艘迎风舰,二十艘冲击舰,余下皆是平底登陆舰。

由于帕尼尔逊临危不乱,主力骑军后撤防卫,登陆舰所载的大汉骑军数量不过千余,余者还有两千步军,不可能从陆上攻下阿巴斯港,只能暂时放弃水骑并进的计划。

塞多利领着六十余艘战舰仓皇逃至,全琮立刻掉令冲击舰上前拦截,打算就是拼耗掉二十余艘冲击舰也要全灭波斯湾舰队。

塞多利终究也是安息海军大将,虽败仍未大乱,立刻调动乌鸦战舰上前拦截,双方在阿巴斯港口北部通道杀成一团。

大汉舰队迎风舰立刻展开速度优势将波斯湾舰队残部包围,以神鸢车为主要火力,阵射塞多利旗舰,未过多久,塞多利旗舰不堪重创,被百余神鸢铁箭洞穿甲板引发内部火灾烧沉海底。

旗舰一毁,安息帝国波斯湾舰队残部更乱,或有归降,或有被铁箭引燃烧毁。

大汉远征军海军和安息帝国波斯湾舰队在阿巴斯港这一战从黎明一直杀至当日傍晚,最终以大汉自燃一百一十二艘小舰,十一艘迎风舰和两艘江东主战舰为代价,全灭安息帝国主力海军——波斯湾舰队,将整个波斯湾笼罩在大汉帝国翼下为战果而结束。

由于帕尼尔逊的存在,凌统没有立刻登陆,而是选择在阿巴斯港口对岸的哈法赫角建立小型补给观察港和灯塔、瞭望塔,打破安息帝国的军事封锁,确保大汉帝国和西方世界的海上贸易畅通,在格什姆岛设立舰队瞭望塔,严格监控整个阿巴斯港口。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二十一章 帝国盛世

华夏十八年一月,刘协决心采用中央太学府三派学者共同制定的新历法,定回归年为365。242日,分十二月与四季,每季九十一日,季初月为三十一日,后两月各三十日,每年末余一日,称三尊祭日,又为元始日。延古法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之说,仍定一周为七日,周而复始,新历每季度第一日为日曜日,日耀日、月曜日为法定节日,全国各镇各地举行商市,大城则行盛市。

由于京都理工学府(原襄阳理工学府)一直每日十二辰,每辰两时共计二十四时,每时四刻,每刻十五度。

大汉几乎所有的天文学者都已经默认回归年周期为365。2424天,虽然一些更尖端的学者认为365。242天仍然不是最准确的数字,更准确的数字应该再365。2426到365。2422之间。但中央太学府的几大数学家和天文学者计算的数据也只能达到这个水准,在向下演算之后,中央帝国学府(原襄阳学府,原计划改为天京学府,后因襄阳学府对大汉贡献最多,改为中央帝国学府)、天京学府(原长江学府主要学术力量)、京都理工学府、南京学府这四大学府各自给出的答案都不同,所以出于稳妥的考虑,刘协最终还是采用了365。242日。

新历法定为国历,制定角度更多从工商两业出发,为了照顾农业,保留传统二十四节气:春季的立春、雨水、惊蛮、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的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独立定农历。仍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分为孟、仲、幼三个月,以立春那天为孟春月的首日,以节气定月。把闰月完全去掉。即使有‘两小相并’的情况,也不过一年中出现一次。至于月亮的圆缺,为着其它需要。只在历书上注明‘朔’、‘望’,作为一般内容。

在每年周期上,国农两历相合,但两历照顾面各不相同,工商求稳,便于统计,农求节气,且三尊祭日在农历中也无法体现,故并不整合为一历,两历同行。中央太学府每四年一汇编,制定标准历书发放各地商社,由商社统一印发。商社每印一份,交付中央太学府六文钱。

新历法在制定之后,交由治略府讨论时遇到了非常大地阻力,自春秋战国以来,大汉就发展了一种‘月令’思想。认为只有在某个特定的月份里才能进行某种生产、政治或宗教活动,如果违背了这个秩序就会受到上苍惩罚。这种思想反映了农业社会受自然条件支配的实质。

西汉高祖以后,月令逐渐定型下来,受到大汉历代帝王和王公大士的重视。其实严格说来,农业生产活动的日期主要根据气候变化来进行安排。而气候变化的基本因素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它表现为节气。大汉自古一贯是阴阳历并用的,因此在历法存在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阴阳历之间的调合问题。月绕地的运转周期为29。530588天,而大汉几乎所有的天文学者都已经默认回归年周期为365。242天,这两个数互除不尽。这样,以十二个月来配合二十四节气的阴阳合历主始终存在矛盾。虽然很早就采用了闰月的办法来进行调整,但是历日与节气脱节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故此,在大汉帝国的国历和农历的设置上,刘洪、吴范、王藩等大汉最顶端的天文学者都认为在不考虑祖法和祭祀的情况下,那就没有必要采用月历,月历只是农业落后和天文落后的象征,与二十四节气并无关联。

刘协也有心破除月历,使两历为工农商三业服务,而不是为了祭祀服务。

面对治略府和各地名士的批评和上谏,刘协据理相争,一一辩驳,有士欲死谏者,一律送棺材,邴原刚从辽州调回天京,立刻参加到这场大谏之中,他去找管宁、陈群一起上谏,管宁早就得到刘协密诏,知道皇帝是铁心要行此事,不愿碰壁,索性闭门不见。

陈群、荀彧等人深悉刘协向来是要么不做,但凡出声,只要他们两人不说话,便是谏者千万也难挡其改革之心,且新历虽不合祖法,与国与民也是大有利处,故各自掩门谢客。

胡昭、张昭虽有心劝阻,但心中帝国中大臣武将中,能劝动刘协的也只有陈群、荀彧、贾诩、郭嘉四人,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