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新传-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型的农场为主,第三类为辅,基本也采取农牧结合。根据太学府的呈报,农作物将以春小麦和大豆为主,其次,当地的林木很多,适当可以砍伐一定的树木,但一定要控制数量,涉及砍伐的商社,砍一棵就要种两颗幼树,而且每年的砍伐量一定要太学府同意。”
“骊州的问题就很复杂了,如今南骊公的管辖地是适合定居畜牧的地方,和并州相似,靠水的地方主要种植灌木;乌恒那里的问题就非常复杂了,那里是肯定要游牧的,而且沙漠化很严重,鲜卑公的管辖地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气候又比较寒冷,主要的粮食依靠兴州通过兴江(黑龙江)进行补给,朕的意见是乌恒和鲜卑都不要保留太多人,鲜卑以一百六万人为上限,乌恒为一百万人为上限,多出来的人口全部调剂到兴州或者其他地方弥补人口不足的问题,或者让商社集中在鲜卑和乌恒抽调征募商军,这样只有人口降下来,他们的生活坏境才不会恶化,每个人都能过得好点。现在很多人还认为人多就说明当地治理的好,但太学府的呈报可以很清楚的说明,一个地方治理的好,是看你平均每个人的收入和人口的平衡计算,不是简单看人口的多少,人口多了不是好事情,太多了就更不好,而且漠北人口一旦过多,对大汉中原之地和中央都是威胁!”
胡昭道:“这个问题在治略府内也举行过讨论,也借鉴了太学府提供的呈报,治略府也在调整,对各地人口都在进行仔细的统计,估计明年初就能拿到比较详细的呈报,大汉帝国目前各州究竟有多少人,各个州各个县有多少,到时候一看报告就非常清楚了!”
刘协喝了一口热茶,笑道:“空明这件事情做得不错嘛,我们只有清楚了大汉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相关政策。”
“现在大汉的战事还没有停,可是相对前几年的统一北方战争相比,情况就好得多,因为调动的人员都不多,统帅府遇到的抚恤和补贴,包括军费开支都不大,瀛州有个好消息,在和东瀛、西瀛开战之后,在瀛州上缴的黄金总计可以超过二十万斤,白银超过八十万斤,铜器、牲畜量就更多了,而统帅府为徐庶提供的军费只有十二亿,这么一算。这一仗打下来不仅得到了一个州、三十万青壮年劳动力、近三十万的年轻女子,还额外赚了四十亿钱。这件事情就很奇怪,朕认为我们要需商讨下为什么?”
“为什么钱越打越多?这个和我们以往的判断不同啊,以往我们都认为国力虽强。久战必弱,其实这肯定是一个错觉,因为以往我们打的都是内战。打完之后,土地是得到了,可当地的财物还是当地的,自然是越打越穷了,现在打瀛州就揭示一个问题了,打内战是肯定亏,但打外战不会亏,不仅有土地和劳动力,连军费都可以依靠当地财物进行补充,甚至还赚的多!”
荀彧道:“只是这样一来。夷族皆不服大汉!”
刘协反问荀彧道:“为什么要让夷族服我们大汉帝国?仅仅因为我们是一个开化之国,孝武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让大宛国服我们大汉。出动十万人长征跋涉,耗财无数,连续几次大战便将大汉百年积累的财富耗空!”
复站起身,大喝道:“朕不要那些外族服我大汉,朕要他们怕。怕到再也不敢和我大汉为敌!”
“朕的《治国论》说地很清楚,对大汉帝国而言,朝廷和皇廷的德有其双面性,对内部少数民族和子民,我们要讲德。使子民获益,朕在《管筹学》中也说得很清楚,‘凡民之获益,则顺于管;凡民之遇损,则溢于管’,所以在对内的管治上,我们各个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都要讲究德法同施,以德顺民,以法益民,德政使子民安顺,法政使子民获益,这才是帝国稳定的基础;只有帝国本身稳定,我们才能对外开拓,只有对外开拓,我们才能获益更多,我们不要指望在子民身上得到什么,我们应该考虑在外族身上得到什么,这才是帝国强大的基础。”
陈群看荀彧还要再谏,急忙示意他不要说话,抢先道:“皇上所言甚是,然我大汉帝国有今日之盛,亦多为内治之功!”
刘协冷笑道:“今日的大汉帝国算是强盛吗?在朕的心中,今日的大汉帝国只能算是起步之阶,二十年后,朕要诸位看到一个更强盛的大汉帝国,届时,你们就会明白一个帝国强盛的基础为什么在外族身上。”
陈群和其他人都很难见到刘协这种硬话,不仅口气很僵硬,而且所说的内容也是强硬的利害,各自心中都有些怯意。
刘协见众人立刻冷清下来,沉默良久,忽然大笑道:“诸位大可放心,只要朕在,必能让诸位看到一个更强大的大汉帝国!”
陈群笑道:“皇上心胸辽阔,怀有大志,此乃大汉之福,臣等无一不即敬又幸之!”
其余诸人亦连连称颂,刘协淡淡一笑,却知道他们各自都有敷衍之意,只有贾诩和庞统等管军之人,眼中流露地神色极为坦然,心中也暗自宽慰,只要有他们支持下去,更强大的帝国就可以实现,至于陈群等人毕竟管文事为主,只要各自安份职守,使大汉内部稳定就可以了。
刘协将话题一转,道:“瀛州的治理上也有很多问题,瀛州这个地方平原上,不过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他的平原之地外就有非常不错的港口,所以移民过去的汉人就集中在平原之地,至于那些山的可以慢慢开拓,首先在当地的平原上立足,建设好不错的海港,实现和大汉中原的贸易。”
“此外,统帅府对安州和泰州地战事要尽快制定规划,现在瀛州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也就是明年这个时候就完全结束,大军就要南下南海郡,首先目标是地理更优越的泰州,根据太学府的报告,大家应该可以清楚,如果泰州治理的好,一个泰州就可以支援整个北方的粮食需求,相当于三分之一大汉子民的粮食需求。”
“治略府在统帅府提交规划后,也要将军费预算计算出来,准备拨付,这是大汉头等大事,可以想象,得到泰州之后,只要治略府悉心治理,大汉的国力可以提高三成。”
说到治理泰州,蒋琬就来了兴趣,他兴致勃勃地说道:“臣也看过军机院和太学府提供的泰州地理呈报,对泰州的治理倒是有不少想法,只是泰州的地理和扬州很相似,但是它的水域和气候条件更优越,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水稻,只是有一个问题,这需要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从哪里来呢?”
刘协笑道:“放心吧,朕心中早已经有了策略,诸位只要按步骤走下去,朕可以保证人口和劳动力都不是问题。”
蒋琬笑道:“臣知道圣上必有良策,只是这泰州人口需求非常大,仅非几十万就可以解决的,按臣依照扬州的计算,至少需要人口八百万才能完全发挥泰州的作用!”
刘协呵呵一笑,道:“朕可没有办法解决八百万人口,三百万还可以解决,五百万也能勉强试下!”
张昭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说道:“按泰州的情况,只要有五百万人口,大汉帝国的实力提高三成决计不是什么问题!”
他以前开会和刘协顶的最多,那是他站在治略府的角度,很多时候要顾虑治略府的困难,如今成了督政院总祭,凡事都要从皇上和御府的角度出发,但他也深知治略府的困难,财税虽丰,每年财税都按一成的速度再快速增加,但是各地花费也巨大,学者、工匠和侯爵的年俸,各地工程建设,朝廷各机构的费用,最烦人的就是军费这个老大难问题,高起来没有个顶,所以很多时候,他尽量也是不说话,省得自己的接任者和荀彧难堪。
刘协笑道:“都放心吧,朕说了有办法就一定有办法。”
复又说道:“统帅府要把预算提得仔细点,泰州和瀛州不同,泰州现在那里本地土著的人口可不是一百万,军机院现在还在加紧勘查,就目前勘查过的地段已经超过两百万人口,而且那里都是炎热之地,和交州的地形很接近,到处都是丛林和山地、河流,作战起来很困难,所以要把难度设想的大一些,各个方面都要考虑清楚,治略府也要尽力配合,粮草和军费上务必要满足!”
他这话一说完,荀彧、蒋琬和胡昭都纷纷点头。诸人心中都很清楚泰州的重要性,这可是几乎相当于荆州、扬州两个大州的地域,而且地理和气候环境那也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虽然热了些,但粮食产量只会高不会低,若是得到泰州,大汉帝国国力的提高绝对不止三成。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七章 帝国之梦
华夏十四年夏的时节,刘协终于领着御府和治略府完成对北方经济的规划工作,御府针对此次规划下发的各地治策也得到了中央治略府的大力支持。
不久之后,马克西米努斯前来道别,他希望回到罗马,为结束罗马乱世贡献自己的力量。(第六章开头的华夏十三年春错了,是十四年春)
刘协知道自己没有理由挽留,马克西米努斯是一名卓越的将领,在大汉襄阳军院的几年学习中,使他更加成熟,如果现在放他回到罗马,以他的能力和在罗马帝国本身的号召力,完全可以和历史上一样,成为帝国战乱的结束者之一。
刘协正要说话,马克西米努斯补充道:“罗马的学者都愿意留在大汉帝国和富有知识的城市——襄阳城,但我的士兵会和我们一起回去,虽然只有一百三十位军士,但我们会为了结束罗马的纷乱而奉献我们的生命!”
刘协坐在大殿至高的龙椅之上,看了看谦卑的马克西米努斯,微微颔首道:“朕并不是不让你离开,只是安息帝国目前的态度还不明确,恐你们在半路上遭到追杀。”
马克西米努斯低着头思索,他的内心中正在激烈的争斗着,回罗马的话,也许半路上就会安息帝国的骑兵追杀而忙,可不回罗马的话,他也坐立不安。
就在两个人都很无奈的时候,陈群进入大殿,禀告道:“西域八百里加急文书!”
刘协打开用朱漆密封竹筒,自其中取出文书。轻轻摊开细看。文书是荀攸从西金城发过来的,由于过于重要,并没有采取飞鸽,而是用传统的八百里加急方式。通过驿站传过来。
文书大概的意思是安息帝国新王阿尔达班五世继位,已经释放了常纪和购马团队,允许大汉从安息帝国购买马匹。希望和大汉保持和平,并额外支持了五千匹大宛纯种良马和五千匹最优良的土耳其马,条件是向安息帝国交出罗马使团。
刘协冷笑一声,将文书交给陈群,问道:“长文以为该如何处置啊?”
陈群看完文书后,答道:“安息帝国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然我大汉既然已经和罗马帝国缔结初步的同盟协议,就不能为了这种蝇头小利而不顾大义!”
刘协让马克西米努斯也看一遍文书,笑道:“这可不是蝇头小利,若是我们派兵去讨伐。得到这一万匹宝马,可能是上百亿的军费啊,所以朕打算接受安息帝国的条件!”
马克西米努斯骤然吃惊。忍不住后退一步,昂首道:“我真是无法想象,尊敬的大汉帝国皇帝竟然如此短视,为这些马而不顾长远地帝国利益!”
刘协大笑数声,道:“朕自然首先考虑长远的利益。但这次短期利益,朕也要得到!”复与陈群道:“给阿尔达班五世回函,告诉他,罗马使团因为仰慕大汉帝国和繁华,已经归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