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疯将军传奇-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的纯情型兄弟跟我说张锋的女主太多了,一个就好……
===================================
“这……是不是太过匪夷所思了?恩师些举,必遭天下人非议!”曹昂听了张锋的“好主意”,嘴张得看得见胃了。
所谓的好主意,不过是从青州军降部中挑选两万人左右的“特殊部队”,特殊之处就在于不发军饷,所得全从战争中掠夺的一切物质中与张锋按三比七的比例分配,除粮草、土地、建筑外等,一切都可以,包括人口、钱财、牲口、战败者的武器和衣甲、旗幡。但是已经投降的人员不可再掠夺。
青州黄巾从不缺血性,反而素来好勇斗狠,严格的军营生活使得他们旺盛的精力无处发泄,这种特殊兵种的建立,无疑可以一方面增加收入来源,又可以开源节流。
但是名声实在是不好听,张锋已经决定就叫“蝗军”。如蝗虫一般,所过之处,除降者外寸草不留。
曹昂学的全是汉代董仲舒那SB的一套儒学,怎么接受得了这种观点,当下的反应就只想到“有伤天和”、“为世人所诟”之类。
看来要改变这未来掌门人的思想,并不是很容易的人。张锋给他耐心分析,晓之以理,动之情,然后就威胁他,如果你不接受这个方案也可以,但是这青州你就自己想办法吧,找你老子伸手要去。
曹昂苦了脸,只好半强迫的答应了。
这“蝗军”的最高统领,无疑是赵云最佳,可是考虑到赵云投主向来注重的是仁德,而且心怀大义,于是张锋向老曹上书调来太史慈,他是青州人,张锋对他又有大恩,最合适不过了。
而左左、杨风是当仁不让的左右手,一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这两个匪气未脱的家伙顿时在腊月里象发了情的野兽一样嗷嗷叫好。
出于战备需要,紧急从衮州调了五千人的全身锁子甲,一时也没那么多可以供两万人的装备,先解决其中一部分,作为先头部队和攻坚部队攻城拔寨之用。
然后就是全员大海选,平时表现良好的不要,没打过架的不要,年纪太小没见过大场面的不要,心慈手软的不要。经这样一选,大概符合条件的居然有六万多人!想想如果这只部队纪律不严格控制,象以前那般整天全是枯燥的军营生活,真的搞不好象历史上那样桀骜难驯。
太史慈的露面就很有讲究的必要了,一要服众,二还是要服众,除了张锋亲自的誓师大会,还非要让太史慈亲自露一手,才能勉强镇住这些彪悍的老兵油子。
比箭,不用说,这天下胜得过太史慈的加起来不超过五个。
比马战,步战,能打得过太史慈的多数都在老曹这边,或者跟张锋多少有点关系,孙策、周泰除外,其余吕布、张辽、关二、张三,都是张锋的熟人;而魏延估计还在刘表哪个兵营里当小兵,许褚也铁定在曹操经营豫州时必然举族投靠的。
所以太史慈当然的以弱寇之年让众蝗军心服口服的拜他为帅,不敢有异议。
在太史慈接过张锋特制的蝗军帅印,亲手给他披上鲜红象一团跳跃的火焰一般的战袍,然后再以曹操的名义转赠一口衮州上好的三锻钢的宝剑,这位短短一年时间就成为一军总指挥的少年将军感动得涕泗横流,发誓一定要把掠夺进行到底。
曹昂在一旁苦笑,暗中祈祷千万别招来天怒之类的。
自己这老师还真是疯得可以,这种疯狂的点子都敢想敢做,偏偏自己老子还听之任之!
“兄弟们,告诉我,你们这段日子过得怎么样?”张锋顶着那套老用来做秀的“温候套装”,凛然威武的站在高高的誓师台上发表演讲。
台下一片议论,原本他们的直接上级都说过,一般的情况下只用说:“将军辛苦了。”“为主公服务”之类的口号就可以了,可以张锋今天的演讲显然已经变动了,这叫他们这一帮只会拔刀砍人的汉子怎么回答?
末了,有一个最前排的伍长憋不住,扯着嗓子喊了一通,立即惹来自己上司一顿横眉怒视。
“回将军,家里都好,我们也好,就是太无聊了。”
这倒是,早期黄巾几十万的家眷全都安置完毕,有田有粮,过完这个冬天不成问题。至于过年嘛,自己挖挖蛇啊青蛙什么的打打牙祭就好了。
张锋呵呵一笑:“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我要特别建立一只部曲出来吗?”
这次倒是很统一,大汉们集体摇头:“不——知——道!”
在课堂上小学生们也是这样回答老师的问题的。
“因为我知道大家都是最棒的汉子,枯燥的日子过得多了,有力没处使,有钱没处花,有精力没女人发泄,是不是?”
粗鲁的大汉们哇得笑成一片,这将军说话太对自己胃口了,齐齐喊:“是!”
“我挑你们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理由!服从!绝对的服从!只要你们服从我,我保证你们有人砍有东西抢有女人玩!你们服不服从!”
曹昂听得浑身都汗湿了。已经快腊月了啊,咋还这么热捏?
“服从!”整齐的回答,这么好的条件不服从才是傻子。
“好!兄弟们信得过我,就把命交到我手上,我张锋保证让你们成为人见人畏的蝗军!最有钱的大爷兵!”
“蝗军!蝗军!”
“大爷!大爷!”
这下就乱了套了。
在一个和往年一样普通的腊月前,一支特殊的军队正式在临淄成立。以至于陶谦、袁绍、刘表,包括后来的匈奴、鲜卑,听见蝗军来了,哭都哭不出声。
军纪很简单,太史慈直接听命于张锋,而其他人则无条件听命于太史慈。
然后就是不准杀、劫曹军治下的所有州郡,其他的……太史老大点头就可以。
而太史老大剑锋所指之处,杀光一切不投降的人,抢光所有能抢的,然后把战利品自己留三成,其余七成上缴。
连张锋自己都没想到,这一支只黄巾余部拼凑起来的杂牌军,后来居然隐隐在战力上还凌驾于虎豹骑的名声之上——他们太凶残、嗜杀了,这是军纪严明的正规军怎么也比不上的。
一是为了青州治内的安定,二是为了给这支初始建立的军队以磨合、练手,于是敢于在青州境内作案的大小山贼、黄巾余部总共七个,被成了最好的目标和靶子。
乐安境内,这一支主要由黄巾余部组成的盗匪成了第一个螃蟹,首领也有点小名气,杜远。
杜远还有点小头脑,把大本营驻扎在干乘,紧邻青、冀边境,如果情况不对就可以逃之夭夭。而且大本营建筑的位置实在不错,就只一面有路,另三面有两面是峭壁,背面则是通向大海入海口的一个湖泊。
而大大小小来投的贼兵,加起来人口也有数万,山寨里只用建一面木墙即可,这种天然险要的地形使得官军都数次铩羽而归。
年关将至,杜远也没心思出门做些“买卖”,天又冷,这时无论是官军还是山贼,就算出门收获都肯定不会好。
谁不会过年?是人就会,不管是贼还是兵还是商人,百姓,这个时候都在家守着老婆焐炕头,谁会吃饱了撑的大冷天跑到外面去?
因而寨里的守围比平时松懈了许多,两个箭楼上只留了一个围着两件厚皮衣的士卒放哨,这么冷的天,他们更是早就缩成一团打盹。箭楼那么高,风比下面更大,有哪个贼有那么强的纪律和自觉,在这种天气,这种日子还克恪尽职守?
除了我们一心想发财的蝗军。他们就是利用这种恶劣的天气,这种普通人都不会设防的日子。
连一心要打好第一战的一正两副三个头都来了。
太史慈一身轻衣,披着厚厚的狼皮裘衣,除非要他亲自上阵,要不平时不用换盔甲。左左和杨风则非要穿着盔甲——他们是说不准就要自己上阵的,何况他们也要捞几个战功和物质用用不是?
三人远远的看着杜远寨中的地形、人员配置情况,根据建筑形状来判断其功用——尽快找出杜远的藏身之地,战斗越快越好,兄弟们还要抢东西不是?
而左、杨二人本就是黄巾出身,不遗余力的尽心尽力在太史慈面前卖弄自己唯一能卖弄的常识——他们也就只懂这个了。
很快目的就被确定了,靠湖那一面最大的那所房子,杜远肯定就躲在里面玩女人。
“你们咋就这么肯定他一定在里玩女人捏?”太史慈暗暗为有两个好的副手感到庆幸,只是他们对目标如此了解让他觉得有点不放心。
“呵呵,回将军话,小的我在黄巾里呆的时候,过年也是这么干的。”左髭丈八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傻笑。
太史慈回脸望向杨风,后者害羞的点头表示“同上”。
还是个初哥的太史GG根本不了解为啥都喜欢抱着女人暖被窝。不过既然他们这么说了,那就等杜远被窝最热的时候动手。
三人又摸回营里蓄精养锐。
第一百零四节 突袭
冬天的夜里,那叫一个冷,山寨里除了两个箭楼上各有一个士兵在烤火,几乎看不见有一个活动的人影。
凛冽的寒风夹着细细的雪花,吹得人似乎连骨头缝里都漏风。两个倒霉的哨兵骂骂咧咧的蹲在火堆旁伸出双手,根本没去注意山下如鬼影般的大队人马。
哨兵还可以得到一小壶酒,不多时两人便要掏出那个装酒的小葫芦来喝上一口去去寒。可是那么少的酒怎么够?等到天亮轮值的兄弟来接班,估计自己尸体都成冰块了。
山寨里还有少量的牲口,牛、羊、猪等,因为天气寒冷也挤在一堆取暖。
马棚里的马是另外拴在一块,突然有大部分的马变得不安和烦躁起来,开始嘶叫,或者用蹄子去踢身边的马。
动物的本能告诉它们,有危险!
可是黄巾寨里没睡着的人估计连一桌麻将都凑不齐。
“你们两那右边那个哨兵解决了,左边那个交给我!”
可悲的是,这只蝗军虽然砍人不皱眉的士兵大有人在,箭术好的却没几个,无奈之下,太史慈只好自己亲自上阵。
左左和杨风调头就跑。
“去哪?”太史慈有些发懵。
“将军,在下两人射术不箭,多调几个会射箭的兄弟来稳妥一些。”
太史慈:“……”
好容易凑齐了十五个会射箭的,加上左、杨,共十七个人,目标只是一个哨兵而已。
太史慈身处在山坳里,不怕被人看见,这夜色下的山里就是最好的屏障。
拉弓,瞄准,“呆会我数一、二、三!大家一起放,务必一箭毙敌,要是发出声音就只好强攻了。”
那边十七个人还往前走了几步——射程没他们老大的远。
“一!”
“二!”
“放!”
“嗖嗖”之声在宁静的夜里被呼啸而过的风声完美的掩盖,要不是离得近,就连射箭者本人都听不见。
太史慈无愧神箭将军,左边箭楼那个还是缩着脑袋的家伙被一箭穿喉,根本发不出声音,手在地板上乱抓了几下,一头栽倒在自己亲手点的火堆里,不多时,那团本来如鬼火一般被风吹得忽明忽暗的篝火突然烧得大了起来。
那十七个人呢?这么多人射一个人,还站得比太史慈靠前了许多,居然还有数只箭没命中,射在右边箭楼上发出一阵“夺夺”的脆响。
不过那人却是死得比这边这个还快,浑身上下插着十几只箭,一只崭新的刺猬新鲜出炉。
“上!上套绳!”太史慈忙命道。天色暗,又不能大叫,用旗语更是行不能,只能小声的一个个把话传下去。
那五千名有盔甲的士兵嗡嗡一阵乱哄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