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事务所-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暗室里,不要随便出来晃悠。
赵佶在暗室的窗口前看了看,还真能够看清楚教室里面的情况,赵佶转回身来,便听到了书童的解释,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转头看向吴用:“吴军师今天忙吗?不忙的话和我一起吧。”
吴用点头:“行。”
看向书童:“有事情就来这里找我吧。”
书童咬了咬牙,只能点头答应而来。
吴用和赵佶面对面在茶几旁坐下,吴用解释:“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在晨读,我们听着就好,没有必要时时刻刻去窗边盯着。”
说完,吴用给赵佶和自己都斟了一杯茶,先推给赵佶一杯,自己那杯则是一饮而尽,吴用不管多久,也还是学不会品茶那种事情。
赵佶点头,慢悠悠的喝着茶水,听着窗口传出来的读书声,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后。
早读结束后,到了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吴用带着赵佶在窗口位置站好,吴用在一边给赵佶解释这里面的课程内容:“我们没有把四书五经作为课本,只是把它们当作识字的材料,更多的还是注重实用性,夫子们的学识也是各种各样的。”
第二百四十三章 傅博的选择()
赵佶对于吴用所说的这点有点惊讶:“除了四书五经,你们还打算让他们学什么?”
在赵佶看来,想要培养人才,无非是两条路,一文一武,或者从六艺入手,像自己开设的画院和画科一样,其他方面还真不知道能教点什么。
吴用笑了笑,解释到:“也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本事,他们之后大部分人还是要留在山上的,所以,我让山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有空都来学堂执教一段时间,要是有看上的,则会正式拜师,没有拜师的,当作兴趣来了解也是不错的。”
总体来说,吴用是为了山上的人都后继有人,毕竟山上的光棍太多了,有个孩子给他们教也算是给他们一种保障。
赵佶若有所思,这种说法还真是以前从没有听过,接下来的时间里,赵佶见识到了各个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孩子们学的都很认真,哪怕是简单的辨认种子的课,他们也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没错,吴用把农学也纳入了山上的教学体系。
在收下了史文恭赠送的那些田地之后,吴用就开始有计划的培养农业方面的人才,说不定以后能够把杂交水稻在这块土地上弄出来呢。
赵佶看出了这里面的价值,提前和吴用表示:“你这批学生出来的话,先借给我用一下,我给他们发俸禄,让他们去下面的县里锻炼一下吧。”
吴用有点惊讶:“他们可不一定能够帮到什么忙?俸禄也就不用了,负责他们的来回路费和吃饭的钱吧。”
吴用本来还愁他们要去哪里增长经验,既然赵佶有这种想法,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赵佶:“还是要给的,他们虽然没有经验,但至少学会了基本的常识,下面有些人连种子都认不出来,农事被他们搞的一塌糊涂,他们去至少不会乱指挥。”
赵佶最近看到的奏折中,就有人提到了一些很奇怪的农业问题,所以赵佶才会有这种打算。
吴用看赵佶一脸坚持的样子,便也没有再说什么:“等到时候他们毕业了,我会通知您的。”
吴用看了看时间:“接下来是他们的活动课时间,你要跟着去看吗?”所谓的活动课,就是到户外去活动一下身体,具体的内容,还是要看今天安排的是哪位了。
赵佶:“我去不会影响什么吗?”
吴用:“没事,活动课上本身就是要来回活动的,而且有夫子看着呢,不会有问题的。”会来上活动课的人,都是有些武艺的,所以吴用才会大赵佶去围观。
到了练武场之后,吴用便发现今天的老师是傅博,看来今天的活动内容应该是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吴用:“我们找个地方待着吧。”
赵佶跟着吴用到了隐蔽处,傅博在他们出现的时候就发现了,不过,并没有出声,有条不紊的让学子们分队,今天还是玩两军对垒的游戏。
童贯一直跟在赵佶身后,在看到傅博的时候倒是十分惊讶,毕竟他以前可从来没有展示过这方面的内容,要不然,自己也不会轻易把他放出来了。
傅博把练武场布置了一番后,变成了一个适合躲藏和行军的地方,双方学子们去换上了不同颜色的衣物,带上特殊的刀剑,大家按照阵营隐蔽好,在傅博说开始的时候,他们就跟真的的一样开始厮杀,除了头部,他们的剑毫不留情的砍向了对方,一时之间,场面上尘土飞扬,十分热闹。
赵佶和童贯都看的目瞪口呆,倒是吴用不觉得怎么奇怪,毕竟之前也是有过这种对阵的。
傅博等他们决出胜负之后,便在中央的沙盘上给他们讲解彼此的优缺点,让他们下次自己注意,之后便开始在沙盘上给他们讲解之前的一些经典的案例,同时也会让他们参与讨论,思考一下如果是他们,他们会怎么取得胜利,或者避免失败。
学子们的参与度都是挺高的,兴趣也挺高的,这也是他的课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赵佶在整堂课看下来,若有所思,在和吴用一起往回走的时候,便询问:“这种办法能不能用到军中?”
吴用点头:“可以的,我们之前就有和黄安合作过,不过,要在军中进行这种培训,需要威望高的将军出面,不然的话,很容易变成吵架大会。”
军人的嗓门都是很大的,到时候谁都不服谁,场面肯定会很混乱的。
赵佶这一天的听课还是挺有收获的,在回到自己的屋子后,便把自己的一些见闻写成密信的方式送回了京中,让老大人们先讨论起来。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把傅博调回去,只是看吴用他们这边也需要,赵佶才没有做这种打算,而且军中未必没有这种人才。
且不说赵佶的这封密信送回去会引起怎样的争论,在这边,赵佶便问起了童贯以后对傅博的安排:“这样的人才只让他做一个锦衣卫小组长还是太可惜了,我觉得可以让他去其他地方试试。”
童贯有点舍不得:“他是我们锦衣卫培养出来的,自然可以继续往上升,以后作为指挥使来培养其他人,肯定能够让锦衣卫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的,官家就不要打其他的主意了。”
赵佶还是有点可惜:“我们两个说了算不了什么,到时候我们直接问他本人的意见吧。”
童贯点头:“行。”他觉得自己留下傅博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只可惜,第二天傅博给了他们一个意外的答案:“我想留在梁山上。”
童贯:“为什么?”
傅博:“这里更需要我。”而且比当锦衣卫要自由,可能是因为这几个月闲散的日子过多了,傅博觉得自己回到锦衣卫的行列中,可能会适应不了,而且,舍不得自己的这些孩子。
童贯还想说些什么,赵佶阻止了他:“行,你要留在这里就留在这里吧。”
童贯看赵佶代替自己答应了,便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他好好在这里表现。
之后,童贯问了赵佶为什么要这么做?
第二百四十四章 武松前来投奔()
赵佶:“梁山上这些人早晚有一天会下山的,到时候,有傅博在,我们能够更好的和他们交流,而且他能够在这里结交更多的人,之前你也应该看到了这里的不同了。”这里的氛围不管是比朝中也好,比锦衣卫当中也好,都更为宽松和包容,在这里的这几天内,赵佶也觉得很舒服,傅博不愿意离开也是正常的。
童贯确实也感受到了:“也不知道他们这边是怎么做到的,人怎么就能够活的这么轻松呢,等老奴日后要养老了,肯定选择来这里,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和傅博一样,当一回夫子的瘾。”要是到时候遇到合适的孩子,还能给自己找个衣钵传人。
他们这种无根之人,更需要后人,童贯这话说的十分真心。
赵佶原本是想留童贯在京中养老的,之前童贯也答应了,没想到出来一趟他居然改主意了。
不过,这里也不错,赵佶点头:“行,到时候我让人送你过来。”现在赵佶还离不了童贯,自然还不会放他离开。
五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赵佶本来是打算在这里多待两天的,只可惜京中老大人们来信催了,而且是一天几封的催,赵佶有点无奈的去和吴用告别:“我们要离开了。”
吴用:“行,我让人给你们准备点东西,你们明天带回去。”
难得来这里一趟,总不好让他们空手回去。
赵佶和童贯回去收拾行李,吴用则是把山上的仓库翻了翻,把他们这边比较多的东西都准备了一份,反正他们是坐马车回去的,肯定带的动。
公孙胜看到吴用准备的东西,有点惊讶,兵器这种东西送出去不怕被猜忌吗?
吴用:“他们这些天不可能没有看到山上这些新兵器,与其藏着掖着,还不如正大光明的送到他们手中,到时候也能够为我们争取到主动权,不管他们是送人来学也好,直接购买也好,我们都是能够收益的。”毕竟赵佶不是一个随便占别人便宜的人。
公孙胜:“行,你心里有素就好,不过,我在弄的东西你最好不要随便交出去,现在还不是很稳定,路上出问题的几率太大了。”一个移动不慎就很有可能爆炸,到时候说不定就变成了他们山上有意谋杀了。
吴用点头,她也没打算让火药这么快出现在这片大地上,毕竟杀伤力太大了,很容易引发战争,目前的大宋,还是不适合穷兵黩武。
等到赵佶他们要离开的那天上午,看到了吴用给他们准备的东西,已经很是惊讶了:“军师太客气了。”
吴用:“你们难得来一次,今年的年礼我也没送,就当是我们山上的年礼了吧。”
赵佶点点头,坐上了马车,锦衣卫们骑上之前寄养在朱贵店里的马,赵佶和吴用正式告别之后,才慢慢的离开。
在路上,赵佶闲的无聊,在翻看吴用准备的这些东西的时候,看到那新式的兵器,有点惊讶的和童贯表示:“他们这是不是太没有戒心了,我还以为之前能够看到就已经不错了。”
童贯倒是不这样认为:“他们这只是为了在您面前过一下明路,您现在打算如何?”
赵佶:“他们虽然不在意,但我也不能做的太过,以后军中的兵器和他们采购一部分吧。”山上的生产能力有限,想要全部换过肯定是不可能了。
至于价格方面,就让吴用他们自己订好了,多付点银子也是没什么关系的。
赵佶:“这件事交给你去办,我这段时间估计要被老大人们拉着批奏折了。”
童贯点头,显然对于赵佶回到京中的生活已经有所预计了。
事实上,赵佶在回京之后,除了奏折之外,还时不时要应对来自老大人们的盘完,都是之前那封密信惹的祸,赵佶烦恼之下,便把吴用他们的联系方式交了出去,让他们自己联系去。
之后,吴用便时常收到这些老大人们的信,在赵佶刚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要回信回答一些问题。
等到事情平静下来后,吴用有点无奈的表示:“以后一定不能一次给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