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03黄克诚 >

第31部分

03黄克诚-第31部分

小说: 03黄克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有人说了一句:“我不同意军部的这个作战方案,不同意‘保卫盐城’的口号!”

一语惊四座!大家顿时静了下来,将目光转向了说话的人。

原来是黄克诚!陈毅将目光盯向了他。

“你刚才说啥子?”陈毅不相信似地问。

黄克诚一字一句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

“克诚同志,那谈谈你自己的意见吧。”刘少奇见大家情绪有些激动,就制止大家说。

黄克诚从心底里不同意这个冒险方案,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我从八路军里南下而来,参加过华北地区反‘扫荡’,基于华北反‘扫荡’的经验教训,我认为在目前敌强我弱的情况之下,我军不宜对日军槁正面阻击,‘保卫盐城’的口号是不适宜的。我建议华中局与军部尽快从盐城撤离,转移到阜宁农村,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至于部队,则应实行分散游击,待机反击。”

黄克诚一口气说完,又补充道:“如果已有布置当由军部决定,三师坚决执行!”

大家看着黄克诚,谁也没说话。

曹甸战役黄克诚刚刚唱过反调,如今事隔不久,黄克诚再次独唱反调,不免有人犯嘀咕:黄克诚所部刚刚划归新四军指挥,是不是想不服从指挥?

刘少奇见黄克诚与大家意见相悖,就耐心地向黄克诚做起了思想工作。

刘少奇要黄克诚从政治的高度对待这次战斗,我们进行的是人民战争,有广大后方作依托,有广大民兵的协助,我们能得人心就能守天下,得天下。

刘少奇的劝说,并没有改变黄克诚的想法。黄克诚继续固执己见:“那是美好愿望,盐城肯定守不住了。”

陈毅有些恼火,忍不住说:“在新四军里,除了饶漱石敢顶撞我,就是你黄克诚了,可你是我的部下!”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黄克诚力持异议,“我建议取消这个方案,放弃盐城!”

黄克诚与陈毅、刘少奇发生了争执。

最后,陈毅下了命令:“军部决定,你率三师与一师共同保卫盐城,你们三师七旅在建阳、湖垛一线阻击来犯之敌,八旅在东沟、益林地区阻击。

一师各旅任务如下……“

“各兵团首长应切实重视保卫盐城及保卫苏北根据地的任务。坚决抗击、侧击、尾击来犯之敌,否则应受严重处分!”陈毅严肃地说道。

黄克诚当即表态:“我三师坚决执行军部命令!三师在阵地在!但是,我保留自己的意见。”

保卫盐城的战斗开始了。

敌强我弱,因而随着战斗的继续进行,新四军伤亡较大,前线战况并不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黄克诚审时度势,认为为避免无谓的损失,必须当机立断,撤离盐城。于是,他将自己的意见直接电告远在延安的党中央、毛泽东,并将军部情况作了汇报。毛泽东接到电报,马上回电新四军军部,询问情况。

这时,敌人攻势更加猛烈,新四军面临严峻考验。如果继续硬拼下去,情况十分危险。

刘少奇将军部争执情况电告毛泽东后,军部经过商讨,开始考虑黄克诚的意见了。

在对敌我进行客观分析之后,陈毅果断电告华中局①、新四军军部及主力部队主动撤离盐城。

10日,新四军全部撤离盐城,避免了一场危机。实际上,黄克诚的建议被采纳了,军部接受了这一“苦口良药”。

虽然如此,华中局及军部在阜宁停翅港召开了干部会议,对黄克诚提出① 1941 年5 月,中共中央东南局与中共中央中原局合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

了批评,认为他不服从上级指挥。

黄克诚不服,据理争辩:“作战前我提的意见,我至今认为是对的。作战未达预期目的也不是我不服从指挥,而是上级指挥失当。”

黄克诚认真反思了曹甸和保卫盐城战斗的经验教训后,指出这两次都是上级指挥处置失误,本来有的仗不应该打,要打也不是这种打法。

华中局领导针对黄克诚的态度,仍然下了“黄克诚是错误的”这一最后结论,并责成他在干部会议上检讨。黄克诚为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决定,在旅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检讨。

但是,黄克诚仍然坚持保留对所争论问题的看法。事后,黄克诚觉得可能由于自己刚从八路军划归新四军指挥,缺乏相互间了解,让人产生了自己不服从指挥的误会。于是,他找到军长陈毅,认真地询问:“你是我的老上级,我有什么不服从指挥的?”

战事接连不断,巩固苏北根据地的工作十分繁重,黄克诚很快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了。

9 月,秋风渐起。

黄克诚率部来到苏北已经是第二个秋天了。

一年多在苏北的抗日斗争,使黄克诚深切感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决策英明,高瞻远瞩。

本来,黄克诚率部南下,与彭雪枫部会合后,黄克诚与彭雪枫都将目光偏向豫西,对于中央关于“华中是重要的生命线”这一战略性指示认识不足。

虽然后来毛泽东复电,黄克诚立即率部过路东,来到皖东北,但是这种认识仍然局限于不完全理解的范围。直到“皖南事变”,毛泽东预言的突发事件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苏北根据地建立起来,新四军军部在华中重建,黄克诚才真正有了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立足全局,把握关键,这才是一名高级指挥员应当具备的素质,黄克诚告诫自己。

现在,有一件事情引起了他的思考。

不久前,他得到消息,新四军第四师第十旅,也就是他原来率领的八路军三四四旅在豫西反顽斗争中失利,部队损失较大,部队中还出现了个别叛逃事件,部分同志悲观情绪也产生了。

现在,十旅随四师来到了皖东北地区。

黄克诚觉得,身在局部,应当胸怀全局,四师力量受到削弱,应该给予支援。于是,他向上级提出建议:将三师建制完整并充实的第九旅与四师十旅互相对调,以利于四师的休整补充和发展。

黄克诚的建议得到军部的高度赞许。

不久,四师十旅对调到了第三师,原旅、团番号不变。

十旅来到三师,黄克诚十分关心。很快,他接见了十旅的干部们,对他们划归三师建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十旅的负责同志,旅长刘震、政治部主任高农斧等都是三四四旅的老同志,是黄克诚的老部下,大家相见,倍感亲切、高兴。

黄克诚专门就十旅地方化的问题向刘震等作了详细说明。原来,十旅拨归三师后,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旅长刘震兼任淮海区司令员,军区政治部主任则由旅政治部主任高农斧兼任。

部队地方化,有很多同志思想转不过弯来,认为主力军一夜之间变为地方部队,是不是豫西的仗没打好?

黄克诚告诉刘震等旅领导,主力部队地方化,是在困难条件下立足生根,渡过难关,坚持和发展根据地,准备以后新发展的正确道路,并不是走回头路,十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黄克诚一席话,打消了刘震等心中的矛盾与顾虑,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了明确的认识和准备。

十旅在淮海区“安家”后,不但迅速恢复了元气,而且认真贯彻部队地方化的决定,将革命的火种撒遍淮海大地,在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整个淮海平原的抗日武装斗争如火如荼,迅猛发展。

白驹过隙,岁月匆匆。转眼间,1942年来到了。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奉命调回延安党中央工作。临行前,他主持召开了华中局扩大会议。

华中局各区和各部队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刘少奇代表华中局作工作总结及今后任务的报告,陈毅作军事建设报告,黄克诚作政治工作报告。

黄克诚一直从事部队政治思想工作,这时又兼任苏北区党委书记、军区政委,因而他结合工作实际,立足华中全局,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受华中局委托,作了一次深入浅出的政治工作报告。

黄克诚着重讲述了目前军事建设中的政治工作问题。

他从部队政治工作,根据地政治工作,友军政治工作和敌伪军政治工作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黄克诚特别强调了在干部问题上应当注意的两个方面:使用干部和爱护干部。黄克诚认为,使用干部方面,应当注重德才兼备,注重干部的党性、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在爱护干部方面,不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健康,使之能够在艰苦的经济条件和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勇挑重担,坚持工作,尤为重要的是,要从政治上来爱护干部,平时发现干部在思想上出现不良倾向的苗头,就要及时进行教育、批评、帮助。不应平时不关心,或者平时看到干部有什么问题当面不说,记在心里,到时候再一起算总帐。另外,黄克诚还指出,在审查干部和锄奸问题上,一定要区别对待,信证据不轻信口供,宁可错放,也不可错杀。应当注意随时纠正违反政策、刑讯逼供的现象。

黄克诚的报告得到与会同志的广泛赞同,华中局把他的报告,作为华中我军政治工作的纲要,发表在刊物《真理》1942年第八期上。

关于使用和爱护干部问题,黄克诚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在华中局开展“抢救”运动时,黄克诚顶住压力,坚决反对逼供信,保护了一批干部。

涟水县东北郑潭口。

郑潭口是一个小镇,恰好位于一帆河与完蛮河交叉处。虽说是小镇,但它是苏北根据地盐阜与淮海两区联系的纽带,也是日伪军大新集、新安镇等联成一线的据点之咽喉,因而战略位置显得十分重要。

8 月,国民党顽军韩德勤,借日军对苏北“扫荡”之机,趁火打劫,向新四军发动进攻,企图分割苏北抗日根据地,策应东犯顽军。郑潭口,成为顽军精心构筑的“模范工事”。

整个小镇被建成了一个东西三百米、南北五百米、四周又用五六米高的围墙围起来的据点。

南、北、西三面是两米厚的夹壁墙,人可以自由行走,同时又设有对内对外射击孔。夹墙每隔一段再用隔墙分开。围墙下面是挖筑的地道,地道同镇内九十多个地堡、暗堡、炮楼相连。

镇内还有一座高达十几米的中心炮楼,由周围六个炮楼拱卫。围墙外是四道防线,一帆河又成为一道天然防线。真可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9 月,黄克诚等经过商议,决定拔掉这枚楔入我苏北根据地的钉子。

在军部支持下,黄克诚亲自召八旅二十二团团长张天云布置任务,面授机宜。

“老头子呢?”张天云接到命令,大汗淋漓跑到师部,悄声问哨兵。

“老头子”是三师同志对黄克诚的称呼。黄克诚参加革命时间长,年龄大了些,经验丰富,平易近人,没有任何架子,因而大家都私下亲热地称他“老头子”。

哨兵用嘴一努屋里,张天云心神领会,一步跨了进去。“这回你可有仗打了!”黄克诚戏谑地指着张天云的脑门,“师部决定派你们团攻打郑潭口。

不过,人家说‘这是攻不破的铁镇’,这可是个硬仗啊!“

“保证完成任务!”张团长一个立正,嗓门提高了八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黄克诚面容一整,“任务艰巨,师部决定派彭雄参谋长亲自去指挥。”

说着,黄克诚一指旁边的彭雄。

张团长又向彭雄敬了一个礼:“太好了!”黄克诚补充说:“我把师炮兵营调拔给你们,涟水县大队也配合你们作战。”

彭雄、张天云奉命率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